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在《封神演义》原著当中,有个非常特别而且厉害的角色,也就是陆压道人,他不属于阐教、截教与人教三教之中任何一方,但法力极高。
他与阐教没有什么交集,但他却不遗余力帮助阐教对付截教。
不管是用钉头七箭书除掉赵公明,还是后来在诛仙阵与万仙阵内,陆压道人都是完全站在阐教这一边的,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他到底图个什么。
陆压与阐教,其实没有任何渊源陆压道人初次登场,就是在闻仲请去了赵公明,将姜子牙的大军与阐教十二仙全都挡住寸步难行的时候。
赵公明的法力实在太高,即便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也是屡屡败阵吃了大亏。
就在周营一筹莫展的时候,陆压道人出现了,而他来了之后,包括燃灯道人在内,所有阐教中人都不认识他,换言之,陆压道人与阐教没有任何关系。
毕竟按照原著,陆压道人乃离火之精,诞生于混沌未开之时,他的资历不逊于通天元始,燃灯等人根本不可能会认识他。
按照原著的描写就是:
混沌从来不记年,各将妙道补真全。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
赵公明与他的三个妹妹都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诞生的先天之灵,因此修为法力根本不是燃灯与阐教十二金仙可比的。
唯独陆压道人,他也差不多的程度,而他也有十足把握对付赵公明。
“他只知道术无穷,岂晓得玄中更妙?”
从表面来看,陆压帮助阐教对付赵公明,代表的乃是天道,因为赵公明助纣为虐乃是逆天的行为,陆压自然不能放过他。
陆压帮助阐教,就是帮助人间在破十绝阵的时候,陆压也出现过,他破的就是白天君的烈焰阵,陆压用三昧真火焚了烈焰阵的阵眼。
“燧人曾炼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烈焰空烧吾秘授,何劳白礼费其心?”
众所周知,当年人类从混沌蒙昧中走出来,最终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火的掌握起到了非常关键与重要的作用,上古就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陆压乃是离火之精,当年燧人氏的火就是他传授的。
可以说,帮助人类发展出文明的薪火得益于陆压,他是人类的大恩人,他毕竟也是得道者,阐教帮助人类安定天下,自然也就是他的伙伴。
顺应天道,成就自己的道果在原著当中,陆压的法力的确极高,而且他诞生洪荒之前,在仙界没几个能胜过他,可是很尴尬的是,陆压却并没有成为圣人。
“吾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陆压得道极早,却只是个散仙,他见到老子与元始天尊,行的还是晚辈之礼。
仙界之中,若非加入鸿钧法脉,那几乎都是散仙,除非是圣人,可陆压道人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所以资历再老也终究是个散仙。
虽说是个散仙,但陆压得道极早,他早就知道了天道的奥秘所在,也知道何为顺逆。
武王伐纣乃是顺应天道,天下应当周兴商灭,而阐教帮助西周,行的就是正道,乃是顺天,截教明里暗里帮助殷商,就是逆天而行。
通天教主自然也知道这些,只不过封神之战中应劫的几乎都是他的门人,所以他心中不甘心还是要冒险,但陆压却不必如此。
陆压知道最终顺天取胜的,必然是阐教,他帮助阐教也是为了自己。
封神之战后,人间与天界都会建立新的秩序,陆压帮助阐教自然也就是取信于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为自己证混元道果,以摆脱散仙身份。
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许仲琳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是西昆仑一个逍遥散仙,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谁也不爱搭理,“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不去蟠桃餐寿药,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火云洞三皇和昊天女娲系,老君与元始鸿钧系,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最为得意的两大神仙体系,陆压都清高得不得了,谁也不拜,不鸟他,一副遗世独立,傲视群雄的样子。
可是呢,封神大战中,陆压道人却不请自来,上赶着要来出工出力,西方教准提、接引二圣可是元始天尊邀请来的;非但不要薪水,万仙阵后,他还主动把自己最得意的宝贝斩仙飞刀白送给姜子牙。这就奇怪了,这不是完全赔本的买卖吗?哪有上赶着出工出力白忙活一场,又把自己证道的宝贝命根子送给别人的道理?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阐教和截教争斗,关你什么事儿?
