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石家庄正式成为河北省府至今,也才半个世纪。

事实上,仅仅是清代之后,河北的省会变动就辗转了11次。

大名、保定、天津等地,都曾做过河北的省城。

折腾了很多年很多次之后,最终才将省府定在了原本并不出名的石家庄。

当年,石家庄成为河北的最终省城,除了地理位置与交通方面的优势之外,也充满了时机巧合等意外的因素。

大名与保定,河北最初的中心所在

河北作为省名出现的时间不长,因为在古代,所谓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北部地区,明清时期,河北省的轮廓才逐渐成形,不过当时称作“直隶”。

永乐北迁之后,朱棣效仿南直隶,将北京周围的诸多州府也划为直辖,称作“北直隶”。

明朝中后期,为了方便管理,曾在保定设立保定总督,而清朝将北直隶改为“直隶”,正式设立了直隶总督。

早期的直隶总督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而是移动着的,但最初的驻地并非是在保定,而是当年北宋的北都大名府。

因为清朝入关之初中原未稳,地处河北、山东与河南三省连接要冲的大名,是个非常关键的战略要枢,不过大局初定后,直隶总督就从大名迁走,到了保定。

明清时期,保定作为畿辅要塞的地位不断突显,这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塞,加上清代的直隶督抚也顺带着管理顺天府,直隶总督常驻保定势在必行。

清代中后期,直隶总督与直隶巡抚合并,还设置了按察司、布政使司等机构,全都驻于保定。

这么算起来的话,保定算是河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省城。

天津取代保定,北平横插一杠子

明朝靖难之变后,燕王大军曾从大沽出海,之后在此建城,定名“天津”,意为天子之渡。

作为北京的门户,天津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近代时期,天津作为最早一批通商口岸发展迅速。

1860年之后,清朝令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负责天津的外务通商与海防等,为了方便,直隶总督开始移到天津办公,形成天津、保定两地,各办公半年的惯例。

如此一来,保定作为直隶之首城的地位受到挑战,那时候的天津可不是什么直辖市,也属于直隶之内,若是真升格为省府也无不可。

由于天津的各方面优势明显,西方势力与清朝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天津急速发展,到清晚期的时候,天津已成为北方的经济重心之一。

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接替其为执掌北洋与直隶,天津更进一步发展。

清朝没了以后,直隶省会被正式迁移到天津,这是历史上天津首次名副其实成为了直隶的省城所在,后来的河北工业大学放在了天津也与此有关。

1928年,北京与天津都成为了“特别市”,直隶正式改成“河北省”,由于京津两地从河北剥离出去,河北省会放在哪里成了问题。

由于河北的地理位置在北伐战争时期非常重要,各路军阀争夺不断,而将河北省会定在天津还是保定,成为了各方针锋相对的焦点。

结果后来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河北省的机构被晋系军阀定在了天津,之后又迁到北平,可这两个地方当时都不在河北省的管辖范围之内。

1930年中原大战后,北平被阎锡山掌握,河北省会又从北平迁出,搬去了保定,而此时天津的主导权落入了张学良的手中。

大战之后,张学良觉得北平不稳派系众多,他将河北省会又从保定搬到天津,结果之后日寇入侵,河北的省城又被迁回保定。

辗转反侧,石家庄黑马杀出获得胜利

抗战之后,河北的省城还是搬来搬去,从保定与北平之间迁了两次,建国后,保定落锤成为正式的河北省会,天津成为直辖市。

但事情还没完,当时河北地方觉得天津经济发达,若作为河北省会可以更好带动其发展,因此在1958年,天津直辖市被裁撤,成为了天津省会。

不过转眼六十年代,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位于沿海的天津似乎有点不太安全,为以防万一,在1965年河北省会又被迁回保定,两年后天津恢复直辖市身份。

不久后,内地开始了长期动荡岁月,为结束这一混乱场面更好恢复各项工作开展,有人提议将河北省会迁出保定。

此时天津已成直辖市,综合考虑之下,石家庄最终胜出,成为了新的省会至今。

为何是石家庄:

一,新兴崛起的交通要冲之地

原本的石家庄只是河北正定县之下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鹅近代随着兴建铁路的热潮,石家庄凭借着铁路运输的优势,从一个小村子迅速变成北方的陆运中枢。

运输业的繁荣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兴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开始了,在抗战之前,石家庄已经颇具规模,不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镇。

