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历史很长,不妨有趣些!
武则天的确对自己这个女儿非常的好,如果把当时的政治倾向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通通排除在外的话,很有可能让自己这个宝贝疙瘩女儿当皇帝,毕竟自己都是个女人,可以当皇帝,为什么自己的女儿就不可以呢?
事件回顾武则天相比较而言还是非常能生的,而一个女人在生了如此多的孩子之后,依然能够获得帝王的青睐,能过上帝王生活,就不难想象武则天作为千古一帝的同时,也拥有着绝世佳颜。
突然想起前面一段时间提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女子的容貌和智商能否并存,当时很多史学家在一起探讨的时候,开玩笑的说道:如果一个女孩子非常的聪明,又非常的漂亮,情商、智商都在线的话,她没有什么缺点,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女人呀。
没有缺点的人,基本不存在,只不过相对而言缺点很少的人却还是有的属于人类当中精英中的精英,这其中就有武则天的位子。
武则天通过运用种种权谋,在生下孩子之后,保证自己容颜不老的前提之下,及时的掌握了大唐王朝的命运,牢牢的抓住皇权,无论是谁想让自己撒手,都会遭到武则天的反咬。
此时的武则天颇有一点点猎犬的味道,谁要是想重新举起唐王朝的旗帜,就会遭到武则天的血腥屠戮,而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屠戮当中,遭受到了诸多的政治报复以及政治压迫。
没错,这就是事实好了,接下来我们需要讲一点与皇族相关的知识叫做:子承父业。
简单讲老子生儿子,然后老子老死了,儿子就会当成皇帝,儿子再接着生孙子,然后儿子老死了孙子接着当皇帝,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可是武则天是一个例外,因为在老子老死、儿子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武则天突然站了出来,直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说道:大家都这么辛苦了,接下来当皇帝的事情就让我来吧。
于是武则天当上了皇帝,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武则天的威望足够的大,武则天处理政事的时候有足够大的能力,可是当武则天老死之后,谁来当皇帝,这个问题尽管在满朝文武当中没有人去说,可是却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集中点。
唐王朝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在这些人才的鼓动之下,武则天的儿子们开始向皇位伸出了
自己的魔爪。当武则天意识到这一切之后,便非常的不开心,决心对自己的儿子一点点颜色看看,谁知道武则天给的颜色给多了,一时没缓过劲儿来。也就有了武则天对儿子变态般的残忍折磨,以及儿子弱小无助时哭天喊地叫妈妈挽回不了武则天的铁石心肠这样的民间言论。
可是整体来看,无非就是武则天不想放权,武则天的儿子想让自己的母亲放权,一来二去,双方之间闹得很不愉快。
而武则天的女儿就不一样了,太平公主尽管脾气暴躁非常蛮横,对别人不讲道理,可是在自己的母亲眼里看来她还是个孩子,她所做的一切不应该受到这么多的惩罚,更重要的是太平公主很会演戏,把武则天伺候的非常舒服,对待这样的一个外表看起来是乖乖女,实际上是魔鬼的女儿,武则天才不在乎她做过什么穷凶极恶的事情,只是关心这样的女儿,不会侵犯到自己的皇权,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好好的对待这个女儿。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做武则天的儿子,的确是没什么好的。人家家的皇子子凭母贵,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却个个活得胆战心惊,和母亲之间也没有什么母慈子孝的戏码,基本上是鸡飞狗跳,矛盾重重。武则天对儿子们都很残忍,原因也不难猜,她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想当的是女皇,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她注定是要和儿子们争权力的。李弘李贤两个和她是要明争,李显李旦两个和她就是暗抢,谁赢了都不会放过对方,所以嘛,武则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待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她又不是普通的母亲,她要做的,是史上第一女皇!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宠溺吗?
