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三月三下雨不好吗?

今天刚好农历三月三,广西人放假唱山歌的日子,也是传统的上巳节,以前进行“祓禊”之日,但不巧的是,今年的上巳节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雨。

三月三青蛙呱呱叫,陈谷烂米没人要!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

自古以来就说,春雨贵如油,只不过是在三月三这一天,如果天上下雨,人们觉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下雨,对于农业的收成是很不利的事情。

在传说之中,三月三这一天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也是女娲“分阴阳,定鸳盟”的日子,在道家传说中,还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与真武大帝的寿辰。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民间极被看重,而这一天,人们都要前去郊外的河边进行祓禊仪式,驱邪爙灾祈求平安,除此之外,三月三也是礼法森严的时代,青年男女难得可以结伴出游谈恋爱的好日子。

从各方面来说,人们都希望三月三这一天能够有个好天气,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最好,只有这样所有的活动才能照常进行,并且有着深刻的农业寓意。

以前的科技比较落后,农业完全靠天收,人力几乎无法改变什么,所以人们只能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找出规律,尽可能去适应自然变化才能比较好的应对天象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三月三这一天的天气如何,对后续的天气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天下雨刮风,那么后面就可能阴雨连绵,若这天天气晴好,那后头的气温就会稳步回升,那时的人们,非常害怕三月三的时候下雨。

尽管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需要充足的雨水,可正所谓“前怕初三雨,后怕十六阴”,三月三一旦下雨就可能意味着持续半个月的阴雨,还极可能带来倒春寒的灾害。

春天是大多数的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水源之外,光照与热量也是很重要的,若是持续半个多月不停下雨阴天,对秧苗的生长也极其不利。

并且这个时期的天气还不那么稳定,要是来几次倒春寒的话,那么就更加糟糕,最终粮食蔬菜水果之类的农作物,都可能因此而减产乃至于绝收,这并不是开玩笑,因为以前的人对于天象变化无能为力,所以很恐惧这样的天象。

古代大多数的人都依赖于土地生存,如果收成不好的话,日子肯定难过,穷苦人家甚至要典卖妻儿,富人家情况好点,需要将马匹卖出去度日。

春天的时候,田地里的青蛙是非常常见的,而人们也发现,春天如果下雨的话,田地里的青蛙通常都是不叫唤的,只有晴天才蛙声一片。

实际上这是因为春天阴雨连绵的话,气温就会降低,新陈代谢降低的青蛙行动迟缓,而这个时期原本是青蛙们求偶交配的时节,若是下雨,青蛙们就没了精神,自然也不会再不停蛙鸣吸引另一半,原本骚动的时期也就只能推迟。

因此,三月三落雨青蛙哑,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现象,要是青蛙全都集体失声沉默,那代表着气温的确是降低了,这也是很不好的事情,对农业不利。

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倒春寒”这个词儿,意思就是尽管已经到了春天,但是天气温度还是捉摸不定,经常突然就降温了,甚至还会下点雪。

天气忽冷忽热变化的时候,人也时常容易生病,而农作物就更是如此,尤其是以前条件技术很不发达的时期,那时的人们就更加害怕出现各种极端的天气,风调雨顺实在难得,要是持续的艳阳高照或者持续的阴雨,都是人们不愿见到的。

三月三这天的天气,的确是后续天气情况的一种预兆,不过时代不同,如今是个人定胜天的时代,而且现在人的选择更多,即便是农民们也没必要因此灰心失望。

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今天就是农历的三月三了,自古至今,三月三在民间中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也叫上巳节,不仅是祛求吉的节日,更是青年男女外出春游的节日,在这一天,青年男女野外踏青,自由择偶,是属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特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都以三月三作为自己的情人节。

那为什么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呢?

因为我们都是知道:春雨贵如油。一般来说,三月三下雨水,有很多的地区,正是当时的时候。为什么会造成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呢?

