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传说木华黎是一个奴隶出身,为什么会得到铁木真的器重和赏识,并且最后成为国王,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金朝与南宋在对垒之时,漠北草原上的蒙古正在急速崛起,蒙古乞颜部的铁木真最终一统草原,建立起了广大强悍的蒙古汗国,开启了横扫欧亚大陆的进程。

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过程中,除了他自身的能耐,更加离不开诸多人才的帮助。

成吉思汗帐下有四子、四养子、四杰,而四杰当中最出众的就是著名的木华黎。

与黄金家族血脉的铁木真不同,木华黎一开始只不过是个门户奴隶,他很早就追随在铁木真的身边,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铁木真经略中原攻伐金朝之后,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让他掌握长城以南的所有事务,他也成为了当时地位仅次于成吉思汗的人物,也是那时唯一的蒙古“国王”。

如果细说起来,木华黎并非天生就是奴隶,他出身蒙古札剌儿部贵族,这也是当时蒙古最强悍的部族之一,他的父亲孔温窟哇,很早就投奔了蒙古乞颜部。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做首领的时候,札剌儿部被主儿乞部征服,而主儿乞部听命于那时候的蒙古乞颜部,孔温窟哇父子也成为了主儿乞部的家臣。

据说在木华黎出生的时候,营帐之内白气缭绕,萨满大巫见到之后,断言这个孩子将来定然是贵不可言,而长大后的木华黎,身长七尺、虎首虬须,非同一般。

不仅长得很特别,木华黎还有一身的好本领。

在蒙古,男子擅长骑射并不奇怪,但木华黎不仅百发百中,而且力大无比,胳膊很长,他不仅武力值惊人,而且满脑子都是智慧,并非是个莽夫。

只是偶然的缘故,木华黎开罪了主儿乞的首领,差点被砍,在孔温窟哇百般哀求之后,木华黎才得以活命,并且跟弟弟一起,被孔温窟哇送给了铁木真做门户奴隶。

打从这个时候开始,木华黎就跟在了铁木真的身边,而且他一直忠心耿耿。

铁木真曾与蒙古的宿敌塔塔尔人对战,结果大败而归,当时遇上了一场大雪,天气非常冷,刚好铁木真弄丢了营帐,只能在草丛中过夜。

没想到,木华黎与博尔术等人,就在铁木真身边站了一整夜,为其遮挡风雪。

成吉思汗的一生征战无数,大多数的时候木华黎都追随在他身边,除了作战勇猛之外,木华黎对铁木真极其忠心,因此受到了成吉思汗的格外器重,深受赏识。

因为木华黎卓越的战功,在成吉思汗建立起大蒙古国的时候,木华黎直接就被册封为了千户长兼左翼万户长,在当时九十五个千户之中名列第三位。

当时,汗王庭帐向东,直到大兴安岭一带的广大地区,全都属于木华黎的封地。

在众多的将领之中,木华黎的地位与博尔术并列居首,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除此之外,木华黎还担任着当时的怯薛军之长,元朝建立之后,将木华黎确定为十大功臣。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之后,就开始远征金朝,也就是在与金朝的战争中,木华黎继续立下了大量的战功,木华黎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同天神一般。

元太祖十二年八月,铁木真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受持九斿白纛,拥有极高特权,这个时候的木华黎,成为了长城以南、辽河内外,大半个中原的王。

在受封太师国王以后,木华黎继续经略中原攻打金朝,而当时的成吉思汗,则准备着大规模的西征事宜,攻打远在中亚的花剌子模。

到了元太祖十八年,木华黎在军中病故,他临终还想着没能攻下汴梁的事情。

成吉思汗完成了对花剌子模的征伐以后,亲自带兵攻打凤翔府,而他对诸位将领说,若是木华黎还在世的话,那就不需要他亲自走这一趟了。

对于木华黎,成吉思汗的评价是,木华黎与博尔术是车的两辕、人的双臂。

从一个寻常的门户奴隶,到深受成吉思汗器重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的一生堪称就是一段传奇。

