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是将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可能提问者看到了一些令人作呕的内幕,台前光明台后龌龊。这样的事情古之历来都有。

法律是维持最底线的,禁正你不准干什么事情的,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那么你就只能进牢里去了。

道德它分层次,一层是最高的,一层是最底道德。还有中间的。一般树的典型也好,好人好事也好多事最高道德。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24孝里的事迹,你觉得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包括古代。

道德超过人们接受和实施能力的时候,道德就只能成为一种装饰品,不再有约束力和引导力。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举个例子吧。大家可能更加的明白。

孔圣人曾经批评他的一个学生叫子贡,因为什么呢?子贡做了一件好事,他花钱把鲁国在国外为奴隶的人赎回来,本来鲁国是有奖励,但是他不要那个奖励。孔子就批评他。为什么呢?他做了好事,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他这样做了之后就把赎人的道德拔得很高,拔高之后,很少有人能达到那个高道德,那这个道德就等于没有任何效应。所以孔子说,你这样做了之后,鲁国从此之后没有人再会去赎人了。

还有一件事情,孔子表扬了另一个学生子路。为什么表扬他呢?因为子路救了一个人,结果接受了别人感谢的一头牛。孔子非常高兴表扬了他,按照我们正常的思路就是说,救人不求回报,你居然要了别人的东西,本来救人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但是子路要了一头牛就变得不怎么高尚。

孔子为什么很高兴?因为他把道德降到了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程度,遇到人危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是能得到好处的。所以孔子很开心,遇到危难的时候,肯定有人会帮助。

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些东西,宋明理学把孔子的这些东西全部阉割掉,所以说一套做一套。王阳明先生实在忍不住,才提出了心学,格物致良知。

道德只有每一个人觉得能够实现的时候,他才是道德,否则的话就是作秀。回过头去看一下我们平时对别人的评价,是否也犯了这样的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