三月三青蛙哑,不是指真的哑了,指的是青蛙停止叫鸣。我们都知道,青蛙叫鸣是在阳历四月份的左右开始的,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蛙的叫声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根据地域和天气相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结果。青蛙不叫一定是温度变低的。

在北方,三月正是冰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是倒春寒,本来是阳春三月天,农民种植的日子,却突然遭受到倒春寒,霜雪雨水,又叫桃花雪等。这样低温不但令到农作物受到冻害,也会令到一些青蛙躲藏回到洞穴,延长了冬眠的时间,这样在农田里就没有了青蛙的叫声了。

在南方也会受到影响,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青蛙都冷到停止了叫鸣。证明这样的灾难天气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农民的春耕不能如期的进行,农作物受到了冻害。最终会造成庄稼的减产,损失非常的大。

在以往的农民,都是看天吃饭的,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如果没有收成不好,粮食必不够吃。那怎么办,只能另想办法了。穷人只能卖妻,卖给经济好的人家,这样大家都不至于饿死。而富人稍为好一点,他们还有其他的财产。比如牛马,但在饥荒之年,牛马也发挥不了作用,还要耗费粮食,所以它们首先在变卖的行例里。

所以”三月三下雨青蛙哑“中的雨水,不是一般的春雨,而是反常寒冷的天气下的雨水,它的出现,令到青蛙躲到洞穴里面不叫了,产生了因果的关系,令到荒年失收了,农民要卖妻,富人要卖马才能维持生计。

但如今,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农民人们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降低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利用大棚种菜,人工降雨等。现在的人们并不像过去那样受天气异常的苦。

所以俗语也就是一句俗语,我们受影响并不大。但也提醒了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三月初三日头笑, 陈谷烂米无人要, 三月初三起大风, 桃李果树都放空, 三月初三起风暴, 碗豆油菜收不到, 三月初三天若下, 穷人卖妻富卖马。

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还有一句俗语“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在江边走”;这句话和题主引用的俗语意思差不多,无非就是说“春天的天气,小孩的脸”,难以预测。

其实按照一般规律,大凡月头(初一、二、三)不下雨,这上半个月就有望是晴天?如果初十五、六下雨,那么接下来的下半个月就不会见太阳。

农耕社会从古至今都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应该上上下下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愿望;农历的三月三,又差不多是。

南方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区育秧!插秧的日子,如果雨水多了,下个不停的话,秧苗就可能会烂掉;其次,刮风下雨的时候,在水田插秧其实整个人都会冻得瑟瑟发抖;

简单说,如果秧苗不能正常成活,长时间没有充足的日照,秋收时节节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恐怕地球人都知道吧!

过去的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不就是盼望秋收能够有个好收成吗?穷人的日子过不下去,富人也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农业歉收,国家粮库又没有开仓放粮,农民起义就很可能发生。

当然,现在与过去相比完全不一样了;水利灌溉以及调控网络近乎完备;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旱灾或者内涝,对农业的影响非常有限。

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农村好多俗语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比如这句“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俗語。三月是指农历三月,阳春三月,万物更新,百花开,百草绿。正是农历谷月前后,这时候“春雨贵如雨”。如果下一场喜雨,农民种瓜点豆,一定会有一年好收成。怕就怕倒春寒,三月三左右雨下个不停,气温一直很低。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了应该青蛙鸣叫的季节,青蛙由于气候太冷,仍然不叫。苐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讲,如果从三月三就开始遇到了倒春寒,並且持续很長时间,必然影响农作物播种。接下来就会是一个灾荒年份,出现穷人卖妻妻富人卖马的现象。

村里的老春叔就讲过一个民国初年的故事。那一年一冬无雪,天气干旱。到了三月,下起雨夾雪,后来阴雨天气一直持续到五月。气温持续走低,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倒春寒。过冬的小麦生長受到严重影响,连常年一半的收成都不到。大春作物,种下去出不了苗,种子都烂在土里。那一年,农户大都只收了少量小麦和一些晚秋作物。灾荒严重,粮价飞漲,村里很多人外出逃荒。也出现了卖儿卖女现象。

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很高兴来讨论这个问题:农历三月初三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明这个节气冷暖空气交替往复,气候比较湿润雨水也逐渐增多。

清明下个节气是谷雨,北方俗语说:“谷雨地化通”,南方冬季地不会冻,清明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

如果农历三月初三清明前后阴雨过多,日照时间短,地暖会上升缓慢,冰冻的大地迟迟不化通,冬眠在的青蛙不苏醒,怎么能听到青蛙叫呢?

所以三月三雨水多是造成倒春寒是青蛙哑的主要原因。同时地温低不但会直接影响过冬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也会使春播农作物进程滞后,而影响秋季收成。

东北有农谚:“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个季节是个忙碌的节气。一年四季在于春,错过这个季节,在农耕时代,还指望什么呢?为了生计,只得“穷人卖妻富卖马”了。

这句农村俗语,单纯从气象意义上来讲还有些借鉴的意义。由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己经一去不复返了,俗语內容的实质就与现实生活也就关联不大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