木华黎的人生,除了证明他本身能力出众,对成吉思汗绝对忠心,为蒙古立下大功,同样也证明了当年的成吉思汗用人眼光独到,就算是个奴隶,只要有才,仍能受到重用。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木华黎,蒙古帝国开国功臣,史书上记载其为人沉稳刚毅,足智多谋,臂长入猿,箭术仅在哲别之下,可挽二石(二百斤)强弓。在追随铁木真的岁月之中,忠心耿耿,危难之时,为主分忧;富贵之时,不骄不躁。持铁木真所赐九斿大旗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并数次救铁木真与危难之中。蒙古帝国建立之后,因其功勋卓著,成吉思汗封其国王。在蒙古帝国之中,木华黎是第一个受封王位之人,显然他的殊荣超越了铁木真的四个儿子。

木华黎出生于斡难河以东,史载他出生时,有一团祥瑞的白气从毡房中冒出。草原上的一位萨满看到这番景象,惊讶地说:“这个孩子长大后,必定非同寻常。”

出生之后,木华黎的人生看上去并不那么平坦,首先他的父亲就是主儿乞人的门户奴隶。在木华黎幼年之时,被父亲送给乞颜部做“梯己奴隶”,但就在乞颜部首领也速该死后,他被主儿乞人掳走。成年之后,他成了主儿乞首领撒察别乞的门户奴隶。木华黎自幼凶悍,且有勇有谋,刀术和箭术都属上乘,可眼拙的撒察别乞并没有重用他。

与泰赤乌部的塔里忽台一样,撒察别乞虽然与铁木真拥有同一个祖先,但是却貌合神离。在乞颜部首领也速该被塔塔尔人毒死之后,主儿乞人选择与泰赤乌人站在一起,将乞颜部的牧民全部抢走,将也速该的遗孀和孩子们丢弃在大草原上,而不管不顾。在长生天的眷顾之下,铁木真几次死里逃生,终于在成年后,铁木真凭借自身的魅力和英雄气概找寻回那些失散的牧民,并且有许多草原英雄投奔其麾下,甘愿为铁木真奉献自己的热血。

最终,铁木真将那些背叛自己和伤害自己的人全部铲除,在与主儿乞人的冲突之中,木华黎为了保护撒察别乞,差点用手中的弯刀要了铁木真的性命。在被俘之后,木华黎认为铁木真会将自己处死,但是铁木真非但没有杀他,反倒让他做了自己的“那可儿”(伴当、伙伴),并且允许他可以携带弯刀自由出入于自己的大帐之中。木华黎从一个门户奴隶变成了草原霸主的伙伴,他怎么能不一心一意的去效忠这位器重并信任自己的人。

有一年,铁木真作战失利,失去了牙帐。因此只能在草泽中安歇,当夜下起大雪,木华黎和博尔术张开毛毡,为大汗遮挡风雪,从傍晚一直到次日早上,竟然连脚步都没有移动过。铁木真被二人的忠义所感动,对长生天发誓,自己将来必定不会忘记二人对自己的忠义之情。

还有一次,铁木真与三十多名骑兵行经一处山谷间。观察到周围地势之后,铁木真对木华黎说:“我们的敌人就在两侧埋伏,我们要如何应对?”木华黎说:“我就以身护主,只要我的弯刀还在,我就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我的主人!”

话音刚落,果然一群敌寇就从附近的丛林中突然冒出来,木华黎立即张弓搭箭,连射三箭,射中三人。敌军首领问他:“你是何人?”他回答:“我是木华黎。”随后木华黎解下马鞍,拿在手中作盾牌,保护成吉思汗撤离。其余骑兵反击,敌人逃散。

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并被长生天赐名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国建立,木华黎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被并称为“掇里班‧曲律”(四杰)。

成吉思汗没有忘记这些草原英雄们的功劳,他说:

“现在国内平定,多是你们的功劳。你们对我来说,就像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一般不可或缺,你们应当了解我的这个想法,不要改变当初辅佐我的初心。”

随即,封赏诸将。木华黎与博尔术得到了最高荣誉,分別被封为左、右万户长,给他们配备相应的侍卫及仪仗,赐与他们诸侯王的待遇。

成吉思汗十二年八月(1217年),又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下赐誓券和黄金印信给他,并允诺这个“丹书铁券”可以让他“子孙传国,世世不绝”,犯三罪而不罚。

不但赏赐“丹书铁券”,成吉思汗还将弘吉剌部、亦乞烈思部、兀鲁兀部、汪古部等十支军队,以及吾也、契丹、汉军等军队,都划归木华黎麾下。成吉思汗发上谕说:“太行之北,由朕来管理;太行以南,由木华黎国王来治理。将九斿大旗赐予木华黎国王,木华黎国王立此旗发号施令,如我亲临!”

