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终究是杨玉环太有滋味了。

一见钟情

唐玄宗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晓得杨玉环是谁,只是在宫里面和自己的女人玩一些小游戏,并且以此逍遥快活。但是上面有需求,下面就肯定会有动力。不久之后一位臣子向唐玄宗写了一封密折,这封密者详细介绍了唐玄宗的儿媳妇多么多么的漂亮。

最开始唐玄宗不以为意,毕竟自己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呢?杨玉环即便再漂亮又能够漂亮到哪里去呢?

但是这位近臣锲而不舍的给唐玄宗上密折,非得让唐玄宗去看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唐玄宗的眼珠子都差点挖出来。

而根据唐朝历史记载,唐玄宗见到杨玉环的一刹那,整个人就已经近乎痴傻,而且表现出来了垂涎欲滴的状态。

唐玄宗的风流史

唐玄宗作为唐朝的皇帝,而且继位时间非常长的皇帝,想要从一而终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必然会相信唐玄宗的一生经历了无数个女人,而这些女人如果按照大小个来排的话,颇为费力。

但是按照唐史当中曾经记载的话来形容唐玄宗的话,那就是感情线路不专一。

比如在咱们上中学的时候,有这样的一首诗念奴娇。再后来念奴娇成为了一首词的词牌名,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而这个所谓的念奴娇当中的奴娇,就是唐玄宗喜欢的女子之一,每一次她向唐玄宗唱歌的时候都会暗送秋波来勾引唐玄宗。

我要定了你

当唐玄宗第1次见到杨玉环时,就决定一定要把这个妙龄女子据为己有。

但是唐玄宗尽管连道都走不了了,脑海里面想的都是她,但唐玄宗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这个女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是自己的儿媳妇。

这就要了亲命了,如果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哪怕他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自己也有信心有能力把她直接搞过来。

但这个问题的尴尬就尴尬在她不是其他人的女子,而是自己儿子的媳妇,是自己的儿媳妇,她见了自己还要喊父亲。

于是唐玄宗动了一个猫腻,这个猫腻如果拉开来讲的话叫做唐朝的政治哲学。

既然你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儿媳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让你成为不了我的儿媳妇,怎么样能够成为不了呢?把你安排在寺庙当尼姑就好了。

于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一起独处一室,并且好几天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自己的倒霉儿子,你的媳妇现在已经不是你媳妇了,她在寺庙里面祈祷在为我的媳妇祈祷。(唐玄宗的妻子去世了)

紧随其后祈祷完毕,杨贵妃就应该和唐玄宗的儿子一起生活了对不对?还是没有?因为唐玄宗又动了一些猫腻,把杨贵妃直接留在了皇宫。

并且在之后的若干年里面,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喜欢不减,慢慢的提高了她的权威,甚至连带着她的兄弟杨国忠也一起提拔了上来。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匹夫(包括皇帝)重色,小娘子爱财(包括权势),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李隆基之所以沉迷杨玉环,就是因为杨玉环有倾城倾国的美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倾慕养色,无甚可非。作为正常的男人(天子也不例外),谁不爱美女呢?

问题在于,是否能在爱慕美人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爱江山更爱美人,善之善者也。爱美人而不顾江山,愚之愚者也。在这一点上,李隆基不免有愚蠢之处。

在秀色可餐的玉环面前,帝王如痴如醉,一味取悦她,至使安禄山有可乘之机,从而酿成大祸。戴着绿帽子而全然不知,这天子也就够昏庸。杨玉环有倾城倾国之色,不为罪,所谓的红颜祸水,实在是不公之辞。你不痴迷,谁能祸尔!