感觉上,似乎应该是宠溺的,因为太平公主不会和她争皇位,也没办法继承李家的皇位,别说太平不能当皇帝,就算是能当,也只能从武则天这传,所以啊,不用担心放心爱。她宠女儿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名声啊,退一步讲,也可以填补心灵的空虚啊。
人们也都觉得太平公主得到了许多宠爱。表面看来,武则天为了上位,杀死了亲生女儿,杀死两亲生儿子,那两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咔嚓掉,只有太平公主,活蹦乱跳地,很自在,不用担心她母亲会杀她,武则天恨不得把一个女人能得到的所有的好处都给她。
可是,这都是在没有权力相争的情况下,才有的“母慈女孝”,一旦涉及到斗争,什么宠溺,什么孝顺,都是假的。
别的不用多说,就拿薛绍来说事。薛绍和太平的婚事,是李治定下的,薛绍的母亲是李治的同母妹,薛绍本人条件相当不错,品性也很好,两人成亲,规格之高,轰动京城,婚后两人感情也很好。李治去世后,薛家站在李唐皇室那一边,和武则天成了敌对关系,薛绍的大哥涉嫌谋反,薛绍并没有参加,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武则天把薛绍一起给弄死了,当时,太平公主25岁,幼子满月。
薛绍的死,对太平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当然了,史书也没记太平的心情,她有没有向武则天求情?不知道是史官没记,还是根本没求。人们知道的是,后来,武则天就增加了太平的食邑,再后来,武则天替她毒死了武攸暨的老婆,让她再嫁了个好丈夫。
这么看,又很宠爱咯?把她丈夫杀掉了,再换个就是,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好男人结了婚,就把他妻子毒死,哎,这思路,真的清奇无比。不管怎么说吧,武则天呢,没要太平公主的命,还给了她富贵荣华,也接受了太平公主给她的各种馈赠,时人看着,母女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嘛。
在咱们看来,这对母女,关系其实很平常。放眼看整个历史,和别人家的母女比一比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只能算是有些感情,至于宠溺,个人感觉谈不上。可是话又说回来,武则天她就不是普通人。
和武则天对待她身边的人来看,她对太平,无疑是相当宠的。武则天成功登顶的路上,死了无数人,包括她的儿子女婿们,对他们来说,太平公主得到的,不但是生命,更是有爱了。
帝王之家,要谈亲情,真的很奢侈。和常人比,武则天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和汉武比,似乎就又是仁慈了,毕竟她没有把李家的人连根拔起,为了皇位,她也没有一日杀三子,晚年经过多番思考,还政于李氏,没有引起国家动荡,还算是有功德吧。
巴拉巴拉的,抛砖引玉咯。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爱儿子相对来说都比爱女儿要多一点,最多也只能做到儿女公平对待。爱女儿超过爱儿子,那是极为少见的。而武则天就是这极为少见中的一个。
武则天对她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真是非常疼爱,在太平公主很小的时候,就给了她很优厚的待遇,而且也比较纵容她。武则天嫁女儿,也是古今少有的豪华婚礼之一。史料记载,太平公主的婚车,大的门都过不去,不得不把门墙给拆了。两边照明的烛火太炽热,把行道树都给烧焦了不少。
而武则天对他的儿子们,则非常冷淡和严厉。她先后把她的四个儿子都立为太子过,但四个儿子都先后被她废了。前面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死得不明不白。史料上多次提到,他们的死,与武则天有关。后面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最终,几乎把他们都折腾成了神经病。
(太平公主剧照)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对她的儿子们那么冷淡,对女儿太平公主又那样疼爱呢?一、武则天把对所有子女的爱,都集中在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
舔犊情深,爱儿女是人的天性,是从动物那里带过来的本能。武则天也是一个人,她当然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武则天为什么不爱他的儿子们呢?
其实她不是不爱,是不敢爱。
武则天的权力欲望太强,她想一辈子掌控权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唐高宗李治已经被她调理的很听话,朝中的大小事情都交给她去处理。但李治毕竟是要死的,李治去世以后,他和李治的那些儿子们必然要继位,那样的话,就没她什么事儿了。所以怎么着,她都要整治他的儿子们。也许她的心中也是很爱她的儿子们的,但是为了权力,她没办法把这种爱表现出来,只能让他们过得很悲惨。
相对来说,女儿太平公主和她就没有这样的利益冲突。毕竟女儿抢夺她皇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她用不着压抑对太平公主的爱。同时,她把对儿子们的所有爱,都倾注在了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太平公主真正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
(武则天剧照)
二、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
我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呢?
