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关闭山海关,为何“闯关东”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清朝关闭山海关,禁止普通老百姓闯关东,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明面上直接拒绝了清朝的禁令,并且直接闯关东是因为已经没有后路了。简而言之,清朝有自己的苦衷,而普通老百姓的苦衷似乎更多一些。
事件回顾清朝关闭山海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清王朝在刚刚统治华夏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退路,这个退路是自己一旦将来当不成皇帝,一定也有一个体面的退出舞台的准备时间。
没有看错,当清王朝第一次统治华夏土地的时候,内心其实也是非常恐慌的,毕竟自己所带来的人只有10多万人,而且这10多万人表面上看起来骁勇善战,可是背地里也经常做一些缺了大德的事情。
原本清王朝本身就没有想过凭借着这些人能够统领如此大片的土地,最开始想的无非就是敲打明朝崇祯皇帝一下,如果能够索要点好处就再好不过了。可阴差阳错之间,一敲打二敲打的竟然把崇祯皇帝给敲打死了,自己白捡了个大便宜不说,还是要卖一下乖的。
在清王朝的统治时间段里面,尤其是最开始的那100年清王朝绝对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心,也处在一个居安思危的状态,毕竟作为一个外来者,清朝相比元朝而言更加自觉一些。
没错,这就是事实清朝最开始设置了山海关禁令,可与山海关禁令相比更加严格的禁令是: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普通的汉人老百姓,没有经过清朝的允许,是不得随随便便往北走的。
为什么这条禁令如此严格呢?因为在清朝的人眼中,尽管大东北的地区环境不好,气候不好,而且偶尔还会冻死个人,可是这是自己最后一片根据地。毕竟自己就是从东北起源的,如果东北这一大片土地被汉人所占领,并且有了他们的子孙后代,被他们所耕种的话就很难保证将来自己落魄的时候还有地方跑。
可是一来二去,清朝突然发现北京的天气以及整个华夏土地上对于自己的滋养,比东北那一片土地而言好上很多。最起码冬天的时候能够没事走走,而且不用掉耳朵。
一来二去的,清朝对于东北的依恋慢慢降低,可降低归降低,依然对于这个禁令严防死守,毕竟谁还没有走背字的时候。
奈何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官吏腐败,民不聊生,老百姓也想谋一条出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铤而走险往关东跑去。这也就有了最著名的闯关东,请注意什么叫闯关东,闯字就已经表明未经允许的情况之下四散而逃。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清廷关闭山海关,为何“闯关东”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
一个‘’闯‘’字就说明问题。
清朝禁止汉人往关外迁移,是借鉴了元朝统治者的经验,为了给自己铺路,万一哪天在中原待不下去,可以重回关外,不至于没有容身之地。如果汉人大量进入,汉化严重,就回不去了。
但当时百姓生活条件艰苦,而关外地广人稀,只要肯出力,就能生存。所以很多人冒险闯关东。
反正都活不下去了,不如拼一把!
清廷关闭山海关,为何“闯关东”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认为东北地区是他的龙兴之地,应当作为战略后防,不能让汉族人大量涌入,以破坏他的等级。于是清廷发布了封禁令,禁止汉族人进入东北,甚至修建了柳条边,防止汉族人强行进入东北。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汉族人陆续进入东北地区,这是因为:
第一,东北土地肥沃,汉族人民来到东北,通过种地酿酒,就能过上比较安稳的生活。
第二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人口众多,吃粮紧张,遇到水旱灾害,就有严重饥荒,迫使他们到东北谋生。
第三,棉布和棉花作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已得到普及,能够抵御东北地区的寒冷。
第四,清政府的封禁政策还是有漏洞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封禁政策也就废除了。
清廷关闭山海关,为何“闯关东”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
满清政府将关东作为满清最后的退路,是故在入关以后即颁布禁令,禁止汉人进入关东地区。
到清末时,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终于无力在强硬地保持所谓的禁关令,禁关令逐渐开始松动。山东、河北等地地处中国政治文化中心,19世纪中叶,满清因为鸦片战争失败开始遭到帝国列强的敲诈勒索,清政府不得不将压力转移给百姓,,百姓苦不堪言,后来蛮荒巨兽——洪水,终于冲垮了山东、河北等地无数百姓生活的希望,他们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关东的那片土地,然后逃向了那里。中国古代是一个重农的社会,老百姓们大多讲究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闯荡,而在近代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些大的移民迁徙浪潮,自然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结来看,
一、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民众在本地生活不下去。19世纪,黄河下游曾经遭遇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这成为山东、河南等地人口进入关东地区谋生的原因之一;土地贫瘠,多发自然灾害,迫使很多人选择到内蒙等地谋求出路。
二、除了天灾之外,连绵的战争也是导致出现人口迁移浪潮的原因之一。20世纪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还混杂着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此后又有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得华北多处地区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老百姓难以维系过往那种安定安稳的生活,迫于这种压力,只好离开故土到其他地区去寻求出路,成为移民浪潮的另一原因。
三、此外,也与关外、口外等地存在着许多新的机会有关。关东地区土壤肥沃,存在着一些无人耕种的荒地,与人地比例不和谐的华北地区相比,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下去的机会;“走西口”也与这方面因素有关,口外地区有山西人做生意的市场,吸引了在本地生活困苦的人到那里去寻找生机。虽然关闭山海关,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闯关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