木华黎所得到的荣誉连铁木真的儿子们都感到嫉妒。从此,木华黎全权指挥对金国的战事,成吉思汗则率领主力大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木华黎作为征金大元帅,代成吉思汗发号施令。经过六年征战,先后征服了金朝统辖之下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大部分土地。伐金大军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之势荡平金军的所有军力。木华黎在此期间收服了很多金朝降将和汉大臣,让他们帮助治理中原,为成吉思汗开疆辟土。《新元史》曾说,他知人善任,有成吉思汗的风范。

成吉思汗十七年(1222年),木华黎围攻京兆府失败,导致怒火攻心,加之西夏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但没有派兵协助,反倒偷袭了木华黎的后军。木华黎盛怒之下,吐血而倒。1223年,这位草原巴特尔结束了自己辉煌且荣耀的一生。

当他的死讯传至成吉思汗的耳中之时,大汗闻言昏厥不醒,醒来之后,大放悲声,誓言要诛灭西夏,为木华黎国王复仇。

在木华黎死后,成吉思汗履行诺言,不但自己善待他的后代子孙,还下口谕让自己的儿子们依旧善待木华黎国王的子孙后代。英雄之后,必出英雄,木华黎的后代子孙中也是人才辈出,像孛鲁、速浑察、霸都鲁、相威、安童等,均是官居显赫的国之栋梁。自古以来,功臣贵胄之家,也有可以长保富贵的,但还没有像木华黎家族这样高官贵胄如此繁盛的。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木华黎(1170-1223年),札剌儿氏,又作木合里,大蒙古(与现在蒙古不是一回事)开国名将、立国功臣,是孔温窟洼第五子。木华黎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与博尔术等深受成吉思汗的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大蒙古“四杰”。

木华黎出身蒙古札剌儿氏,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东,自幼聪明,十几岁就能拉起两石大弓(指拉力约为240斤),长大后,史书说他 “身长七尺,虎首虬须,黑面”,“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 铁木真征战主儿乞部后,杀了他们的首领。铁木真需要几个强壮的奴隶,因为木华黎长得很壮实,被其父送给了铁木真当奴隶。从此木华黎跟随铁木真左右,兼任奴仆和贴身卫士。

有一次,铁木真与塔塔儿部对作战失利,因为撤退时匆忙,牙帐也弄丢失了,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只能在草地上凑合一宿。木华黎整夜站着为成吉思汗撑帐篷让他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又有一次,铁木真、木华黎等十余骑行经溪谷,遭到了偷袭,飞箭像雨点般落下。铁木真回头问木华黎:“怎么办”?木华黎答道:“以身挡之”。木华黎先用弓拨开了几只射来的箭,接着连发三箭射杀了敌人的三个首领、终于将第一拨进攻的敌人击退。然后用马鞍当做盾牌,保护着铁木真逃离险地。此后,木华黎因战功显赫,成为成吉思汗麾下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蒙古克烈王部与乃蛮部有世仇,经常相互厮杀。克烈王部可汗王罕势弱,向铁木真求救。木华黎奉命救援,大败乃蛮部,缴获了大批兵仗、牛羊和马匹。1202年秋,王罕背信弃义,联合铁木真的宿敌塔塔儿部。企图谋袭铁木真的乞颜部。铁木真集中兵力,命木华黎做为前锋,消灭了塔塔儿部。

1203年秋,克烈王部王罕与乃蛮等部联合再次卷土重来,铁木真仓促应战,先败一阵。铁木真命木华黎精选勇士趁夜袭击王罕的彻彻儿温都尔营盘,攻入了王罕的金帐,王罕父子被打败。王罕只身一人投奔乃蛮部,在边界被乃蛮边将当作奸细杀掉了,其子桑昆则身死异乡。蒙古强大的克烈部被消灭后,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1204年,木华黎带兵征服了乃蛮部。到了铁木真统一草原时,木华黎已经成为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统领着一大片草原地区。不久,木华黎位列“四杰”,成为了帝国的开国元帅。元太祖元年(1206年)腊月,也就是蒙古帝国建立时,木华黎与博尔术分别被封为左、右万户长。成吉思汗曾评价木华黎:“国内平定,你等出力最多”!

