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所谓封神,就是将在商周之争中所殒命的人、仙、妖魔等封为真神,听起来能够做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终究还是要看先前是什么身份,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被封神。
在封神世界当中,人与妖怪若被封神,自然是很好的事情,然而对于仙而言,被封神的话不仅不是好事,反而是降低身份,而且加了束缚枷锁的坏事,仙被封神是一件坏事。
按照《封神演义》的相关设定,纣王无道,西周圣主已出,理当周兴商灭,而仙界三教,即人教、阐教和截教,不少仙人犯下红尘杀劫,要趁此机会清理一番。
鸿钧老祖、女娲娘娘还有三教的教主,共同拟定了封神榜,定好参与到商周之争当中,并且殒命者,无论人、仙、妖魔等,只要有所贡献,皆可上天封神。
在封神世界当中,神与仙是不一样的,仙绝大多数都属于三教之列,属于鸿钧法脉,当然也有不少的散仙,他们拥有法力,并且逍遥自在,不受任何天条的约束。
所谓的神,地位要低于仙,而且需要受到各种天条的约束禁锢,仙拥有逍遥之体,而神却只有元神与魂魄在天庭之内以供驱策,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三教之中,原本以通天教主的截教规模最大,通天教主的主张是有教无类,但凡有灵根者他都愿意传授法力,将其纳入碧游宫仙籍之中,所以碧游仙人什么怪物都有。
元始天尊就曾直言,通天教主收徒弟不长眼,收了许多被毛戴角卵化湿生之禽兽,虽说是难听了点,但也说的没错,通天教主的门徒,的确有大量的异类存在。
整体来说,截教门人当中法力高深的非常多,但心思恶毒心术不正的也很多,在商周之争中那些瘟仙之类,歪门邪气的碧游仙人比比皆是,其法术一看就不是正道。
因为碧游仙人鱼龙混杂,明明都是仙人了,却还是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更是违逆鸿钧法旨,助纣为虐,因此有必要大浪淘沙,诛杀其身断其劣根,帮助他们成就正果。
封神榜拟定的时候,理由非常正当,通天教主也不好说什么,而且拟定的事情他也是参与在其中了的,他回到碧游宫之后,只是警告碧游门人,切勿下山参与封神之争。
其实截教门人当中,许多修为法力高深的大仙,都知道封神之争,出山必然应劫,但他们为了一时意气,经不住申公豹的“道友请留步”,最终没有一个能够逃脱。
商周之争,大量的凡人与山精妖怪都殒命在战场上,他们被封神其实还算是好事,毕竟成神也就是成就了正果,然而对于那些仙来说,那封神的意义就完全相反了。
本来仙做得好好的,自由自在可以专心修炼,不受拘束,可一旦封神,就成为了天庭的臣子仆从,要永远听命于天庭驱使,自由身变成如此这般,仙,当然都不愿封神。
《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不愿意很正常,神不如仙,还要死一次,没肉身,处处受制,并且没自由。
一、神的地位不如仙
《封神演义》原著小说里讲的很清楚,三教共立封神榜,根基最佳者成其仙道,次者成其神道,再次者成其人道。所以,仙强于神,神强于人。那神从哪里来?就是靠封神榜封的那些死去的仙和人。所以,如果生前是仙,做了神自然是掉价的,哪怕不是仙,只要是阐、截二教的弟子,也都是以做仙为目标,结果做了神,那自然是心里一百个不乐意。
做了神的那些原本的仙,并非本领不济,相反,很多还非常有实力。比如赵公明,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打得阐教门人抱头鼠窜,后来燃灯道人得了成了他最厉害的法宝,即使法宝丢了也一样本领非凡逼得要靠陆压做法暗地里害死他;云霄、琼霄、碧霄三个娘娘,九曲黄河阵和金蛟剪,把十二金仙废成肉体凡胎;金灵圣母更是真刀真枪一人独战变出化身的文殊、普贤、慈航三大士,丝毫不落下风。这样水平的仙,甘心看着手下败将十二金仙一个个耀武扬威地做仙,自己能甘心做神吗?