所谓无利不起早,神仙也是如此。陆压道人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某种利益,而且我们从他的那种主动的态度与舍得的豪气上看,那必定是个非常大、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利益,一句话,路压道人是来份蛋糕的。那么问题来了,这块蛋糕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有多大,以致他连身家性命和神仙证道吃饭的家伙斩仙飞刀都不顾?他最终是否如愿以偿了呢?亲,不要急,你且随本公子一起来看——这个蛋糕足够大。
第一、情有所起:封神大战的背景与当时的神仙山头——散仙陆压很受伤。封神大战,阐教与截教互殴,商周互伐,陆压上赶着来凑热闹,看起来他很轻松自在,随意为之,实际上,他也有不为人所知的苦衷,他不得不这样做,以此来筹划他这个逍遥散仙的未来,一个大好前程。怎么说呢?这就涉及到当时的神仙界的大佬们的势力划分和整体格局了。
《封神演义》中的神仙架构体系,长公子认为,可以用“三纵三横”来概括。
(一)三纵:火云洞三圣皇与昊天瑶池女娲系与老君、原始、通天鸿钧玄门昆仑蓬莱系。
1、女娲系:
“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我们从陆压道人这句狂言中可以明确地推出来,封神世界里主导天道秩序的就是火云洞三圣皇与女娲,以及他们的代理人昊天与瑶池王母,”上“和”中“,很明显了,不应该有什么争议。
这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女娲系,这是一个山头,而且是具有实际”治世“资格和能力的神圣派系。他们既指定天上神仙主宰“天帝”,也指派地上的人间王者“人皇”。这个山头是当时神仙界一等一的存在,属于金字塔的顶端。
2、鸿钧系:
地面上的神仙,实际则是鸿钧系占了上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是鸿钧道人玄门下的三位得意弟子,特别是通天教主支系,享有“有教无类、万仙来朝“的名誉和盛名。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神仙族群,具有绝对的地面硬实力。
3、西方教:
《封神演义》对西方教的来源与势力范围介绍不多,但是,窥豹一斑,我们从准提道人和接引倒道人在封神大战中的身手和自立西方教门户上看,也是不可小觑的存在,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山头。
(二)三横:
三横主要从地面上的神仙派系上说。
1、西方教是一个山头,这不用说了,准提、接引二圣。
鸿钧道人玄门下,实际则是分成了两个部分: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两位师兄的阐教,掌教人元始天尊玉虚宫在昆仑之巅,我们称之为是昆仑系;通天教主小师弟的截教,碧游宫在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我们就叫做蓬莱系。
2、昆仑系: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昆仑系,被称作是鸿钧道人门下的“名门正派”,人数不多,走的是精英路线。昆仑山自古就被视为是神山,圣山,也是所谓的龙脉所在。
3、蓬莱系:
通天教主的截教,即是蓬莱系,由于秉承“有教无类”的授课模式,各种披毛挂角、湿生卵化者比比皆是,虽然人数众多,高手如云,万仙来朝,可是呢,却被称之为是不走寻常路的”邪门歪道“。蓬莱仙山,自古也是出大仙的地方,秦始皇不就派徐福携500童男童女去海上求长生不老的丹药了嘛!
所以你看,纵向有女娲系、鸿钧系和西方教,横向则是地面上的昆仑系、蓬莱系和西方教,这就是当时的神仙界的世界观和格局,地图上的神仙道势力范围的划分。那么问题就来了,陆压道人作为一个西昆仑的散仙,尽管他自视清高,法术高强,甚至论出身都要比鸿钧门下三圣还要早,实际上他处境堪忧,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远处是蓬莱仙山截教通天教主的地盘,紧挨着的东边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阐教的道场,而且西边又是西方教准提、接引的地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等于是,陆压道人被死死地夹在了阐教和西方教之间,再加上他那副孤傲的劲儿,也没任何发展的余地,不信你看,怎么个高人,连个小童子都没有。
谁要说陆压道人心里没压力,打死我都不信。神仙也要吃饭的好吗?这吃穿用度,哪一样也不能少,没几亩地怎么行?再者说了,神仙是不要面子的吗?元始天尊一出场,又是九龙乘香辇,又是各种莲花乱坠,香气飘飘,香车宝马,这样的盛大场景他陆压不喜欢吗?奈何,时运不济,空有一身本事,没地点发挥。陆压道人心里一定很郁闷,郁郁不得志。
第二、见机行事:封神大战与陆压的站队——重新洗牌的机会来了。女娲发威,昊天发令,阐教、截教和人道三教共签封神榜,剪商扶周,双管齐下,天上地下重新洗牌。
对于鸿钧道人和他玄门下的阐教、截教以及人道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1500年的神仙红尘杀劫,神仙大打出手,生灵涂炭,惨绝人寰。这等于是被收割、割韭菜的局面啊!断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上等成仙道,中等封神,下等人道,这可都是要拿命来博的,而且还是兄弟互博,自断手足。
可是呢,对陆压道人来说,这可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了,好机会,可以浑水摸鱼,求得未来的一席之地。重新洗牌,多好的事儿啊!
