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日俄战争后俄国情况如何?看俄国对待日本索要赔款时的态度就知道了。日本战后初期欲索要30亿卢布的赔款,结果俄国的回应是“要钱没有,不服再打”。战后俄国海军损失惨重,但实力尚可一战,日本就只能用惨胜来形容了。
战争前,俄国比日本强大得多1904年,日本突然对俄国驻于旅顺的海军发动突袭,日俄战争由此爆发,然而战争之前,日俄双方的实力对比其实还是相当悬殊。
俄国:
战前,俄国的总人口超过1.4亿,1904年其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后备役超过370万,同时俄国海军拥有各种战舰200多艘。
日本:
战前,日本的总人口4400万,仅为俄国一个零头,战争初期日本陆军总兵力37.5万,其中有25万人可以进行日本岛外的作战,日本海军有战舰80艘。
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俄国未必都是优势,日本手里也未必全都是烂牌。
- 首先,从地理上看,日俄战争的主战场集中于东北亚地区,这里是日本的家门口,日本占尽了地利之便,虽然俄国在远东拥有大量的领地,但俄国的核心终究还是在欧洲,其辽阔的远东领地几乎都是荒无人烟,俄国9成的兵力都集中在欧洲部分。
- 其次,虽然日本的海军数量不如俄国,但日本海军舰艇几乎都是英制,性能方面都是当时世界顶尖水平,而且规格比较统一,相较之下,俄国的海军舰艇数量虽然多,可大多老旧,而且规格上差异很大,是一支杂牌军,最关键的是,俄国三大海军彼此之间被陆地分隔,无法及时进行相互支援。
影响战争最终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尽管最终取得胜利的是日本,但这并不代表俄国的实力就比日本弱,日本为此次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力,还欠下了大量外债,而俄国的实力大多还在。
俄国实力尚存,为何停战认输对马海战结束后,俄国的远东舰队与赶来驰援的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军在两个月后北上攻占了库页岛,同年9月,俄国决定与日本议和,最终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正式结束了日俄战争。
为了此次战争,日本损失极其巨大,除了伤亡与海军力量的折损之外,日本海欠下了巨额的外债,当年甲午之后从清朝所得几乎全部砸了出去,按照日本一贯的脾性,准备以战胜方的姿态向俄国索要大量赔款,日本确定的目标其实是30亿卢布。
尴尬的是,战败了的俄国,却断然拒绝了日本的索要赔款的要求,表示自己一个戈比也不会给日本,如果日本不服气的话就继续战争。
之所以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已经打不起了,然而俄国的实力其实还在,继续打下去未必会输,反而赢的概率很大。
俄国选择停战认输,其实另有原因:
- 一,对马海战,俄国海军尤其是远东海军元气大伤,短期内无法恢复;
- 二,俄国当时内部风起云涌,罗曼诺夫王朝面临危机;
- 三,英国与美国等不断进行干涉,俄国受到了诸多牵制。
由于同时期内,俄国内里的麻烦事群起,顾此失彼的俄国选择了放弃部分利益进行停战,在美国等斡旋之下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除了将半个库页岛让给日本之外,俄国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其他损失,而元气大伤的日本,从俄国那里没要到半个子儿,却无可奈何只能同意了条约的条款。
日俄战争后的俄国,其实在迅速恢复崛起日俄战争,俄国接连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俄国的核心位于欧洲地区,与远东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长,而中东铁路的建设当时尚未完成,使得俄国的兵力、物资调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约束,而俄国海上的驰援,也受到英国等国的阻挠。
而战争后,随着中东铁路的完工运营,俄国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实际上,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损失,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并非其根本的远东地区,而即便是远东地区,俄国最终也只是将半个岛给了日本而已,此外,与日本在满洲地区划定了彼此之间的一定势力范围,这对于俄国来说,并不算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
对任何国家来说,俄国都是个庞然大物,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还有强悍的兵力,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损伤,都能通过其深厚的根基,还有对外的攫取之中迅速得到补充与恢复,这也是日本忌惮害怕的真正原因。
相较于俄国的整体,真正伤到根本的,是俄国的海军。原本,俄国的海军实力相当强悍,19世纪末期,俄国海军的综合实力已经位居当时的全球第三位,不过,当时的俄国海军就已经存在军舰质量参差不齐、海军内里风气极劣、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的问题,与北洋水师当年酷似。
通过攫取外东北,俄国获得了日本海沿岸的漫长海岸与出海口,并且占据了当时被视作远东第一良港的旅顺口,将其改名为“亚瑟港”,与海参崴互为犄角,成为俄海军在远东的两大重镇。