二、神没有肉身,会受到限制
那些封神的人或是仙都要经历死一次,原本的肉身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烧成灰烬,有的被压成齑粉,而死后也仅仅是魂魄进入封神台,所以受封为神的也仅仅是魂魄而已,然后他们就到各自岗位上去了,也不会补一个肉身给他们。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没有肉身是很惨的。哪吒当年为了化解陈塘关的灾祸自杀,没有了肉身,就要靠母亲给自己建造一个庙宇,才能确保魂魄不灭。后来李靖把庙宇砸了,哪吒差点灰飞烟灭,靠着师傅太乙真人给他做了莲藕化身才幸免于难。故而哪吒恨得要杀李靖。神也是这样,他们没有肉身,封神之前封神台是他们魂魄的栖所,出了封神台就会灰飞烟灭。封神以后,他们的职责所在地就是他们魂魄的栖所,如果擅离职守,一样也会灰飞烟灭。所以为什么大小神灵都要有自己的庙啊,就是这个道理。
三、仙自由自在,神各司其职
我们看《封神演义》里的仙们,都在做什么?基本就是今天我找你喝酒,明天你找我下棋,后天我们一起找别人出外闲游。无拘无束,吃喝玩乐。靠着各种仙丹仙果也是长生不老,永葆青春。
神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岗位,不能擅离职守。工作也特别枯燥烦闷,雷部要管刮风下雨,瘟部要管施放瘟疫,太岁部要各处巡逻,等等。这些工作日常要被天庭监督,做得不好会受罚,前面说了擅离职守太久还可能灰飞烟灭。还有打神鞭这样的东西在随时会有人打他们,这位子能做的开心吗?
《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封神榜》是一部广受大家喜欢的神话小说,由明代作家许仲琳创作,这部作品在神话类小说圈地位非常高,特别是近代很多修真玄幻小说,都有借鉴《封神演义》的神仙体系和故事情节。
关于“被封神是不是好事”这个问题,小哥结合《西游记》来分析一下,因为都是神话小说,虽然体系和故事情节不同,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强行串联起来的。
(脑洞作品,不喜勿喷!)
神仙是怎么来的?在《封神演义》这部作品中,作者详细的为我们描绘了天庭的神仙是怎么来的。
远古商纣王无道,百姓苦不堪言,西岐起义军,联合其他诸侯一起推翻残暴的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这是人间的一场浩劫。
在仙界,每隔一千五百年,就有一场杀劫,所有没有证道的神仙都要参加,只有完了各自的杀劫,方能抱元守一,无牵无挂,无因无果,才有可能修得大道。如果有的神仙躲避杀劫,到时候天劫一到,魂飞魄散,再无修道的机缘。
所以《封神演义》中,昊天金阙大帝为了招聘人手,协助自己管理六界,请求鸿钧老祖指派昆仑十二仙首做自己的下属,但是元始天尊不同意,所以鸿钧老祖才想出这么个折中的办法,将神仙劫和人间帝王运转结合起来,一方面众仙完杀劫,一方面顺应天意,周王朝取代商王朝,同时有为昊天金阙大帝招纳足够的人才,组建管理团队。
此可谓一石三鸟,面面俱到。
封神的过程。封神的过程就是众仙家相继加入战场,逐一上榜的过程,最后封神的时候,肉身成圣的只有李靖,二郎神杨戬,哪吒,雷震子,韦护,金吒,木吒七人,其余的都是肉身消亡,仅存魂魄,被封印在“封神榜”里面。
当然,也有部分特别厉害的神仙没有上榜,特别是那些被西方教收纳的人员,比如多宝道人,长耳定光仙等等。
荣登封神榜的好处和坏处。上榜的好处。
上榜的好处非常明显,假设没有“封神榜”的庇护,那么截教的很多仙人,因为所造的杀孽等各种因果非常严重,在神仙劫来临的时候,大概率会魂飞魄散,而有了封神榜的庇护则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的魂魄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肉身被毁,以后还是可以继续修仙的。其他上榜的人都是如此。
上榜的坏处。
上榜的坏处也非常明显,首先失去人身自由,因为以后都要在天庭上班了,就要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远远没有做散仙时候那么逍遥自在。其次,一个修仙者如果肉身被毁,那么他的法力修为就会被大幅度削弱,并且修为再也不会提升。就比如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后,肉身被毁,虽然后来其师傅太乙真人为他铸造了身体,但是他的法力修为再也无法提升,这就造成了他永远长不大,永远是个孩童模样。
《封神演义》到《西游记》之间,天地发生了那些变化?熟读《西游记》的朋友可以发现,在《西游记》的世界中,地界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修仙者,除了一些诸如乌巢禅师,镇元大仙这样的仙界大咖,其他地界的修真者真的非常少,并且实力很一般,而在西行大道上面兴风作浪的妖怪,很多都之是天庭高官的坐骑一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地界再无修真高手?
