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代表教师工作质量和能力么?

代表对教育的贡献多少么?

教师的职称它能够反映教师的能力和质量,但是他不能完全正确的反映,因为一个东西存在的话他必定是有它的道理。

如果我提议将职称全部都拿掉,按教龄来我估计全部老师会拍手称赞,下面点赞的人绝对很多。因为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晋升难,以及校长中层先评,一线教师很难有机会评,所以对这个是有很大的抵触心理。

如果完全放开了会出现什么情况?肯定会有一些不认真教书的人,他们依靠资历,依靠时间然后晋升高级,这样对那些认真教书的人公平吗?这种现象相信教师不会否认。

去掉晋升按教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提问者提出来的,我们应该怎么样设置一个方案使得教师的晋升能够满足和完全体现教师的能力和教学质量。高级职称占比是受财政而不是教育系统控制。

完全都晋升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我觉得教师职称应该采用量化,应该包括师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作量。师德采用一票否决制,教学能力应该占到百分比的4到5成,科研也能力应该占到1成,工作量占到4成。

科研能力占比太大的话,对一线教师来说是很大的不公平,教学能力相对于科研能力的说教学能力更加重要,准确的说是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也应该具备总结经验的能力,经验的总结提升就是科研能力。工作量占较大的比重可以提现一线教师的辛苦度。

评选的话应该是全公开全透明,每一个项目,及子项目的内容都应该可以倒追,如果这样做到公平公正,按分数高低来录取,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一线教师的怨气就不会那么大。如果评选有第三方介入而不是学校领导主持,公正性更强

教师职称代表教师工作质量和能力么?

不能完全代表。因为我们国家的职称太乱了,老百姓都耻笑……你比方说那些正高级的破格条件。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可以破格晋升正高。但是有个别没有学历的、又不讲课的领导有权力,就可以得到这个荣誉,所以他们就可以晋升正高级…

而真正有学历,有论文、有专利的教学一线教师,累死也得不到职称。因为他得不到教学业务以外的那些无关业务的条件……这能说明职称与水平、质量有关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