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第四届达摩院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获得100万元奖金及全面科研支持。100万奖金在省级城市,能买到不足100平米的房子。青年科学家是祖国的精英,100万元奖金是否有点低呢?

100万元奖金不低,我们大多数人以为100万元低,可能是一种误差,听到新闻里某明星一部电影赚了几千万,一天薪资是好几万,这样一对比,100万显得无足轻重,压根算不得什么了!

但是明星毕竟不能代表广罗大众,明星的薪资高,不代表这薪资就是应该的,只是有需求有市场的体现而已。

100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说一个人月薪1万,怎么也算不上薪资很低吧?月薪一万,一年下来就是12万,赚够100万要8年还多。这里不加上这8年间其他的开销,如果算上,估计10年都赚不到妥妥的100万!

普通人10年才赚到的钱,科学家因为表现杰出,有了这么一笔收入,我相信大多数人没人会置喙什么,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俗话说的好,凭本事赚的。

所以我认为100万奖金是合适的。

为什么说100万不低呢,也是这个道理。

但若你要跟明星去比,很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明星一年的收入。之前曝光出的某东北年轻明星一年的收入,简直吓煞人!补缴的税款都是大多人这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不能因为一方收入异常高,就要求这个社会也像明星那样的高薪资。如果钱蹭蹭蹭往上堆,通货膨胀也就难免了。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项考验。

所以我觉得,青橙奖规定的这笔奖金实在是太合理了。100万不少,能够激励人继续前行,100万也不会很多,不会像娱乐圈那样因为高薪资吸引了很多压根没演技没亮点的所谓演员进场。

科学界应该是有门槛的。避免奖金虚高,能让一大批致力于科学的一心科研,而不会互相攀比去评级评职称等较量。

再者,如果你的科研成果足够突出了,自然不会只获得这一笔奖金,难道不是吗?

普通人别光看数字了,能说100万工资低的,大多没空上头条。

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青橙奖开始于2018年,已经举办四年。它的作用是为发掘青年学者而设立的公益性学术评选。今年青橙奖吸引365名青年学者参评。最终,1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每人获得100万元奖金及全面科研支持。

这10位获奖的科学家分别为:

韦东奕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人称韦神,1991年出生于山东。

在网络上流传着他手提馒头,夹着水瓶接受采访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外形朴实,在解释问题时人们如听天书。他解决了流动稳定性数学理论中如线性无粘阻尼问题、Oseen涡算子问题、三维Couette流,引入了“预解估计方法”“波算子方法”,是数学界的天才。

陈杲

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1994年生,是浙江温州瑞安人。

这位天才少年的主攻方向为复微风几何。他攻克霍金“引力瞬子”难题,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间建立新桥梁。

韦东奕、陈杲,人称南北“数学双子星”,他们两人双双获奖,实至名归。

金鑫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研究员,科学领域和方向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生于1989年,浙江人。

这位非常帅气的小伙子曾获得很多世界级奖项,如获得NSDI和FAST唯一最佳论文奖。他通过软件定义的“网-存-算”融合方法与技术,对云计算系统大规模、分布式、异构化的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未来的应用领域很广泛。

陆盈盈

是获奖的三大美女之一。她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锂电高效储能。生于1988年,浙江人。

陆莹莹主要从事于助力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兼顾的下一代锂电发展,为新能源的研发助理。

方璐

是获奖的三大美女之一,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主攻方向为计算成像与视觉智能,她1986年生于浙江。

作为一名女科学家,她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她首次提出非结构光场感知新原理,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基础,研制的装备部署于北京冬奥会。未来她希望为偏远地区发展人工智能提供帮助。

朱飞虎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方向是空间光电导航与智能感知。他生于1986年,安徽人。

他是把研究成果送上火星的航天工程师。火星的软着陆,关系着天问一号的成败,从硬件上实现了国际上首个在轨成功应用的MEMS扫描固态激光雷达。他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杰出科学家代表。

王权

上海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科研领域为病原微生物分子结构。生于1986年,吉林人。

这位青年才俊科学家揭示来新型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病原体的多个重要药物靶标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为相应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新冠疫情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渊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新型微电子器件。1988年生,陕西籍人。

他致力于新型低功耗微电子的研究,拓宽加工工艺,实现了更小尺寸的半导体器件研发。

赵慧婵

这位长着影星面孔的美女科学家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生于1989年,山东人。

她的研究领域是机器人技术,与微型扑翼飞行器领域专家合作,实现了200mg微型机器人的起飞、悬停和可控飞行,在国际上是第一次由人工肌肉驱动的扑翼飞行器的起飞。赋予机器人更加强大和灵敏的感知功能,开发了可拉伸的光波导传感器,可影响假肢技术的未来。并且,疫情期间她开发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为疫情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未来,这位美女科学家希望把机器人送进微细的管道,送进高静水压的深海,去到人类去不到的地方,去替人类做一些危险、重复性高、难度大的工作。