据小哥推测,在“封神大业”完满举办后,各位星君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也就是自此以后,天地间有了由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组成的“周天大阵”,此阵按天地之道运转,用以维护六界的正常秩序。
而“周天星斗大阵”阵成之后,此阵吸收天地灵气,致使地界灵气匮乏,直接导致了修真者锐减,可以说到了凤毛麟角的地步,而其他普通的修真者(西游路上的妖怪),都是入不了大场合的。
所以在《西游记》中,天庭可谓了聚集了三界修真界的精英,因此在这个时候,封神榜中上榜的神仙,可谓是高高在上,志得意满。
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对于一个普通人,突然中了五百万自然是喜从天降。但是对于一个顶级富豪,突然只剩五百万身家,简直是灭顶之灾。所以说,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的感受是不同的,关键问题不在于事,而在于人。
《封神演义》中最终的封神也是如此,你说他是好事,无可厚非,只不过是否情愿,就要看对谁而言了。
封神榜上不同的两类人元始天尊曾说过,福德深厚者成仙道,次之成神道,再次之则享人间富贵。换言之,得大道,是众仙的最佳结局,封神的众仙位居其下。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多为阐、截两教门人,他们加入两教修行的初衷自然是修行并追逐最高境界,封神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所以自然看起来不太满意。
但也并非全部如此,封神榜上也有很多凡人,并且在封神之后地位崇高,比如伯邑考和黄飞虎。他们的有限生命最多不过百年,终是要一死的,之后轮回转世。但是成神则不需再受轮回之苦,对他们而言,死则为不死,是有赚无亏的。
这也对应了题主提出的问题。对于凡人来说,封神自然是好事。而对于炼气士而言,自然就心不甘、情不愿。
封神的硬条件除了炼气士与凡人的不同立场、目标而呈现的不同态度之外,封神还有一个硬性的条件,就是必须身死。
很多人认为三霄娘娘中的云霄和阐教“反骨仔”申公豹并没有死,他们一个压在麒麟崖下,一个填北海眼。确实,书中是如此交代他们结局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封神台本就只招魂魄,最终封神时,云霄和申公豹都是柏鉴引来的,可见他们只剩魂魄了。所以说压在麒麟崖下和填北海眼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处死的方式,只是说得没有那么明了而已。
另外,姜子牙封完神之后,还少了两个,于是命人抓来了飞廉和恶来,然后直接斩首,再引魂封神。这就说明了凡是封神者,必先身死,不然他何必多此一举。
所以说这个“死一次”的SAO操作也是让很多炼气士反感的,毕竟他们中很多都是一方霸主,颇有身份地位,“被杀”总是耻辱的。
封神榜上的大能封神榜上有几个实力极其出众的人物,可以说如果不是封神大劫没过去导致身死,他们将来不是没有可能走到炼气士的顶点——成圣。
比如金灵圣母、三霄娘娘、赵公明,这些都是足以让顶级二代弟子燃灯、陆压抱头鼠窜的人物,他们都有过万载的道行,哪里会甘心最终成了天庭的所谓“神”?
