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荷兰是低洼国家?

太空中能用肉眼看到的人工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坝。

估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虽然是假的,但现实中荷兰的围海大坝的确非常出名,荷兰这个国家就是靠着一系列复杂的工程,从海洋中获取土地而建立起来的。

被称作低洼之国的荷兰,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土来自于围海造陆,也就是说这些土地的海拔都在海平面以下,在西方有句话叫做:上帝造海而荷兰人造陆!

日耳曼语中的荷兰被称作“尼德兰”,而尼德兰的意思就是“地势低洼的土地”,顺便说一句,荷兰的正式名称一直都是“尼德兰”,只不过因为各种误会,国际上不少国家习惯上将其称作荷兰。

前几年所谓的荷兰改名事件,只不过是正名,并非是改名。

之所以这么叫[澹奕],是因为荷兰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类似于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荷兰地处莱茵河等多条西欧大河的入海口之处,水流冲击形成了巨大的冲积平原。

不仅仅是河流冲击,加上北海英吉利海峡的海潮泛滥,导致荷兰这个地方大量的土壤被带入了大海当中,海拔一再降低,也就形成了低海拔地区,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沼泽。

十六世纪前后,由于欧洲技术进步粮食产量增长,人口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地处西欧交通要冲的荷兰问题更加凸显,当地人为了获得更多生存空间,想到了向海洋要土地。

荷兰的海岸线曲折,有很多的海湾,这就给围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虽然当时的技术不太行,可在荷兰这个地方,只要将海湾的入口封住,然后将海湾内部的海水全都排出去[澹奕],就能够形成圩田,经过改造就能够成为居住乃至于耕种的土地。

经过荷兰人几个世纪的建设,荷兰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中延伸,荷兰的土地越来越多,只不过这些新造的土地海拔几乎都在海平面以下,需要大规模的堤坝与排水工程才能保得住。

整个荷兰,最高的海拔位于南方的卢森堡高原,也就是瓦尔斯堡山,海拔也就321米,不管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还是著名的城市鹿特丹、海牙,海拔都在海平面以下。

作为欧洲最大港口的鹿特丹,实际上的海拔在海平面以下6.7米。

荷兰的土地当中,四分之一的海拔处于海平面以下,四分之一的地方海拔不到一米,那些海拔超过一米的土地当中,也就高出几米而已,并没有多高。

超过一半的荷兰人[澹奕],生活在海拔不到两米的土地上,荷兰大量的圩田地区,居住着数百万的人口,创造着荷兰三分之一的经济产值,对于荷兰人而言,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

荷兰的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却非常稠密,这也是为什么荷兰人想尽办法围海造陆的原因,但大量的围海造陆[澹奕],也形成了很多的问题,难以解决。

比如围海造陆,极大破坏了沿海的生态系统,而且新造的土地也是危险的。

不少荷兰沿海的低海拔地区,经常都会受到海水倒灌之内的灾害侵染,洪水是荷兰最大的自然灾害没有之一,荷兰人每年花在排水方面的钱,就不知道有多少。

荷兰这个国家,是用一系列复杂的排水工程与围海工程建设出来的国家,其平均海拔也是全世界最低的,还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负海拔地区,所以荷兰被称作低洼国家。

为什么荷兰是低洼国家?

我从荷兰的中文翻译来回答。因为荷兰的名称跟低洼有关。先谈几个知识点,一目了然:

1.荷兰的最高点是位于南部林堡省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3米。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

2.荷兰国土中,只有约50%的土地高于海拔1米。其国土中,低于海平面的土地,绝大多数是人造的。

3.现今荷兰国土总面积中,有17%是人造的。

4.尼德兰的字面意义,为“低地”,即低地国家之意,这个名称来自于它国内平坦而低湿的地形。但因为比利时与卢森堡在历史上曾经属于荷兰的一部分,在法语及西班牙语中,包括比利时与卢森堡,都可以称为低地国,要视语句的情境来决定它所说的国家。

5.据报道,近日,荷兰政府宣布,今年稍后将不再以Holland自称,只会使用正式名称the Netherlands,以突显现代形象。

具体回答见下文:

重塑国家形象:荷兰英文名称弃用Holland 中文名称到底如何翻译?

https://www.toutiao.com/i6745411474618843651/

位置图

据报道,近日,荷兰政府宣布,今年稍后将不再以Holland自称,只会使用正式名称the Netherlands,以突显现代形象。

荷兰王国

当荷兰(Holland)最常用来谈及荷兰(Netherlands)时,“荷兰”(Holland)实际上只是荷兰(Netherlands)的一部分。当荷兰人谈及荷兰(Holland)时,他们的意思是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但荷兰(Netherlands)还有十个省份。到19世纪the Netherlands(意指低地)成为荷兰的正式国名,但对外仍不时沿用Holland。此变动是荷兰重塑国家形象计划的一部分。

荷兰省份区划示意图

壹重塑形象,展示开明、创意、包容的“品牌名称”:荷兰英文名称弃用Holland 正名the Netherlands。

荷兰外交部发言人称,计划旨在将国际对荷兰的焦点由以往常见的联想,例如吸食大麻等消闲性药物文化,或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等,改为展示荷兰开明、具创意及包容的面貌,因此需要统一的“品牌名称”。

发言人续称,以往政府为求国名便于外界辨认,以助推动出口、旅游及宣扬荷兰文化与价值,而继续使用Holland,但公众均同意最好使用国家的官方名称,今后国家足球队及其他国家队代表均会以the Netherlands的名义出赛。

发言人表示,“荷兰政府、荷兰旅游与公约理事会、私营机构(包括荷兰工业和雇主联合会)的有关各方,就荷兰的形象达成协议,我们希望以实质性和明确的方式,让世界其他地区知道有关荷兰的正式名称。”

荷兰预料在2030年,将有4200万名游客到该国旅游,去年到荷兰旅游的外国游客有2400万人。荷兰希望在国家正名后,能吸引游客到荷兰的其他地区旅游,而并非只是到阿姆斯特丹旅游而已。

荷兰在哪里?

