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地位?

枯荣大师是段延庆的亲叔叔,大理皇室辈分最高的宗亲

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之后,传位其子段思英,但没多久之后,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就夺了侄儿段思英的皇位,此后连续几代皇帝,都出自段思良一脉。

此后历经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等,段素廉驾崩后传位之子段素隆,而段素隆对皇位没兴趣,不多久就禅让皇位出家为僧,他也开了大理段氏禅位出家的先河。

段素隆禅位给了其侄子段素真,但这个段素真乃是无道之君,被权臣高氏所废,群臣拥立了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新帝,大理皇位重回段思平一脉。

而后来,段思廉传位给儿子段廉义,这个段廉义就是段延庆的父亲,但段廉义在位期间,权臣杨义贞反叛,段廉义被弑,段延庆不知所踪。

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在权臣高升泰的主持之下,诛灭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儿段寿辉为大理新帝,不过段寿辉登基当年天生异象,段寿辉又禅位给了段思廉的孙儿段正明。

实际上,段正明是段廉义的堂侄儿,算是段延庆的堂兄,而枯荣大师也姓段,他是段廉义的亲弟弟,也就是说,枯荣大师是段延庆的亲叔叔,段正明的堂叔。

枯荣大师作为天龙寺高僧,一切为了大理的利益

天龙寺是大理的皇家寺庙,也是大理的护国寺,与其他的寺庙有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天龙寺的高僧几乎都是出身段氏皇族,这里就像是大理皇族的养老院一样。

不过,天龙寺里出身段氏的高僧们,并不是在寺里悠闲养老的,他们出家为僧依旧担负着维护大理利益的重任,而枯荣大师就是天龙寺里的至高人物,在大理的地位也无人能比。

当年杨义贞之乱被平定,最终登上皇位的是段正明,而段延庆找到枯荣大师的时候,原本希望他帮忙夺回皇位,但枯荣大师却直接拒绝了段延庆。

从血缘方面来说,段延庆是枯荣大师的亲侄儿,自然比段正明要亲,但大理好不容易安定,决不可再生大乱,而段延庆也因为最亲的叔叔都不帮自己,对大理段氏恨之入骨。

段正明带着段誉前去天龙寺求治的时候,刚好碰到鸠摩智来抢六脉神剑剑谱,枯荣大师责难众人,不顾当前大敌,还浪费功力去救治这么个“黄口乳子”。

段正明没有子嗣,所以册立了弟弟段正淳为储君,而段誉是当时的世子,也是段正淳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但如此重要的人物,在枯荣大师的眼里,跟大理的安危比起来也没什么。

事实上,大理的皇位本身就形成了禅让的传统,只要是段氏之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之君,所以段誉活不活的不重要,这也是枯荣大师说众人救治段誉是在“浪费功力”的原因所在。

从这些事情来看,枯荣大师是个一切以大理国最高利益为重的人物,他的心中没有私情,而这也是他能够在大理拥有如此威望地位的最重要原因。

枯荣大师的武功极高,在武林之中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

枯荣大师毕竟是金庸武侠世界里的人物,既然拥有极高威望与地位,那么除了人格精神魅力之外,枯荣大师的武功造诣自然也不会太差。

虚竹见到无崖子之后,无崖子曾经问起枯荣大师与乔峰有没有来,其实无崖子问起乔峰,还真有可能是想传功给他,让乔峰帮自己报仇,不过问起枯荣大师却未必。

枯荣大师的年纪非常大,并不会比无崖子小多少,而且枯荣大师坐枯禅数十年,没什么人知道他的存在,无崖子既然提起,想必其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枯荣大师的名声。

而让无崖子念念不忘的,既可能是枯荣大师的武功造诣,也可能是他的围棋造诣,能够让无崖子这样的人物难以忘怀,枯荣大师在江湖之中的威望也可想而知了。

鸠摩智前去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剑谱的时候,枯荣大师一心一意只是想护住六脉神剑剑谱与天龙寺、大理的声望,就算鸠摩智劫持段正明与段誉,他也无动于衷。

原本,天龙寺高僧练习的全都是大理段氏一阳指,但因为鸠摩智的挑战,纷纷只能用临时练的六脉神剑对阵,所以五位高僧都被鸠摩智给压制。

而鸠摩智一人力战天龙寺五位高僧的同时,枯荣大师双手同时射出少商剑剑气,并且又用一阳指将六脉神剑的剑谱给毁掉了,这倒是让鸠摩智措手不及。

枯荣大师是大理皇室辈分最高的人,也是段誉之前大理第一高手,而他佛法武功精深,也代表着大理佛法、武学最高造诣,他的地位在大理自然无人能及。

《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无崖子在“珍珑棋局”被虚竹破以后,特地问道虚竹两个人有没有来:一个是枯荣,一个是乔峰!

