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原因很简单,因为打不过颜良,但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之下可以打得过文丑。欺软怕硬嘛,这一方面,三国时期的人物学得还是比较通透的,毕竟如果硬上反而把自己的命赔了更不值得。
事件回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时是怎样的一个事件呢?
文丑中了计,谁的计呢?中了曹操的计。
这一点不用过多的阐述了,因为讲起来实在太过于繁琐,简而言之,文丑大败,曹操大胜,曹操率领的军队在后面追,文丑在前面跑。
曹操追着追着突然不追了,扭过头来看着自己的手下问道,文丑就在前面,谁敢去打他呢?
曹操的话还没有说完,张辽和徐晃纷纷请命,并且希望前去诛杀文丑。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文丑已经战败,而且没有之前的气势,只是一个猛子的往前跑。只要保证自己兵力充足的前提之下一个劲地追,即便杀不了文丑,也能够扬名四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树立自己品牌形象的时刻,是个武将都不愿意放弃。
没错,这就是事实在真实的历史情况下,颜良和文丑相差不大,两个人的武力值都是普遍的偏高。
我们单纯的来看看颜良和文丑打的那场战争。
简单来讲,颜良和徐晃两个人1打1,打着打着虚晃就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打不过颜良。
既然打不过那就赶紧跑吧,于是徐晃赶紧跑,颜良俩赶紧追,万幸的是徐晃跑了回来。
徐晃跑了回来之后张辽在干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张辽一直在一边看戏。
为什么张辽不去帮助徐晃呢?答案更简单,因为张辽也打不过颜良。
好了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就不难发现,颜良文丑的武力值非常的高,谁要能够杀掉他们就能够名扬四海。张辽和徐晃谁也不敢去打颜良,因为这个时候的颜良兵锋正盛,他们两个人打不过,而两个人之所以去敢打文丑,是因为此时文丑于战备状态,自己这一边有优势,不打白不打。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应:这话问的让人难以回答,什么颜良大败徐晃,张辽,不敢应战,对文丑到抢着出战,这问题其实很简单,战场上是该出手时才出手,颜良,文丑武艺基本差不多,而徐晃,张辽何须人也,徐晃连关羽都能打败,还惧颜良,张飞追张辽时关羽忙阻拦,这是为什么?一来关羽与张辽私交甚好,二来追了也是白追,而并不一定讨得了什么好,而关羽对二人的武艺是了如指掌,张辽是关羽比较尊重的人,可见武艺非同一般。
战争是讲奥妙无穷,让关羽斩颜其主要目的是曹操离间袁绍与刘备之间的离间计,官渡之战阶段,本来曹操是以少胜多之战,若刘备于袁绍合兵一处曹操哪儿有胜算,离间计成功了,曹操是一箭双雕,除了劲敌颜良,又离间了袁绍与刘备,曹操笑了,观沧海时是豪情满怀,至于文丑哪值一提,在曹军的围歼的乱军中玩死了,而不是死在关羽刀下。
打仗是军令如山,若曹操一声令下就是三个颜良,徐晃,张辽都得往上冲,吕布,刘,关,张,不是经常被曹操打得抱头乱窜,区区颜良算什么呢?
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其实颜良的武力在三国时是数一数二的,只有限的三两人可以打平手,对关羽之战,实是输在心不在鄢,结果连命都没了,也成全了关公的威名。
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因为颜良大败徐晃是单挑,而徐晃、张辽战文丑不是抢着去单挑,而是抢着去二个打一个,时势不同了。
颜良本来就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名声在外,在与曹操军对抗的过程中,又表现得相当神勇,颜良只用了三个回合就斩了宋宪,又用了一个回合斩了魏续。
宋宪与魏续是什么人啊?两人与张辽一起都是当年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吕布手下的八健将分别是: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八个人。
张辽不了解颜良?难道还不了解宋宪和魏续吗?宋宪与魏续都是当年张辽的同事,共同在吕布手下为将的,对于宋宪和魏续的武力,张辽是清楚得很,并且张辽自已的武力应该是与宋宪和魏续在同一水平,略强而已。
颜良三个回合斩宋宪,一个回合斩魏续,张辽知道凭自已的能力是做不到的,由于有宋宪和魏续两个参照,张辽心里就明白自已不是颜良的对手,既然不是对手,就没有必要上去献丑丢人了。
之后颜良又在二十个回合击败了徐晃,三国演义中用了四个字表达当时曹操手下次将领的表情,这四个字就是:“诸将栗然”。也就是说曹营将领都感到害怕,能让所有曹营将领感到害怕的颜良,张辽敢上吗?
