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今天是八月二十三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传统的处暑节气,老话说“处暑不出伏,遍地起新坟”,就是说要是处暑的时候三伏依旧没过去,那肯定没好事。

非常不幸,今年三伏出伏刚好是在处暑两天之后,还真的应了那句老话。

在传统意义上,处暑就是暑热几乎消失的时候,只要到了处暑,那么就不会再有很热的天气出现了,这个夏天也基本上就过去了,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可凡事都可能出现意外,比方说处暑之后也未必会天气转凉,甚至于会更热。

古人就认为,三伏天,也就是夏天最热的这段时间,如果三伏尚未过去的时候,处暑的日子就已经到了的话,那么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炎热,而暑热的日子也会特别长。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

其实以前的节日,就是一个时间点,并非是一整天都是,每个节气都对应着黄道上的十五度,而像是处暑的节气,正常的情况下大概就是在申时,也就是十六点的时候。

说到这个时间点,就需要说起一个词语叫做“交节”,也就是两个节气交汇的时间,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是在戊午时,也就是大概中午的时候。

也就是说,今年的处暑并不像往年那样,是在下午的时候发生交节,而是在正午的时候,阳气最鼎盛最酷热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处暑不过午”。

一旦发生这种事,人们觉得天生异象,今年必然极其酷热,炎热状态要持续到白露节气。

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都是过去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当中,根据各种自然现象规律进行的总结,有时候也未必是正确的。

而且要搞清楚一点,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先民总结出来的,咱们国家实在太大了,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各种俗谚,并不能完全对应各地的情况。

话说回来,今年的确是非常炎热,甚至于是我国有气象监测以来最炎热的夏天。

太湖的水位创二十年新低,洞庭湖与鄱阳湖两个大型淡水湖都几乎消失,重庆嘉陵江也露出了大量的河底浅滩,而四川这个国内最大的水电供应地,因为水不够,今年水电发电量锐减。

中国这么大,以前的很多俗谚其实都是不一定能够对应上的。

比方说现在虽然还是极其炎热,但是今年的第九号与第十号台风已经生成,预计很快就会登陆然后不断北上带来强降水与降温,所以今年的酷热是不会持续到白露的。

更何况,即便是在以往的正常年份,在秋天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秋老虎之类的天气,炎热的天气出现反复,都是极其正常的情况。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并非人类完全能够摸清楚的,二十四节气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今年的确是处暑不过午,但到底热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毕竟天有不测风云。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每年都这样,

处暑温不降,

东北冷得快,

江南热还在,

寒流通风雨,

后来一扫光,

热带有季风,

四季还常青,

莫河冻结冰,

海囗植物兴。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这句农事谚语,主要是说明处暑的交接产生时间,对未来气候(冷热程度)走势的判断。

“处暑不过午”,是指处暑交接时的准确时间,是在当天中午12点以前,即为“处暑不过午”。

今年的8月23日(即:后天)中午11时15分59秒,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廿六(中午),为处暑交接时间,此时,太阳黄经达到150度。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处暑不过午”。

至此,从处暑到白露,仍然会延续高温酷热的天气,的确是“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

又因为,今年的8月24日是末伏的最后一天,所以,处暑节气是发生在未伏结束之前,有“处暑在伏前,汗水湿透衫”的说法。说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然是酷热难熬的天气。

根据以往经验得出的结论,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依然是以高温天气为主。

刚刚,中央气象台,又发出高温红色预警:在未来十天,多地还将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这也验证了,“处暑不过午”的确可以“热到白露后”。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处暑也就是说到了高温天气中“三暑”中的“末暑”,但是“末暑”并不意味着高温天气马上结束,它是有一个慢慢降温的过程。

由于今年高温天气比较反常,加之“秋老虎”的影响,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南方的话估计还要热一个多月,北方的话差不多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热到白露后”。看新闻说东北现在已经入秋了,气温保持在20℃左右,天气可以说是非常凉快了,差不多白露后没几天就会入秋了。可是南方目前仍然有很多城市40几度的高温,比如说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像南方的话入秋会比较晚,一般在寒露节气后,当然入秋很快,有时候就是一夜入秋后气温骤然下降。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今年是8月23日处暑,8月25号出伏。

自入夏以来,高温天气蔓延全球,而且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可能随着生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南方夏季持续多雨,暴雨天气明显增多。北方受地域的影响,立秋以来长时间高温不曾消退,近几年来秋老虎在华中,华北平原持续的时间明显延长。

白露距现在还有15天(9月7日),按照老祖宗“处暑不出暑,一年无春秋”的说法。气温出现较往年偏高的情况,可能也会发生。

但是大家也不必担心,俗语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随着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降温,高温天气一定会有所缓解。

今年已过去了半年多,希望剩下来的半年风调雨顺,下半年农民也能有个好收成。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今年七月廿六处暑,还能热多久?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这句话是说处暑的时间,如果没有过中午,那么天气就会持续热到白露之后,才会凉下来。今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廿六日是处暑,处暑的时间是这一天上午11点16分,没有过中午,那么从今年的节气特点,以及目前的气温情况来看,今年的秋老虎是非常厉害的。

真正的秋老虎是在南方和西部的许多城市耀武扬威。重庆、四川、上海、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市在三伏一直高热持续不断,在三伏结束,处暑来临之际,也不会立即凉快下来。

今年的末伏又是在什么时候呢?庚子入末伏,又是怎么一种说法呢?

末伏,简单点来讲,就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当天干是庚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去纪日的话,就叫做庚日。一个庚日是多久呢?一天吗,其实不是的,其实通俗点来说,名字里面带庚的都叫庚日,所以说庚日是有十天的。在天气进入中伏的时候,地表吸收的热量达到了一个峰值,这也就意味着,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到来了,而今年的末伏结束的时候,已经在处暑之后了。

今年末伏的时间在七月十八开始,而太阳走出鹑尾也就是天气变凉的时候,是在末伏之后的大约三十五天。这也就是说,从七月十八的末伏开始再过35天,天气才会真正变冷,所以说,虽然已经立秋,但是炎热的日子还没过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