不论是天子还是俗汉,爱美自可尽情去爱,但须知,除了爱美,还有更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情,若将爱美作为唯一的大事,其他事情一概不管,那就将一事无成,甚至离死不远了。

长恨歌唱帝王情,明眼人当戒迷痴。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这个问题,要往深了说,估计高人可以写出一本书,但咱们随便说说,简单讲讲。毕竟李隆基一个男人,还是个皇帝,沉迷于一个妃子的美色,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首先是杨玉环的确是倾国倾城惹人爱,尤其是合了李隆基的眼。杨玉环小的时候在蜀中度过,十岁左右她父亲去世,她就被寄养在三叔杨玄珪家,充当她三叔的长女。杨玉环天生丽质,在三叔家里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精通音律,擅长歌舞,或许又因不是真正的杨家大小姐,所以很温婉,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讲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应该是名气很大。

  杨玉环随杨家人参加咸宜公主的婚礼,被武惠妃一眼相中,武惠妃让李隆基下诏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抛开政治眼光来看,武惠妃本身长得极美,她对自己的儿子李瑁也是相当爱护,能被她看中的女人,想不美都难。

  杨玉环到底有多美呢?咱们现代人肯定是无缘得以一见的,不过呢,她的身边人是有发言权的。比如武惠死后,李隆基寂寞难耐,有人说寿王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后来李隆基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李隆基后宫三千,见过的美女不知凡几,但能专宠,杨玉环能独宠多年,想来玉环之美,无人能及。

  杨玉环除了漂亮,还有青春的活力,更是和李隆基有着相同的爱好,所以你唱我舞,简直不要太逍遥,当然了,这一逍遥,把大唐差点玩死了。

  再者就是李隆基本身的性格。杨玉环和李瑁在一起五年,没整出什么动静来,史书上甚至没记啥——或许是不敢记,不能记,但估计也的确是没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以那时史官的修养,真有事还是会记的。

  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李隆基的上位,是极其的艰难,先是祖母与父辈之间的争斗,后是父辈之间的争斗,到了他这里,他又得兄弟相争,最后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上了大宝,对于李隆基而言,这皇位得来实在不易,好好发挥作用才行,于是,在他任上的前期,他勤于政事,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放眼历史,大唐皇帝里没几人能像他这么有资格傲视天下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所以,他有资格自信。

  只是,他的自信终于变成了自负,老年李隆基开始享乐,朝政也交给宰相来,自己且去享受,或许在他眼里,自己开创的美好,自己最有权力挥霍,何况他这么能耐,就算是自己不理朝政,也是无人敢怎么滴吧。皇帝当久了,也挺累人啊,如此有美女相伴,且歌且舞,那就好好享受吧,只是这一享受,就再也停不了了。

  安史之乱一爆发,他只好逃跑,兵士们一哗变,那就拿红颜祸水的头来祭咯,继续当好自己的太上皇比较重要,事后顺便发发愿也是不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简单说几句,欢迎高手补充留言。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其实李隆基沉迷的并不是杨玉环,只是她身上有这个女人的影子!】

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在历史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是街头巷尾的民间,也都流传着他俩甜腻腻的“爱情”段子,然而很少人知道,最开始杨玉环被唐玄宗李隆基喜爱,完全是因为另一位女人,正是由于李隆基沉迷于她,爱的死去活来,如果她不是早逝,杨玉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得宠,她极有可能到底只是一个伺候人的小女子而已。

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位大唐天子如此癫狂?

这个女人便是武惠妃!武则天堂侄之女,她应该是完美的遗传了武家的独门媚术,正如武则天吸引男人的本领,她在出落成为少女之后,长的亭亭玉立,丰满可人,最主要是她极为善于逢迎,几句甜言蜜语便让男人神魂颠倒,纷纷的拜倒在她的石榴裙前,李隆基便是被这样“拿下”的,在初识武惠妃后,小武的一笑一颦,极具乖巧的举动便让老李春心荡漾,一番云雨之后,某些技能更是出神入化,唐玄宗几乎黏在了她的床帷之上,几年内,李隆基对其是专宠有加,死了都要爱!