“北乔峰南慕容”在江湖上名声大振,这是后辈中的翘楚,但“逍遥派”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外人看来秘密之极,他们自然知道江湖上的一举一动,而他们眼中,乔峰自然胜过慕容复,乔峰的实力自然得到无崖子的认可,但是为何会提到枯荣呢!

可见,在无崖子的眼中,枯荣的实力绝非泛泛之辈,实乃和乔峰一样的人物!

枯荣大师是前期大理第一高手,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出场是在鸠摩智单挑“天龙寺”时才露了一两手,面对大轮明王的挑战,天龙寺危在旦夕,而“六脉神剑”仍是无人练成,于是枯荣和几个“本”字辈弟子合练,一人一脉,虽未大成,也是非同小可!但是面对大轮明王鸠摩智,仍是难以抵挡,毕竟六人使用“六脉神剑”毕竟不纯熟,有间断,让鸠摩智有可趁之机!

但是面对强敌,枯荣的自信也是相当强的!

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的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毫毛。”他声音仍是冷冰冰地,但语意中颇有傲意。道:“是。”弯腰走到枯荣大师身前,不敢去看他脸,也是盘膝面壁而坐。枯荣大师的身躯比他高得多,将他身子都遮住了,保定帝又是感激,又是放心,适才枯荣大师以枯禅功替自己落发,这一手神功足以傲视当世,要保护誉儿,自是绰绰有余。

枯荣大师的意思是无论鸠摩智有多大能耐,他都有实力保证段誉的安全,作为一代高僧,枯荣的话绝不是信口开河,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枯荣敢这么去说,绝对有过人的技艺!

在面对鸠摩智时,鸠摩智的“火焰刀”是他最得意的武功,在其余几位都快支撑不住时,枯荣出手,少泽剑击穿“火焰刀”然后击中鸠摩智的肩膀,打击了鸠摩智嚣张的气焰,而此时鸠摩智却压根没见到枯荣真正的面容,因为他是背对着鸠摩智!

虽然“天龙寺”难以抵挡鸠摩智的进攻,枯荣最终选择烧掉剑谱,因为段誉已经学会,有了传人,他就不怕!其实,枯荣和鸠摩智没有真正的决战,虽然枯荣趁其不备击中了鸠摩智,这不能说枯荣比鸠摩智强,但他的剑气能够冲破“火焰刀”让鸠摩智受伤,这份功力绝对不差的!故而,我认为他的功力相当精纯,可能不弱于鸠摩智,但武功可能比鸠摩智要弱一些!

枯荣大师本是段延庆的亲叔父,他的辈分应该是大理最高的,毕竟段正明也要比他晚一辈,而且段正明见了枯荣之时,内心很是震撼,因为他没有想到枯荣还活在人世!

可见,枯荣是天龙寺得道高僧,他一心向佛,也不屑去理会江湖和朝廷的更迭。段延庆的父亲被谋权篡位,而深受重伤的段延庆去天龙寺找枯荣,让他出来主持公道,但是枯荣避而不见,导致段延庆残废,人不人鬼不鬼!从这可以看出,枯荣不想卷入世俗政治,在他眼中,名利都是“空”,而他正在悟禅,不希望被世俗之人影响!

于是,当大理发生政变他知道,但并没有援手,而当自己哥哥被杀,侄子不知所踪之时,他也没有去寻找。而后段正明继位,枯荣大师作为最高的皇室宗亲,他是支持的,如果他不支持肯定还会造成血流成河的情形,他明白这种情况,于是看到国家稳定也没有说什么,基本上是默认的!