我们来看下陆压道人的一番操作与终极选择——站队。
(一)与截教通天教主趣味相投,惺惺相惜。
在封神大战之前,陆压道人选择了做”逍遥“神仙,在当时的大格局下,他也只能这样做,是无奈的选择,也就率性自然了。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封神演义》陆压语
陆压不参火云三圣皇与昊天瑶池王母,也不拜太上老君与玉虚宫的元始天尊,他偷着乐,乐得逍遥自在,他都喜欢去哪里呢?”三山五岳“与”海岛蓬莱“,亲,你且来看,这就很清楚了,陆压道人率性自然,喜欢去东海边上的蓬莱仙境游玩,跟截教、跟通天教主关系不错,喝喝茶,聊聊天。
既然暂时没有好的办法,没个出头的日子,在神仙道里也混不出个子丑寅卯来,那不如索性如此——无奈的选择,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很不错,很适合他的口味。
(二)改头换面,绝决地毛遂自荐与封神大战。
陆压道人什么人那?也算个圣人,而且出道相当的早,离日之精,自诩比老君炉火炼丹还要早,俗话说得好,他吃的盐都比一般人吃的饭多,他走的桥比其他人走的路都多,弯路走多了。鲁迅怎么说的?"这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这不,路压道人走了那么多冤枉路,这会儿清醒了,他比谁都清醒:封神大战就是一次神仙界的重新洗牌,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果断出手。
审时度势,经过一番细细考量,一顿缜密的逻辑推理,陆压道人似乎窥透了天机,天下神仙三大系,西方教一时还没成什么大气候,鸿钧系死保阐教十二金仙,元始天尊被鸿钧指定为封神大战实际的总执行者,又由玉虚宫的姜子牙来做台前人主持封神大局,这说明了什么?秃子头上的虱子,这不明摆着的嘛!——阐教很有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这又是作为天道主宰的女娲系亲自点头首肯的,陆压这样做,合情合理还合法,必须把宝押给阐教一方啊!
所以你看,陆压道人这个西昆仑散仙,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地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加入了阐教阵营。
嗯,一个逍遥惯了的浑身是技术闲散人员,突然加入了一个企业去上班,而且还是亲临一线,去和泥搬砖,你说他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多赚点小钱钱,给媳妇买点好化妆品,给儿子姑娘买点奶粉嘛!嗯,有奔头,有前途,才有干劲儿,一个好的单位,只要福利足够好,员工自然也舍得出力,出大力,三班倒也乐意,当然,要是老板明事理,有大想法,给点估分那就最好了。不信你看陆压道人,又是出力,又是自我投资给宝贝,激励制度用得好,那才是做领导的本分,好领导,有眼光,有方法。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怎么行呢?整天想着从员工身上抠抠索索弄点钱,这是短视,是自掘坟墓的愚蠢做法,曹德旺就说了:“只有好的福利,好的激励制度,才能有好的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存亡的人。”大道理不用多讲,要看老板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地空喊口号,要想员工视企业为家,你做老板的首先得拿员工当家人看嘛!拖欠工资的老板迟早有自己玩完的时候。
第三、陆压的投资与回报:他到底想要什么?这个蛋糕他分到了吗?分了多少?封神大战的结果,就是昊天敕封各路神圣,把各种所谓的二流神仙们都给安排到天庭上班,充实门面,增添实力——实际上也不能说都是二流的神仙,很多都是当时一流的精英,当然,圣人之下皆蝼蚁,圣人之下的精英,准圣。
封神大战的影响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直接导致了神仙界的一次重新洗牌,身份和地位,甚至地盘都进行了重新的瓜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看到。
陆压道人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出工出力,送宝贝斩仙飞刀,他要的无非就是个未来的神仙界的地位,当然还有地盘,神仙也讲究扬名立万的好吗?有点面子,有点架子,有点待遇,他舒服啊!修仙也更顺心,事半功倍。
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单伏赵公明——《封神演义》
陆压下死手,用钉头七箭书暗算死了赵公明这个准圣级别的犀利人物。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是冤家不聚头,有同行没同利。陆压道人深谋远虑,小算盘打得是噼里啪啦响。赵公明和陆压道人都是日之精,或者叫离火之精,可以说是一母所出,也都犀利无比。嗯,不好意思,这哥俩都是做的一样的生意,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只剩一个人比较好,独门生意,搞垄断,吃独食——这就跟现在热钱在内部四处流窜,商业巨头们一心要拼个你死我活的道理一样,找快钱,东一榔头,西一锄头,搞掉一个算一个。
陆压搞掉了赵公明,未来这块他就是独门生意了,非他莫属,好不快活。
陆压舍命相搏,送命送宝贝,风神大战,神仙界重新洗牌后,他得到了什么呢?