元太祖三年(1208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派使臣通知铁木真。金使臣态度傲慢、颐指气使,受到成吉思汗的斥责。金使回到中都(今北京),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卫绍王完颜永济,打算等蒙古使臣到了杀了他。铁木真得知后,便和金断绝了关系,两家从此互为仇敌。当时,成吉思汗正在为完成蒙古统一大业奋力拼杀,无暇南顾,金蒙暂时相安无事。在统一草原过程中,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等四人功勋卓著、又因忠勇辅佐铁木真有大功,被成吉思汗称为“掇里班·曲律”,意为“四杰”。木华黎因此成为元初十大功臣之一。

成吉思汗在后来征战中安置了不少金国叛逃过来的文臣武将,他们告诉成吉思汗金主荒淫无度、恣意杀戮、大失人心。铁木真认为“师出有名”,决计伐金。元太祖六年(1211年),木华黎跟随铁木真征金。木华黎策马横戈,纵横驰骋,大破金军,先在乌沙堡(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击败金将独吉思忠,引郭宝玉来降。后攻占西京(今山西大同)、昌州(今河北九连城)、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抚州(今河北张北县)等地。在野狐岭(今张家口市西北)与金军对峙。金兵号称40万,木华黎对诸位将领说:“敌众我寡,如果不拚死作战,恐怕很难击溃他们”。得到大家的赞同。木华黎亲率敢死队率先冲入敌阵,蒙古各路大军争先恐后挥刀杀来,金军大败,横尸百里,精兵良将失之大半,金军伤失殆尽。这一仗,金军大伤元气。“野狐岭之战”彻底扭转了蒙金双方强弱形势!

元太祖七年(1212年),木华黎率军攻占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县)。次年(1213年),木华黎跟随成吉思汗攻破居庸关、紫荆关,在五回岭大败金军,接着又攻占涿州、易州(今河北易县),由于中都城墙坚固,一时难以攻破,成吉思汗审时度势,留下精兵一部继续围攻中都,其他兵分三路,攻占金黄河以北之地。木华黎率中路军先后攻占河间(今属河北沧州)、恩州(今山东平原县西)、济南、徐州。回师途中又攻陷了密州(今山东诸城)。元军(蒙古军,后同)打仗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喜欢屠城抢掠百姓,但对有一技之长的人网开一面。元太祖铁木真采纳了尚书右丞耶律楚材的建议,这以后基本杜绝了烧杀抢掠的恶习。重点开始收集图书、药材等资料、物质。对保护了一定数量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和史料起到一定的作用。

元太祖九至十一年(1214-1216年),木华黎率军在辽东从事消灭金国老巢的战斗,参加大小战斗无数,终于获得了辽东、辽西的平定。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为扩大蒙古疆域,亲自领兵西征,木华黎被铁木真封为太师、国王、暂时掌管蒙古(元)全面行政事务,并全权指挥攻金作战。期间(1217-1223年),木华黎指挥或亲自领兵东征西讨、攻下黄河以北大部疆域。在成吉思汗七年西征期间内,木华黎实际主持国事五年,任内政治清明、管理出众、战功显赫。

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春末,元军在东攻潼关、西打凤翔受挫。木华黎生病,他说:“主上命我坐镇漠北,平定中原,今河北(这里泛指黄河以北)虽平,而河南(这里泛指黄河以南)、秦(指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巩(指甘肃以西)未定,难道不是我的命将尽了吗”?木华黎因病日重,回师渡过黄河,在闻喜(今属山西运城),木华黎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他对其弟弟带孙和身边的人说:“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披甲执锐达40年,东征西讨无数,没有什么遗憾的,唯独遗恨汴京(今河南开封)未下耳!汝等应该勉励啊”!言罢不久去世,时年54岁。

木华黎英勇善战,赤胆忠心,临死不忘征服金国。因此,木华黎深受成吉思汗信任,后来铁木真亲自攻打凤翔,并对诸将说:“要是木华黎还在,我就用不着亲自来此督战了”!言下之意对木华黎之死颇感惋惜!木华黎被蒙古族的人尊称为金肯巴特尔(真正的英雄的意思)!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木华黎。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有赖于他拥有一大批既忠心耿耿,又才能卓著的部属。木华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虽出生低微,本来只是个奴隶,但凭借自己对铁木真的赤胆忠心和不懈奋斗,最终成长为“蒙古四骏”之一,被成吉思汗封为万户侯、太师、国王。也是成吉思汗的侍卫中,唯一被他封为“国王”的人。

(木华黎剧照)

那么,一个奴隶侍卫,为什么能被成吉思汗封为“国王”呢?