然而日俄战争后,俄国三大海军之一的远东太平洋舰队几乎全灭,赶去支援的波罗的海舰队分支也被连窝端,三大舰队中只剩下蜗在黑海这个半内陆海的黑海舰队,实际上也派不上什么大的用场,几乎一夜之间,俄国海军从世界第三跌到第六,被美国、德国乃至日本超过,一战后的俄海军,陷入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众所周知,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海军损失惨重,仅被击沉和俘虏的主力舰(指战列舰和铁甲舰)就多达17艘。其中最新式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4艘、“列特维赞”号战列舰1艘、“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3艘、“彼得罗巴甫罗夫斯克”级战列舰3艘、“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铁甲舰3艘、“伟大的西索伊”号铁甲舰1艘、“纳瓦林”号铁甲舰1艘、“尼古拉一世”号铁甲舰1艘。
沙俄海军在日俄战争中元气大伤,但离全军覆灭还早的很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国海军依然有大量的主力舰可以使用,只是其中过时货居多,再加上1906年,英国划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服役,宣告俄国剩下的战列舰统统过时,所以俄国很快就决定建造“甘古特”级无畏舰进行追赶。
“俄罗斯”号装甲巡洋舰在蔚山海战中遭重创
太平洋舰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俄罗斯仅存的海上力量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的残部,2艘受重创的装甲巡洋舰“俄罗斯”号、“格洛鲍依”号,1艘因触礁受损的防护巡洋舰“壮士”号。由于没有船坞可供维修,这3艘巡洋舰实际上没有多少战斗力。
光荣号战列舰,在日俄战争后暂时是波罗的海唯一的战列舰
作为沙俄海军的骄傲,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在对马海战中损失殆尽,仅剩下因未能完工没有前往远东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5号舰“光荣”号这一艘战列舰。排水量13516吨,4门305毫米主炮,12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8.5节。
“皇太子”号战列舰,日俄战争中太平洋舰队唯一生还的主力舰
好在原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皇太子”号战列舰(博罗季诺级即其改进型)成功从旅顺口突围到胶州湾,在战争结束后奉命回到欧洲,编入波罗的海舰队,使该舰队仍保有2艘战列舰,勉强撑起了架子。
此外还有几艘老旧的铁甲舰。1876年完工的“彼得大帝”号铁甲舰是当年沙俄国产的第一艘铁甲舰,也是第一艘万吨战舰,但此时已经陈旧不堪,1907年就被改为了炮术训练舰。1893年完工的“亚历山大二世”号铁甲舰也是因为过时没有被派往远东,只能作为岸防使用。
此外还有2艘在船厂里的“博罗季诺”改进型“帕威尔一世”号、“圣安德烈”号,在建造过程中吸取了日俄战争的教训,并受到英国无畏舰的影响而修改设计,所以一直到1910年才完工。排水量17400吨,4门305毫米主炮,14门203毫米副炮,航速17.5节,还采用了美国战列舰独特的笼式桅,在俄国战列舰中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只有黑海舰队实力未受损失,建制整齐,这是因为1870年伦敦协定禁止外国军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所以黑海舰队的战舰无法开赴远东。有主力舰8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2艘。
“潘特莱蒙”号战列舰,黑海舰队当时唯一算是现代化的战列舰,它的第一个名字对电影人和老一代中国人来说更为熟悉,就是“波将金”号
“潘特莱蒙”号战列舰,1903年完工,排水量12900吨,4门305毫米主炮,16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6.6节。该舰原名“波将金”号,是黑海舰队最新锐的主力舰,1905年6月27日,舰上水兵在敖德萨起义,8月起义被镇压,该舰才易名。但是当年11月28日,"潘特莱蒙"号又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起义,真是一艘富有革命精神的战舰。
“罗斯季斯拉夫”号铁甲舰,排水量8880吨,4门254毫米主炮,8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5.6节,服役时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重油燃烧锅炉的大型军舰。该舰火力和装甲较弱,航速也不够快。
叶卡捷琳娜二世号铁甲舰,黑海舰队最多的主力舰,但也是最旧的主力舰
“叶卡捷琳娜二世”级铁甲舰4艘,分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切斯马”、“锡诺普”和“常胜者格奥尔基”号,是1889-1894年间完工的,排水量10250吨,305毫米炮6门,152毫米炮7门,航速16节,现在也已经过时。其中前两艘由于舰况不佳,很快在1907年被打靶和拆毁。
三圣人号战列舰,其性能和日俄战争中损失掉的大多数战列舰差不多
