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最近辛巴与东方甄选玉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更支持谁?

当然东方甄选,卖得贵农民不一定多挣钱,但卖得便宜,农民肯定不挣钱甚至亏钱。

此前辛巴在自己的直播间当中说起东方甄选的玉米卖得太贵,八根玉米要卖五十块钱,实在是丧良心,并且表示在东北一根玉米也就几毛钱而已。

东方甄选的玉米品质很好,不过的确非常贵,董宇辉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过解答。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玉米都是用来用于榨油、畜牧业养殖等等,真正直接给人吃的鲜食玉米比例并没有那么高[澹奕],东方甄选的玉米卖得贵是因为成本本身就很高。

不仅是鲜食玉米本身的品质高价格贵,而且东方甄选在一系列的筛选过程当中,加入了很多的人工等成本,因此东方甄选的玉米的确不便宜。

听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但还是很多人不买账,因为之前有调查,发现东方甄选的玉米采购自吉林的公主岭[澹奕],当地普通的鲜食玉米一根三毛五,最好的一根八毛五。

很显然,即便是算入成本,东方甄选的玉米也实在是有点贵。

另外,辛巴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拿出了东方甄选的报表,其利润率高达40%,也由此得出结论东方甄选打着“谷贱伤农”的旗号把农产品卖很贵,结果钱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次的事并不是东方甄选玉米贵,而是东方甄选打着“谷贱伤农”的旗号把玉米卖得贵。

从表面看,好像事情的确如此,东方甄选花几毛钱的价格从农民那里收购玉米,然后卖出了好几倍的价钱[澹奕],嘴上说谷贱伤农所以不能便宜,可农民也没多赚到钱,钱都让东方甄选赚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辛巴说得似乎非常有道理,然而这件事发生后[澹奕],绝大多数的农民却都倒向了东方甄选这一边,指责辛巴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看起来是不是相当迷惑,其实这才是农民真正的反应。

对于种植户来说,东方甄选的玉米卖得贵、辛巴的玉米卖得便宜,这些跟他们都没啥关系,因为这些人都是做生意是为了赚钱的,不可能真去主动提高玉米收购价,又不是做慈善。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有人能帮他们长期、持续地把玉米卖出去。

现在科技进步,农业种植方面倒不是很大的问题,而摆在农民面前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将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卖出去[澹奕],市场行情不好,农产品就卖不出去,就很可能亏本。

比起东方甄选的玉米,辛巴直播间的玉米的确便宜,但如此便宜,且不说质量方面能不能与东方甄选的玉米相比[澹奕],辛巴的玉米卖得这么便宜,他们真能赚到钱吗。

如果辛巴卖玉米赚不到钱,他卖玉米是为了什么,总不可能卖糖水燕窝的人会做慈善吧。

东方甄选的玉米的确是价格很高,而且利润相当大,但也就是因为有利可图[澹奕],才会让更多的人对这块蛋糕感兴趣,各路商家才会进入农业领域,因为有钱赚啊。

进入的商家多了,对于农产品进行采购的相关方也就多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玉米的数量就那么多,大家都想采购到好玉米拿去赚钱,那从前的买方市场就成了卖方市场,农民手里的玉米不仅保证了销路,而且在价格方面也就有了上升空间,至少不会亏钱。

相反,如果一昧压价只管着便宜,就好像辛巴直播间的玉米那样[澹奕],造成的后果也很明显,最终受到伤害的反而还是种地的农民。

低价玉米质量到底好不好暂且不说,价格太低,利润空间就极其有限甚至亏钱。

如果是小规模的送温暖、送福利,有些主播往里砸钱还好,可玉米的价格长期这么低,那肯定就没什么利润[澹奕],各路商家也肯定不愿意做这种无利可图的生意,不愿收购玉米。

这些主播觉得没兴趣了,直接就闪人,但是种玉米的农民,手里的玉米就成了问题。

因此这回的事肯定站在东方甄选这边,这的确是对农民对农业有利的事情,对普通人来说东方甄选的玉米的确很贵,但人家质量好也是明码标价,买卖自愿,所以也无所谓。

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一)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一个玉米可以3.6元从中间商手里进货卖6元并且冠上叫做助农的旗号

那么第三者将六元卖到十二元那是不是也叫助农呢?

谷贱伤农,但谷贵富商,商会加钱吗?

