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为了成为沿江城市,真正融入长三角,这些年合肥可谓动作不断,先是三分巢湖,将巢湖变成自己的内湖,然后就是著名的引江济淮工程,让自己变成江淮之间的航运枢纽。

虽然合肥也在长江流域范围之内,但是严格来说,合肥处于江淮交界处,并不直接濒临长江的干流,如果合肥要真正成为长江城市,融入到长江经济带,融入长三角就要下别的工夫。

将巢湖变成内湖之后,合肥通过巢湖水系与裕溪河直接沟通长江干流,而引江济淮工程对于合肥来说,也是提升其航运枢纽地位的重要工程项目。

所谓引江济淮,顾名思义就是将长江水引到淮河流域当中,工程主要分成三段,也就是引江济巢、江淮沟通与江水北送,总的输水路线超过700公里。

可能很多人觉得,淮河是不缺水的,其实并非如此,淮河流域地形平坦,暴雨季节经常泛滥发生洪涝,而干旱的季节,又非常缺水,偏偏流域内人口众多农业兴盛。

不仅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因为淮河流域的发展,原本水量就不充裕的淮河,水污染情况也非常严重,因此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就变得相当少,所以才缺水。

将长江之水引入淮河,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合肥旁边的巢湖同样有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因为毕竟是个内陆湖,水体交换不频繁,水污染相当严重。

引江济淮工程,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巢湖流域还有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得到缓解,让长江水涌入更多的地方,对于合肥来说,意义也是相当重大的。

这些年,合肥飞速发展,人口已超过千万,而合肥原本的水源巢湖污染越来越重,董铺水库等根本无法满足用水,因此解决巢湖的水质问题,成为了关乎合肥发展的大问题。

而引江济淮工程,并非单单的引水工程,不然如此浩大的工程,仅仅用于引水也不划算,真正的经济效益还在于,开发河道发展内河航运。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但是能够与外界沟通的水系也就巢湖、裕溪河,而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之后的话,相当于建设了新的运河,让合肥与淮河流域还有长江干流之间,都有了新的航道。

比起陆路运输,水运成本低效率高,合肥要是能够建设成为内陆航运枢纽,对于合肥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地位的提升,都是有明显好处的,这才是引江济淮工程对于合肥的巨大意义。

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引江济淮工程,我们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引江济淮工程涉及安徽、河南两省,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其中安徽境内输水线路长587.4公里,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875.37亿元。

引江济淮工程既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等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安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它联通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域,对于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增强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水保障能力,构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入江通道,优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恢复巢湖水生态功能,遏制淮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势头,改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支撑皖北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引江济淮工程的重任之一是改善巢湖和淮河的水环境。一方面,促进巢湖水质与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护淮河河道生态基流,抑制淮北中深层地下水超采,改善生态环境用水条件。

总体看,引江济淮项目2/3的工程量在合肥市范围内。按2014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估算,引江济淮工程总投资717亿元,其中合肥市辖区内工程投资约500多亿元。

工程建成后,惠及安徽13个市46个县区,供水人口4131万人,可改变淮河中游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航运——打造通江达海“水上公路”;当巢湖水质好的时候,江湖水体进行一定的交换;如果水质达不到要求,则江水不经过巢湖直接汇入淮河,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环境。

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被誉为安徽“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江济淮,为近年来国家投资近千亿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安徽枞阳县长江取水(另一路径经无为凤凰颈长江取水口往西河-兆河-巢湖),北送巢湖,经合肥西郊派河跨江淮分水岭,进入淮河流域,北抵河南省周口、商丘地区,主输水线路跨度长达723公里,共有55个区县计4000多万人受益;同时,引江济淮工程中包括的勾通安徽长江、淮河两大水运板块的江淮运河,将让“居皖之中”的合肥成为江淮航运中心。

安徽(户籍人口超7000万)、河南(户籍人口超过1亿)两个极速发展中的,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的人口大省,其平原面积广大的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地带,雨季集中,区域内河流径流量不稳定,对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是长期以来的痼疾;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引江济淮工程将要惠及的区域,一方面其缺水(水质性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水位大幅下降、一些河道断航)状况愈发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安徽境内历来发达的长江、淮河两大水运板块,却因长期未能联通而呈现割裂状态,未能形成合力。如今,这些矛盾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将迎刃而解!

