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鸟的古老传说是怎样的?它的起源、形象和寓意又是怎样的?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的事物,比如鸳鸯、大雁、琴瑟、比目鱼、鹣鲽、连理枝,还有现在要说的“比翼鸟”。
不同于鸳鸯、大雁等,比翼鸟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目前现实中并没有人见过。
古代关于比翼鸟的记载很多,不仅各种文献,更多的是各类诗词歌赋之中。
不过一开始的比翼鸟并非象征恩爱,而代表灾祸。
《山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上古时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系列自然现象,所以将这些归咎于神怪,而比翼鸟这种生物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每出现,都是在发生大洪水的时候。
久而久之,人们觉得就是比翼鸟带来的洪灾,还给其取了个名字叫“蛮蛮”。
对于比翼鸟的模样,古籍之中的记载也比较清楚。
《山海经·海外南经》: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整体来说,比翼鸟有青色与赤色两种,都是一只眼睛一张翅膀,长得像野鸭,每每都是一对一起出现,雌雄凑一起才能够比翼双飞。
有意思的是,《尔雅·释地》中记载了五种“相比”的奇异生物:
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
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西方有比肩兽,北方有比肩民,中间有枳首蛇也就是双头蛇。
这五类“相比”的生物,都是一对一对一起行动的,而比目鱼和比翼鸟,被古人合称“鹣鲽”,用于寄托美好的祝福,被用来形容极其恩爱的样子。
在南朝梁的《述异记》之中,记载过连理枝与比翼鸟的故事。
相传三国东吴的海盐县有个叫做陆东美的人,娶了个姓朱的妻子,妻子美貌端庄,夫妻俩感情极好,平时也都成双入对形影不离,人们称作“比肩人”。
朱氏不幸早早病故,而陆东美绝食殉情,两人合葬之后,坟冢上长出两棵相交一起的梓树,两树长成了一棵树,树上时常有一对大鸟栖息。
孙权得知此事后,赐名此地为“比肩里”,将陆东美夫妇的坟茔赐名“双梓墓”,此后陆东美的儿子陆弘与妻子张氏也恩爱非常,人们称之为“小比肩”。
元朝时期,伊世珍著作的《琅嬛记》记载:南方有比翼凤,飞止饮啄不相分离,雄曰“野君”,雌曰“观讳”,总名曰“长离”,言长相离着也。此鸟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
殷商时代,人们觉得这种鸟长得怪异,视为带来洪灾的不详,但到了周朝时期,却又开始认为这是一种象征深情的祥瑞。
比翼鸟的形象最早出于山海经之中,而在山海经中诸如比翼鸟之类长相奇特不似凡世之物的生灵众多,比翼鸟可能就是上古先民想象出来的鸟类。
此外,也可能是古人以自然界的某些鸟类生物为原型加以艺术加工,最终形成的比翼鸟形象。
古人将比翼鸟之类的“相比”之物,都作为感情深厚的象征,比翼鸟、比目鱼、连理枝等等都是如此,尤其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好。
比翼鸟的古老传说是怎样的?它的起源、形象和寓意又是怎样的?
大家都曾幻想过和谁谁比翼双飞,别以为小编知不道。不过,这比翼鸟到底什么模样?古老传说来自哪里?文化物象经过怎样的变迁?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一起去寻找古老神话中的比翼鸟……
比翼鸟的古老传说
比翼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嗯,很特别。先看看古老文献怎么描述的。
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丨山海经·海外南经
这段话说,比翼鸟生在结匈国东,或南山东。比翼鸟,身披青红间杂的羽毛。这颜色捯饬的倒是不错,青色为正宗,红色为喜庆,冷暖搭配,阴阳调和,完美。
……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丨西山经
凫,就是古人眼里的野鸭。说比翼鸟又叫"蛮蛮",像野鸭子……此处当有嘘声。后面又说,一只比翼鸟,只生有一只眼,一张翅膀。"咦,我的个娘嘞……"长的太磕碜了。
除了虐眼,它还虐心。后一句说,比翼鸟现身,则天下洪水滔滔。比翼鸟原来不是好鸟。
郭璞作注《尔雅》时,提及的比翼鸟模样同西山经一样。尔雅里此鸟又名鹣鹣。
如此,比翼鸟若想翱翔天空,就不得不成双比翼齐飞,后来常用比翼鸟来形容夫妻恩爱。
古人考虑周全,万一要是异性齐飞呢?所以比翼鸟也可指深情知己、好友。
总结☞ 比翼鸟,又叫蛮蛮、鹣鹣,青红间色,单目单翼,须比翼齐飞,出则洪水发。
问题来了,比翼鸟为什么是这个形象?如此怪异不合生物学,且一副灾相。后来又怎么象征真挚爱情和友情呢?
比翼鸟初始形象解读
比翼鸟奇异,看起来像有缺陷的野鸭子,又是咎相(灾兆)。所谓"夫妻"之喻,未必是和上述形象同步出现。古传说常常很混乱。
上古人口稀少,古人对自然涉足和探索极其有限,天地自然在古人眼里是很神秘莫测的,从而心生敬畏,于是便把生猛禽兽神化,甚至图腾化,以求安慰。
于是我们看到,上古神兽总有些现实影子,又特别夸张,有些是多物种拼凑出的形象。
古人认知和应对自然的能力太有限,常把事物和福祸关联。比如,洪水之患可谓上古第一天灾,相关传说和大神常见于上古神话。
据古文献,比翼鸟是鸭貌水鸟。古人第一次应在水边见到此鸟双飞,就把比翼鸟和水灾关联,于是有了"见(比翼鸟)则天下大水。"古人心生敬畏,便神化其形象。
比翼鸟原型当是野鸭。鸭科种类繁多,飞翔能力很强,多有青色,也有红腹鸭和红头鸭。此物敏感胆小,雌雄双惊飞也不稀奇。
比翼鸟物象的变迁
早期文献《逸周书》载"周成王大会诸侯时,曾有人以比翼鸟进贡。"
文化是多面、多元、发展的。可见,比翼鸟在3000年前的古人眼里,绝非平凡之物。无论周成王典故真假,但从文化角度看,比翼鸟在西周就有了不同的形象。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丨曹子建集·送应氏
在才高八斗的曹植笔下,比翼鸟成了深情友谊之象征。备注: 背景,宴会后曹植为应氏兄弟送行,表达不舍之情和美好祝愿。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丨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千古名句,这里比翼鸟代表了男女恩爱好合。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寓意。
文化随社会而发展,人们对自然科学认知不断提高。久远的神话传说,属上古文化。后人并不排斥,取其积极一面,发扬传承。
于是,说到比翼鸟,后人很少再提"一目一翼"之怪形,很少再谈"见则天下大水。"的灾象。人们取"比翼双飞"的美好寓意。
在曹植和白居易这种文史大腕的推动下,比翼鸟就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比翼鸟寓意夫妻恩爱,也象征友人相知相惜。
不过,野鸭子这玩意与人间至情绑一起,多少有点尴尬。后人就不断美化比翼鸟形象,生怕别人想起它其实是野鸭子……
传统文化里,物象有多元化特点。
①满足当时不同社会群体需求
②漫长传承中,还要契合各时代主流文化
③最后才形成世人可接受的主流物象
今天来看,更为合理和开放化的概念,比翼鸟是一种象征符号,呈双鸟相伴相飞之貌,寓意恩爱夫妻或真挚友谊。至于它具体是什么鸟,爱啥鸟啥鸟呗。
比翼鸟毛都被小编瞎扯掉了……祝大家和自己的有情儿比翼双飞。都飞去吧,飞的越远越好,别忘回来给小编点赞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