王志俊

他生于1986年,湖北人。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拓朴量子材料。

他致力于拓朴量子材料的研究,发展了拓朴理论,预言拓朴材料,为实现新型量子器件带来了机遇。

青橙奖,金额为每位科学家100万元,如果用房子去衡量,也许不多。但这个奖励更多的是一种对个人致力于学术研究的肯定,激励他们更好的努力为祖国服务。

这些科学家,他们挑战的都是世界级的难题,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科研的生力军。希望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为科研攻关突破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这个奖金是一个合理的数字,奖金太多会造成这些青年科学家产生歇歇的心理,认为足够了,不思进取;太少了起不到一种推动力的作用,一百万元刚刚好,这也是达摩院的智慧结晶品。青橙奖的“青橙”寓意青年学者犹如成长中的橙子,只要给予适宜的生长环境,就能茁壮成长。

在这三届“青橙奖”中,清华大学共有5位青年科学家获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3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分别有两位,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各有一位。

综上所述,“青橙奖”是阿里集团为了奖励大中华地区、在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青年科学家而设置的科技奖。另外阿里给获奖者100万元的奖金,其用意就在于鼓励科技创新人士,勉励青年人奋发向上和积极前行,增强他们的学术信心的一种手段,并最大的能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国家和社会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我的结论是100万元奖金不低。有的朋友说,100万元的奖金只能购买一线城市中心城区不足10平米的房子,相对于娱乐明星动辄一年上千万元深知过亿的收入实在不值一提。这话说得没错,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给予这方面的顶尖人才再高的收入待遇也不为过,更何况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

不过,大家得先了解一下何为青橙奖以及除了奖金之外的奖励形式后再来评论100万元的奖金到底高不高。

青橙奖并非国家设立

今年的青橙奖金得主中包括了前几段因一段采访上了热搜的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和中科大27岁的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陈杲等10人。从中可以看出,青橙奖的获奖者年纪都不大。

没错,青橙奖实际上就是专门为年轻的杰出科研人员设立的,获奖者的前提条件是35岁以下。这个奖是由阿里达摩院设立的,每年评选出35岁以下的10位科研达人,一人发100万元。今年是第四届青橙奖颁奖活动。

设奖主体是阿里达摩院,这是阿里巴巴在2017设立的专门负责研究的公益机构,资金自然是由阿里提供。换言之,青橙奖以及各类奖励全部由阿里巴巴集团承担。因此,这不是国家设立的奖项,私人资本能够每年拿出一定的金额几乎以无偿形式奖励给年轻的优秀科研人员实属不易。毕竟我也没听说过国内还有哪家私人公司这么做过。

除了奖金以外还提供科研支持

100万元奖金是阿里达摩院为每一位青橙奖获奖者提供的货币补贴,这笔钱有三个特点。

一是与获奖者所在单位发放的工资没有任何关系,纯属达摩院发放的奖励;二是100万元是给获奖者个人使用的,至于如何使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也就是并不用把这些钱用在科研开支上;三是获奖者并不用与阿里达摩院签订合作协议,也就是拿了钱之后没有什么义务需要付出。

这三点非常重要,体现了纯公益性的特色。

另外,青橙奖获奖者还会得到阿里达摩院的全面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比如,他们可以自由进入阿里达摩院在全球各地的研发机构。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会配备专门的技术与工程团队。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获奖者将科学想法转化为现实。

这个奖励非常有用。100万元其实只是一次性的投入,科研过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的,其中的耗费非常高,而且不一定能有经济回报。很多科研项目因为得不到持续的资金支持最终半途而废,这是非常可惜的。而获得青橙奖的人意味着被阿里达摩院认可了,他们之后的科研路上几乎不用为资金发愁。

奖金太高反而不利于青年学者研发

100万元虽然不多但绝对不少了,关键是如前文所说这笔钱与工资无关,与年轻科研人员能够获得的其他奖金也无关,纯粹是额外的而且是能够自由支配的。

我们应该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让他们能专心于研发而不用为生活、物质担忧。当然,一下子给予太多的现金奖励反而会有副作用。只要是人,哪怕再醉心于科研也会受到物质的影响。如果年纪轻轻就有了上千万元的身价,说实话不利于科研,反而可能会引导他们在研发中更关注成果的商业转化,却忽视了科研的探索本质。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还可以更高一些,这些科学家都是无价之宝[赞]

青橙奖授予1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高吗?

奖金其次,主要是荣誉和鼓励。

非要分个高低,我们可以横向比一下,诺贝尔奖每年一次,奖金大概在700万人民币左右,

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也由500万提高到800万。

而阿里巴巴达摩院的青橙奖获奖者只是在其各个领域取得初步成就的青年科学家,远远没达到诺贝尔或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水平。

这个奖项更多是阿里巴巴企业本身对青年才俊的鼓励和肯定,所以100万奖金不算很低。

但是,跟其它行业相比,做科研的这些人却是最辛苦的。

例如这次的青橙奖,我们最熟悉的韦东奕,他的同学有的去了华尔街对冲基金搞量化交易,赚大钱,有的去了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厂挣高薪,

而韦东奕却是每天冷水馒头,一个月300块钱足以。

而现在的网红明星,日赚百万的大有人在。

中兴被美国制裁,华为被美国卡脖子等等事件后,华为总裁任正非这样说:“我们国家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砸钱就行。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博士论文真知灼见有多少呢?”

所以这些科研工作者也是无价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