姜子牙封神的时候,陆压道人早就不知道跑哪里逍遥快活去了,不知所踪,无从知晓。不过,我们可以继续做一番推理,借助的是《西游记》。
种种迹象表明,陆压道人就是西游记世界里的镇元子大仙。
具体我们不再展开说明,本公子在以往的问答题目里给出了很多详细的说明,证据确凿,言之有据,绝非虚言。简单讲,“陆压”即是“镇元”的意思,压者,镇也。
"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西游记》
镇元子和陆压道人一个秉性,孤傲,孤狂,狂狷,放达不羁。
根据万寿山五庄观小道童清风明月的话,《西游记》中的三清这样级别的人物是镇元子的亲密朋友,跟玉帝一个级别的四帝或是四御是他的故人,老相好,其他都是晚辈下宾,小鱼小虾。
这镇元大仙就是陆压道人无疑了。
我们大致看下陆压道人帮助阐教封神大战之后的收获:
(一)他得到了天帝道统的正式认可:有了地仙之祖的名号。
地仙之祖是个什么意思?他有多厉害?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呢?
孙悟空打死五庄观的人参果树,他一路上求人救树,我们从各种神仙大佬们的语气中可以管中窥豹,有个大致的判断。
蓬莱仙境的大神们客客气气,东岳青华大帝也高度评价,就是福禄寿三星也再三谦让,还直接道出了真相:“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我们只不过是天仙之宗。”
亲,你且来看,这就厉害了。这“祖”和“宗”可真不是一回事情,祖宗祖宗,先有祖后有宗,祖是宗的前辈,宗是祖的子孙分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南极仙翁到这里,自然也成了镇元大仙的后生晚辈。神仙之宗,估计天庭的很多神仙大佬们见了这寿星老儿都要低头膜拜一番。
地仙之祖很受用,至少待遇和礼数是要有的,神仙们不可轻易冒犯。
就是天庭的玉帝大领导,也得给足镇元子面子,以客礼待之,不是他天庭的下属单位,而是独立的存在。
(二)成为了三清的好朋友。
唐僧师徒四人到达五庄观,看门的童子就说了,老师镇元子去参加元始天尊的诵经会了,后面介绍镇元子实际在天庭一路拜会了太清、上清、玉清这三清圣人,看看,镇元子这会儿跟三清都成了经常串门互访的好朋友了。三清是什么人呢?在天庭上,他们比玉帝还要高一个格,属于妥妥的大领导背后出谋划策的顾问团,重要事项玉帝是要跟他们做汇报的,他们点头才作数。其他不说,单单太上老君,那就是整个《西游记》中最顶级的存在,多少神仙大佬的宝贝都是他老人家炼丹炉里出品的呢!炼丹狂魔,宝贝法器锻造者,难怪孙猴子手中的金箍棒那么犀利,青牛精手中的金钢琢就是连如来佛祖都要让十分呢!
这都是有前情的,陆压道人帮了阐教多少忙?还把最得意的证道的宝贝斩仙飞刀给送出去了,这一切都值得。
题外话,三清中是不包括通天教主的,《封神演义》原著中就说得明明白白,老子一气化三清,通天教主根本就不认识三清,当然也就没有他了。幻化成实物,是《西游记》中的形象,应该没有通天教主。
(三)独立王国:拥有独立的道场万寿山五庄观。
陆压道人真是个精明人,甭管风神大战后格局怎么变,他都谋得了一块独立的地盘来做道场,而且是个风水宝地,西牛贺洲的祖脉;阐教和截教幸存下来的精英们,一部分都投靠了西方教,成立了新的西方极乐世界佛陀界,镇元子硬生生地在西牛贺洲打下了一颗钉子,亲,你就说吧,这够不够犀利?