或许只是一种惋惜天下炼气士有数万之多,摸得到成圣门槛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多数的炼气士明白,自己终其一生或许也达不到那个程度,毕竟自知之人还是要多过自视甚高的傻缺的。
换言之,除了金灵圣母等几个顶尖的大人物外,其他人是没什么成圣的机会的,他们即便继续修行,也很难登上高峰。而且即便是金灵圣母几个,也不过是有希望而已,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同样不高。
那么为何在封神时还是显得有些不情愿呢?其实,这不过是对失去的一种情绪转变而已。
很多人一直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即便他们知道,梦想遥不可及,可是再中断梦想之后依旧会惋惜,会懊恼,甚至痛哭流涕。封神中的炼气士也是这样的心态,封神意味着自己将来连白日做梦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谁又开心的起来呢?
另外还有一点,两教门人虽然上有掌教,但是平时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道场逍遥自在,甚至独霸一方。封神,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日子一去不返,无论多高的神位,也是供人驱使的劳碌命,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是炼气士追求和想要的。
以上便是个人对“封神”一事的浅见,见仁见智,不喜勿怪哦。
《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被封神,云中子的态度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身消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茫茫付度外。吾不思理正事而种韭,吾不思取宝名如舍芥,吾不思身服锦袍,吾不思腰悬王带,吾不思拂宰相之须,吾不思恣君王之快,吾不思伏弩长驱,吾不思望尘下拜,吾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锺,吾不思用我老荣膺叁代。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制芰荷以为衣,纫秋兰以为佩。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雅怀恍如天地同,兴来犹恐天地碍。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蟠桃会。那里管玉兔东升,金乌西坠?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刻苦修行,吸收了那么多的天地元气,度过了无数的劫难,终于成为散仙之体,可以逍遥于天地之间,有钱有地位,有事弟子扶其劳,没事的时候吃吃老百姓的供奉,这样的日子谁不喜欢呢?
尤其是天生地养,有些灵气的半仙半妖之体,对于这种生活更是无比向往,哪怕是修道期间遭受再多的天劫,哪怕是过程凶险无比,也是一定要修炼成仙的,就是为了这闲散逍遥的后半生。
但是一旦被封神,就好比被关进了囚笼一样。
住在天宫不能随便下凡,不能吃喝玩乐,受到各种清规戒律的约束,这对于过惯了闲散生活的散仙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恶。
就好比是一个程序员,平时有灵感了就编程,没灵感了就休息,有时候可以白天晚上连轴转,有时候可以一休息好几天,进入系统后,能行吗?各种考核、问责就能把他折磨疯了。
散仙们不但要放弃以往的幸福生活,进入天庭后还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还得受到各种约束,恐怕这是谁也不会愿意去做的吧。
《封神榜》结尾被封神应该是好事,为什么看起来不愿意?
好与坏是相对的。封神事业对于人间许多凡人来说是好事,如黄飞虎,纣王,伯挹考等,从人道跨越到神道。
对于仙界特别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门下来说,是大大的坏事。所谓根行上者成仙道,根行次者成神道,根行薄者成人道。因此,仙道高于神道,这是封神演义中的理论设定。第一,三界仙人只有犯下杀劫,才会堕落入神道,销去仙籍,死于非命。导致金身破灭,受天庭约束,无法自在修仙,周天学道,而且之后也难以长生不老,很有可能再入劫难中,饱受轮回之苦。
第二,封神榜的名额和编制很有限,截教被西方教抢走的几千弟子,没有一个封神的,总体神位也不过不到400个。只给了类似于闻仲,赵公明,吕岳等颇有实力的上仙不错的职位。原始天尊门下阐教,大部分职位和权力都不错,可以说是一个不公平的分配。第三,女娲娘娘,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商量封神大业之时,就瞄准了截教门下鱼龙混杂的现状,唯恐难以制约,打算分化瓦解,试图重组秩序。通天教主对此心知肚明,于是三令五申弟子不许下山,以免成为封神榜上之神。但是,一些人还是忍不住要找阐教算账,最终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第四,昊天上帝当时的势力没有一统三界,类似于女娲门下,鸿钧门下,西方接引准提门下,还有原始天尊门下,通天教主门下,太上老君门下等仙人,天界不过是一个地方政府,没有统摄全局的能力,自然那些高傲的仙人不愿意屈身下就了,给神界大佬打杂的事情谁会去干?不少仙人也是名山洞府的霸主,跑过去做跟班,心有不甘。可以说,一部封神演义,里面蕴含着许多道理和细节,需要不断品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