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列强与吊打没有任何关系,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被称之为列强。尽管清政府很不争气,尽管清政府让当时的华夏子民受到了委屈和侮辱,但清帝国依然是列强之一。
列强不强,习惯就好为什么列强就一定很强呢?是因为前面那个‘强’字么?大可不必为之泄气或者焦躁,因为强也有个先后对比。
就像上个世纪的经济战争,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打败了世界第二经济体日本一样,能说日本不强么?在同一水平之上,日本的确比美国弱,可在整体水平上,当时的日本可以称之为亚洲之最。
清帝国的状态大体和日本相似,基本属于列强不强,但先后对比很强的帝国。
没错,这就是事实尽管清帝国很不让人满意,但我们今天讲一讲清帝国值得骄傲的几件事:不多,就几件。
其一:清帝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亚洲独立国家。列强有一个前提,必须是独立国家才可以称得上。哪怕当时的印度三哥火急火燎,可依然称不上列强。清帝国虽臃肿,但仍在满人的统治之下。
其二:清帝国康熙年间击溃俄罗斯(雅克萨之战);乾隆年间击溃库尔喀(当时英帝国对它退避三舍,无法搞定)
其三:中法战争,清帝国迫使法国内阁倒台,当时的法国是整个欧洲前三的帝国。
其四:清帝国总人数为四亿人,占当时世界总人数的1/3。如此庞大的人数,使得帝国不敢不把清帝国放在眼里。
其五:左宗棠收复新疆,击溃阿古柏,谈判威慑俄罗斯、英帝国联军。
其六:鸦片战争之前,清帝国维护朝鲜领土,击溃日军进攻。
其七:古巴排华后,清帝国派遣军舰直达古巴边境,进行示威。(时至今日,任何大国都不敢隔万里之遥跑到另一个大国面前用军舰示威。)
其八:三门湾事件中,直接硬怼意大利,与其吵翻。
其九:清帝国领土1100万平方公里,远超当时任何一个国家(殖民地不算)。
其十: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有序不紊进行,国力缓慢上升。
尽管清帝国输得一塌糊涂,可是在一些事情上还算有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足以称之为列强。
只不过,八旗子弟太软弱,清政府目光态太短浅,再加上一位慈溪大妈和数不清的溜须大臣,终究是把清帝国玩完了。
有趣的是,列强的帽子一直延续到了抗战时期,当时的开罗会议中委员长的身份就是四强之一!
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被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清朝为何会有如此尴尬的“列强”地位?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性为基础的,客观上要求自由平等,开放进取,契约精神,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又具有开放性、扩张性和排他性。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定也是必然以自身为中心,把一切非资本主义的纳入到自身体系当中,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方面鼓吹自由开放、民主契约,一方面又极端利己排他……)
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其自身发展和征服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工业列强通过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如火车、汽船、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以及全球贸易的开展,使世界日益真正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其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西方工业列强对外的殖民扩张,纽带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与东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相联系。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这是一个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体系,它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东方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但却使整个世界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不可分的整体。
近代以来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从体量上来说,是泱泱大国,拥有4亿多人口,地大物博,市场潜力大,经济总量大……堪比“列强”。从体能上来说,却依旧是传统帝国,处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缓慢转型过程之中,……山寨“列强”。
而且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列强殖民侵略的历史背景之下,被动转型的,深受西方工业列强殖民主义的双重影响(破坏性和建设性)
这一过程中,满清朝廷屡屡被西方工业列强所吊打,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由独立自主的帝制王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朝曾经的天朝上国,泱泱大国却成为西方工业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沦为西方工业列强的附庸。
清朝政府也曾尝试过一些努力和自救,如同光新政即洋务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展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创办了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办了近代教育等,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国防和教育的近代化……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和洋务派自身的局限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力图摆脱内忧外患,挽救清朝的专制统治,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因此,近代以来,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列强的开放性、扩张性和排他性,尤其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双重影响,特别是清朝政府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未能妥善应对千年之变局!
清朝被迫卷入西方工业列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圈子”之中,曾经的天朝上国、泱泱大国清朝被边缘化了,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
……清朝处于尴尬的“列强”地位。……
这何止是尴尬哦!这不仅是清朝政府腐败落后的体现,更是国家之耻辱,中华民族之耻辱!!