道场有了,而且还不属于任何人管束,天庭玉帝管不着,西天如来轮不上,还修建了漂亮的五庄观,招收了N多学员,光观里的小道童就有四五十个,比以前风光多了。
(四)拥有了神奇的逆天宝贝人参果树。
人参果树真是个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有这样功效的,屈指可数,无非就是天庭瑶池王母的蟠桃,太上老君的九转回魂丹,寿星费尽力气弄几粒丸药,以及蓬莱逍遥仙赤脚大仙偶尔弄那么三两个火枣。人参果树,闻一闻添寿360岁,吃一个47000岁,不得了,好宝贝。
神仙修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所谓的长生不老,与日月同光,与天地齐寿嘛!对于神仙大佬们来说,这是一种资源,非常稀缺的资源,世所罕见的稀罕宝贝——谁拥有了它,谁就具有了掌控神仙界的能力和资格,这可是实打实的存在,真相了。
斩仙飞刀跟人参果树比较起来,那真不算什么,神仙嘛,有厉害的宝贝当然重要,可是呢,论选择,二选一的话,那必须是人参果更好更实用,修真,修仙,就如寿星说的那样,不用什么打坐调坎,养精捉虎,吃个果子就成,这——太牛了!拿斩仙葫芦换到人参果树,太划算了。
陆压道人这样的投资,就等于是你九十年代在北京花个几万块钱弄了套四合院,现在,我了个天,几千万,上亿了,这样的市值回报,它不香吗?太值了,太划算了。
有时候站队真的很重要,你看谁跟谁争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说一千到一万,本质都是立场问题,道理都是讲给别人听的。屁股决定脑袋,老胡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哈哈哈!
陆压道人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又是亲力亲为,出工出力,又是送宝贝斩仙飞刀,他当然是有目的的。对陆压来说,这是散仙的一种投资,没多大风险,还是高回报。封神大战本质上是一次神仙道的重新洗牌,作为孤掌难鸣的西昆仑散仙,陆压把握住了机会,站队正确,收获满满。封神之后,昊天天庭新秩序建立,西方教演变为佛教,截教覆灭,阐教名存实亡,陆压道人(镇元大仙)积攒了人脉,被天庭和西天双双正式认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仙之祖,拥有了独立的道场和地盘,扩大了势力,有面子,有里子,而且还拥有了人参果这样的稀世珍宝,这个投资,值得,斩仙飞刀算什么?身外之物,一个袖里乾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其他血性的杀器呢!仙风道骨,仙气飘飘,真神仙也。——陆压道人,封神大战中的人生大赢家。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关于陆压的身份问题,网友讨论的非常激烈,出现了多种说法,比较占上风的观点认为,陆压与鸿钧为同门师兄弟,甚至早于鸿钧,叫做"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所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他的师侄辈。
但如果细读《封神演义》原著,发现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陆压的出场诗证明,他就是一位无门无派的散仙: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飧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此外,阐教副教主燃灯不认识陆压,在调兵遣将时将他与十二金仙并列,且老子、元始到场时,根本未理会陆压,反而是陆压以晚辈礼拜见等。这些都侧面说明了陆压就是一位无门无派的散仙而已。 在四十八回中第一次介绍陆压:那陆压道人乃是火内之珍,离火之精,三昧之灵。离火之精指的是真火所生的精魄。
这里就说出了陆压乃是一个精灵而已。陆压第一次与赵公明碰面是这么说的:“赵公明!你竟也不认得我,我也非仙也非圣”。 因此,陆压不但只是一位散仙,而且也非人身得道,乃是火的精灵,理论上来说是妖怪得道。而封神演义中的截教,享有“有教无类,万仙来朝”之美誉,门人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故此常被阐教、人道称为不够正宗: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按此推理,陆压如果不再想保持散仙的"中立者"身份,他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投奔截教,毕竟,截教中大部分的精英与他一样,都是非人类成仙,如石矶娘娘、无当圣母等。而阐教则都是清一色的人类修道者,而且不允许异类修仙,走的是纯人类精英路线。
那么,这陆压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为何偏偏要投靠并不欢迎他的阐教阵营?