而后,他一直都在天龙寺参苦禅,已经达到“半枯半荣”的境界,可谓相当之高,而他在天龙寺极少露面,甚至外人很多不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很多人都以为他死去了,但是他仍是守着枯禅,一心一意向佛!

他独自守着大理至高无上武学“六脉神剑”,虽然没有练成,但也是一种传承,他把天龙寺的声誉看的很重,决不能让任何人损害,虽然大轮明王武功难敌,故而他把“六脉神剑”剑谱烧去,让鸠摩智竹篮打水一场空!

枯荣大师是一个隐藏的高手,他武艺高强,出手不凡,佛法精深,是大理国最强的高手。

虽然不及鸠摩智,但在《天龙八部》里面,我觉得也是强于慕容复!由于他出手的次数很少,基本上没有真正的显露自己的实力。而他的水平从来不低,而且非常低调,甚至大理段氏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他的境界有点像扫地僧了,当然肯定是不及扫地僧的,至少作为一名低调的得道高僧,这种高深的境界就非一般人所能达到,“六脉神剑”是大理至宝,他的一生是在捍卫大理的至高武学,也是在不断钻研佛法的过程!

枯荣的一生是为两者而活,佛法为本,武学为末,他用行动践行这一切,实属难得!

所以,枯荣在大理地位尊贵,不是因为他是大理的长辈,更重要的是他代表大理佛法最高境界!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枯荣大师是天龙寺的主持,大理国的守护者,掌管“六脉神剑”秘笈,保护大理国平安稳定。枯荣大师武功高强,但若非动摇大理国本之事,就算涉及到俗世中亲人的安危,他也不会出手。

大理以武立国,以佛治国。当年,段思平以绝世之才,创出“一阳指”和“六脉神剑”这样的神功绝学,以此创建了大理国。段思平即位后不久,又创立了天龙寺,并规定国家在设立太子之时,也要从皇室宗亲之中,选出数位佛子,送往天龙寺出家,修炼佛法武功,日后主持天龙寺,成为大理国的又一道屏障。

枯荣大师名为段少弗,他自幼聪颖,无论学文学武学佛,都是一学就会,而且还会时常提出自己的见解。段少弗十六岁时,他大哥段廉义被立为太子,他则被选为这一代的佛子。照理说,段少弗的学问深得朝中大臣的交口称赞,“一阳指”的造诣也远在大哥之上。但皇位继承,向来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也是无可奈何。

在外人看来,年纪轻轻就要与青灯古佛相伴,像是一种惩罚与放逐,必定会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抱怨命运的不公。但对于段少弗来说,虽然谈不上甘之如饴,却也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安排,并放弃一切俗世的享受,精心研究佛法和武功。只是,段少弗在落发之时,向师父请求自起法号。当时,天龙寺成立不久,许多规矩还不如后世那么森严,所以师父想了一下,也就答应了他。

段少弗给自己起的法号叫作“枯荣”,这一法号大有来历。当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方向各有双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根据佛经中的说法,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双树,分别意味着“常与无常”、“乐与无乐”、“我与无我”、“净与无净”。

这四种境界,是佛为世间众生之苦开出的良药。“常与无常”,是让人远离无常之境,而守真常之乐;“乐与无乐”,是让人体会佛法之乐,远离世间五欲之乐;“我与无我”,是让人放下我执,体会无我;“净与无净”,是让人出离一切世染之不净,而归回无染之净。

段少弗的师父佛法精深,自然立刻明白了“枯荣”这个法号的含义,欣然同意段少弗以此为号。于是就这样,俗世之间少了一个段少弗,天龙寺多了一个枯荣大师。

枯荣入寺之后,精研佛法和武功。二十年之后,枯荣的佛法、武功已经成为天龙寺的第一人。这一年中秋,中土七十二家佛寺在少林寺相聚,召开佛法大会。枯荣代表天龙寺参加盛会,不但在佛法辩论中不输五台山清凉寺、少林寺高僧,还以高超的“一阳指”造诣,与少林寺灵门大师的“无相劫指”打成平手。而枯荣和灵门中两位出类拔萃的佛门天才,也被在场的众位高僧,公推为“佛门双璧”。

