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整个事件是这样的,在朔城区某小学毕业班的典礼上有一任课教师不满学生只向班主任送花,不向自己送花,并拉自己拍照,当着学生发飙,让全班同学起来罚站,并且向送花的同学吐口水,“呸,恶心死人”“你能念出个什么书”等等不雅之语。
这位老师一边吐口水一边说如果遇到今天这样的情况,我教给你,就像王老师这样做。
此事爆光之后迅速引发社会反响,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教育局迅速作出反应:
对涉事教师王某某作出如下处理:留党察看二年、撤销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薪级工资由25级降至1级)、调离教育系统。
给予朔城区第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1名校长、3名副校长)免职处理;给予朔城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政务警告处分;给予朔城区教育局局长诫勉谈话。
派出工作组进驻该校,对校领导及其他教职人员涉嫌违反校风校纪和师德师风等行为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行动。
从整个事件来看,起因也是很简单,毕业了,只送花给班主任却不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觉得自尊心受挫,觉得委屈,然后觉得学生还拉着自己拍照,这是对自己的羞辱。再后作出臭骂学生,罚站学生之事。
抛开教师的身份,单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有这样的反应似乎也不是无缘无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说的通,因为面子受损了。特别是那种年龄有些大,觉得自己对这班学生付出特别多的,自然会感到伤心难过。
花肯定是学生家长掏钱买的,这里不能怪学生情商不高,这可能是买花的家长在考虑的时候有些欠周到。这里也给我们为人父母的家长上了一节课,如果在教师节之类想买花之类感谢教师辛苦教育或者想借机和老师搞好关系,一定要考虑周全,否则拍马屁有时会拍出祸来,这则案例就是最典型的,这也是考验我们的情商了。如果觉得吃不准,有时不送比送好。
这是站在个人情绪的角度来分析。
站在教师身份的角度去分析,这位教师的涵养是不够的,就算有不满也不可以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发飙,说出如此污言之语,不但使自己的形象受损,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同事的评价会趋向于负面,同时也会使得社会舆论对这所学校产生恶评。相信当地已经将此事列为茶余饭后必聊之事,这所学校的声望肯定受到严重影响,包括这所学校的教师必须背上这口锅。
这种行为是完全不应该,应该严厉谴责,因为任何行为必须要符合你的职业要求,作为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王某老师你的身正在哪里?
对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教育局如此快作出反应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理范围之广,之严格相信可以平息网友不愤之心。
王某教师因为一时激动作出有损师德之事,最后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撤销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薪级工资由25级降至1级)、调离教育系统,这样的处份应该来说是相当严重的。
薪级工资由25级降至1级是什么概念,这是我在某度上找到的,不知道是否准确,大家可以对照着计算。
如此快速反应和迅速的处理,以及如此严重的后果显然是提醒所有教师,一言一行必须符合教师的标准,否则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这或许就是对朔州市朔城区全师教师最有力的一次师德教育。
此事经网络一传播,显然也给其他地方的教师开展了一次师德教育,呈现出一条:师德师风是一条高压线,不可触碰。
对于需要处分这位王某老师,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应该的。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需不需要如此之重的处罚,如此范围之广的处罚呢?
你怎么看呢?
教育无小事,教育关系者千家万户,任何一件小事传递到社会上就是一件大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要经过学校教育,任何一丝改变都会受到所有人的关注,整个社会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如同教育一样受到关注。所以从事此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有此觉悟也是必需的。
这就是王某教师给出的教训和结论。
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对待老师的犯错一定是迅速及时的处理,没毛病。
第一:看看许可馨,几个月了还没消息?许可馨辱骂祖国,比这性质还严重吧。
有的网友打卡几个月了,有进展吗?还不是不了了之。
看看那么多学术造假的专家教授,受到什么处分了,还不是轻描淡写。
但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是不能犯任何错的,不然就会严肃处理,根本不给你改错的机会。
说明什么?
第二:为什么校长副校长也处理?老师是成人不能自己担责吗?老师是成人,老师犯错,处理老师就行了,为什么要处理校长副校长呢?
难道老师杀人了?也判校长副校长几年刑吗?
这么连带,是不是太狠了呢?
第三:如果是学生家长骂老师呢?会怎么处理?现在是老师骂学生了,如果反过来是学生家长骂老师呢?会怎么处理?
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学生打老师,家长骂老师,甚至学生把老师杀了,都存在的,最后怎么样了呢?
反正教育局也没权处理人家家长的,估计也不会怎么样?
我不为这个老师辩解,老师确实犯错了,但能不能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呢?给老师一个改正的机会,为什么老师只要犯错必须赶尽杀绝呢?不能给人一个改正的机会吗?犯人犯错还给机会呢?老师就这么十恶不赦?
我不是给老师说情,而是希望社会对老师这个职业能够多一分宽容,不然以后的老师谁还敢管孩子们呢?
大家说呢?
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这是教育的悲哀,是教师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教师,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职业,每个人都必须胆小慎微的活着,谨言慎行!教师,不要奢望被别人尊重,哪怕是自己教过的学生!
这位老师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她内心想,自己辛辛苦苦教了六年的学生,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理应对自己尊重。可缺乏感恩意识的学生,不仅没送来一束鲜花,反而送去了最沉重的行政处分,一捋到底,清除教师队伍!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这位老师自身也确有问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学生不送花,缺乏自我反省。破口大骂,有损教师形象。
因此,处分这位教师,也是应该的,让她接受一点教训,也好长长记性。至于处分学校的几个领导,就有些牵强了。这几年,领导也不好当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为别人的过错,让自己背了锅。如今,所有的行政处分,都是与工资挂钩的,为数不多的薪水,又要“缩水”了。我们心平气和的说,处理这些人,有必要。但,都有点重,包括那位骂人的那位。
在大环境不利于教师这个群体的危机时刻,我奉劝所有的教师同行们,平时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不要高调,更不可发飙!