真正能够伤农的永远不是终端消费者,而是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农产品的中间商。

讽刺性对话:

农民:玉米怎么就7毛一根收这么便宜?中间商:这是市场价。我们是在帮你,我们是在助农。(直播间里)消费者:为啥一根玉米6块卖这么昂贵?中间商:因为谷贱伤农啊…

农民作为整个商业链的最低端,不可能因为中间商售卖价格的高低,而多拿到一分钱。

人们反感的不是助农的初衷和情怀,而是那言行不一的行为。

打着「谷贱伤农」的旗号,大张旗鼓利用公众善良,名正言顺消费助农情节,拿着助农挡箭,最终却只饱囊了自己的腰包。

所以真正让人作呕的永远不是小人,而是伪君子。

这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和傲慢,不仅中伤了农民的腰包,蹂躏了大众的善良,更作践了农户的苦难。

「谷贱伤农」不应该是卖高价的缘由,更不应该是用助农情怀收割消费者的借口。

反而应该是中间商们铭记于心的道德准绳,别让这四个饱含温情的大字仅仅成为你们口中虚情假意的标榜。

(二)

经济学考量这个行为,没有中间商,也就没人替这些玉米出头,这些玉米就会烂在地里,到时候农民会哭...

不知道这个言论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先不说逻辑混乱,没有中间商这些玉米的归宿合着就是烂在地里?

此外,给自己挂了一个自己卖的贵是在做好事的形象,赚钱没人眼红,卖的贵卖的出去那是本事,但把自己美化成无私就有点那个了。

至于,那谁的拥赖者言之凿凿地说:你看吧,没我们,你看老百姓的玉米卖的出去不!

那谁卖了几个亿啊?让他的粉丝这么有底气说出这种话来?

还卖的出去不?

为自己的主人辩解时还是需要理智,而不是一厢情愿地高潮。

一个劲地叫唤“谷贱伤农”,但有没有想过,谷根本不能贵?

一个馒头卖十块,你知道后果意味着什么吗?

这本身就是个矛盾,如今却被那谁当作口号,让他的粉丝狂嗨

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我们不谈争议,我们就说事实,董宇辉那个玉米不光涉嫌是去年的冬储玉米,更涉嫌是快过期的临期产品,质次价高,蒙骗消费者,夸大宣传,我说的是事实。

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一个棒杀,一个捧杀:辛巴与董宇辉都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董宇辉炒作生鲜玉米,和新东方把一个普通教师包装成教育专家一个套路,以此攫取巨额利润。

辛巴"嗜血"成性,其直播带货利润依靠压榨农民及中小企业

9月18日,辛巴在直播间中指责董宇辉——

某些直播间卖高价产品还标榜谷贱伤农,这纯属是在欺骗老百姓。一盒8穗(根)的玉米能卖到50块钱,地里出来就7毛钱一穗……

辛巴从地里收的玉米一穗只给7毛钱!

现在,种子涨价,化肥涨价,人工费用涨价,唯独粮食不涨价!玉米一穗只给7毛钱,是够种子钱、化肥钱,还是够人工钱?

看一看当下农民种一亩小麦的利润——

现在,农民种地真不挣钱,所以很多人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种地,也并不是指望种地赚钱,而是因为对土地的感情——

农民种地,其实种的是情怀!

直播带货为什么便宜?就是因为他们压榨生产者,而不仅仅是农民,还包括中小企业主以及工人的血汗。

董宇辉贩卖情怀,人设早晚会崩塌

面对辛巴的质疑,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回应道——

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来给人吃的,是用来(作饲料)养牲口的,所以价格确实是4、5毛钱一根。我们找的生食玉米来自东北好的产地,成本本来就很高,从地里收上来就是2元一根。

第一:玉米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人吃就是食品,动物吃就是饲料。

农民种玉米不分食品级玉米与饲料级玉米,董宇辉"舞文弄墨",贩卖概念。

第二:即便是原产地每根2元的玉米,直播间也不能卖每根6元。

直播带货基本都是主持人接单,生产企业发货,不建仓库,不负责流通,每根2元收购的玉米怎么能卖到6元钱?

董宇辉的过度炒作,过度吹捧其实也是一种棒杀——

董宇辉用"沾满蜜汁"的大棒,把老少皆宜、人人吃得起的生鲜玉米,炒作成猴头燕窝等奢侈品的价格。然后让国人远离生鲜玉米,致使农民种植的生鲜玉米卖不出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捧杀的杀伤力更大。

近来,董宇辉直播带货受到欢迎,是因为他娓娓道来的风格特点,和很多直播歇斯底里的干嚎迥异!

但其资本炒作的劣根性与其他直播并无不同——

董宇辉炒作玉米,和新东方把一个普通教师包装成专家一个套路。

董宇辉的人设也早晚会崩塌!

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辛巴加油

辛巴与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你更支持谁?

农民,没学问,我会支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和价位高低没关系。辛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