一、卑微出生,与人为奴。

木华黎是札益忒札剌儿氏孔温窟洼的第五子,并没有高贵的出生和显赫的部族势力。他小时候是铁木真堂兄撒察别乞的奴隶。25岁时,因过错差点被处死。在其父的哀求下,木华黎和其弟才被转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

孔温窟洼谦卑地对铁木真说:“可令此二子为汝守国之奴。若其逃离汝门,则可割其踵,刃其肝而弃之。”

据说木华黎出生时,帐篷内有一团白气升腾,盘旋于帐篷顶部,久久不散。神巫见到这一异象,断言道:“此非常儿也。”果然,成人后的木华黎“身长七尺,虎首虬须黑面,挽弓二石强”。

(铁木真剧照)

二、才华卓著,深得铁木真赏识。

在跟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木华黎的才华得以完全施展,深得铁木真的信任和赏识。

他沉稳老练,足智多谋,勇武善战,和“四杰”之一的博尔术一道,被铁木真称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

在蒙金两国具有决定意义的野狐岭之战中,铁木真只有区区10万骑兵,而金国却拥有40万之众,面对兵力悬殊的局面,木华黎认为“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也”。

于是,他身先士卒,率领敢死队,策马扬刀,挽弓搭箭,对着金国的中军大营发起猛攻,彻底打破了金军大将完颜承裕的战前部署,大败金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在对金作战中,木华黎不但将蒙古人擅长远距离突袭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为铁木真攻下了数十座城池。还一改蒙古兵掠夺烧杀的风格,利用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采取一些怀柔之法,对降将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协助蒙古人守卫城池。

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得战争更具有持续性,节约了战略成本,还缓和了民族矛盾,大大地改善了蒙古人的形象。

(征讨金国)

三、忠心耿耿,谨遵为臣之道。

在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时,因木华黎功勋显赫,被封为万户长,官拜“太师国王”,赐只有铁木真才配拥有的“九斿白纛”。史载木华黎“征伐大事,皆决于己,故曰权皇帝,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礼”。同时执掌蒙古精锐“怯薛军”,挂征金大元帅之职。

铁木真曾对木华黎说:“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

但权势滔天的木华黎,没有得意忘形,始终谨遵人臣之道。

在一次同塔塔儿部的战争中,铁木真遭遇伏击,不但丢失了牙帐后无处安身,而且恰逢天降大雪,木华黎和博尔术整夜为铁木真撑毡遮雪,直至破晓。

还有一次,木华黎和铁木真率数十骑,路遇敌兵数百人突袭。一时箭如雨下,情形危急。生死存亡之际,木华黎挺身而出,勇敢地挡在了铁木真生前,为其挡箭。同时连发三箭,射死了敌军首领,吓退敌兵,力保铁木真安然脱险。

即便后来铁木真在西征时,将蒙古半壁江山“太行以南”托付给木华黎,他也没有因铁木真远征而有丝毫不臣之心,仍然一心一意地帮助铁木真征讨金国。

1224年,木华黎身染重病,临终时仍对最终没能攻下汴京而耿耿于怀,嘱咐其子孛鲁务必领军攻取。后来铁木真亲自率军攻打时,还感慨道:“如木华黎还在世,就不用我出马了。”

这年春天,木华黎病逝于班师途中,终年54岁。

洪武21年,朱元璋把木华黎作为蒙古名将配享太庙。顺治年间,木华黎的牌位又被清朝帝王请进太庙,永享皇家祭祀。

由此,后人盛赞木华黎是关羽转世,不愧为“蒙古忠诚第一人”。

(参考资料:《元史》)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看过金庸《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华黎”。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成吉思汗帐下有个“太师国王”叫木华黎。据传,木华黎是铁木真“梯己奴隶”(意指贴身奴隶),但从军后深得铁木真器重和赏识。那么,他有生平是怎样的呢?