一个女子经过老李这番耕耘,自然也是硕果累累,她一口气生下了四子三女!不可谓不高产,(有网友纷纷表示,真实高产似母猪啊)生了男娃,自然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能接任皇帝宝座,但是在朝廷之上的太子却早有人选,这个武惠妃便玩手段陷害死了太子等人,但她可能做了亏心事,心里发虚,她声称屡次看到过他们的鬼魂找她,这样一搞吓的她是一病不起。最后被活活吓死了,年仅38岁。

她死后,李隆基悲痛欲绝,几乎都要追随她而去,这一切在他看到杨玉环后戛然而止,因为杨玉环处处极像武惠妃.....后面的事儿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啦。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古代帝王和后妃的情感故事一直是人们喜欢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大家都知道,杨贵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有着“羞花”的称号。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或褒或贬,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就更加神秘了。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杨玉环呢?

先来说一说杨玉环自身的一些情况吧。杨贵妃自幼出生在一户有钱人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音乐和舞蹈方面更是很有造诣。而且杨玉环的皮肤特别好。尤其是对古代人来说,她们少了化妆品的滋润杨玉环的皮肤还是非常好的。

不过杨玉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胖子,体重有120斤。虽说唐朝一直崇尚以胖为美,但是大家都知道,人胖了就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杨贵妃因为胖就爱出汗,身上有狐臭。杨贵妃是怎么掩饰这一点呢,就是洗澡的时候弄点花瓣,还非常喜欢佩戴鲜花。目的就是用花香遮盖自己身上的狐臭,怪不得她有“羞花”的称呼呢,说不定鲜花是被熏地凋谢了。花香和她自身的味道混合到一块就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杨贵妃睡觉的时候打呼噜。这也是因为杨贵妃胖的缘故吧。一般人都喜欢在自己睡觉的时候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可是李隆基却偏偏不是这样,最为一国之主,他总是担心有人在他睡觉的时候害他。所以李隆基晚上总是睡不踏实,偏偏杨贵妃又打呼噜。就像妈妈的摇篮曲一样,李隆基在杨玉环的鼾声中才能睡得安稳。甚至有几次杨贵妃回娘家住了几个晚上,李隆基晚上就睡不着了。最后还是让人赶快接回了杨贵妃,李隆基才能睡好。

为什么李隆基沉迷杨玉环?

李隆基开创了大唐盛世之后,志得意满,开始将朝政交给李林甫,自己躲在宫中享乐了。

而此时武惠妃已死,李隆基不喜欢其余的妃子,觉得她们远远比不上武惠妃,因此觉得十分无聊。

就在这个时候,杨玉环落在了他的眼中。

01杨玉环出身于弘农杨氏,而杨氏是个大家族,和隋朝皇室都沾着亲,可是到了杨玉环父亲杨玄琰这一辈,杨家已经没落了。

当时杨玄琰在四川当官,杨氏夫妇生了很多孩子,杨玉环是其中最小的女儿,一家人本来生活得很快乐。

没想到在杨玉环十岁那一年,父母都去世了,而杨玉环便被叔叔杨玄珪收养,接到了洛阳。

杨玄珪夫妇没有孩子,因此对杨玉环视如己出,请了很多老师,教她跳舞唱歌和各种乐器。

又过了一些年,杨玉环迎来了她人生中的一大转机,那就是李隆基和武惠妃在洛阳为儿子李瑁选妃。

杨玉环由于上等的容貌、才艺和家世,幸运的被武惠妃选中,成为了寿王李瑁的王妃。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年底,寿王李瑁和杨玉环举办了十分隆重的结婚典礼,两个人可谓郎才女貌,十分般配,而夫妻两人的婚后生活也是非常和美。

02然而只过了五年,李隆基就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见到了杨玉环,并深深为其魅力所倾倒。

开元二十八年冬天,李隆基带着家人们一起去郦山泡温泉,而寿王李瑁和杨玉环也跟随前往。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李隆基看到了刚刚出浴的杨玉环,不禁失魂落魄,说:“我的后宫里那么多妃嫔,都比不上这个女人的分毫!”

