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作为大一学生,题主你已经是成年人。要求父母亲每月给4500块钱的零用钱,到底合理不合理,这跟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个人的几点想法,仅供你参考。

首先,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合理生活费用,基本上在800~1800元左右

正常情况下,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大致可以分为三档:

一档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生活费用基本上在1500~1800元每月左右比较合适。

二档是在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生活费用基本上在1200~1500元每月左右比较合适。

三档是在其它地、市一级的,生活费用基本上在800~1000元每月左右比较合适。

题主作为大一学生,每月要4500元的生活费合理吗?

题主要求父母亲每月给4500块钱的生活费,显然已经超出正常情况范围,自然也就不能用正常情况来衡量了。

至于到底合理不合理,这是跟题主的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了。直接点说,就是跟题主父母亲的收入情况直接相关了。

如果题主来自富裕家庭,家里有房、有车,有六、七位数以上的存款,父母亲的月收入在三、五万元以上,你要父母亲每月给4500甚至5千、6千块钱的零用钱,都不算过分,都应该算是合理的。

如果题主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只能算是过得去,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而父母亲的收入虽然不算差,但是也并不是高,比如说大约5千、6千一个月,这种情况下,你要父母亲每月给4500块钱的零用钱,那就不太合理了。

而如果题主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父母亲的收入也很低,甚至父母亲是农村人,要外出打工才有收入,这种情况下,你要父母亲每月给4500块钱的零用钱,那就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了,而是你过不过分的问题了,甚至是折磨父母亲的问题了。

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的几点建议:

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打工的月收入,平均也就在4千块钱左右,中西部地区一般正式职工的月收入,大约也就是6千块钱的样子。来自这种家庭的大学生,如果每月问父母要4500元零用钱,父母亲可能连自己的吃饭钱都没了。那是万万不行的。那如果自己又真需要钱,该怎么办呢?

办法一:勤工俭学,自己想办法通过正当途径去挣钱,自己养好自己。

办法二:助学贷款,在正规银行办理助学贷款,大学毕业后自己慢慢还。

办法三: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很多的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

办法四:学会省钱,学会勤俭节约。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结束语:

真心希望题主的家庭情况良好,能满足题主的要求。

但也真心希望,如果题主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真的能力有限,无法每月给你4500块钱的生活费,也能体谅和理解父母,不要埋怨、责怪父母,因为父母也不容易。

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很高兴能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作为一个成年的大学生,已具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虽然每年的学费或生活费需要父母的支出,但那只能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前提条件是父母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关键还是靠自己勤俭持用,精打细算。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红旗下,父母的艰辛收入把自己送入了大学校园,自己应该学会感恩,应该把青年的大好光阴用在学习上,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同学之间少攀比,生活上更不应该挥霍浪费。体恤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业余时间勤工俭学,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张口每月要4500元的生活开支,这本身就带有向父母”索取”的无理要求,应反思。作为当代的莘莘学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富有崇高的理想,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参与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的回答,希望令你满意。

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鞋大鞋小只有自己知道。作为父母,挣下钱就是让子女花的。作为子女则不能理直气壮的这样认为。你已经是大一的学生了,要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4500元,相当于普通乡镇的一名中小学高级教师或乡镇正负科级干部的月工资,他们还要养活一家人呢!我想不论你父母钱多还是钱少,你都要珍惜。要养成不攀比,不虚荣,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这是你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至于每月4500够不够,就看你学校所在地的消费水平了。不过除了对国外不了解,在咱们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单说生活和生活用品费,都是绰绰有余的。手稍微紧一点,两千足矣。

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问题是跟谁要。

你应该先介绍自己的家庭状况。

假如你是马首富的女儿,根本就不需要钱,直接搞个无限期的花呗就足够了。

如果你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一年收入十来万。你一下子就要去了他们多一半的收入,你自己想想,合理吗?