看到枯荣取得如此成就,师父非常欣慰,准备将天龙寺主持之位相让,却被枯荣婉言谢绝。同时,枯荣向师父请求,以七年为期,让自己游历江湖,阅尽世间万相,届时才回来接任主持之位。

此后七年,枯荣重新蓄起头发,以世俗人的形象,行走江湖,历经人间兴衰、生死、悲喜,入得无常而得真常,体会五欲之乐而识佛法清明,染世间不净而归无染之净,拥有执着而终得无我。至此,枯荣已创出了著名的“枯荣禅功”,方不负“枯荣”之名。

这七年间,枯荣也遇到不少高人,互相切磋,大有进益。其中有一人自称无崖子,练的一身道家武功,与枯荣相谈甚欢。其实佛道修到极致,都是追求生命的大自在,在修行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枯荣和无崖子切磋了三天三夜,各有所得。

接着,枯荣回到了天龙寺,他披上袈裟,右手在头上一抹,一头青丝已化为乌有,正式接过了天龙寺主持的位子,并开始修炼“枯荣禅功”。

“枯荣禅功”是集佛法与武功为一体的绝学,共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叫作“时枯时荣”,修炼者的身体时而如枯木,时而生机旺盛如少年,每二十一天一个循环;第二个境界叫作“半枯半荣”,修炼者的身体一半如枯木,一半如壮年;第三个境界叫作“亦枯亦荣”。如果修炼到了这个境界,修炼者已经介于生与死、在与不在之间,力可移山倒海,速度则瞬息万里,已经是无所不能的佛祖境界了。

修炼“枯荣禅功”,须佛法、武功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枯荣接任掌门之位时,已经进入了“时枯时荣”的境界。这时,大理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杀死大理第十二位皇帝段廉义,太子段延庆被迫出逃。

天龙寺与大理皇权联系紧密,所以消息很快传到了寺内。众僧多为皇室宗亲,便纷纷要求枯荣出手平乱。枯荣分析之后认为,杨义贞根基浅薄,如今又杀死皇帝,大失民心,必定很快会作法自毙,天龙寺不必出手,只需静观事态变化,再做打算。

果然,仅仅过了四个月,杨义贞就被高升泰出兵剿灭,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被拥上登位,不久后段寿辉又传位于段正明,大理国恢复了平静。于是,枯荣大师便开始修炼“枯荣禅功”。

但是,本是太子的段延庆,却因为政变被迫流落江湖。而杨义贞收罗的众多武林高手,因为段延庆的太子身份,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追杀。在湖广道上,众高手围攻段延庆。段延庆武功不弱,但毕竟孤身一人,所以虽然拼命杀死全部敌人,自己却身中无数刀伤,不但伤得面目全非,双腿脚筋被断,连声带也受了不可逆转的重伤,连说话都不能了。

至此,段延庆仍心存希望,那便是他的亲叔叔段少弗,如今的枯荣大师。段延庆挣扎着一路行来,来到天龙寺外,请枯荣大师主持公道。但此时的枯荣大师,刚进入了“半枯半荣”中的“枯”的境界,需要二十日才能醒来,所以根本没法见段延庆,寺僧也因为不认识面目全非的段延庆,将其拒之门外。

段延庆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几乎要就此死去,所幸镇南王妃刀白凤,因为丈夫偷情,负气之下,竟然委身于乞丐一般的段延庆。段延庆误认为美丽的王妃,是观音下凡,肉身布施,才又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事实上,就算枯荣大师得知段延庆前来,最多也只会令人救他的性命,而绝不会帮助他夺回皇位。因为他已经是出家人,而且天龙寺的职责,在于维护大理国的安全稳定。如今段正明在位,国泰民安,枯荣大师绝不会使大理再起风波。

此后又过了十年,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修炼到了“半枯半荣”的境界,与“亦枯亦荣”的大自在之境,也只是一线之差。

后来,鸠摩智来到天龙寺中,提出以“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三种,借“六脉神剑”剑谱一观。鸠摩智当场以“小无相功”催动“拈花指”、“多罗叶指”和“无相劫指”,威力无穷。

