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动不动说灵魂的,有点太阳春白雪了。
就算是很简单的词句,也能组成传唱的韵律。
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比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比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这些,一个字一个词都很简单,组合成的句子也都简单,但你看出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没错,就是感情!
不论是诗词也好,散文也罢,长篇小说短篇记事都行,虚构非虚构,我觉得,若要上升到灵魂高度的,那一定是感情。
只有感情才能让血肉之躯穿过历史的长河得以隽永,那千古流芳的咏唱是人与人之间气息相投的相见恨晚。平仄格律不过是技巧可言习得,内涵意境想要如何都可以营造。这一切都是后天的东西。唯有那感情是当下一刻喷薄而出的情不由己。
文字是有感情的,文字也不是冷冰冰的。
你看着那一首诗,你会想到那一日的场景,甚至想象千年之前诗人写下它的时候,心里的愁思哀乐。这些,是人类的共通点。这些,就是诗词的灵魂。
不要跟我说文学有技巧,做人还有技巧呢,你听过世上一模一样的人没有?
可能因为我不是中文系出身,所以对那些教授的东西没有太多感言,也不会想要去学习所谓的文字逻辑。长文有条有理很美,意识流也照样是一种美感。
我觉得任何讲道理的东西自然有其道理,没有道理的花开花落,随着四时绽放或是休眠,也都是这世上很美很美的景致。
有的人看到一朵花,觉得它美,有的人看到一轮月亮高高升起,就觉得它美,有的人看见一件好看的裙子,觉得它美,有的人面对厨房的美味垂涎欲滴,也觉得它美。
美是一种感受。诗词是美的,也美在看诗词的那些旁观者的感受里。我觉得诗词就像是一个联结,联结了古今,联结了你我,联结了历史与现在,联结了这世上的短暂和永恒。
在那一个瞬间里,你就是觉得美。这种感受也是感情的体会。从古人描写下当时心情,后人(我们)感怀那时心情。虽然去年今日此门中会有惆怅悲伤的感觉,但这种感受千古不败。
感情,也是联结了世人的因缘。灵魂说到底,是除了肉体之外存在的那一个部分,是血肉之外充沛的感情,是无法被世俗遮掩覆盖的冰清玉洁。
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诗词的灵魂存在于现实之中。所谓“处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感官进入意识,形成有内涵的意境,这便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所述不一定正确,大家指教。
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诗词也应该包涵歌赋。这就是说诗词歌赋创作时,一个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问题。平仄格律形式是为诗词歌赋内容服务的,诗词歌赋的内涵、内容、灵魂起着主要支配作用 。
丰富的灵魂内涵意境不能完全偏废形式的辅助作用。诗词歌赋讲究格律平仄,是为了使诗词歌赋朗读起来有节奏感音乐感,唱起来更加好听和美感,更能表达诗词歌赋的内容和意境。
几千年来诗词歌赋文化的传承和顽强的生命力,就是由形式和内容二者相互相成的诞生了诗词歌赋的灵魂意境。也是人们对诗词歌赋喜闻乐见的重要意义所在。
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内涵、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平仄和格律只是从属服务,写诗要有灵魂,不能牺牲灵魂去满足平仄和格律,当然如果能够遵从更好,有了灵魂,即使出格、出律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是意境
诗词的灵魂是什么?是内涵意境还是平仄格律?
诗词的灵魂是内涵意境,平仄格律是规则,缺一不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