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避暑降温的?古代有冰棒么?

现在的人想要避暑,那方式真的各种各样,像是电风扇、空调跟冰淇淋什么的都是基础。

咱们国家大多数地方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天的时候还是非常热的,古人没有空调电风扇的时候是怎么避暑的呢?古人自然也有自己的办法。

如今有冰块并不奇怪,其实在古代也有。

现在的冰块是用制冰机或者冰箱制作,古人没这个技术,可古人虽然不会制作冰,却懂得如何长久保存冰块,从冬天保存到夏天。

《天龙八部》当中就有大型冰窖,这在古代是正常的,古人冬天会将河里的冰块捞出来,然后保存在冰窖当中,这种做法从先秦就开始了。

只不过古代的冰块很珍贵,只有王室贵族与后来的有钱人才能用,直到两宋时代才开始稍微普及开来,但寻常百姓也很难能够在夏天的时候用冰块。

在《甄嬛传》与《知否》当中,都有用冰块制作美食的场景。

《知否》描绘的是宋朝,当时经济高度发达,冰块也非常普遍,人们用冰块做成各种冰凉饮料与小吃,虽然是贵了点,但在民间也不算多少见。

而到了明清时代更多了,古代有专门保存冰块的冰箱,但当时称作“冰鉴”。

最早的冰鉴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用青铜制作,而明清时代宫廷里的冰鉴很多,人们将其作为制作各种消暑美食的工具。

不过整体来说,古时候的冰实在是很难得,大多数的时候人们也用不到冰,即便是宫廷也没有那么多的冰块,所以避暑还是要另想办法。

比方说对于房屋进行改造,最主要最常见的就是搭建凉棚与遮阳罩,再来就是挖掘一个非常深的井,让冷气从其中涌出,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如果像是那些有钱人家,还可以建设水榭、水亭、园林之类,宫廷里叫做“清凉殿”。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对于百姓们来说都是很困难的,那时候仍旧只有贵族与皇家才能够这样折腾,百姓们想要纳凉,也没那么多钱去修房子之类。

虽说古代的人们没有空调电风扇,但是那种大蒲扇什么的还是有的,就是比较麻烦。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许多避暑纳凉的器具,最经典的就是凉席,直到现在还在用,就是草席或者是竹子编制而成,皇家最奢华的甚至还有象牙制作的。

还有一种叫做竹夫人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是个非常长的鸡笼,也是用竹条编织。

竹夫人在夏天的时候,主要是放在床上用来抱着睡觉,会让人觉得非常凉快。

古人也是人,对于避暑有自己的办法,虽然当时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有限,但是老祖宗们也是费尽心思抵抗酷暑,而很多生态环保而且有效的避暑办法,仍旧还在使用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