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别说古代,爷爷奶奶一辈年轻时要是在农村的话,也用不上洗衣粉洗衣液之类,有块肥皂都是很稀罕的,而那时候的人,洗衣服也有自己的法子。
没有洗衣粉与洗衣液的年代,人们也有洗衣服的宝贝,那就是草木灰跟皂角粉,而到了后来也出现了类似于肥皂的东西,在古代被称作是胰子,是用猪胰制作的一种香皂。
古代最出名也最普遍的“洗衣粉”,那就是草木灰,很简单,就是用干草烧成灰之后就可以用来清洗衣服了,在《礼记》中就有“和灰清漱、和灰清浣”的相关记载,灰,就是草木灰。
因为草木灰可以就地取材制作容易,而且其中大量的碳酸钾能够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尤其是油垢之类,所以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进入秦朝,人们在草木灰之中加入一种“贝壳灰”,自然,就是用贝壳烧成灰的残留物,这玩意儿跟草木灰一起用,能够产生一种强碱物质,也就是氢氧化钾,清洁力更强。
古人的智慧是非常惊人的,贝壳灰加草木灰,不仅能够把衣服洗干净,而且用这种东西洗出来的织品会变得更加柔顺,就好像加了柔顺剂一样,这也算是古代的一种黑科技。
出来草木灰之外,或许很多人都听过一种能够用来洗衣服的植物,那就是皂角,现在许多人还喜欢吃皂角米,将其称作植物燕窝,而皂角在古代主要是用来清洗衣物的。
大概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发现磨碎的皂角果实放在水里能产生很多泡沫,洗衣服也非常得干净,虽然不明白原理,但皂角清洁能力的发现,使得人们不用再费劲制作收集草木灰了。
如果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的话,皂角之所以能够清洁,是因为其中富含胰皂质,说简单点也是一种碱性物,对于各种纺织物上面的污垢,都有很强力的清理作用。
不仅仅是用来洗衣服,人们也用皂角洗澡,而从魏晋南北朝皂角流行起来以后,一直风靡到了元明清时期,几乎汉朝之后的整个古代时期都用皂角,今天,人们也很喜欢皂角制品。
如果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应该也知道另一种能洗澡洗衣的东西,叫做“胰子”,也就是用猪胰制作的土肥皂,这玩意儿其实出现的非常皂,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
也不知是哪个大聪明发现的,将猪胰剔除经络与猪油一起磨碎,然后掺上碱之后搓成颗粒或者凝固后切成块,洗衣服的时候将其加水揉搓,用法跟肥皂一样,效果也几乎无二。
原本胰子就是用来洗衣服的,可后来人们发现胰子还能够用来洗脸洗澡洗手,因此也就在胰子当中加入很多其他的香料,还有各种草药之类,从唐朝开始已非常风行。
因为胰皂去污能力很强而且香气浓郁,加上质量非常好,在我国使用了上千年,直到上世纪后期还有很多人在使用,甚至近代肥皂传入之后,人们还将其称作是“洋胰子”。
古时候的人们,虽然没有洗衣粉之类能够使用,但是古人有自己的清洁智慧,而且他们所使用的各种洗衣服物品效果,丝毫都不比今天的各种化学制品差。
整体来说,古人洗衣服主要就是使用草木灰、皂角还有猪胰做成的肥皂,而这些东西清洁衣物的原理跟今天的洗衣服洗衣液,其实也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皂角是树上长的一种果实,有二三十厘米长,形状如荷兰豆,可以当肥皂用,用来洗衣服。
一直到1980年代还有不少人用皂角洗衣服。
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中国古代的洗涤用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从最早的草木灰洗涤,演化到天然的皂角,再演化到使用加工之后的猪胰子洗涤,最后形成百花齐放的洗涤格局。
先说草木灰洗涤。这种洗涤方式,现代人估计很少有机会见过了,就是用草木灰放到水里面浸泡,然后过滤得到的水液作为洗涤剂。早在战国时期的《周礼》就记载
“以说水沤其丝”就是说可以用草木灰浸泡液老清洗蚕丝。而在《礼记》里面也提到,冠带、衣裳污垢之后,可以“和灰”清洗。都是一样的清洗方法。
这么做有没有道理呢?