实际上,陆压不但脑子没有进水,相反,他的算盘打得非常响。玄机就藏在他出场诗里的一句话:"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这里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知顺逆",什么意思呢?就是陆压知道了封神大劫中,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又是最后的失败者。
既然已提前知道天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陆压自然将宝压向了胜方阐教。可是,阐教自视为“盘古正宗”,走精英路线,陆压乃离火之精,阐教怎么会接纳他呢?陆压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投名状"。
在阐教阵营被赵公明打得束手无策的时候,陆压果断出手,利用钉头七箭书咒死赵公明,与截教彻底划清界线,初步得到阐教信任。后来,在阐教最困难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我们总能看见陆压忙碌的身影,如战三霄娘娘,战孔宣,破诛仙阵、万仙阵等,甚至将无上至宝斩仙飞刀赠送给姜子牙。
因此到最后,我们完全将陆压看成了阐教阵营中的一员,而且获得了仅次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地位,与副教主燃灯几乎同属一个级别。在截教崩溃阐教全胜的封神后时代,陆压彻底告别了无门无派的草根身份,成为三界中诸仙的领袖之一。
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陆压,西昆仑的闲人也是仙人,居于石桥南畔的一所陋室。应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称不赴蟠桃不拜老君不上玉虚,跨青鸾骑白鹤三山五岳任逍遥,在江湖上人人称之为“仙癖”。陆压在封神里是一个神秘人物,人不知所云法宝更玄之又玄。赵公明在西岐放肆的时候正式登场,连地位仅次于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的燃灯道人都摸不着头脑,十二金仙就更加的一塌糊涂了。
说陆压帮阐教不遗余力,这个用的可谓是恰到好处。纵观封神里姜子牙伐纣,背后的靠山有实力强大的玉虚宫,有玄都宫的太上老君,二三代门人弟子随身护驾倾其全力,但论功劳的话陆压无人能及。
西岐用钉头七箭书二十一日,神不知鬼不觉取了赵公明的性命,还捎带的破了金鳌岛白天君的“烈焰阵”,为阐教减少了一个炮灰。赵公明当时在西岐倚仗金蛟剪,张狂的不得了已是无人能收拾的局面,后面还有四个天君以及闻太师。赵公明不除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陆压的出现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更重要的不仅是帮助姜子牙,还为十二金仙渡劫创造了条件。我们知道“封神榜”的制定有一条依据是阐教的十二金仙,犯了一千五百年的神仙杀劫。如何度这个注定的劫数,那就是进入三宵的九曲黄河阵。三宵与赵公明是感情深厚的同袍兄妹,只有杀了其兄长才能引动三宵下山。
而一旦下山与姜子牙为敌,也就是与十二金仙作对,两教人马对阵必然拿出看家本领,其后摆下九曲黄河阵,用混元金斗将十二金仙困在阵中削了顶上三花灭了胸中五气,也就是斩却了三尸。十二金仙渡了杀劫相当于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可以更好的修行日后向昊天上帝服务。
金鸡岭姜子牙让孔宣挡住去路,但凡有点本事的阐教门人都被神光收去,其遭遇的险境不亚于当年的九曲黄河阵。束手无策一时又无高人出手相助,经与武王商议后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若不是陆压气喘吁吁的赶来,一场近在咫尺的胜利差点功亏一篑。
单单这一次救场,陆压也应该计首功。尽管对战孔宣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从精神上拯救了姜子牙,陆压语重心长的说:说天生大法之人,必有大法之人治之。让绝望中的姜子牙重新燃起了信心与希望,其后西方准提道人出现带走了孔宣。
陆压曰:“大王不知天意。大抵天生大法之人,自有大法之人可治。今若退兵,使被擒之将俱无回生之日。
——《封神演义》·七十回
蓬莱岛的一气仙余元挡道时,也颇令姜子牙头疼,因为此人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躯,就是逮住了也杀不死。惧留孙用捆仙绳捉了两次,也无可奈何,最后是陆压陆压摆出葫芦斩仙飞刀除去了祸患。
之后陆压会诛仙阵,告知十二金仙再经历万仙阵便功德圆满了。能提前透露剧情,可见陆压的确是大神级别的人物。万仙阵后用葫芦斩仙飞刀诛杀丘引,众仙纷纷离去,只有陆压握着姜子牙的手作最后叮嘱。
话说群仙作别而去,惟有陆压握子牙之手曰:“我等此去,会面已难,前途虽有凶险之处,俱有解释之人,只还有几件难处之事,非此宝不可,我将此葫芦之宝送你,以为后用。
——《封神演义》·八十四回
万仙阵后陆压再无无出场,或许又回到了西昆仑石桥南畔的陋室,过着“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姜子牙用陆压留下的葫芦斩仙飞刀,解决了梅山首怪袁洪与九尾狐,睹物思人不禁想起了道友陆压,望着昆仑方向深深地拜了下去。陆压对姜子牙伐纣以及阐教的帮助,真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往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不惧生死不计个人得失。燃灯坐镇破十绝阵还带着私心呢,罗宣火焚西岐城龙吉公主出手相助,燃灯放马后炮说其实自己也有能力解决,只是一旦出手龙吉公主就能来了。当然我们相信燃灯的实力,不过这话未免有些居功自傲了。
而陆压实力不在燃灯之下,却向来行事低调两袖清风,做事也有始有终从不恃才傲物。
那么,对阐教竭尽全力功不可没的陆压,最终获得了什么呢?