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那些儿子们不一样,她和武则天没有权利上的冲突。她四处与人打交道,武则天不会觉得她有企图。她讨好武则天或者巴结李治,她忤逆武则天或者忤逆李冶,武则天都不会觉得她有想法。她对时事发表什么看法,武则天也不会觉得她有什么不对。总之,她怎么做,武则天都会觉得她是对的。
再加上太平公主本身就乖巧伶俐,不该说的她不会乱说,惹武则天不高兴的事,她不会去做。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更喜欢她了。
(李治剧照)
三、太平公主对武则天有极大的帮助。
我说太平公主能够极大地帮助武则天,并不是说太平公主有多大的能力,她能够给武则天出什么主意,帮武则天做什么事情。而是武则天可以利用她,让自己的势力变大。
武则天真的称得上是孤家寡人。因为她想要做的那件事情,是前无古人的,她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就算武家的子孙,她也不可能找他们商量。而且如果她找武家人商量的话,必然要引出前朝大臣喋喋不休的说辞。因为那样做就是“外戚干政”。而“外戚干政”自古都是被否定的。
在太平公主身上找帮助,却可以避免这些麻烦。武则天先是把太平公主嫁给了薛绍,希望薛绍能成为她夺取权力的一个力量。谁知道薛绍不但没有帮助她,反而去帮助李家。所以武则天才会让太平公主和薛绍离婚。重新把她嫁给了武家后人。这样,作为太平公主的夫家,武家人就可以不再叫做“外戚”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武则天独爱太平公主,一是因为她太像自己;二是因为她太听话;三是因为武则天心里有亏欠。
宫廷斗争非常残酷,权力之路遍布血雨腥风。作为权力中心的武则天,更是六亲不认、冷酷无情,手上沾满鲜血。为了权力她可以向任何人下手,包括自己的亲生骨肉。
武媚娘(武则天)为唐高宗生了四男二女,这些孩子不是被杀,就是被废,还有的惨死在襁褓之中。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却非常宠爱,这位公主不但安然无恙,还深得武则天的欢心。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也是存在感最强的公主。大唐乃至于中国古代史上,还没有谁像太平公主这样那么知名。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寂寞,积极插手宫廷事务,在武家和李家的权斗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唐睿宗赐予“镇国公主”。高宗李治和武皇后对自己的这位掌上明珠非常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一次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看中了太平公主,请求李治将公主赐予自己。武则天一听坚决不同意,为了留住女儿,武则天急忙让人修建了一个太平观,让女儿象征性地住到里面,对外宣称已经出嫁,这才堵住吐蕃人的嘴。
太平公主小时候非常调皮,经常模仿父皇上朝,把大臣上奏和父皇训斥他们的样子学得惟妙惟肖。有一次她还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手舞足蹈,把他们逗得前仰后合。
武则天大笑着问她:“你又当不了武官,模仿也没用啊。”太平公主回答说:“可以让驸马当武官呀。”武则天听了忍俊不禁:“将来一定给你找个好驸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太平公主16岁的时候,武则天把她嫁给唐高宗的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武则天亲自过问女儿的婚礼,把场面弄得非常排场。婚车做得非常豪华宽敞,为了顺利通过,把举行结婚典礼的场馆围墙都拆了。
太平公主第一任老公因为谋反罪牵连死在狱中后,武则天又亲自为 女儿挑选女婿,让她改嫁自己的侄子武攸暨。武则天为不让女儿受委屈,竟然下令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由此可见,武则天对女儿的爱是真心实意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宫廷斗争让武则天眼里只有权力,亲情早已淡漠,为什么对太平公主如此宠爱?
武则天弥补自己愧疚武则天原名武媚娘,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但并没有得到恩宠,进宫12年默默无闻。直到李世民临终前,她与太子李治互生爱慕之情,另攀高枝。后来李治辗转将她迎接回宫,封为昭仪,开始受到恩宠。为了跟王皇后争宠,得到后位,武昭仪不择手段,不惜亲手扼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
武昭仪这一招果然厉害,因为杀亲生女儿有违人之常情,所以高宗确信王皇后就是凶手,武昭仪就这样轻而易举搬到了王皇后。武则天一直大权在握,杀女儿的事出自野史,正史上是不会有记载的。但野史上记载的,有时候往往可信度更高。
武则天杀了女儿之后虽然目的达到了,但人非草木,她内心痛苦无比,充满懊悔。太平公主降生后,武则天对她爱不释手,以弥补自己的愧疚。
太平公主是665年出生的,当时武则天已经封后十年,宫中地位没有人挑战,她的母性中柔弱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而太平公主又是自己唯一的女儿,武则天对她宠爱再正常不过。
女儿太平公主最像自己武则天不仅貌美如花,还有心计。不然不会轻易把儿子辈的高宗征服,还能三千宠爱在一身。太平公主非常像母亲,漂亮而多权谋;无论心性和行事模式与她的母亲武则天如出一辙,所以武则天很欣赏自己的女儿。
即使后来太平公主夫婿、驸马牵连到薛绍,也只是惩罚薛绍,使他饿死狱中;并没有责怪太平公主。而且武则天还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给女儿封户增加将近四倍,达到一千二百户。
会讨好母亲的公主太平公主由于第一次婚姻的打击,开始看透人生,及时行乐,作风不检点,除了到民间招收美男,还与朝臣关系暧昧。太平公主知道母亲失去丈夫之后也非常寂寞,她就非常慷慨,不惜忍痛割爱,将自己手里比较英俊的男宠张昌宗,送到母亲那里。
太平公主听话没有野心太平公主虽然跟母亲一样权力欲极强,但是非常听话,不惹麻烦。太平公主虽然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帮母亲整理文件、出谋划策;但她非常低调,原因是武则天怕产生负面影响。而太平公主也非常配合母亲,从不对外张扬自己干政的事。