1、手长过膝,射术超群,可拉二石弓

据《元史》记载,木华黎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为铁木真的“四杰”。他手长过膝(犹如当年的刘备),以挽弓两石而著名,两石弓是多少?根据宋元计量单位,换算今天的单位,相当于挽射120斤拉力的强弓。

作为“梯己奴隶”,木华黎的射术很快有了表现。一天,他随铁木真等30余人,骑马在溪谷遇到一伙强盗,“自林间突出,矢下如雨”。木华黎搭弓射箭,三箭三中,强盗头子高喊:“小子留下姓名。”木华黎大叫:“我是木华黎。”强盗最终退去。

在与乃蛮的战役中,木华黎、博尔术作为援军杀尽乃蛮部落。随后,克烈王可汗密谋叛乱,计划突袭铁木真,被下属告密。铁木真马上派木华黎连夜挑选精兵骑士,夜袭克烈王可汗的军营,克烈王可汗战死,其部下点将全部归降。

2、攻陷北京城后,曾想坑杀全部金军降兵

铁木真即位后,提升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铁木真说:“国内平定,你们的功劳最多。我和你们的关系,如同战车上的车辕,身体上的臂膀。”1212年,蒙古伐金,攻克云中、九原,围攻抚州。当时,金军号称40万,列阵于野狐岭。

铁木真以木华黎为首,组成上百人敢死军,纵马冲杀,金军阵角大乱,铁木真见状挥军而进,大败金军。1213年,铁木真兵临居庸关,大败金军高琪部,攻克涿州。1214年,木华黎跟随铁木真兵临北京,因金朝请和而撤军。

次年,副将萧也先计平东京,金将银青率20万人迎战,大败而逃。蒙军随后围攻北京城,城中粮尽,守城军士杀掉银青而投降。木华黎因为恼怒金军迟迟不降,准备全部坑杀降兵,因为萧也先的劝阻而罢休。

3、与铁木真相约,各自攻取半壁江山

1217年8月,木华黎为铁木真封为太师、国王。同时二人约定,以太行山为线,以北地区由铁木真打下来,以南地区由木华黎夺取下来。木华黎用5年时间,把太行山以南地区的金军占领城市多数攻陷。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其一:蒙军攻克真定后,木华黎采纳史天倪的意见,禁止蒙军抢劫和屠杀,释放被俘的平民,一改之前先攻城、后屠城的做法。

其二:金兵曾派2万人突袭济南,木华黎率轻骑兵500人击退,乘胜进军黄陵冈,金军20万人在黄河列阵死战。木华黎命骑兵下马,以箭阵大败金军。其后全境平安山东,建立行省,禁止杀戮,安抚百姓。

4、54岁病死于军中

此后,木华黎进军陕西,又转军攻打洛州,二度攻克隰州。1222年率兵出秦陇,兵锋直抵长安。金军20万人固守,木华黎留6000人围城、3000人守潼关,亲率大军出击凤翔,围攻月余没有攻下,就屯兵于渭水之南。

1223年春天,木华黎率兵攻下河西堡寨十多处,同年3月领军至山西闻喜县,身染重病,在病床前召来弟弟说:“我东征西讨40年,没有什么遗憾的事。只是痛恨不能攻下汴京,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当月病死,年仅54岁。

很多历史爱好者、发烧友不愿深究元朝历史,原因很简单:元朝把汉人、南人(南宋治下的江南地区民众)列为下等人,残酷对待。但作为蒙元历史上的名将,木华黎有诸多良善之举。也许,作为“梯己奴隶”出身的他,对普通民众有更多的同情吧。

同时,被后世称为“最忠诚于铁木真”的木华黎一生忠心耿耿,终死疆场,马革裹尸……这种忠勇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爱国是民族大义,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不能糊涂。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着“太师国王”之称的木华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木华黎并非出身奴隶,他能从铁木真的亲信,成长为大蒙古国、元朝的开国功臣,靠的是实打实的杰出能力;从他的身上,我们能见微知著,管窥那时的蒙古族能够纵横欧亚大陆的原因。