想起了电视剧《风筝》,郑耀先因为徒弟马小五受伤对钱部长大发牢骚,钱部长说:你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从事的特殊工作者,国家利益高过天,人民才是最深厚的情感。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不能解释,誓言无声英雄无语。封神里陆压是一个神秘人物,就像《风筝》里查不到档案的郑耀先,他们都是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从事的特殊工作者。从选择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连死都要无声无息。陆压知顺逆恪守天道,出场便信仰坚定的站在了阐教这条正确道路上从无二心。为了姜子牙成功伐纣与阐教众门人齐心协力身先士卒。
陆压是形散神不散,是封神里的无名大神,也是无名英雄。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不能解释,誓言无声英雄无语。英雄是不会在乎功劳与得失的,在乎了就不死陆压了。
庄子的《逍遥游》里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陆压在封神里是神人无疑,论修行实力不是圣人却胜似圣人。只要能顺应天意行事,功不功名不名早已经无所谓了。如果非要说得到了什么,我想对于陆压而言没有比自由更大的奖赏了吧!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在《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阐截两教俱不知其底细,而他却对封神之事及各门各派了解得很清楚。他对燃灯等人介绍自己说:“贫道闲游五岳,闷戏四海,吾乃野人也,吾有歌为证,歌曰: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飧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由此可见,陆压得道很早,甚至比三清都早,但他只是个不属三教、天庭的散仙,过着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但他的道行很高,法术精奇,可与燃灯道人相匹,已达准圣之境。陆压初次出场,截教赵公明单挑阐教十二金仙,十二金仙不敌,燃灯道人与其对阵,他祭出金绞剪,燃灯逃跑,其坐骑梅花鹿竟被一剪两段。陆压就以法宝钉头七箭书暗算赵公明,连拜三七二十一日,直将个法力无边的大罗金仙拜死。在此期间,陆压还独自一人攻破截教十绝阵中的烈焰阵,是个唯一不需要炮灰就攻破十绝阵之一的人物。接着三霄姐妹前来寻仇,陆压遭三霄姐妹的强大法宝混元金斗擒下,在用符印被封镇泥丸宫的情况下,用箭射他,箭雨未近其身,箭杆、箭镞俱成灰末,当祭出金蛟剪剪他时,他化长虹成功逃脱。他来无影去无踪,当姜子牙率伐纣大军受阻金鸡岭,金鸡岭的孔宣法力高强,尤其五色神光十分厉害,阐教三代门人俱不是对手,纷纷被擒拿。周武王和姜子牙没办法,就准备退军,是陆压及时赶到,分析了厉害,阻止了退军。他对战孔宣,但斩仙飞刀没五色神光快,无法破解五色神光,只能化金光遁走。后来他用斩仙飞刀帮姜子牙斩杀了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余元,又历经了诛仙阵和万仙阵,在万仙阵用斩仙飞刀斩杀了二十八宿之一的殷商大将邱引。万仙阵后,他应劫完满回山修行,临走将斩仙飞刀赠送给了姜子牙,姜子牙用它斩杀了不好斩杀的梅山白猿精袁洪和朝歌善于媚人心魄的千年九尾狐狸精苏妲己。
那么道行高深,法力高强,又不受三界控制的散仙陆压,为什么在封神大战中如此不遗余力地去帮助阐教呢?《封神演义》中没有明说,但也隐约略有暗示。