张辽与徐晃同在曹营,多少也对徐晃武力有所了解,徐晃曾经与许褚五十多个回合打成平手,说明徐晃与许褚武力相当,而许褚又与典韦数百个回合打成平手,说明许褚与典韦的武力相当,而许褚与典韦是曹营诸将中武力最高的,那么徐晃也算曹营诸将中武力仅次于典韦和许褚的。
现在徐晃都败了,换句话说,曹营中排名第三的徐晃都败在颜良手下了,张辽有必要上去送死吗?张辽在武力在曹营应该排在第二个档次,张辽曾经与夏侯惇打成平手,说明张辽武力与夏侯惇相当,但不管是张辽也好,夏侯惇也罢,武力都是不如典韦、许褚以及徐晃这一档次的。
再说了,战后程昱向曹操举荐说,只有关羽才能杀颜良,程昱固然有嫁祸刘备的意思,但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曹营之中没有将领可以击败颜良,否则没必要舍近求远去请关羽出战,当时的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于禁、乐进、李典当时都在军中,这些人都不是颜良的对手。
许褚算是除了典韦之外的曹营的第一猛将,但许褚很明显不是颜良的对手,因为徐晃能与许褚战平,却二十个回合实打实的输给了颜良,那许褚心里就很清楚了,排名第一的许褚不敢出战,其他将领就更不敢出战了,所以曹营诸将栗然。
所以张辽不敢出战很正常。
再来看徐晃、张辽二人战文丑的情况,两人战文丑是在延津之战,当时文丑率领大军遇到曹操本人带领的运粮部队,曹操躲避不及,只得使用计谋,故意解甲下马休息,将粮食故意露在跟前,引诱文丑军抢夺。
粮食在当时可是活命的食物,在战争期间比黄金还贵重,果然文丑军一见到粮食就过来抢夺,又抢粮食,又抢马匹,一抢东西袁军阵形就乱了,阵形一乱曹操马上就率领大军冲杀过来,袁军就互相践踏,乱作一团。
当时袁军的将领就是文丑,文丑拉也拉不住散乱抢东西的军队,只得独自迎战,这个时候曹操问身后的将领:文丑是河北名将,谁能擒来?
这个时候,袁军是乱作一团,只剩下主帅文丑独自一个迎战,虽然文丑是与颜良齐名的河北名将,文丑在河北四庭柱中排名第二,但是在败局已定的局面下,曹营将领岂会放着便宜不占?
结果就是曹操刚一说完,徐晃、张辽飞马齐出,注意两个人是一起冲出的,摆明了就是二打一,徐晃与张辽两个人打文丑一个人,这有何不敢?就算是一打一,文丑也是占了下风,文丑那边已经是败局了。
所以张辽与徐晃一起冲出向文丑交战,并不是单挑,而是二打一,哪有不敢的?再说了,文丑又不是颜良,颜良对于两人还会害怕的,可是文丑毕竟没有交过手,又占着有利时机,哪有不趁此机会抢功的?
