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提到战国,为什么要加春秋?
春秋战国的命令绕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孔子,孔子厄而作春秋,又叫《春秋经》,中“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是由孔子修订完成的。因为古人比较重视两个节气,春天和秋天,所以才称为春秋。当然也有人说春秋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抄写然后收藏的。
春秋和战国的划分现在还是有很大的争议。
普遍采用的是三家分晋为断代,也就是韩赵魏三家把晋国分掉了,也就是公元前453年。
也有人说,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为标准。也就是以公元前475年开始。
也有人以孔子去世的年份为标准,也就是公元前479年之前为春秋,后面为战国。
总之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你看上面三个时间基本上能断定战国和春秋之间的区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