李隆基由此动起了将杨玉环收入后宫的念头。但是杨玉环毕竟是自己儿子李瑁的王妃,自己一个做公公的,怎好意思说要娶儿媳妇呢?

李隆基为此茶不思饭不想,最后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从郦山回到长安之后,李隆基经常召李瑁入宫谈话,并数次跟后者谈论《孝经》。

李瑁觉得十分奇怪,不知道李隆基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毫无表示。李隆基十分着急,可又不好意思直说,不禁对李瑁越来越不满意,经常借故训斥他。

宦官高力士看到这种情景,知道李隆基已是下定决心要娶杨玉环了,如果李瑁再不领会李隆基的心意,恐怕自身都有危险,于是他对李隆基说:“寿王愚昧,无法领会陛下的苦心,臣愿意去点醒他。”

03李隆基一听大喜,觉得高力士真是理解自己,于是命他快去。

高力士便去找李瑁,对他说:“你知道陛下对你讲解《孝经》,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李瑁回答:“我不知道啊,难道是说我不孝顺吗?可我觉得自己对父皇已经很孝顺了。”

高力士说:“不,你还不够孝顺!陛下看中了你的一样宝物,为此吃不下睡不着,你一个做儿子的,是不是应该主动献出来?”

李瑁听了忙说:“到底是什么宝物啊?只要是我有的东西,我一定会献给父皇。”高力士说:“是你府中最美的美人。”李瑁刚想问是哪个美人,忽然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察言观色,知道李瑁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话,便接着说:“那次去郦山泡温泉,陛下见了那位美人,就失魂落魄,茶饭不思,你是做儿子的,是不是应该成全父亲呢?”李瑁颤巍巍地说:“可是,他们是……这个……不行啊!”

高力士沉下脸来,说:“我已经把话说完了,至于寿王你献或不献,那是你的事!只是不要怪我没提醒你,陛下是皇帝,想要任何东西都是很容易的,他只是顾念亲情罢了!你好自为之吧!”高力士说罢,转身走了。

李瑁呆了半天,心中又是悲愤又是无奈,后来嚎啕大哭起来。

杨玉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紧过来劝解丈夫,李瑁把高力士的话告诉了杨玉环,杨玉环闻言也哭了起来。

可是夫妻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不然等皇帝一翻脸,连命都保不住,废太子李瑛和他两个弟弟,就是最好的榜样。

04李瑁只好命仆从将杨玉环打扮一番,带着她进宫拜见李隆基,表达了自己愿意献出杨玉环的态度。

李隆基闻言大喜,忙对李瑁温言抚慰一番,然后说:“你们先回去吧,到时按照我的旨意办事就可以了。”

等到李瑁和杨玉环走后,李隆基又犯起了难,虽然李瑁已经答应了送杨玉环入宫,可是自己却不能明目张胆地娶杨玉环,必须找一个很好的借口才行。

他左思右想,忽然看见面前桌案上放着的《孝经》,不禁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是李隆基的生母窦太后的五十周年忌辰,往年这个时候,李隆基都会举办很隆重的典礼,以此来祭奠母亲,表示自己的哀思。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在祭祀大典举办之前,李隆基忽然发布了一道敕文,名字叫做《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其中的内容是:寿王李瑁的王妃杨氏,一直以来都很孝顺,她知道要为婆婆窦太后举办五十年忌辰后,自愿出家当女道士,以此来为死去的婆婆祈福,表示自己的孝心。

这道敕文颁布之后,大家都议论纷纷,认为杨玉环和寿王李瑁感情很好,不可能突然当女道士。

而李隆基此时已经顾不得社会舆论了,他只是需要一块道德上的遮羞布,让杨玉环和李瑁脱离关系,以方便自己娶杨玉环为妃。

05于是杨玉环便遵从李隆基的命令,起了一个道号叫太真,并在太真观出家做女道士。

李隆基为了方便与杨玉环幽会,特地将太真观建在了宫中,可是时间一长,他觉得太真观本身就是一个障碍,它阻挡了自己和杨玉环见面。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隆基再次去郦山泡温泉,并命令杨玉环随行,等到他回宫后,就干脆将杨玉环接到了宫里,让她时时刻刻陪伴自己。