【最近回答滴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啦,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回答问题,欢迎朋友们提出建议看法,一起探讨啦!】
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WHAT?我大清朝也曾经是列强
在印象中屡败屡战的清军,其实在洋务运动之后,无论是国力还是在整军备武方面,从来就不输列强,事实上在中央集权和资源整合方面,大清朝一直是很有优势。
大清朝非常重视整军备武
清朝每次都将战败归咎于武器落后,甲午战败后,清军成立了亚洲最强大的陆军,早在1874年,李鸿章的淮军就购买了数十挺加特林式多管机枪装备。在当时清军管这种加特林机枪也叫格林快炮。后来清军发现这种机枪威力太猛了,又增加了采购量,就连八旗禁卫军都在1881年装备了8挺加特林式多管机枪。到了1884年,清朝已经开始仿造加特林机枪了,每年都可以生产16挺机枪。而且李鸿章非常重视对重机枪的生产和装备部队,在1888年,金陵军械制造局已经开始生产马克沁重机枪,而英国军队从1891年才开始装备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1884年才拿到专利权,研发成功。而清朝在1888年就已经开始仿造马克沁重机枪,从速度上来说,与德国并列第一。超过了世界上其他的所有国家。
清军装备不输世界列强
在1900年庚子国变的时候,天津左卫军聂士成部就是用马克沁重机枪扫杀联军,聂部还配有最好的毛瑟枪和炮队。
清军从军事装备来说,不输世界列强,但是为什么清军当中只有聂士成部和袁世凯部有战斗力呢?
我们看看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每到发响之日,袁世凯将军队列好之后,由军需官手埲银子,按花名册报名,由袁世凯亲自发给每名士兵。可见袁世凯深知,清军的习气就是喝兵血,贪污空饷。而要想杜绝这类事件,只有袁大帅本人亲自监督才行。而且每个士兵都认为袁大帅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定程度的收买人心,所以最后小站就喊出口号:穿袁大帅衣,用袁大帅钱,听袁大帅令。
大清朝的现代工业
当时近代矿业已经开始机器采煤,开平煤矿在1894年产量达到24.7万吨,1893年竣工的汉阳铁厂,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设备,拥有10个工厂,3000多工人,生产的铁除供应国内,还出口到美日等国
1879年在天津成立的电报总局,到1885年,沿海、沿江各省都架设了电线,连厦门和台湾之间都架设了海底电缆。这些官办的洋务运动都是李鸿章、张之洞等按照世界级最高标准打造的。
分水岭在甲午海战
其实直到甲午战争之后,世界列强才真正看懂清朝,因为在此之前,认知都是有限的,仅从经济体量和武器装备来看,大清都是毫不含糊的。
甲午海战之前,当时世界列强对大清颇为刮目相看,在经历了洋务运动后,大清朝军事实力非常傲人,北洋水师世界第七,亚洲第一,镇远、定远两艘重型铁甲舰曾经威震墨西哥,当时墨西哥曾经抓了两名闹事的北洋水师水兵,镇远、定远两舰立刻把炮衣卸下,用巨炮指着墨西哥港,逼得墨西哥人立马认怂交人。意大利海军无事生非,跑到中国近海,镇远、定远两舰出马,意大利海军立马认怂走人。甲午战争之前,世界列强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日本如果向大清国挑战,必败无疑。英国一直在静静地观察,寻找他遏制沙皇俄国的远东帮手,当时英国一直在犹豫到底是选大清还是日本,我们和日本的国运之战,谁赢了他就选谁,可以说我们失去了一次真正成为世界列强之一的机会!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有惊人之语,认为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
关注历史,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清朝被列强吊打,充分体现在1900年“庚子之乱”,当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签订合约时,竟有11个国家之多,连西方的比利时、荷兰等这样的小国也赫然在列,真可谓是被列强吊打。然而即使如此,清朝却依然被广泛视为一个大国,在1911年5月墨西哥排华暴乱时,清朝海军还派出军舰震慑墨西哥政府。即使到了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1919年俄国内战时期,中国也曾经派遣远征军进入外东北,被苏俄称为“中华帝国主义”。
(八国联军登陆大沽口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国是日非,但是中国在世界强国、区域强国的行列里从来没有掉队却是一个事实。欧洲成为世界权力中心的几百年间,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的主要精力用来参与欧洲争霸,其次才是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他们起初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多数都是未开化的美洲、非洲地区,遭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可是当他们打到亚洲,尤其是东亚的清朝时,他们发现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由于是跨海远征,列强军队人数不会很多,海外作战是一个要花很多钱的事,西班牙当初就曾经计划用600人来征服中国。可是他们需要征服的中国却是一个1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多,执行大一统政治制度的大国。这种情形意味着,不管是哪一个西方列强都无法吃掉体量这么庞大的中国。(清朝的国土面积、人口、经济体量堪当列强)
列强喜欢组团“吊打”清朝,并非是因为他们单独对战清朝发憷,而是他们需要在对与中国作战这件事上达成一致,以免当陷入中国战场泥潭时,其他列强趁机对自己下黑手。
