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爱沙尼亚号称“波罗的海之虎”,经济发展相当不错,该国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俄裔,当年苏联时代,爱沙尼亚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有不少俄族移民到了爱沙尼亚居住。

而在苏联时代之前的沙俄时期,也有不少的俄族居住在爱沙尼亚地区。

虽然属于不同的族群,但是爱沙尼亚的俄裔与本地的爱沙尼亚人通婚已久,融入程度也高,他们在血缘上是俄裔[澹奕],但是在认同方面,还是认为自己是爱沙尼亚人。

相较于爱沙尼亚的俄裔,乌克兰的俄裔总数更多,而且乌克兰的俄裔是苏联时代因为区划变动从俄罗斯被划入的乌克兰,他们对于乌克兰并没有多少认同感,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打个比方来说,山东跟江苏之间有个村子,原本这个村子归属江苏管辖,后来被纳入山东,可这个村子的人仍旧认为自己的江苏人,对山东的认同感在几代人之内不会有多强。

可若是有一个村子的江苏人,集体搬迁到山东定居,与当地人通婚,那就不一样了。

爱沙尼亚的俄裔与乌克兰的俄裔,也大致上就是这么个道理,乌克兰的俄裔分布相当集中而且人数也非常多[澹奕],乌克兰东部还有南方的克里米亚半岛,俄裔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比起乌克兰的俄裔力量集中,爱沙尼亚的俄裔就显得非常分散,虽然爱沙尼亚有四分之一的俄裔但并不纯粹,这当中绝大多数都与爱沙尼亚人通婚,两族的融合程度非常高。

当年苏联没了之后,爱沙尼亚亲近西方,采取了高度“去俄化”策略[澹奕],用各种方式手段让境内的俄裔人口迁出爱沙尼亚,强化爱沙尼亚语言文化的主体地位。

在爱沙尼亚虽然说俄语可以,但不能不会爱沙尼亚语,俄语学校也要学爱沙尼亚语。

反观乌克兰,即便是在独立之后也依旧有大量的俄语人口,甚至于在乌克兰很多的州,俄语的使用人数比乌克兰语更加普遍,乌克兰本土文化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爱沙尼亚的俄裔要么高度融入本国主体族群,要么离开,而乌克兰的俄裔基本上与当地的乌克兰人平分秋色,在很多问题上,双方都站在对立面,多年来矛盾也一直在加剧。

爱沙尼亚独立后,完全倒向了西欧,甚至还加入了欧盟与北约,这种情况下,爱沙尼亚自然对俄方各种防患于未然,其主体的“去俄化”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一直都在贯彻。

而乌克兰,此前一直在西方与俄方之间摇摆不定,将国家拖入泥潭之中。

乌克兰曾是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而乌克兰经济高度依赖俄罗斯,可乌克兰却又总是想着能跟西方套近乎[澹奕],这么一来乌克兰就变成了墙头草,这也极大影响了其内部族群问题的解决。

爱沙尼亚完全倒向西欧,因此亲俄在爱沙尼亚是个禁忌,受到绝对打击,可乌克兰却没能好好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其国内的乌克兰人与俄裔之间愈发对立,将国家整个撕裂。

不仅如此,爱沙尼亚独立后专心发展经济,虽然国家不大,但是经济非常发达[澹奕],其生活水平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名列前茅,日子过得这么好,自然也没人愿意折腾。

而乌克兰,原本的欧洲粮仓被弄得一团乱,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迷当中生活水平又差。

本来乌克兰的条件是非常好的,但因为乌克兰在西方与俄方之间左右摇摆,导致乌克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冲击,经济发展得不行,民众心生不满,自然就会出现各种乱象。

爱沙尼亚太小影响有限,而乌克兰长期以来都被西方当成攻击俄方的棋子,在西方的各种掺和搅局之下,俄乌之间愈发对立,使得乌克兰境内两大族群互相不对付也顺理成章。

蛇无头不行,但蛇要是有两个头也要出问题,很明显乌克兰的问题就是因为后者,乌克兰两大族群既没有哪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也没有双方共同进退。

