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应该是大汶河了吧。

汶河水向西流。

不信百度去。

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外地的朋友经常会问到山东济宁旅游景点有哪些?想必大家常听到的就是孔孟,毕竟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儒家思想也影响着大家,但今天我们不讲孔孟,我们要讲一讲一个经过千年洗礼的国家级文化古村,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它就在山东济宁的上九山古村。

上九山古村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景观,是鲁西南大地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庄。村内至今保存着“玄帝观”、“南山寨”、“老古井”、“女娲娘娘庙”、“萧进士院”等古迹,现存传统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上九山古村内完整保存着三条明清时期的石头建成的街巷和240余座石头建成的住宅院落。

1萧进士院

萧进士院始建于宋代初年,位于泉水街北端,占地1.5亩,有房屋25间,大门过道一间,长廊20米,分为前院、后院、后花园三个部分,前院有客厅和卧室,后院有绣房,院内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属北方典型的园林式民居。萧进士为官清廉,为人正派,体贴百姓疾苦,热爱家乡人民,当得知后人打响场扰民的事情后,当即举家外迁,受到官府和民众的贊揚

2女娲娘娘庙

女娲娘娘庙也叫爷娘庙,在群山环抱的上九山村东北方,横亘着连绵起伏的凫山山脉。在山的中段有一座“女娲娘娘庙”,俗称“爷娘庙”,羲皇庙始建年代无考,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重修时,已具有相当规模。后经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形成东、中、西三路,殿、庑、阁、楼百余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1929年被军阀梁冠英的部队焚毁,现遗址碑碣尚存。而从此处到上九山村不过二十里路,之间竟还稀稀落落的散布者二十多座“爷娘庙”,大一些的,便在村头或者道路两旁,摆着祭台,上面经常还插着未燃尽的香。而那小一些的,就隐藏在山脉或者田地中,有的已经破败不堪,留下些断瓦残垣。而这“爷娘庙”,还流传着一个人类起源的传说。

3玄帝观

玄帝姬颛顼又名乾荒,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之孙,姬姓,曾辅佐少昊,又称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中属水,是传说中的雨神,明朝末年,十里八乡的村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修建了这座庙宇,并在庙内同时供奉玉帝、玄帝、观音、关公、土地、华佗、文曲星、牛王,该庙占地三亩,房屋十九间。上九山村民每年都要在这里祭拜玄帝,以祈求百姓平安。

4古井

古井、位于廊桥东侧,有八卦井和方口井两口,其中方口井为明代修建,井深12米,直径1.5米,用石头砌成,从古至今长期使用,井绳将井口磨成了深沟,民国十三年由村民资助进行了重修,并立了重修古井纪念碑一块。八卦井、民国时期修建,井深11米,直径3米,井口有八个角,并在四个方位刻有东、西、南、北四个大字,八角代表了八卦的方位,祈求古井不再干枯以造福百姓。

5六合院

六合院位于萧进士院北侧,里胡同北端,大门朝南(明清民国建筑),占地2.6亩,院内因郑氏兄弟六人居住同一个院落,知书达理、团结和谐,村民称赞该院“六和院”,兄弟六人分别叫:郑鑑堂、郑锡堂、郑钺堂、郑钦堂、郑铸堂、郑镕堂,老人治家有方,家风严明,分工明细,老大磨剪子锵菜刀,老二教书秀才,老三耕种田地,老四做石匠木匠,老五卖花椒茴香,老六车把式养牛养马。家中老人将房屋交叉建设,留有共同的出路,相互制约,将人文与建筑有机结合。

6老学堂

老学堂位于水街西侧,占地一亩,房屋九间,过廊一处,是村里的老私塾。清朝中期,村民为兴办教育,由郑氏、娄氏、聂氏和满氏富户出资兴建,聘请本村秀才教授学生,解放后成为村办小学。祖祖辈辈这里培养了好多的优秀学子走出大山服务社会,因此老学堂成了放飞梦想的地方,这里也留下了他们好多的记忆和故事石海。

7石海

地处东山、南山、西山的北坡,占地面积约三十万平方米,是典型的岩溶地貌(石灰岩)国外又称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距今有四亿多年。岩溶地貌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巧夺天工的地貌景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岩溶呈灰白色,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等作用为辅形成的奇形岩石集合体,用石头击打还能发出不同金属的声音。2014年已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8山里胡同