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四僧,见了鸠摩智试演三种指力,震撼之余,都不禁怦然心动,誓死不将“六脉神剑”的外传的信心,已有所动摇。就在此时,枯荣大师呵斥他们自己的“一阳指”尚不到家,反倒觊觎别人的绝技,简直是舍本逐末,一番话惊醒了这些“梦中人”。

在后来的比试中,枯荣大师先是将“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之剑气一分为二,胜过鸠摩智一招。接着又是以枯荣禅功将黑烟分为一十六道袭击鸠摩智,并乘机以“一阳指”焚毁《六脉神剑经》,令鸠摩智铩羽而归。

足见枯荣大师的佛法和武功,达到了何等之高的境界。

平生感意气,少小爱文辞。请关注磊落故人,欣赏更多金庸武侠故事。

《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要弄清楚枯荣大师的身份,我们需要回到天龙寺,重新看看吐蕃大轮明王鸠摩智造访大理天龙寺的经过。

在《天龙八部》第十章,《剑气碧烟横》里面,保定帝段正明作为大理国国主,天龙寺俗家第一高手,在侄子段誉被段延庆下毒伤害,保定帝无法治愈的时候,他万般无奈,携段誉共赴天龙寺,寻求天龙寺的帮助,因为大理武学修为最高的几个人,都在天龙寺修行。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处南疆,其名不显而已。

所以通过原著这段描述,大家可以看出来,天龙寺(崇圣寺)建寺年代久远,至少也是在唐代以前,而大理皇帝退位后,大多数都是进入天龙寺修行,所以这天龙寺在大理国的地位,可谓是高过皇权的。

保定帝段正明携带段誉去天龙寺寻求解救之道,而天龙寺的主持本因大师,按照俗家辈分,是保定帝的叔叔,但是出家人抛却红尘俗世,因此保定帝见到本因方丈,也是以平辈礼法招待。

通过段正明和本因大师的交谈,我们可以看出来,段正明的见识和内功修为是高于本因的,因为本因亲口说了,“镇南世子将来是我国嗣君,一身系全国百姓的祸福。你的见识内力只有在我之上,既来问我,自是大大的疑难。我一人难决,当与三位师兄弟共商。”

随后,他们一同进入天龙寺的深处(后院),在一处由木板撘成,房柱由巨木不去皮不加工造就的小木屋里面,段正明见到了天龙寺牟尼堂三位高僧,本参,本相,本观三人,同时,见到了一名面向里面背对而坐的魁梧僧人,保定帝也不知道他是谁。

保定帝通过本因几人的交谈,他听到这几人正在修炼《六脉神剑》,他心头一震,因为他听他的父亲提起过这门功法,并且知道这门功法的厉害,但是他父亲也告诉他,这门功法祖上并没有几个人会,同时这门功法也失传了,因此他此刻听到《六脉神剑》,内心大为震惊。

通过讨论,本因,保定帝,本观,本参,本相五大高手,用一阳指为段誉治疗,结果依然无功,此刻那面壁老僧一声佛门狮吼功,打断众人的运功,并且告诉大家,大轮明王要来侵犯天龙寺,大家不要为了段誉这个黄口小儿而致天龙寺数百年功果不顾。

本因回到“师兄教训的是”。段正明一听,心中更加震惊,立马行礼,“不知枯荣长老在此,晚辈未及礼敬,多有得罪!”随后金庸先生也解释了,因为在段正明的印象中,枯荣大师几十年没有消息,可能已经圆寂了。

鸠摩智单挑天龙寺。

鸠摩智和天龙寺众僧打了两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鸠摩智点燃六只藏香,通过控制六只藏香所燃烧的烟雾,攻击天龙寺六僧,最后被枯荣大师双手齐发“少商剑”还击,鸠摩智不能抵挡,施展身法快速后退,可以依然被剑气刺破肩头衣服,鸠摩智也翻出厅外。

第二个回合,鸠摩智施展绝学“火焰刀”,打出一丝丝真气,气势汹汹,天龙寺众人除枯荣大师外,其他人都觉得新学的六脉神剑剑法不能抵挡,纷纷改做掌法抗衡,但是鸠摩智一击就退,从侧面告诉大家,他的火焰刀可以打出很多路真气攻击,但是天龙寺众人的六脉神剑,只能打出一路,并且天龙寺众人的六脉神剑他都可以通过火焰刀进行化解,所以天龙寺众人输了,本因等人也是无可奈何。