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列强在没有达成相当的利益同盟之前,清朝政府具有相当多的外交空间,不管是联俄、联日、联英、联法,即使清朝政府作为一个弱势政府,依然有足够的体量参与到国际外交,不像其他殖民地国家那样毫无军事、外交地位。在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就更是如此了。
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跑马圈地,作为殖民体系国际秩序的建立者,他们对于东亚地区这个早已经开化的地区的利益索取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他们需要维持一个相对统一的政府用于保障他们的商业特权。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是符合英法列强的需求的,只需要搞定北京政府,一纸条约就能够换来巨大的收益。而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府,向来防内甚于防外,所以,在很多时候,清朝政府匆匆与列强签订停战协定,也并非是因为军事失败,而是担心战事拖延日久,国内政治不稳,危及自己统治。比如左宗棠在新疆,冯子材在越南,清朝的军队要是豁出去,也不是没有精锐之师,也是能够打的赢的。
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列强和清朝政府甚至达成了某种程度的政治利益同盟,“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西方列强也把清朝政府作为东方的区域强国,清朝列强的地位也是因此而来。当清朝“同治中兴”后,通过洋务运动建立起了远东第一,世界第七的海军时,英国《泰晤士报》还对此专门做了报道。其实,仔细数数,当时的全世界,除了那些个西方列强,清朝的综合国力也确实当的起“列强”的称谓。
(当时的世界列强)
然而,洋务运动与同时期的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明显是失败了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没有在全社会形成教育、政治、经济方面的配套系统,只是花费了巨资成为了少数精英阶层的救国运动。因此看起来威风凛凛,却是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不起一点折腾。在甲午战争中,清朝政府被蕞尔小国的日本击败,让西方国家大跌眼镜。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正于此时跌入谷底。日本则后来居上,取代了清朝的远东秩序的建立及霸权的保佑者地位。
(甲午中日战争成就了日本也埋下了隐患)
即便到了1911年,虽然内忧外患,但是彼时的中国,却仍然是近代以来比较和平的一段时期,社会财富的积累也是相当快速的,清朝政府甚至能够依靠关税收入再次组建了新军。科举制度也被取消了(这一点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标志,也可能是促使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也开始预备立宪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有地位的。直到民国成立,军阀四起,遍地狼烟,熙熙攘攘打了30多年,打的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那个时候的中国地位,才开始真的一落千丈。抗战十四年,中国完全是在人命在为之前的不事建设来买单。
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
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清朝最后一次当列强是拘捕朝鲜大院君的时候,可笑的是大院君是亲近清朝的!所谓不作不死!甲午战争后清朝正式步入列弱的行列!
列强也不一定强,为何清朝备受列强吊打却依然是列强的一员?
如果按照西方对列强这个词的解释来看,清朝还真是列强之一,至少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是的。
列强这个词语在中文里面并不是什么褒义词。除了形容强大之外,你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各个强盗”。
对于中国来说,列强就是曾经在经济和土地上,侵犯过他的强盗。按照这种理解,清朝怎么也算不上列强,总不可能自己侵犯自己吧?
但是在别的国家看来,列强这个词语指的就是“强大的国家”。这个强大包括很多种,土地面积,经济总量,军队实力都得可以算。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清帝国妥妥是列强之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被啃成那样了,不照样是列强之一?凭啥清朝不是,虽然名次可能不是那么靠前。
在我们眼里清末确实不堪,可在大部分国家眼里,清朝就是个庞然大物。一个人口四亿,幅员辽阔,拥兵百万的帝国,不是什么人都能上来捏一把的。尤其是经过洋务运动后,清朝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在甲午战争前,清朝就是冉冉上升的新星。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安安稳稳的过了几十年舒服日子,财政,军力稳步上升。
可惜碰到了日本以国运相赌发动的“甲午战争”。陆军输的一塌糊涂,连带着把海军也连累了。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点对清朝威望的打击非常大,直接动摇了清朝在亚洲以及国际上的地位。清朝看海防失败了,又走上了发展陆军的老路。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后面的北洋军阀也就是以这个为底子。
偏偏没过几年碰上了八国联军侵华,一国单挑全世界,战败后被各种限制。影响力和自信心都远不如从前,这个时候要说清朝是列强,恐怕他自己心里都不信。
下面几年又改革,经济发展的还不错,可已经回天无力。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喜欢就关注呗。。。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