山里胡同地处西山坡,长约100米,宽3米,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院落十五个,西山泉从胡同穿过,奇石、树木繁多,地势较高,空气怡人,特别适宜休闲度假,院落装修风格一户一品,文化各异,有书画小院、音乐小院、影视小院、酒吧、茶吧、网吧等。每个院落都能居住,星级标准,并且有公共交友场所,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是城里人心目中向往的古村落。

9粗布坊

上九古村自古盛产优质棉花,历来就有手工纺线、织布的传统。从采花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小七十二道工序,工艺极为复杂。织出的粗布,又称土布,它质地柔软、透气性好、色彩沉稳古朴具有使用和收藏的价值。上九古村染坊始建于清代中期,是村中唯一一处染坊。它采用草染的方法,利用植物天然色素染制,绿色环保无任何工业污染而且色泽鲜艳,深受周边村民的喜爱。

10王老记酒坊

酒道馆位于上九山西南侧,占地约两亩,房屋十九间。初创于清朝初年。王氏兄弟利用上九山的天坑泉和当地的优质高粱,精心酿制,经长期洞藏,酒质醇厚,入口绵甜,香飘十里,在原凫山、邹县、鱼台三县享有盛名。王记老酒坊,分为白酒博物馆、醉酒体验馆、酿酒馆和藏酒洞四部。

11上九山特色-泥塑

著名的泥塑大师“泥人严”严师傅,自幼酷爱艺术,尤善泥塑,其刀法古朴自然,秀逸细腻,作品形神兼备,巧夺天工。以上九山特有的黄泥为主,用一双灵巧的双手,运用雕、捏、塑等手法,塑造了一个个神奇的作品。

好客山东,济宁欢迎您!

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朱家峪值得一去

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临沂常山庄村:

昔日断壁残垣 今日影视基地

常山庄村,属于沂南县马牧池乡,沿沂南县城北外环一直向西北方向大约25公里处。这里有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和电影《斗牛》都在这里拍摄,它仍保留着乡村原始的静谧。

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五里有众多保留完好的古村,胡林谷,井塘等很多,云门山,驼山等百度会详细介绍、有机会一定要到此宝地一游。

山东最古朴最有特色的村庄在哪里?

齐鲁大地,虽不及苏杭美景,但也有它自己的独特秀美,厚重的儒家文化也蕴含在其中。山东的古村落,经历过千百年的风霜,形成了独特的豪放风格。在这里,也有山川美景,流水人家。享受田园生活,闲暇时光逛逛街市,也是一种另类风情。

朱家裕

很多人知道朱家裕。都是从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电视剧《闯关东》中主人公朱开山就来自朱家峪,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传,战国时期便有庐于此,原名城角峪,朱氏于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与皇帝朱元璋同宗,复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虽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

从进村的第一道门——礼门开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

与江、浙、皖、赣那些富豪云集、雕粱画栋的古镇迥然不同,朱家峪朴素而天成,绝无奢华与气派,少了许多脂粉气。由于是典型的北方山乡,村民自古生活简朴,男耕女织,民居、桥梁和古道也就地取材,靠山吃山,以石筑造。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也不追求排场,院井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可见村里人始终遵循《朱子治家格言》中“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和“耕读传家”的古训。那些祠堂、楼阁、圩门等也都体量不大,巧妙地躲藏在绿树、山石中,给人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景象。

周村大街

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万余平方米。景区内古迹众多,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万余平方米。景区内古迹众多,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古商城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经多年抢救性恢复和保护性开发,已形成了千佛寺庙群、三益堂印刷展馆、谦祥益、瑞蚨祥、民俗展览馆、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今日无税碑、状元府、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大染坊、魁星阁庙群以及这里的特色小吃周村烧饼。淄博艺术博物馆等10多处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景点。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王府街道办事处南部。是一座历经6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具有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古村。

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考证,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也是青州母亲河“南阳河”的源头。

古村中还有明代古树10余株,其中有500年的皂角树和千年朴树,仍旺盛生长于山腰石缝间,夫妻槐两株根茎相互缠绕,拥抱而生,立于悬崖之中,历经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相传这是衡王女儿下嫁贫穷百姓的爱情见证。

坊茨小镇

坊茨小镇以百年德日建筑为项目文化轴心,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历史轴心,以修缮这些即将荒废的历史文物为动因之一,以为坊子老城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之一,以传承发扬潍坊的工业历史文化为责任之一.进行修复开发坊子老区,定名为坊茨小镇。已经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和省市领导的关注和认可,坊茨小镇即将以其浑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重现昔日的繁华。

小镇里的各色建筑,形态不一。星罗棋布的老洋房,或恢弘大气,或精巧华贵,或厚重古朴,集各类建筑流派之大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