枯荣大师的身份。段思平开国之后,他的弟弟段思良,就夺取了段思平儿子段思英的皇位,此后大理国皇位开始嫡出段思良一脉(有点像大宋的宋太祖和宋太宗一出)。期间经历了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这几任都是父子相承。段素廉死后传位侄子段素隆,段素隆不好为帝,禅位为僧(也是开辟了段氏禅位为僧的先河),又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侄子段素真,这两任都不是嫡传。段素真传孙子段素兴,段素兴荒淫无道,被高氏所废,奉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帝,皇位便又回到了段思平一脉。 之后段思廉传子段廉义,段廉义便是段延庆的父皇,但期间发生了杨义贞叛乱,段廉义被杀,延庆太子出逃不知所踪。高升泰平叛之后,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该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认为天变,遂禅位于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正明其实也是段廉义的侄子,段延庆的堂兄。而枯荣大师乃是段思廉的弟弟,也是段延庆和段正明的爷爷辈。

无崖子在山洞避祸三十年,依然惦记着枯荣大师,可见枯荣大师的武功在江湖中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并且枯荣大师双手齐发“少商剑”,同时他也习得“少阳剑”,可见其内力之深厚极,同时,枯荣大师为段正明徒手梯度,这种对内力收发自如的境界,也是其武功修为高深的一个证明。

但是鸠摩智来临之际,天龙寺如临大敌,枯荣大师也不敢懈怠,他为什么如此紧张?在和鸠摩智对战的凶险时刻,他始终不曾转身,这又是什么原因?

小哥认为,枯荣大师所修习的枯禅,一半兴荣一半枯败,左脸如婴儿般润泽,右脸形如枯骨,唯有肉包骨头的感觉,所以小哥猜测,枯荣大师因为修习枯荣禅功,导致下半身已经瘫痪(枯败),因此他虽然内功深厚,但是功法未成,因此行动不便,所以他静坐在那里,连转身都没有转一下,不过枯荣禅功神奇非凡,练到神功大成,想必也能如正常人一般行走,轻身功法肯定也是不差。

谢谢大家。

整理不易,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支持。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作为天龙寺辈分最大,武力最高的最终话事人,枯荣大师在小说中的出场可谓格调太高。特别是后来连自困黑屋三十年的无崖子,都在传功虚竹前还问过他枯荣是否有到场。这都说明了枯荣大师在武林中的声望和地位,但同时也让人对他的实力与身份充满疑惑,毕竟小说中对他的描述的确不多。肩负护国重任的枯荣大师

天龙寺作为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历代皇帝避位为僧之后,大多选天龙寺作为修行之所。更重要的是,天龙寺作为大理段氏仿若少林藏经阁般武学典籍的珍藏重地,稳镇京畿,不但护法,还肩负着大理护国的重任。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立国,国家实力难比其他诸邦的大理段氏,得享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国祚始终不堕,天龙寺实是功不可没。

因此,作为天龙寺辈分最大,武力最高的枯荣大师,肩上重任也自然是非同一般了。也是如此重任在身,枯荣从一出场就表现出了他谨小慎微,顾重大局的人物形象。

保定帝段正明得位之后,由于膝下无子,立其弟段正淳为皇太弟,加封为镇南王,以作皇位继承人。段誉作为段正淳嫡出又是独子,身为世子的他便是大理国未来的皇帝。他因“北冥神功”而吸人内力,不懂贯通导气以致被认为身中邪毒,段正明于是将他带到天龙寺求治。但在枯荣大师的眼里,段誉却只不过是“黄口乳子”,不值得为他损耗功力,要保存实力来抵御鸠摩智夺取剑谱。这等同于是在他眼里,未来的国君段誉,是比不上《六脉神剑剑谱》、天龙寺的百年名誉和大理国的命运来得重要的。

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枯荣)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这几句话中充满着威严。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实际上,枯荣大师之所以这样的态度,跟大理国的皇位继承是有很大关系的。大理国虽为段氏天下,但是国主一位并非历来嫡出一脉。

