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地位才可自称“孤”?
孤是一个不好的词,有些人认为孤和寡人这些词是好词,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好词。
什么叫孤,什么叫寡?
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三命通会·卷三·论孤辰寡宿》
但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才用这些词呢?
这里面的道理,在道德经39章中说的很清楚。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不是作践自己,而是时刻提醒自己需要需要居下,只有居下,才能听得到别人的意见,才能看得见别人,才不会妄为,胡为,才能无为。
这句话中也提出谁才能称孤,那就是侯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所以侯一等就可以称孤道寡了。公也可以称孤,王更可以称自己是孤,王就是周天子。
当王,公,侯都能称孤,使得孤这个字变成了身份的像征,所以像春秋战国时期子、男一级的在封国中也会自称孤。特别是到春秋后期战国时期,不管是什么爵位,这些诸侯国的人都自称自己是王,比如像四川的巴国,本来是巴子,结果也称巴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所以这些人都可以称孤道寡。普通人和普通官员没有人会用这个词,因为不吉祥之词只能高贵者用,这又是很明显的等级观念了。如果大街上有人自称是孤,那有人就会认为他病了,重一点的就会将他抓走杀掉,因为后来孤已经成了帝王的专用名词。
古代什么地位才可自称“孤”?
大家好,我是塘主,很高兴为大家答疑解惑。
很多人从影视剧中听到许多的诸侯,君王成自己为“孤”,没错,“孤”就是君王自称。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称之为孤。
根据《礼记·曲礼》中记载,“谓远方小侯自称为孤。此乃本义。诸侯遭丧亦称之,此系定制”
诸侯或遇危难丧败,自为贬损之词,亦有称孤者。
秦、汉之际,转而成为雄称,田横谓吾始与汉王,皆南面称孤,是其著例。然汉时尚极少见,汉末群雄割据,曹操谓:“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孙权、刘备也用此称。唐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叛秘,推滔为盟主。滔称孤,武俊等称寡人,以孤为大、寡人为小,适与先秦制度相反。
对此你还有其他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击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古代什么地位才可自称“孤”?
诸侯和王。
孤的说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孤或寡人”。
老子子在《道德经》中曾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礼记》中说,当诸侯入周王室朝贡之时,需要自称为“某人”,在其他诸侯国的时候需要自称为“子”,在国内则自称为“孤”。《礼记》还规定:诸侯王见天子之时,需要自称“臣某侯某”,而诸侯王与自己的子民对话时,则需要自称为“寡人”。
为什么君王要孤寡不榖这些不太吉利的词自称呢?
其义就如老子所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秦始皇自称“朕”之后,孤寡二字曾经中断了几百年,直到东汉末年才再次出现,成为诸侯王的自称。曹操就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里曹自称孤,既是谦称,又是自傲,能用孤来自称,就说明曹有点自视为王之类的人物了。
古代什么地位才可自称“孤”?
孤与寡在现代生活中常常是指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
然而,在古代,孤寡常常适用于皇帝的自称,比如许多影视剧中就用很多皇帝都是称孤道寡。
但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早在周朝,各地分封的诸侯王或割据一方的军阀自称“孤”或者“寡人”,皇帝大多数不会自降身份“称孤道寡”的,而是以“朕”自居。
又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皆称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而且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载:“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更有古代诸侯夫人自称寡人的,如卫庄公夫人庄姜:“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诗经·邶风》
而之后汉朝,亦多有此称谓。例如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杨广为晋王时均自称寡人,不过还是汉朝比较多见,应该是延续了先秦遗风。
又由于古人认为,孤寡乃是至高无上之意,如:“孤寡者,为人上者也;众者,为人下者也。”
因此,此后汉以后的古代历史岁月里,慢慢延伸为只能皇帝使用了。
古代什么地位才可自称“孤”?
周朝时期,子爵、男爵可自称“孤”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可自称“孤”
秦朝时期,王以下的贵族可自称“孤”
汉朝时期,王可自称“孤”
唐朝时期,皇帝可自称“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