当然有科学道理,因为草木灰浸泡到水里之后会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是呈碱性的,能够去除油腻污垢,可以作为洗涤剂使用。说出来大家也许会不相信,三四十年前的北方农村,还有很多人用碱面洗脸,这玩意其实就是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化学性质差不多,因为呈碱性,一样可以去除油腻。
再说皂角。皂角是一位中药,也可以作为洗涤用品。因为皂角含有皂苷,因此它的水溶液能够生成像肥皂一样的泡沫,也有去除污垢的能力。医学古籍《新修本草》里面就说,猪牙皂荚效果最差,选择皂荚洗衣服,应该选择皮薄肉多的皂角,这种皂角就叫做“肥皂”。
现在知道“肥皂”这个名词是从哪里来了的吧。
但是当时中国人使用方法都是把皂荚磨碎之后做成肥皂团,现代使用的固体肥皂是欧洲人发明的,要等到18世纪发明了用食盐制作纯碱的方法,才开始成规模的皂化油脂制造固体肥皂。
至于俺们中国,一直使用液体肥皂,高级的很呐。
最迟到南北朝的时候,不得了,中国人发现了一款高档洗涤用品——猪胰子。没错,就是猪身上的胰腺。因为猪胰腺里面还有丰富的消化酶,可以分解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所以如果衣服上面沾染了油污、鱼汤、米面的糊糊之类不好清洗的东西,用它来洗涤的话就特别的好用。
这个知识是在哪里记载的呢?大名鼎鼎的《齐民要术》,中学历史课本里面介绍过的,北魏贾思勰著作。
从此之后,中国就有了一种洗涤产品叫做胰子,一直到今天,北方农村还把肥皂叫做胰子。我年轻的时候听高英培老师讲过一个相声,相声里面,他就给自己的小姨子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小肥皂”,当他说自己的小姨子是小肥皂的时候,北方的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可是当时我完全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等我搞懂这个笑点的时候,高先生已经驾鹤西游多年,此外后话,不再多谈。
再说这个小胰子,因为它不但可以清洁,还有美容之功效,奥妙在于脂肪被分解之后生成了甘油,所以北方的大姑娘小媳妇发现使用小胰子之后,皮肤不但赶紧而且光滑滋润,于是大行其道。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研发。由于小胰子备受欢迎,人们开始以猪胰腺为原料研发了更加高级的洗化用品:澡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炫富死得快的大款石崇,据说家里就用上了这种高级化妆品:
金澡盆盛水,玻璃碗盛澡豆。那么澡豆是怎么制作的呢?铁锤在此透露秘诀,有心人完全可以依靠这个秘方发家致富啊。
就是把猪胰腺外面的油膜脏血撕洗干净,把里面纯粹的猪胰腺磨成浆糊,再和大豆粉,香料搅拌均匀干燥成块,那就是澡豆的成品了。
为什么澡豆比胰子还要好用呢?这里面有科学原理:猪胰腺被磨成糊糊之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内部的消化酶更加容易释放出来;此外大豆粉里面含有大量的皂苷,和卵磷脂,不但可以增加洗涤效果,还增加了乳化能力,更有滋养皮肤,美容美言之功效。实乃大姑娘、小媳妇居家旅行、相亲面试必备之物。
澡豆发明之后,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到清朝末年的时候,仅仅北京一个城市就有70多家胰子店。后来虽然受到肥皂工业的冲击,还是有一批人钟爱使用胰子。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北京前门外面还保留着合香楼和花汉冲等胰子店。
要知道这个合香楼,可是明朝崇祯年间开的店!300多年的买卖,现在有几家老店能追得上这年头?
光阴如流水,如今再提古人洗涤之事已经恍如隔世,如今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涂抹着成百上千种品牌的化妆品,揭开化妆品那张虚伪的画皮,还不就是甘油,凡士林掺合各种香料么。比起100年前的香胰子,不见得高明多少,至少,以前不会添加重金属吧。
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洗衣粉在中国出现也是60年代中后期的事,没有洗衣粉的时候,广州的老百姓就靠每人每月半块肥皂,这半块肥皂无论洗衣服和洗澡都靠它了。所以那个年代老百姓穿的衣服都以深蓝色和黑色为主,至于什么原因,现在50岁以下的人根本就不知是什么回事。60年代中,市面上有洗衣粉出现,那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不用,因为用洗衣粉洗衣服过水很麻烦,有时过4至5次水都过不干净。至于古人用什么东西洗衣服我就不清楚,我相信条很多朋友都不清楚,题主你最好去下面不用到第18层了,就到第10层看看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洗衣服的,知道后在头条告诉我们好吗。
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人又是怎么洗衣服的?千万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
洗衣粉在现代来说是很常见的,基本上家家户户在洗衣服的时候都会用到它,那在古时候没有洗衣粉,古人们又是用什么来洗衣服的呢?
我们都知道洗衣粉其实就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它最早是由德国的汉高于1907年用硼酸盐以及硅酸盐制作而成。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会用一种钾肥皂来洗衣服,而它主要由贝壳灰和烂木灰混合而成的,由于贝壳灰里面含有氢氧化钙,与烂木灰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钾。而氢氧化钾又会与衣服表面的油渍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衣服上的污渍去除。
到了秦朝时期,洗衣服时又换成了灰水,这是一种用草木灰泡制而成的一种清洁剂,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钾,它还是我们用于制造肥皂,玻璃的原件。洗衣服时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而且它制作的方法简单又实用,深受人们的喜爱。魏晋时期,皂角和澡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洗衣服的时候先将皂角上的硬壳给敲碎,里面的外皮就会露了出来,而洗衣服的时候用到的就是外皮里面包裹着的种子,把皂角放在水里就会出现大量的泡沫,而这些泡沫中含有大量的亲油分子,它们会与衣服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反应,再涂上皂角液,用水冲一下就好了。
皂角不仅被古人用来洗衣服还被用来洗头发,可以说皂角是去油渍最好的东西。《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另一种洗衣服常用的东西,它就是澡豆,原材料是猪胰腺,首先将胰腺清洗干净,再把脂肪肝撕掉磨成糊状,和黄豆粉以及香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放在通风出等它晾干就可以用来洗衣服了,此时用来洗衣服的澡豆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不仅仅追求将衣服能洗干净,还具有一定的香味。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强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是在不断的前进的。
皂角和澡豆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但是我们在电视剧中见到最多的一种洗衣服的方法就是用木棍敲打,这个木棍被称做捣衣杵,古人在洗衣服的时候首先将衣服浸泡在水中,然后用捣衣杵用力的拍打衣服,这样就可以将衣服中的污渍全部拍打出来,从而达到一定的清洁作用。
在没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拿什么洗衣服?
哈,哈!
在过去农村的大路边,或房前屋后栽植的一种植物树叫——皂角树。果实成熟后,把它採下来晒干,洗衣服时捣碎,放在被洗衣物上,搓洗,起泡,非常好用,又不污染环,比现在的洗涤类非常好。现在也极少见了!
优其用它洗过的头发,又发亮,又光滑,还带有一种天然野味香,就现在也有极个女人用它冼头发,但此物很少了,极少了!但不知她们是那里搞到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