段思平开国之后,他的弟弟段思良,就夺取了段思平儿子段思英的皇位,此后大理国皇位开始嫡出段思良一脉(有点像大宋的宋太祖和宋太宗一出)。期间经历了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这几任都是父子相承。段素廉死后传位侄子段素隆,段素隆不好为帝,禅位为僧(也是开辟了段氏禅位为僧的先河),又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侄子段素真,这两任都不是嫡传。段素真传孙子段素兴,段素兴荒淫无道,被高氏所废,奉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帝,皇位便又回到了段思平一脉。

之后段思廉传子段廉义,段廉义便是段延庆的父皇,但期间发生了杨义贞叛乱,段廉义被杀,延庆太子出逃不知所踪。高升泰平叛之后,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该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认为天变,遂禅位于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正明其实也是段廉义的侄子,段延庆的堂兄。而枯荣大师乃是段廉义的弟弟,也是段延庆和段正明的叔叔。

因此,大理国的皇位并非从来都是嫡出一脉。大理倘若有变,继任皇位者便并非要有嫡出,只看上任皇帝近枝中的贤能之人,或看权臣高氏中意者。如此一来,与牵涉到大理根基的段氏武学宝典相比,在枯荣看来,段誉自然是难谈重要了,段誉死了,大理照样有段氏皇位继承人存在,大理国依然是段家的。

枯荣身负的重任是保护大理国的根基,而不是保护段誉可能的皇位。因此,当年段延庆在遭遇强敌重伤返回天龙寺,欲找枯荣大师主持公道,还他皇位,假如真的让段延庆见到枯荣,也是于事无补的,结果一样不会改变。枯荣不大可能会帮段延庆夺回皇位,在他眼里,段正明继位和段延庆继位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是开明的君主就行,更何况当时的大理已经认定了段正明,枯荣岂会冒险去触碰祖宗的根基呢?

而且两人都是他的侄子,包括枯荣自己在内,他们同样都有皇位继承权,只不过枯荣是一早就出家了。在他眼里,无论是段正明、段延庆还是段誉,他们都不及《六脉神剑剑谱》重要。剑谱一旦为外人所夺,不但天龙寺声名不再,大理国国祚也一样难保。

作为天龙寺武力最高当担的枯荣大师

也是因此,在鸠摩智挟持段正明或者之后的段誉时,枯荣大师表现出来的是不为所动,他也不会为了强行为救段正明和段誉而出手。段正明被挟持时,叫段正明就跟鸠摩智去一趟吐蕃王国,段誉被挟持而去时,他压根不再放在心上。

反而是在之前的鸠摩智力敌五本,胜算在望之时,他向鸠摩智左右手同时射出“少商剑”,以让鸠摩智见识他的实力,让鸠摩智能够心生畏惧。之后,又用“一阳指”指力烧毁了《六脉神剑剑谱》,在道义和舆论上反将了鸠摩智一军,好让他知难而退。枯荣大师此举,确实是让鸠摩智措手不及,也是极有远见的。

鸠摩智天龙寺之行,明显就是有备而来的。首先他探清了天龙寺各大高手枯荣加四本(本因、本观、本相、本参)的实力,也摸清了天龙寺中无人练成“六脉神剑”。因此他以挑战天龙寺诸僧的“六脉神剑”之名,给了自己一个夺取剑谱交锋的借口,也给自己的交锋加了不少胜算。因为如此一来,天龙寺诸僧迎战鸠摩智就只能自我设限,仅能使用“六脉神剑”。不然的话,没用“六脉神剑”,即便是战胜了鸠摩智,也是胜之不武。在舆论和道义之上,都被鸠摩智压倒性的压制在了下风之中,天龙寺百年声誉不保。

交锋之中,初窥“六脉神剑”门径的五本果真被鸠摩智压制。此时作为天龙寺武力当担的枯荣出手了,左右手同时使出一路“少商剑”,鸠摩智虽有预防枯荣出手,但并未想到他的内力之深,竟能够左右手同时出手,措防不及,肩上被他其中一路剑气所伤。枯荣这次出手为天龙寺扳回了一城,战胜了鸠摩智。不过鸠摩智又以他挑战的是“六脉神剑”的“剑法”而不是“剑阵”,再次向天龙寺诸僧发起进攻。枯荣于是运用“一阳指”指力,烧毁了剑谱。