比起乌克兰境内高度集中的俄裔,爱沙尼亚的俄裔非常分散,而且融入度很高。

乌克兰的很多俄裔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乌克兰人[澹奕],而乌克兰对于这种隐患也不及时处理,而爱沙尼亚的俄裔虽然血缘上是不同族群,但他们也认为从国别上来说自己是爱沙尼亚人。

乌克兰两族矛盾尖锐,是因为乌克兰既没对俄裔进行有效笼络,也没进行强势掌控,导致境内的俄裔对乌克兰认同感很低,爱沙尼亚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国家更稳定。

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那是因为俄罗斯还没扩张到它的边境,不然早出现"裂缝"了!(这就是波罗的海三国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原因:乌克兰投降了,它们就要被“收回主权"了!)

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所谓乌克兰问题,很大程度上无非俄国插手。包括乌东武装的建立,俄国人一手组织发起。爱加了北约,俄就不能任意窥视他了。

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爱沙尼亚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当年苏联为了加强对爱沙尼亚的控制,曾经将一定数量的俄罗斯族人口迁移至爱沙尼亚,这些俄族人到爱沙尼亚后与当地人通婚交融,导致现在爱沙尼亚具有一定数量的俄裔人口。但这些俄裔人口中真正100%属于俄罗斯血统的人比较少,很多人仅拥有1/4或者1/8的俄罗斯血统,因此这些俄裔人口对俄罗斯的认同感其实并不十分强烈。而且自从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在政治上一直与俄罗斯不太对付,导致两国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这样一来爱沙尼亚的俄裔人口与“母国”的交流自然也不多,因此爱沙尼亚的俄裔人口很难与俄罗斯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俄裔即使想在爱沙尼亚国内“搞事情”,也很难获得来自俄罗斯的支持。另外,爱沙尼亚已经于2004年加入了欧盟,2011年加入了欧元区,由于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的欧元区连成了一体,加上爱沙尼亚国内环境稳定,这些年来爱沙尼亚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就业形势和国民福利状况也不错,许多爱沙尼亚的俄裔早已习惯了爱沙尼亚优雅而安逸的生活,现在叫他们去经济条件相对爱沙尼亚要差而且国内安全环境还不太好的俄罗斯去发展,笔者觉得很多爱沙尼亚的俄裔是不会愿意的。

另外,爱沙尼亚脱离苏联独立后一直推行类似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爱沙尼亚的大多数老百姓(包括俄裔)已经习惯了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环境下生活及创业。而俄罗斯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苏联特色”,而且由于美国和西方的制裁,现在俄罗斯经济发展艰难,这些问题即使对于爱沙尼亚的俄裔来说也是很难习惯的。既然很难习惯,那么爱沙尼亚的俄裔主动前往俄罗斯发展的人就不会很多,去俄罗斯发展的人不多,就意味着爱沙尼亚俄裔与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力量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如此一来即使这些俄裔由于某些原因去了俄罗斯,也基本上不会受影响后回爱沙尼亚“搞事情”,毕竟俄裔也不想轻易破坏爱沙尼亚稳定安逸而且相对富裕的生活环境啊。这样一来爱沙尼亚就不会像乌克兰那样出现严重的撕裂状况了。

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话不能说早了,下一步就轮到爱沙尼亚了。据国际观察家报道,普京在利用美国的衰落,对世界的掌控不力的机会,逐步恢复前苏俄的势力范围,具体分4-5个步骤,先易后难,先急后缓,从格鲁吉亚,乌克兰这些战略要地开始,西方距离较远无力干预,下一步很可能是中亚的五个斯坦国家,然后矛盾对准波罗的海三小国,爱沙尼亚首当其冲。中国要小心了,中亚的五个斯坦国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中国巨大战略利益所在,一旦被俄国吞并,将会是灾难性后果,甚至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泡影。

爱沙尼亚有25%的俄裔,为什么该国政治稳定,不像乌克兰那么撕裂?

俄裔本身没问题,是他们所在国对俄裔的歧视、恐惧、历史上对俄的偏见及所在国执政党对俄裔的不正确的认识。这才是问题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