所以,太平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既是母女,也是领导和秘书、还是亲密战友。最重要一点,太平公主的政治立场始终跟武则天保持一致。
武则天在晚年,打消了把江山传给武家的念头,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太子,太平公主就支持李显,为他广招党羽、扩大影响。但在维护离家利益的时候,始终不冒犯武则天的男宠,还跟李显、李旦与联名表奏武则天,请封张昌宗为王。
凡此种种,都说明太平公主对母亲体贴入微、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还是她政治上的好帮手,谁遇到这样的女儿不宠爱?武则天驾崩后,太平公主飞扬跋扈,跟哥哥、太上皇李旦和自己侄子李隆基争权失败被迫自尽,留给历史一声叹息。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标题这种说法不够严谨,武则天和其亲生子女们的关系应该分阶段、分角色看待。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子女们作为武则天在后宫争宠和稳固权势的有力助力,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武则天曾经对他们充满了母爱,用尽力量给与他们最好的待遇。
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充满了积极进取的野心。她和历史上不少男性统治者一样,具有刚强果断狠辣的个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旦子女们成为她权力道路上的阻碍,她也可以翻脸变成冷酷的刽子手。
武则天和唐高宗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六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安定思公主李氏、太平公主李氏。
对自己亲生的这六个孩子,武则天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具有极强的慈母心怀。她对他们充满关爱,费心地为他们争取最好的地位和待遇,为他们安排显赫的官爵、为他们安排良好的婚姻。同时,武则天又不是一味溺爱子女,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武则天对子女的管教可称严厉。她的几个儿子都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武则天要求他们读书要用功、做人要知礼、行为要检点,而她的长子李弘的表现可以说是儒家典范的君子了。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长女安定思公主。根据史书记载,安定思公主很有可能是武则天为了谋求皇后之位,在和李治原配王皇后后宫争宠斗争中,被自己亲手掐死嫁祸给王皇后的。安定思公主之死反应了武则天作为政治人物为达目的不惜毁灭一切的冷酷个性,不过武则天当皇后之后,又大肆追悼这个早夭的公主,这又反应了她为人之母愧疚的一面。
武则天在安定思公主夭折后,再也没有生育过女儿,在最后一个儿子李旦出生五六年后,已经四十多岁的武则天竟然中年意外得女,生下了最后一个孩子太平公主。因此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尤为宠爱。
太平公主不仅是母亲的小女儿,她的长相和性格也类母,美丽动人聪慧机智,武则天当然是更加喜欢。太平公主长大后被父亲李治嫁给了李治姐姐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公主出嫁时,一路送嫁的火把都烤焦了长安城沿街的槐树,武则天还嫌弃薛绍两个嫂嫂出身不够,甚至想逼他们出妻。一年多后,太平公主生下第一个孩子,唐高宗和武则天为她大赦东都进行庆祝。
不过随着武则天权势欲望的增长,她和自己的儿子们逐渐成为了政治的对立面,因为母子双方都是最高权力的竞争者,因此武则天利用自己的母亲身份和政治权势先发制人对儿子们进行了压制和打击。其中她的长子李弘因病早逝(一说是被武则天毒死)、次子李贤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废黜太子之位并流放(武则天称帝后杀害了李贤)、第三子中宗李显被母亲废黜并惨遭流放、第四子李旦被母亲立为傀儡皇帝长期幽禁。
由于中国古代是以父权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女儿的身份被天然排斥出家族继承人范围,因此在这场母子之间相互厮杀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薛绍,但她本人在女皇的安排下得以保全,联姻武家,并继续成为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孩子,而且逐渐获得了政治权势,太平公主也利用武皇的信任,在武周晚年以及神龙之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被中宗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之后又和侄子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戴睿宗上位,并且在睿宗年间继续把持朝政,直到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姑姑。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历史被你误解了。对太子李弘,武则天是非常非常好,真的没有话说,可惜早逝。太子李贤是姐姐和高宗生的,挂在武则天名下,恨还来不及,能对他好?违反人性。太子李显,一个怕老婆的窝窝囊囊老实人,这么大的国家交给他真的不放心,干脆一脚踢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老四李旦,六味帝皇丸,受尽父母宠爱,但李旦是真的有大智慧知道取舍的,聪明人和聪明人打交道很简单的。最后谈太平公主,确实是惯坏了的熊孩子,还觊觎最高权力。她最后灭亡是看不清形势,李隆基扑杀她肯定请示过李旦并得到同意。当时局面很复杂,最好的敌人就是已经挂了的,人头不是韭菜,割了敌人那一党人也就彻底消停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