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郑重提示:客观讨论,理性发言,发言之前,请先看完
一名女教师的“发飙”,竟然引来取消教师资格证的严重后果?
7月19日,山西朔州的一则官方回复,针对朔城区第六小学某教师的过激言行引发的舆情,做出了调查结论。
我们来捋一捋整个事情:
首先从事件的诱发原因来看,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给班主任送花,没有给某女教师送花。
坦白讲,站在一个老师的立场上,这样一个毕业典礼,学生或者家长要表示心意的话,东哥没有办法判断这花送得是否合适!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站在某一方的角度来看整个事件。
从学生的角度说,拿一束花来送给班主任借此羞辱这位“发飙”教师?
显然这种可能性太低了——然而,这位“发飙”的女教师,恐怕就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这个老师“发飙”了。
而且不仅仅是“发飙”,还不让学生走,让全体学生罚站甚至说当孩子不知所措的给家长打电话想再买一束花的时候,这位女教师抢夺电话辱骂家长向学生吐口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时候,这位女教师的行为就已经是非常恶劣的——这不仅仅是“发飙”,从控制情绪等诸方面,也已经说明她不适合做老师——甚至有寻衅滋事侮辱他人,触犯法律要被拘留的可能性。
因为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师生交流,或者说师生教育,是携老师之地位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辱骂。
显然,这位女教师是要把这位家长施加于自己身上的难堪(这是女教师“发飙”的理由)要找补回来。
姑且不管这位家长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女教师的这种过激乃至“发飙”式反应,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教师的言行底线。
所以,管理部门对这位女教师做出严肃处理,东哥是赞成的。
但是,留党察看,薪资等级一撸到底,取消教师资格,调离教育系统——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处理,甚至说是打击!
取消教师资格,意味着这位女教师一段时间内不能再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甚至说有这样的一种劣迹,她已经终生不再可能考取教师资格,这已经断绝了她做教师的一条路。
女教师罪有应得,她的所作所为,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并不冤枉。
但是这样的一种公布,在东哥看来,还真不如开除公职来得痛痛快快——虽然这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对于校长的处理,东哥是有些不解的:一个正校长三个副校长免职——领导责任必须有,然而这样的“负责任”,颇有替罪羊之嫌。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东哥一向屁股是坐在老师这一方的,对于校长乃至于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其实并不感冒,有时候甚至颇有微词。
但是这一次,这几个校长被直接免职,东哥觉得,是有些问题的。
为什么说有问题?
校长作为一个管理者,的的确确负有领导责任。
但是,整体的领导责任与教师的个人行为之间,又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一句话:免职有点重,连带三个副校长的免职,已经颇有点“连坐”的嫌疑了。
这三位副校长,如果来分析一下的话,恐怕有抓教学的、有抓德育的,是不是连抓后勤的副校长也被免职了呢?
我们只需类比一下就知道,如果班级学生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例如和同学打架爆粗,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是不是要一并免职?
这样的一种带有“连坐”性质的惩戒方式,而且采用的是快准狠的节奏——目的很简单,显然就是为了以最快的方式平息舆论。
这种应对方式,近年来被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乃至校长们普遍运用,实际上本身属于对教育问题的武断处理,后续伤害极大。
许多的冲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以师生冲突或者老师与家长冲突的形式爆发出来的,一旦剧烈爆发,就会引发一波舆情。
所以舆情爆发之后,基础教育管理者往往采取一种快刀斩乱麻式的平息方式,借以息事宁人。
而这种处理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
我们并不是说这一次朔州的处理有多过分,我们说过了:这位女教师属于是咎由自取。
但是这种处理本身所涵盖的含义,却不是一种正常的教育问题处理方式。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下假设或者想象:
比如说这位女教师没有“发飙”,我们再来考虑一下这个学生的做法或者家长授意是不是合适?
我们设身处地代入自己,看一看会不会觉得难堪?
东哥也代入了,结果是大概会很生气,不患寡而患不均,班主任被学生看中理所应当,但是忽略教师感受,起码这个学生或者说家长的做法有欠妥之处。
如果这真的是家长有意为之——说实话,这种情况在一线并不罕见——或者说,这位女教师绝对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这并不构成女教师“发飙”的理由,如果她能保持克制,理性对待,才不失教师风范。
从班主任的角度,不应该因为学生的肯定就被冲昏头脑,同班任课教师的颜面,是必须要顾及的。
不客气地说,这位班主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转圜这件事,比如说“这束花是某某代表全体同学献给全体任课教师的”,虽然可能很生硬,但不至于使之发生到这种程度。
这样的一件事,折射出的,是一线教师的情绪管理乃至个人素质问题,也是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在处理此类事件的惯性息事宁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这种人别说做教师为人师表了,她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够,回她家让她爸妈再教育培养她几年。这就是教师的突出代表,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几个领导的免职应该吗?自己发挥好了。
山西朔州谩骂学生教师被降级调离涉事学校领导被免职,你怎么看?
有损教师形象,实乃教师队伍中的败类,教师形象在公众心目中越来越不好,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渣子。君不见,疫情期间,有那么多为了不耽误学生上网课而想方设法尽力而为的老师!很多老师都在用实际行动捍卫教师的正面形象,她可倒好,净给教师形象摸黑。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尤其是在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但她的行为不管多么让人气愤,还要依规处理为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