木华黎出自蒙古札剌儿部,他的父亲孔温窟哇就是铁木真的部下,并在征讨乃蛮部的过程中为保护铁木真英勇赴死。

而木华黎则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与博尔术、博尔忽、赤佬温并称“四杰”,成了铁木真最可靠、忠心的那可儿(也就是贴身伙伴)。他为人冷静沉稳而又胸怀智略,同时还是个力大无比、能挽强弓的神射手。

在统一蒙古部落的过程中,木华黎多次以身犯险,掩护铁木真脱离困境;并且还时常作为奇兵、发动突然袭击,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

由于功勋卓著,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时,册封木华黎为左手万户,掌管东边直至大兴安岭地区的军民(博尔术为右手万户);铁木真当时充满感情地将二人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国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

五年后,铁木真大举伐金,木华黎继续作为部将随其出征。野狐岭之战中,面对号称四十万的金国大军,木华黎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直杀对方中军;其后铁木真指挥主力跟进,金军兵败如山倒、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杀,死者遍地。

随后,木华黎先后率军征讨辽西、辽东,攻降金国的北京、兴中府,并且还平定了张致叛乱。

到了公元1217年,木华黎被封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同时,铁木真对二人进行了分工:太行以北由自己负责攻打,以南则由木华黎全权负责。也就是说,中原的战事完全由木华黎主持,几乎被视为大蒙古国的第二号人物。

在随后的六年里,木华黎指挥各族将士,转战于如今的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等地,与金军展开了鏖战。在他于公元1223年去世时,蒙古已夺取了金朝的大部分地区。

木华黎从一位保镖似的干将成长为主宰中原的一方统帅,并非仅仅依靠忠诚、勇猛和天赋,与铁木真类似,他学习能力出色,能够与时俱进、让自己逐步成长为兼具军事家、政治家素质的优秀人物。

首先,他作战风格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出自己多谋善断的特长。在讨伐锦州张致叛乱时,他攻敌必救,以攻击溜石山堡吸引对方出兵,随后则率军奇袭断其后路,将对方围歼在半路;

黄陵冈之战中,面对摆出背水一战架势的金军,木华黎灵机一动,下令将士下马齐射,一时间箭如雨下,金军支撑不住发生溃败,不少人落水淹死;

在进攻延安之战中,木华黎利用对方统帅完颜合达对自己兵力的轻视,以少量兵力出击,其后将对方主力引入早已设下的包围圈,一举击溃敌人。

木华黎的军事才华诚然过人,但他之所以能被铁木真任命为中原主帅,则在于他善于能听取他人合理意见,并且能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政治家素质。

比如,起初的木华黎跟铁木真很像,在攻城略地时动辄屠城。在1215年攻打金国北京时,他嫌对方投降的太慢,准备坑杀全城:“怒其降缓,欲坑之”;但随即在契丹人萧也先的建议下,他打消了这一主意,以鼓励后续的金人投降。

后来,在领军攻占中原时,木华黎甚至一改以往派兵抄掠、补充给养的做法,下令“禁无剽掠,所获老稚,悉遣还田里”,这么一来,不仅蒙军纪律面貌为之一新,所到之处也是“吏民大悦”,曾经的屠夫木华黎赢得了“仁者不杀”的名声,越来越多的金人向他投降。

同时,在与金国的交手过程中,木华黎对中原的农耕文明、政治秩序经历了陌生、认识、接受、学习的过程,在攻打金国城邑时,他曾叮嘱手下官员,获胜之后应当“即入城安辑之,勿苦郡县,以败事也”,即进城后就设置官员,以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全面抛弃以往蒙古人重抄掠、轻守土的方针,开始仿效中原制度巩固占领区。

此外,木华黎善于团结力量、吸纳各族势力加入蒙军,以共同对抗金国。在中原地区,他大量招降那些不满女真统治的汉族、契丹族武装,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永清史天倪家族、长清严实、兴中府石天应、原红袄军首领石珪、契丹人萧也先等势力。

根据以上转变,蒙军的后勤、兵员都得到了稳定而有力的补充;同时,借助各地土豪、世家的支持,木华黎在对金国的作战中不断积累优势。

从木华黎的特点与转变过程,我们就能发现蒙古部落崛起的秘诀:不仅将游牧民族的善战骁勇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能以务实的态度吸纳更为先进的文化,促使自己逐渐从草原部落政权蜕变为兼具农耕定居特征的混合多元体系,具备了强盛的综合实力,从而不断战胜一个个敌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