陆压参与封神之战,乃是为了应劫。凡人遭灾,神仙逢劫。有生有灭,乃是天道,修仙者求长生,正是逆天理而行,自然要遭天劫,躲过一次天劫,就能继续修仙,延长生命,躲不过,那就只能遵循天道,半途而废了。陆压虽说很早悟道,道行高深,也历经了不少劫杀,但毕竟是江湖散仙,在修仙延寿途中,依然会继续犯杀戒应天劫,只有通过一次次劫难,才能向更高的修行迈进。在这次封神大战中,陆压就遭了三霄混元金斗之厄,还成功躲过了金蛟剪和五色神光等等危灾,在助周伐纣的相关战斗中和大破诛仙阵、万仙阵中,陆压积极参与,同阐教众门人俱圆满了杀戒。因此,万仙阵一结束,陆压也就归隐洞府,一心修行,再不干涉红尘之事了。助顺杀逆,更有助于陆压圆满渡劫。当三霄娘娘要找陆压替师兄赵公明报仇时,陆压就对三霄大说了一通道理,他说:“修道之士,皆从理悟;岂仗逆行。故正者成仙,邪者堕落。吾自从天皇悟道,见过了多少逆顺。历代以来,从善归宗,自成正果。岂意赵公明不守顺,专行逆,助灭纲败纪之君,杀戮无故百姓,天怒民怨。且仗自己道术,不顾别人修持。此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便是逆天。从古来逆天者亡,吾今即是天差杀此逆士,又何怨于我!吾劝道友,此地乃兵山火海,不可久居,怎立其身?若久居之,恐失长生之路。吾不知忌讳,冒昧上陈。”从这里可以看出,陆压之所以助周伐纣,是因为天意如此,天意要灭纣兴周,顺天行事,那就是代天行事,助顺伐逆,就能很好保护自己渡过劫难,又能立功,有助修行,有助早成正果。逆天行事,则受天加身的劫难更大,更难躲过,九死一生,万年道行,就会功亏一篑。陆压助阐教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求阐门及天庭及早让自己归入正门。陆压虽然悟道久远,道行高深,但依然是江湖散仙,得不到天庭及三教的承认。书中交代,陆压乃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暗示陆压不是人类,乃是火内之珍成精,后修仙悟道,成了散仙。阐教招收门人,俱是五体俱全的人,就是五体不全的女人,尚且不招收,更不用说那些个披毛带角之类了,陆压自然不在阐教招收之列。本来陆压可以加入“有教无类”的截教的,但陆压得道年久,也许看不怪截教的不伦不类,就只好自己修身悟道,年久积深,道行竟也达到了大罗之境。但毕竟自己孤身修行有限,本来比三清得道还早的陆压,竟远不及三清道德高深。老子修成了琉璃宝塔,元始修成了庆云,西方二教主修成了舍利子,都成了历万劫不灭的混元大罗金仙。因为有宝塔、庆云、舍利的护持,一切对其的危害,根本到不了他们的身边,就会化为齑粉,烟消云散。很显然,陆压没有达到这种境地,要想达到这种混元大罗金仙的圣人之境,还是需要入正门修行为好,因此,陆压在封神之战中,积极帮助阐教,顺天伐逆,就是为了能及早得到阐教及天庭的认可,结束自己散仙的生活,为自己进一步的修行夯基垫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陆压道人在封神之战中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虽为异类,最终也得到了老子、元始的认可,也与阐教众门人一样,各归洞府继续修行,再不问人间世事。长耳定光仙投降阐教后,后来尚且成了正果,更别说已达准圣之境的陆压了,其以后的成就肯定会远在长耳定光仙之上了。
封神大战中,散仙陆压不遗余力地帮助阐教,他最终究竟获得了什么?
《封神演义》中,陆压自称修道西昆仑,乃无门无派之散仙,却处处帮着阐教对付截教,其目的究竟为何?
和西方教教主接引、准提道人趁机到东方仙界收割门人弟子不同,陆压几次在阐教有难时现身帮忙,帮忙完后又独自离开,不但没有所得,更在万仙阵后把贴身至宝“斩仙飞刀”留给姜子牙备用,甚是神秘。
小说原著有交代,陆压乃“离火之精”。上古时期帝俊生十只三足金乌,被后羿射下九只,最小一只逃脱升天,在女娲娘娘庇护下,修炼成形,即为离火之精陆压道君。后其叔父东皇太一在临死前拜托女娲娘娘将自己炼成斩仙葫芦,传给陆压。
也就是说,女娲娘娘对陆压既有大恩也有大德。后来,只因纣王在女娲娘娘庙题诗亵渎女娲,惹得女娲大怒,派轩辕三妖入朝歌扰政,封神大战爆发。阐教站队西周,截教助纣为虐。而陆压有感于女娲娘娘的恩情,便义不容辞下山,帮阐教对付截教。
封神大战结束,陆压也入佛教,即大日如来;他的分身在《西游记》中也有出现,乃神秘的乌巢禅师。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