随着石家庄的崛起,很快取代了正定县的地位,五十年代,正定县反而被纳入石家庄的管辖范围之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二,人为因素的干预

虽然石家庄的各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兴起时间很短,历史底蕴等诸多方面根本无法与保定等城市相提并论,之所以成为省会,也是机缘巧合。

早在1956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提议将河北省会迁到石家庄的声音出现,但当时资金周转困难所以没有成功,1968年提案再次提出,迅速被通过。

但在之后,有关争论的声音还是不断出现,石家庄的省会地位受到动摇,直到1971年,在周总理的亲自拍板之下,石家庄的河北省会地位得以确定,以后不再变动。

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1,政治上过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区位上过硬,燕晋咽喉,南北通衢。

3,经济上过硬,全国商品粮基地,经济上建国后一直是河北三驾马车之一。

4,自然环境过硬,太行山、滹沱河山水大城。

5,交通上过硬,南北国家大动脉,东西能源主通道。

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在许多河北人眼中,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似乎并不特别让人满意,存在感很低,那为什么后来一直没再变动?

河北省不同于其他省份,从历史上看直至今日,都是特殊的省份。清朝时,国都是北京。北京周边区域由清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称为直隶省,由此就不同于全国其他省份。

邯郸的大名曾经是直隶省第一座省会府地。在天下所有的总督和巡抚中,直隶总督的地位是最高的。由于直隶省的情况特殊,而且至关重要。而大名府距离北京较远,于是清帝选择了离京城比较近、同时战略价值重要的保定,便将直隶省会迁移到保定。但从清朝末期开始,局势不稳,保定的省会地位开始动摇,曾5进5出。

从保定迁移到第二座城市是天津,作为直隶省会的天津也曾3进3出。从天津迁移到第三座城市是北京。需要说明的是,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定都南京。1928年6月20日,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简称也由“直”改为“冀”,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划归河北省,北平为河北省省会。又因为北平划为特别市,属中央国民政府管理,所以北平就将省会迁出来了,也曾3进3出。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1日,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首都。河北省省会在保定的时间前后可算最长的了,其间,在津、保之间摇摆过。

到了1968年,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局势紧张,再加上保定搞武斗严重,经中央同意,河北省才决定将省会迁移到石家庄。当时,石家庄城市还很薄弱,但京汉与正太铁路在此交汇,背靠太行山,战略转移十分有力。所以,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门陆续搬迁到石家庄。至今未再变动,原因之一,河北省会变动太频繁,不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可以说,河北省是特殊的省份,不但扮演过河北省会角色城市众多,还有热河省会承德、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加入,可以说,河北省是拼装起来的省份。每一次变动、搬迁的背后都有着深远的经济政治考量。

当前,历史已进入新时代,迎来新征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雄安新区又处于河北的核心区域,确立时就定为副省级地位,而其他地区中心城市均为厅局级市,令世人注目。期望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快速发展,美丽河北、经济强省早日实现。

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主要是当时石家庄偏南一隅,远离政治中心北京,比较平稳与安全,关注度不高;同时当时保定作为省会,斗争比较厉害,对政治中心有影响;天津作为省会也是离政治中心比较近,斗争也厉害,同时天津有意成为直辖市,所以最后选择了石家庄。

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石家庄成为河北省会,虽说是党中央的决定,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石家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西依 太行,东邻平原,能退能进,能攻能守;其次,石家庄是交通枢纽,南北通衢,东西要道,交通地位重要;其三,石家庄物产丰富,农产,矿产,应有尽有,是国家重要粮食基地和矿产基地;其四,石家庄民风淳朴,不攀比,不内斗,诚实守信,集合全国各地精英,奋发向上;其五,石家庄地域历史底蕴深厚,虽说石家庄是后起新城,但其所在地域,历史厚重,周围都是千年古县,而且石家庄是正定古城的承接,具有历史优良传统;其六,石家庄红色基因传承,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基于这些重要条件,作为河北省会是中央英明之举,不二之选!

为什么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

最终选择石家庄则是因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68年,河北省省会正式迁驻石家庄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市后不久,便开始了“大革命”。1966年5月,省人委被非法夺权,河北省地方的政权进人了无政府状态。1968年1月,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会议。会议认为,“石家庄市的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头,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议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1968年1月29日,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革命小组批准成立河北省革委会。2月3日,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遂成为河北省新省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