枯荣烧毁剑谱,目的有二。一是让鸠摩智断了夺经的念头,二是在道义上反将了鸠摩智一军,让他知难而退。枯荣知道鸠摩智不夺剑谱誓不罢休,剑谱一毁,他自然难有借口为难天龙寺。更重要的是,烧毁剑谱,让鸠摩智背负上了一个逼人毁去传世绝学的罪名。凭借武功交锋夺去剑谱尚能怪天龙寺无能,但败军之将,依依不饶,逼迫人家毁去剑谱,这样的罪名,这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舆论上,鸠摩智此行都是站不住脚的。这样一来,等于是让鸠摩智变成跟天龙寺成功结仇,更是与大理国为敌。鸠摩智再如何猖狂,也不敢以一人之力对付一国之力,他能走出天龙寺也不一定能走出大理国。

也是这个原因,鸠摩智才动了挟持保定帝段正明的心思,为的就是以他为人质,方能确保自己离开大理。只不过段誉出头,又使出“六脉神剑”,让鸠摩智看到夺取剑谱的希望还在,于是转而挟持段誉而去。但对枯荣而言,他保护天龙寺的目的已经达到,天龙寺声誉并未受损,大理国根基也没动摇,剑谱之后,各人再重新默写出来便是,而至于段誉性命如何,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那已不是他的职责所在。

实际上,通过鸠摩智天龙寺一役前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枯荣大师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他的武功和实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很多读者诟病他有装的成分,说他比不上鸠摩智,眼看段誉被抓无动于衷,无能为力。但是任何一个成为大理国根基所依靠的天龙寺的话事人,他都会像枯荣一样谨小慎微,以大局为重。毕竟他的职责是保护天龙寺的至高武学,是保护大理国的社稷根基,他不需要保护任何一个人的皇位,为此他必须时时刻刻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和斗争。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天龙八部》里,枯荣大师的身份是什么?

枯荣大师是段延庆的亲叔父啊,段正明自认皇位是从延庆太子手上窃来的,说明最初皇位本就是枯荣那一脉的,加上人武功高,修为深,辈分还尼玛段家最高,地位不高才有鬼。

枯荣大师一生都在闭关清修,有危机事情方出头。段正明为了救段誉,拜访天龙寺。恰巧大轮明王鸠摩智要强借六脉神剑一观。枯荣大师为了天龙寺威名,教本因等同练六脉神剑一脉,自己早就习练了少商剑法。在枯荣的指挥和对敌下,鸠摩智两次小败。武功深不可测

再说段延庆一直为了复位大业奔走,杀遍所有仇家全家,所以得了天下第一大恶人之名。因为大理内乱,当初受伤的时候可是去天龙寺求自己亲叔父做主的,当时他是延庆太子,本来若无内乱,他就是皇帝了,那知道内乱之后,段正明被扶上位,没自己啥事了。但是若无这皇帝一线的支持,段正明也不好服众啊。所以,枯荣大师作为原来老皇帝的亲弟弟,意见就非常重要了,枯荣大师默许了段正明的继位,才有后面几十年江山,资格老,血脉正啊。

大理一直是皇帝退休制度,到老了退位为僧。以前是皇帝,现在是天龙寺一老僧。所以段家俗家弟子谁敢不尊敬天龙寺高僧,别人就是皇帝他爹及师兄弟,何况老枯荣是皇帝他师傅。在江湖上,老辈的高手还有见过枯荣身手的,不如聪辨先生苏星河就知道枯荣是一代高手。江湖上本来有大理段家的地位,尊敬他们老辈高手很正常,还有自家长辈的吹嘘,自然名气更大了。当看到段誉的六脉神剑后,自然想到天龙寺能正常修炼六脉神剑的僧人武功,深不可测。就像乔峰看到段誉六脉神剑逼出酒气,就觉得自己也办不到,自然觉得天龙寺里肯定有更厉害的。

人都对未知的充满敬畏,善于从已知推断未知。作为天龙寺最高代表,在他们俗家最高代表的江湖表现上,加上印象分,推理分,感觉都可以上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