卫星地图,2000年5月

荷兰(荷兰语:Nederland),音译尼德兰,直译低地之国,是主权国家荷兰王国下的主要构成国,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等四个主体,共同组成这个主权国家。

荷兰的领土可分为欧洲区与加勒比区两个部分。

“黄金时代”的荷属殖民地示意图。荷兰东印度公司管理浅绿色地区;深绿色地区则为荷兰西印度公司掌控

欧洲区领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该国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比邻,并与英国隔海相望。

加勒比海区,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三个小岛。荷兰加勒比区是荷兰本土三个特别行政区,又称BES岛屿。

加勒比地区的领土由荷兰本土管辖(绿色部分)

荷兰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与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国王的王宫和大多数外国驻荷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于鹿特丹,为全世界进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俗称的荷兰国土中,只有约50%的土地高于海拔1米。其国土中,低于海平面的土地,绝大多数是人造的。从16世纪开始,荷兰人利用风车及堤防排干积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制造出圩田。现今荷兰国土总面积中,有17%是人造的。荷兰是一个人口非常稠密的国家,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计入水域面积则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中国台湾省、韩国的总人口数与人口密度,同时高于荷兰。尽管如此,荷兰是世界第二大的粮食与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荷兰的最高点是位于南部林堡省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3米。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

叁荷兰(Netherlands)还是荷兰(Holland)?Nederland中文名称到底怎样翻译?

荷兰的正式国名,为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中文所称的荷兰(荷兰语:Holland),严格来说,是指尼德兰王国中一个地区的名称,也就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两地的合称。荷兰的名字首先出现在哈勒姆周边地区,到1064年被用作整个县的名称。到了12世纪初,荷兰的居民在拉丁文本中被称为Hollandi,非正式地用于英语和其他语言,有时包括荷兰语本身,意味着荷兰的整个现代国家。在七省联合王国时代,荷兰是其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被用来转喻代指荷兰王国整体。荷兰的名称也经常被非正式地用于指荷兰的整个国家。这种用法在其他国家被普遍接受,也被荷兰人自己使用,但也有对此称呼敏感的人。但在其国内不一定被广为接受,特别是对来自其他省份的居民来说,使用荷兰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并不礼貌。在正式场合中,则使用其正式国名“Nederlanden”。

在许多其它语言中,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区,常把“荷兰”(Holland)当成这个国家的国名。因为历史因素,汉语将荷兰(Holland)这个非正式名称承袭下来,作为尼德兰(Nederland)这个国家的正式称呼。中文环境下一般不区分“Nederland”(尼德兰)和“Holland”(荷兰)及Dutch,一律翻译为“荷兰”,因此容易导致混淆。例如1806年至1810年期间,由法兰西第一帝国所扶持的一个傀儡国的正式国名是法文“Royaume de Hollande”与荷兰文“Koninkrijk Holland”,在中文中常一律翻为“荷兰王国”,但它们的原始名称其实是不同的。

风车

尼德兰的字面意义,为“低地”,即低地国家之意,这个名称来自于它国内平坦而低湿的地形。以普通名词的单数形式出现时,即Nederland,通常指的只有这个构成国在欧洲区的领土部分;使用普通名词的复数形式,加上冠词,就成为专属名词,用来作为整个主权国家的名称。但因为比利时与卢森堡在历史上曾经属于荷兰的一部分,在法语及西班牙语中,包括比利时与卢森堡,都可以称为低地国,要视语句的情境来决定它所说的国家。

在尼德兰这个正式名称之外,因为历史因素,这个国家还有一些俗称。例如,在16世纪时,这个国家常被称为佛兰德(Vlaanderen)。在中国,直到清末,都还有人曾经用法兰得斯来作为这个国家的称呼。

另一个常见的英语俗称“Dutch”,用于称呼荷兰的主要族群,也就是荷兰人。

肆中国古籍中的“荷兰”

尼德兰在明朝末年开始与中国交往,最早中国人称之为红毛鬼、米粟果、红毛番,也称为荷兰、波斯胡、红夷、红彝。

《职方外记》和《瀛寰志略》称呼为法兰得斯。《广东通史》称“红毛鬼,不知何国。万历二十九年,二、三大舶顿至豪镜之口。其人衣红,眉发连须皆赤,足踵及趾,长尺二寸,形壮大倍常,似悍澳夷。”张燮《东西洋考》称为红毛番,《台湾府志》称为红夷。《明史》中,称为和兰、阿南,《清史稿》同样称和兰。在《海录》称为荷囒,又有贺兰、荷南等称呼,在1794年,乾隆皇帝下旨改称荷兰,此后成为官方称呼。然据同治2年签署之《中荷天津条约暨另款》与光绪27年《辛丑和约》,皆称荷兰为大和,因此大和、和国可视为晚清官方对荷兰之正式译名。《海国图志》称此地区为尼达兰,此国为荷兰。汉语中,称呼为荷兰、和兰、贺兰、阿兰陀、荷兰陀等,皆源自于荷兰语。日文汉字译为“和蘭”。

荷兰(Netherlands)是一个自由和宽容的国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允许的,但荷兰人一般对言论自由、同性恋婚姻和使用软性药物持有开放的态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