前些年,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合肥“市湖”巢湖,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出水河道上修建的巢湖闸、裕溪河闸,从而成为半封闭湖泊,其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愈发严重;在加快防污治污的同时,利用引江济淮工程中的引江济巢,将长江水注入巢湖,使巢湖水体三年时间可以轮换一次,让“流动”起来的巢湖彻底摆脱蓝藻之忧!使浩淼的八百里巢湖及周边星罗棋布的古老人文遗存和独特自然景观成为各方游人休闲度假的名胜之地。

而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安徽省会合肥,其名首见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谓“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合肥,正是源于古代的南淝河与东淝河交汇之地的地形优势而成为其时的大城。只是航运条件更具优势的京杭大运河兴起之后,在沿线逐步涌现了沧州、泊头、德州、临清、聊城、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等一串古老的工商业重镇,而合肥及安徽区域内的南北水运繁华不再!这也可能是安徽区域竞争力其后一直无法与曾经的同门兄弟江苏相比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作为正快速补齐各方短板、有“中国城市发展黑马”之誉的合肥,以国家科学中心、家电之都、芯屏重镇、新能源汽车后起之秀及高铁新贵的崭新形象令人刮目相看;同时,作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合肥培育的本土及聚集而来的众多新兴产业,对圈内、省内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2020年,合肥港输出格力电器、佳通轮胎、京东方显示屏、江淮汽车等地产货物计47万标箱,仅次于长江大港芜湖,位于安徽各大港口第二;货物吞吐量达5292万吨,位列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之后,排名第五;

目前,合肥港规划有南淝河、江淮运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及环湖等七大港区,岸线总长计35.97公里。到2022年底,合肥通过2000T级航道可北上皖北、河南,通过菜巢航道南下长江水道(后期规划的兆西河航道通航能力更高达3000T-5000T级),其四通八达、成本优势明显的江淮航运中心建成,无疑会让新兴一线城市合肥的发展如虎添翼,重现“建城”之初的荣光;而江淮运河的正式运营,对淮河流域的周口、阜阳、淮南及饱受“堵船”之苦的淮河第一大港蚌埠,也都是巨大利好;对整合、联通安徽南北两大水运板块,方便河南、山东、苏北方向与长江中上游广大区域形成更便捷的内河水运网络也是画龙点睛之笔!

就大宗货物的长距离(500公里以上)运输成本而言,水运成本仅为空运的约1/20,公路运输的约1/5,铁路运输的约1/2。很显然,引江济淮工程及其所包括的引江济巢、江淮运河,不仅仅将给合肥城市发展带来更大的环境生态空间,也给后发内陆城市合肥增添了通江达海的发展禀赋,为合肥工业制造、商业流通带来更为低廉的运输成本优势,从而能逐渐向传统的水陆中心武汉、南京等大都市看齐!

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引江济淮工程受益最大的是合肥,让合肥从此可以通江达海了,改变了合肥与周边兄弟省会城市武汉、南京竞争时的水运劣势,让合肥一举成为安徽水运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水运交通体系中关键节点城市,同时极大地降低合肥大宗货物对内、对外的运输成本。

安徽解放后选省会时,省政府报了两个备选城市,一是芜湖,二是蚌埠。芜湖位居长江沿岸,得水运交通优势;蚌埠位居京沪线,得铁路交通优势。因交通优势的带动,这两个城市当时也是安徽经济、城市建设基础最好的两个城市。

后来,伟人认为芜湖位居皖南,蚌埠位居皖北,不太适合做省会,认为合肥位居皖中,不适合做省会。从此合肥从一个人口不足5万,没有几条街道的小县城,一跃成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虽然作了省会,但长期以来在国内和省内一直没有存在感,外省人不认,省内人不服,地位非常尴尬。

导致合肥在全国、全省地位低,实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太差。虽然位居皖中,但一不靠长江,二不沿淮河,途径安徽的中国两条干流没给合肥带来任何福利。在普铁时代,合肥也没有一条干线铁路经过,是一个弱弱的存在。导致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全国排名非常靠后,连省内芜湖、蚌埠、阜阳等城市经济实力都在他的前面。

合肥抓住了高铁建设的机遇,京港、京台、北沿江、郑合杭等国家高铁干线在合肥交集,一跃成为全国高铁米字型枢纽城市。引江济淮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线路总长723公里,工程把安徽境内长江、淮河两大干流串联了起来,把巢湖、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等众多河湖水系联通了起来,让居于皖中的合肥向南可直达长江,向北可直通淮河,融入全省、全国水运网络。

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指望江淮运河实现合肥港水运能力大幅提升,扯淡的事情!京杭大运河的水运能力又如何?再怎么弄,人工运河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当初三分巢湖,抓庐江而弃无为,目光短浅,妇人之规之划,以为把巢湖水域圈成内湖,合肥就通江达诲,太搞笑了。合肥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把触角伸到长江边,把无为港打造成合肥大港,万吨级船泊直通大海,合肥才能实现沿江大都市的梦想,与南京、武汉、重庆共掌长江,这才是放眼世界的雄韬伟略!

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的影响如何?

引江济淮是一个大工程,过去合肥一直是个内陆省会。随着巢湖的并入,合肥已经是一个环湖城市。周边的南京,杭州,武汉都是沿江城市,经济发展也更为迅速。合肥肯定也是认识到水运的重要性,引江济淮工程后期开通,将会让合肥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