家里有钱,无可厚非,可以多花点。

如果家里没钱,也想多花点,我奉劝你最好不要那么虚荣。你可以自己打打工,赚一点。三十年前,我上学的时候,生活费只有几十块钱。家里不富裕,我也是给人家做过家教的。

如果欲望太大,那只有找个有钱的老头了。当今社会,年龄神马的都不是问题。邓文迪就是靠着几个老头逆袭的佼佼者。看人家现在,有花不完的钱,偶尔和普京喝喝茶,跟奥巴马聊聊天,过得多么惬意。

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谢谢作者诚邀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看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究竟需要多少生活费。有人需要2000元,有人需要3000,甚至有人需要5000元,本问题中提出了4500元,合理吗?过分吗?我的基本判断是不合理,当然合理不合理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的。

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理是基于合理需求的满足

我这么多年一直在高校,从地方院校到北京院校,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差不多,除过学费、住宿费,剩下主要是生活费,包括伙食费、偶尔买几本书(学校图书馆藏书都很多)、买几件衣服、看看电影、女生买个化妆品、周末聚个餐等等。大件比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一般家长都会单独买。

我99年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大概150—180元。我先说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月吃饭需要多少钱,一顿正餐有荤有素10元绝对可以满足,早餐5元主食、蛋、粥汤、小菜绝对可以满足,也就是说一个月在食堂吃饭的话,450元完全可以搞定,并且吃得不差。每周在外面改善一下,同学们可能还要生日聚会等等,我们按照1000元算,绰绰有余。剩下的其它消费如果平均在每个月1000元足够了。因此,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每个月2000元开支完全可以满足各方面的正常需要。

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理是基于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生,吃饭、穿衣、化妆等追求不同,消费水平不同。如果吃饭要去五星级酒店,穿衣要名牌,化妆品要高档,那一个月的开销自然会非常大。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作为学生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理性的消费观念,是不是有钱就可以铺张浪费,任性消费。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否合理是基于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如果家庭是富豪,加个零也没问题(理念上不支持),但如果是普通家庭,父母一个月收入也就几千元,这个时候自己简单过一下脑子就知道是否合理了。家庭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父母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自己好意思铺张浪费吗?内心不惭愧吗?就为了在同学面前那么一点面子。如果有一天不小心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不是更没有面子了。

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理是基于周围同学普遍情况

就像一个商品大概有个市场价一样,就目前我掌握的情况,同学们一个的生活费在1000—3000元之间,大部分同学在2000元之内。

很多同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主动认真学习,拿奖助学金,利用闲暇时间,找社会兼职,赚生活费。所以在大学里边,有一部分大学生经常自豪的讲,从上大学以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包括学费,学习也没有耽误。这种大学生确实值得佩服、尊重。

我不是说,大学生不能向家里要钱,一定要追求独立,但是不顾家庭的经济情况,为了自己享受,为了面子,透支父母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

总之,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生活基本条件满足就可以了,不能追求过高的标准,形成聚餐喝酒、铺张浪费、追求奢靡的不良习惯。因为这些和大学生的主业背道而驰,而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关注我@星云教育,一起探讨有关教育政策、教育资讯、教育理念、教育案例的那些事。

我是一个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合理么?

没有什么合不合理之说。这根据你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需求来决定。如果你家庭豪富,你需名车、名表、名包、名衣服来装饰自己。你一个月向家里要一百万甚至千万都是合理的。如果你家庭困窘,父母靠打工度日,月收入不过4、5千元,你别说一月要4500元,就是要2000元也不合理。你上大一了,也算成年人啦,有手有脚,干吗课余不做份兼职,靠劳动赚份零钱供自己使用,同时也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呢?

我们工薪家庭月收入不算太少。但我不养寄生虫。我儿子初三毕业,假期带他们班里全体同学去打工,干啥活的都有:做搬运的、服务员的、发广告的……当时他们以谁找不到活为耻。一暑假下来,他们居然有许多人把上高中的学费赚齐啦。从此后,这帮孩子有许多人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抽空就去做帮工,我儿子三年高中下来,自已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上大学前的一个假期,靠打工给家里换了一台冰箱,又装了两部空调方才走人。大学四年,就大一时父母资助一些,大二以后,就没给父母要过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