然而此时宫中的人都犯了难,不知应该如何称呼杨玉环,叫妃子不太合适,叫太真道长更不对,且有讽刺挖苦之嫌。

最后还是高力士出主意,说:“民间的男子不都是称自己的夫人为‘娘子’吗,咱们就这样称呼杨氏,这样既不违背礼节,又显得很亲切。”

于是宫中的人便都称呼杨玉环为“娘子”。果然李隆基听了这个称号很满意,认为底下的人很懂得为自己着想,同时也没有亏待杨玉环,于是亲自同意了这个称号。

从此之后,“娘子”便成为杨玉环在宫中的专有称号。

06李隆基得偿所愿,和杨玉环过了几年快乐的生活,可是时间一长,他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杨玉环。

因为自己虽然宠爱杨玉环,却没有给她一个真正的名分,这让李隆基觉得亏欠于她。与此同时,李隆基对寿王李瑁还有点不放心,生怕他背着自己,和杨玉环旧情复燃。

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七月二十六日,李隆基亲自主持,让儿子李瑁重新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出身于京兆韦氏,才貌双全,和李瑁相当。

等到李瑁重新成亲之后,李隆基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仅仅过了十天,在天宝四年八月初六,李隆基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杨玉环便以杨贵妃的名义正式登场,并在天宝年间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

按照当时的规矩,册封贵妃的同时也要赠封贵妃的父母,按理说应该册封杨玉环的养父杨玄珪。

可是李隆基却特别授意,不册封杨玄珪,而册封杨玉环的生父杨玄琰。这就相当于做了一场文字游戏,其目的主要在于遮丑。

李隆基认为,李瑁当时娶的是杨玄珪的女儿杨玉环,而自己此时娶的是杨玄琰的女儿杨玉环,虽然是同一个人,让不知内情的人看到,却像两个人。

而当时很多人对此腹诽,认为这种做法只是李隆基在自欺欺人罢了。

07李隆基却不管别人看法如何,总之他是达成了心愿,心满意足了。

而对于杨玉环这位费尽周折才娶到的妃子,李隆基更是格外宠爱,尽自己所能达成她的一切要求。

当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幸已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光是专门为杨玉环做衣服的纺织工,就有七百人左右。

此外,为了满足杨玉环爱吃荔枝的喜好,李隆基命人快马加鞭,从南方产地将荔枝运来。又因为荔枝的保鲜期很短,为了防止荔枝变质,沿途要跑死无数匹好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除了恩宠杨玉环本人之外,李隆基爱屋及乌,对杨玉环的家人也格外关照。有一次,李隆基的女儿广平公主和驸马出门,正好与杨玉环的家人迎面遇上,双方为了争路,互不相让。

杨家的仆人十分骄横,挥鞭子抽打马的身子,想让马拉的车子快点走,没想到鞭子抽到了广平公主身上,广平公主吓得落下马车,驸马赶紧去扶,结果也挨了几鞭子。

杨家的人眼睁睁看着公主和驸马挨打,却不约束仆人,而是扬长而去。第二天广平公主进宫,向李隆基告状,要他严惩杨家的人。

李隆基的处理方法却是各打五十大板,把抽打公主和驸马的仆人杀死了,同时将驸马贬官,算是给杨家人的面子。

结语

而通过这件事,很多人都看到了杨贵妃的巨大影响力,于是他们纷纷给杨家送礼,弄得杨家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杨家也由此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家族势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家的政治野心也开始萌发,一个叫做杨国忠的杨家人,凭借杨家的势力青云直上,并很快登上了宰相的位置。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