文丑看到张辽与徐晃一起冲过来,于是先向张辽射箭,一箭射中了张辽的头盔,然后文丑射出第二箭,射中了张辽所骑马匹的脸上,张辽还因此落马,张辽一落马,就只有徐晃一个人战文丑了。
徐晃刚与文丑交手没几个回合,文丑身后就有兵马赶来助阵,看架势是准备群殴徐晃的,徐晃感觉不是对手,赶紧溜了。
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张辽武艺不如徐晃,自然不敢去战颜良,而两人抢着去打文丑是想捡便宜,结果没想到还是踢到铁板了。
白马之战颜良击败徐晃以后,曹军众将无人再敢出战。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奇怪,徐晃当年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合,最后打成平手各自收兵。徐晃能和许褚这个级别的武将打这么久不分胜负,应该说表现很出色了,两个人武艺差距很小。
相比之下,张辽的武艺就要逊色不少。张辽曾经在官渡之战和张郃战平,而张郃面对和马超时只打了二十合就战败,显然两人的武艺和马超大战两百多合不败的许褚差距很大,自然和徐晃也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白马之战时徐晃战败以后,许褚和张辽都不敢出战,这是因为他们也自知不是颜良的对手。
而在延津之战面对文丑时,文丑和颜良齐名,此时无论是徐晃还是张辽,两人单挑肯定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在曹操问话谁能擒文丑时,这个时候文丑中了曹操的计,手下兵马因为抢夺马匹自相杂乱,又被曹军冲杀,袁军大败而逃。文丑挺身力战但是独力难支,所以也只得败走。
文丑大败之时肯定心态不如平时,会影响他的武艺发挥,徐晃和张辽都是沙场老将自然懂这个道理。而且此时文丑被曹军围攻,冲上去是以多打少,即使不敌也不会有太大危险,所以这个时候上去风险小,收益大。
白马之战时徐晃战败,张辽不敢出战,两人见到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想抢着去捡便宜。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文丑败而不乱,硬是翻盘成功,射倒张辽,击败徐晃,要不是关羽赶来救场,他们俩可能还是要吃大亏。
颜良大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
都不要抢,我会回答这个问题。
颜良打败徐晃,张辽没敢出战,为何单挑文丑二人都抢着去?这里面是很有意思的,且看慢慢道来。
颜良武力一流水平 徐晃不敌 张辽更不不对手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一,颜良与文丑一直被袁绍称之为上将。
看下颜良在白马之战的表现,颜良一回合斩了魏续,三回合杀了宋宪,这二人曾是吕布八健将之一,武力水平一般,张辽也是八健将之一。前面两个人面对颜良这样的一流高手,毫无招架之力。
后面徐晃上了,结果二十回合败下阵来,但还能全身而退,说明徐晃未拼命,徐晃可是曾经与许褚打了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的人物哦,自从典韦死后,许褚就是曹营中武力值第一的人物,许褚在潼关曾与马超打了数百回合不分胜负的哦,由此可知,徐晃的武力并不低,可以与颜良一战,可能杀不了颜良,但拼起命来绝对可以与颜良一战,打个平手应该差不多。
对比一下徐晃的战绩,张辽不上就好理解了,张辽是个猛将,但武力值并不高,同为八健将之一的张辽武力比魏续和宋宪要高些,但绝对不会比徐晃高,连徐晃都败下阵来,张辽再上去就是自取其辱了。
吕布死后,作为超一流的武将 关羽有这个实力斩了颜良,关羽是公认的万人敌,除却赤兔马快,关羽凭着精湛的武艺照样可以杀了颜良 ,但张辽、徐晃等人不行,这就是真实实力差距的体现。
张辽 徐晃抢着一起出战文丑 颜良已被杀 文丑不足为惧演义中文丑的实力与颜良一样,文丑曾经活捉公孙瓒,与少年赵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延津之时,张辽与徐晃两人合力战文丑,准备要一鼓作气打败文丑,好在曹操面前领攻,之前颜良被关羽所杀,功劳已被关羽所占,所以两人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但张辽、徐晃一起上还是不敌文丑,张辽被文丑射退,与徐晃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在曹操的阵营里,没人是文丑的对手。
一对一单挑不行,就二打一,还是不行,演义最后还是被关羽斩于马下,呜呼哀哉!
一是张辽、徐晃对文丑产生了轻敌的想法,二是形势发生了变化,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以解,面对文丑时军心日盛,如果再不去,可能功劳又被关羽或其他人抢去了,所以这两人一定抢着要去。
结语:张辽是投降过来的降将,徐晃是半路投靠曹操,面对曹操手下的众多武力高超的猛将,要时刻抓住机会去表现自己,要不然很可能会埋没,参考一下官渡之战投降的张郃,张郃一直被压着,等到曹叡时期,众多名将凋亡的情况下,才能大放异彩。所以面对颜良之时,徐晃不敌,张辽不敢上场是出于自保,免得自取其辱,但对文丑之时,时不我待,不去上场,后面的机会就更少了,但在演义中,还是不敌,文丑最后还是被关羽所杀。后来张辽随着曹操远征乌桓,轻骑突袭,斩杀踏顿,还有合肥之战,张辽凭八百敢战士英勇打退孙权十万兵,成就了张辽一代名将的威名。同样在关羽两面受敌的情况下,徐晃明知不敌关羽,但在关羽中箭受伤情况下,要擒杀关羽,也是想借机一举成名。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