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老父亲的临终遗言,你就听他讲吧,不要当场逆他反他就行了。

但他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杆秤。小姨毕竟也是你们的亲人,是你妈的亲妹妹,你爸是这么说,你们也得听听你妈到底怎么说。

你妈的话非常重要,如果她的想法跟你父亲完全一样的,那父亲说的事情你们确实要重视,而如果你母亲说的跟父亲说的完全不同,个人觉得,你们应该还是听母亲的好。

如果小姨确实让人厌恶,让你们全家人包括你母亲都极其厌恶,那就按你父亲说的办,不理她就是了。

但如果并没有,只是你父亲对她意见很大、不喜欢她,就让你父亲说,你们听着就好了,有些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小姨毕竟还是亲人,不是说不见就不见了的。

尤其是老父亲走的时候,如果小姨也来送你老父亲了,那哪天小姨走了,难道你们还不去送送她?

所以,老父亲的话,全当听着就行了,至于其它的,都以后再说。

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父亲临终前,把我们几兄妹叫去,只交待了一件事,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让我们有一些为难。

父亲曾经是我们这里的生产队长,一生光明磊落,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从小是个孤儿,后来娶了我的母亲,还好,我母亲是个大家庭,有7个兄弟姐妹,她占老二。

母亲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大舅长期在外面帮人赶马车,其他几个舅和姨,包括我小姨在内,年龄都还小,外公外婆劳动力不好,家里耕田种地、上山砍柴这些脏活重活累活全靠父亲帮忙。

由于勤俭持家,当时我们家的家庭条件不错,在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小姨他们一有空就会到我们家里来玩,表面是来看望自己的姐姐姐夫,实际上就是来蹭饭吃。

母亲从小就有耳聋的毛病,为人特别实诚,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对她的兄弟姐妹们更是亲近得不得了,每次小姨他们到我家来,都是好饭好肉地招待,从无怨言。

然而,“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小姨他们长大后,当地开始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由于他们家土地多,没过几年,家家都挣上了钱,买上了小轿车,住上了小洋楼,条件和我们家相比,完全掉了一个个儿。

从此以后,小姨他们再也难得来我们家玩了,即使偶尔来一次,也顶多坐上半个钟头就走了,每次的借口都是因为家中有事丢不开。

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父亲咳嗽不止,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很多的亲戚朋友知道后,都纷纷来看望他,有的给他带些好吃的,虽然他已经吃不下,有的给他捎上一两百元钱,虽然他已经用不上,可是父亲全都记在心上。

人来人往中,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小姨,她只到病房里露了一个面就走了,既没有安慰几句,更没有带个水果牛奶之类的。想起当年对小姨照顾有加,结果换来狼心狗肺,父亲很寒心。

或许,这就是父亲做出上述临终交待的原因。让我为难的两点:一方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父亲临终前的遗言,我难以违背;另一方面,小姨再有什么过错,毕竟是亲戚,大家还要相处。

我也向朋友请教过,很多人劝我不要听父亲的,但我却坚守着父亲临终前的交待,这辈子恐怕只有小姨去世那天,我会到她家去一次,否则,我是不会踏进她家一步了。

毕竟,父亲那是遗言,是至高无上的,况且我和小姨的关系的确也不算多么地亲近!

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姨,是你妈妈的姐妹,是你父母的亲戚。父母在,是亲戚,父母去逝后,与你有感情,就来往,没有的话,还不如二下旁人。

穷不走亲,富不还乡;人穷志不短,人富不忘本。即使是亲兄弟姐妹,也一个样,亲兄弟反目的人多了,不来往是上上之策,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农村里父辈的亲戚,大部分走二代,能来往三代的不见。听以说,即使父亲没有这个遗言,似乎这种亲情也就慢慢的淡了。

不多说,过来人,经验之谈。

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事情啦,既然是你父亲临终前的交代,管它对与错,都不能伤一个将死之人的心,先答应下来再说,不能让你爸含恨而死,至于过后照不照做,那就要靠自己去查证核实了!

你爸既然在临终前能说岀这样的话,说明他与你小姨有很深的恩怨和“过结”无法释怀!但你爸如果不是在岀意外的情况下提早结束生命而临终,那说明你们也是明白事理的成年人了,对你们小姨的为人和善恶都应该了解,值不值得照你爸的遗言去作,你们自然是心知肚明的!说真话,无论是亲戚朋友,都有好人坏人之分,小姨子也不例外,已有好得很的,已有坏得很好,就看你当姐夫的人运气好不好,所处的环境中遇不遇到这样的坏小姨子!就比如说我就有两个小姨子,但为人处事比我老婆还优秀,不仅对我这个当姐夫的人好,对我的儿子就更好!我儿子才满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时,我们又在干一些事业加上还要种包产地,时间非常的紧,就把儿子放在丈母娘家由她们一家人替我们待,我们只是抽空去看看他。那时一个小姨子上初中,一个读小学,但她们除了读书时间也外和丈母娘一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儿子,直到十一岁小学毕业时才回家读住校上初中!在这十年期间,我儿子与两个小姨和他外婆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长大后对他外婆和两个小姨比对他妈还要好,除在电话、微信上经常问候也外,还经常给她们发红包。买衣服之内的东西,很多时候还给她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钱。对于儿子懂得感恩这一点我们双老感到非常的欣慰,一直支持他这样做。所以,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呀,你对得起人家,人家自然就对起你!像本文中的这种情况,我的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该原谅就原谅、该化解就化解吧,把仇恨带进棺材确实没有什么意思!

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父亲的遗言只是他个人的见解,最好的是品一品,有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你们也别被老人的话束缚了,最好是亲身去试试、打探一下。如果是父亲说的对,那以后就不来往了!

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几兄妹以后别再踏进小姨家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估计你父亲有什么难言之隐,一直埋在心里数十年。既然是临终遗嘱,作为儿女,也别多问,先答应下来。待后事办理完毕,找时间问问母亲,到底是什么回事,若母亲也不愿意讲,那就接父亲的话去做。说句实在话,小姨虽是亲戚,但属外戚,祖坟也不可能在一起,别太再意就好。

六八老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