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投降曹丕,刘备为何不反感?
黄权的人品是绝对没的说的,他是标准的一个称职的手下。
在刘璋手下打工的时候,他劝刘璋不要把刘备迎进巴蜀,否则的话一个地方两个主人,天下要乱的。刘璋没有听,最后地让给了刘备。
在刘备手下的时候,他劝刘备说你现在不要急着伐吴,我帮你打前阵,如果我败了,你再来,如果你现在去的话顺流而下,如果败了我们就回不来了。刘备不听得陆逊火攻最后气病而死。
那个时候黄权的归路已经被吴国截断,如果他投降吴国那明显是卖主,所以最后他选择投降了曹魏。曹丕很欣赏他,司马懿也很欣赏他。当传刘备死的时候,全部人都向曹丕祝贺,就黄权没有。黄权有个儿子在蜀汉战死绵竹关叫黄崇,黄权的大部分血脉在魏国。
黄权做事是光明正大,认真负责,刘备完全是认同他,知道他走投无路才这么做,所以黄权在蜀汉的家属刘备都是厚待的,这就是气量。
更多的你可以关注我,我是专门写三国方面的文章分析。
黄权投降曹丕,刘备为何不反感?
黄权投降,是因为他奉命驻守江北,防范曹丕,当刘备兵败夷陵,黄权军与刘备的联系被切断,无法追随刘备,又不想投降于东吴,为了保全将士性命,才被迫投降的魏国,而且黄权已经尽到了作为臣子的本分,曾多次之言劝谏刘备,刘备直接把黄权调到江北,黄权也没有因此怨恨刘备,依然认真的执行刘备安排的任务。黄权投降是因为刘备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世人自然不会怪他了。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三国志
黄权投降魏国以后,有关官员按照法律,已经收押了黄权的妻子和儿女,先主刘备却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依然和往常一样善待黄权的妻子和儿女。
“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三国志
黄权本人面对曹丕不仅表现的不卑不亢,还维持了刘备的名誉,他说:“臣过去受到刘备的知遇之恩,不可能投降打败刘备的东吴,想要回到蜀汉却被断绝道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投降你,况且我是败军之将,能够免去一死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哪有什么可以羡慕古人的地方呢?”
作为当事人的刘备都认为黄权没有辜负自己,其他人自然不会因为黄权降魏而苛责黄权了,黄权虽然最终成为魏臣,其主要事迹还是劝谏,与徐庶一般,并没有为魏国出谋划策,本质上还是汉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