“三圣人”号战列舰,1898年完工,排水量12680吨,305毫米炮4门,航速17节。建成时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力舰,看来毛熊还是挺喜欢新式技术的。
“十二使徒”号铁甲舰,其已经具备了前无畏战列舰的部分特征,但在日俄战争时期无疑是有些过时了
“十二使徒”号铁甲舰,1892年完工,排水量8709吨,305毫米炮4门,航速15.7节。
此外黑海舰队还有1903年开工的“波将金”改进型战列舰“叶夫斯塔菲”号和“圣约翰”号。由于在建造时吸取日俄海战的教训修改了设计,这两艘前无畏舰1910年才完工入役,可以说服役时就已经过时了,但仍然是1915年“玛利亚皇后”级无畏舰入役前,黑海舰队最强的军舰。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日俄战争爆发于1904年,它是东西方国家在近代第一次全面较量。俄国是欧洲大国,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所以当时谁也不看好日本这个蕞尔小国。
在当时,东方巨无霸中国都不是俄罗斯的对手,日本这个东方小国,更无法跟沙俄帝国抗衡;同时西方国家跟东方国家交战,还没有失败的先例。
俄国军力无论陆军还是海军,也都占绝对优势,从数字上看,俄罗斯似乎没有战败的可能。
但是这场战争结果出乎意料,爆了冷门,日本竟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沙俄,俄罗斯陆军惨败,号称世界第三的海军也几乎全军覆灭。日本海军建成的历史很短,在1855年才开始筹建,跟大清一样是遭遇列强入侵之后,才觉得建立海军的必要性。
俄罗斯海军则有200多年历史,在17世纪末(1696年)就正式成立了海军,第一支舰队叫亚速海舰队,后来又组建了第二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
俄罗斯海军成立之后,在几次对土耳其海军和对瑞典海军的战斗中表现不俗,被西方国家刮目相看。
俄罗斯已经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舰“经验”号,装甲厚度115毫米。
1864年,俄罗斯海军有了自己第一艘浅水重炮舰。
1870年,俄罗斯海军装甲巡洋舰问世。
1877年,俄罗斯第一艘装有鱼雷发射管的“爆破”号雷击舰下水。1881年,俄海军制定了20年新舰建造规划。
1895年,又推出七年规划。1903年,这些计划基本完成。
1898年俄海军排名世界第三,拥有战列舰20、海防舰22、装甲巡洋舰11、巡洋舰22、鱼雷炮艇9、驱逐舰5、鱼雷艇75等。
日俄战开战时俄在远东地区有战列舰7艘、装甲巡洋舰4艘、防护巡洋舰7艘、驱逐舰25艘、鱼雷艇21艘、炮舰/艇7艘、辅助船4艘。
在1904进行的旅顺口战役中,原驻旅顺港口的海军舰船损失殆尽,只有5艘驱逐舰和几艘小艇死里逃生,在最后时刻突围而出,到了中国港口。
1904年8月10日的黄海海战,俄国海军再遭败绩。俄军太平洋舰队旗舰太子号以及3艘驱逐舰逃往青岛,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逃到上海,1艘巡洋舰逃到了西贡,另一艘小型巡洋舰绕过日本东海岸驶往海参崴,后在日本巡洋舰的追击下在库页岛搁浅。
1904年8月12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在蔚山海战中被日军上村彦之丞的第二舰队摧毁。
1905年5月下旬爆发的对马海战,日本的联合舰队以损失3艘鱼雷艇,阵亡 117人,伤 587人的代价,将俄海军38艘参战舰船击沉了21艘,俘获 9艘。
沙俄帝国的骄傲,俄国海军的中坚,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在对马海战中几乎全都葬身海底。这次战斗,俄国太平洋第2、第3分舰队除3艘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军覆没(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或者被中立国扣留),舰艇损失总计达27万吨,比后来一战中进行的、著名的日德兰海战双方损失的总和还大。
日俄战争后,俄国情况如何?日俄战争之后,俄国虽然海军损失惨重,陆军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在东北还有70万军队。
但经过海上较量,俄军士气低落无心再战。只好把吞下的东北肥肉乖乖吐出来,全面进行战略收缩。
战争之前,列强还把俄国当回事;日俄战争让俄国的纸老虎面目暴露无遗,让列强对俄罗斯非常鄙视,没有人再把他当作对手。
日俄战争后,俄国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海军黑海舰队毫发无损,该舰队有主力舰8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2艘。
黑海舰队为什么会建制整齐呢?因为根据1870年伦敦协定,俄罗斯军舰不可以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因此战争爆发后,黑海舰队急得团团转但无法开赴远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黑海舰队因祸得福得以保全。
其中战列舰两艘:
俄罗斯海军“光荣”号战列舰,因为正在建造而幸免于难,该舰排水量13516吨,安装有4门305毫米主炮,12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8.5节。
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皇太子”号战列舰,从旅顺口跑到胶州湾而幸存下来,在战后打道回府,被编入波罗的海舰队。这样一来,黑海舰队有了两艘战列舰,可以装点门面。
万吨级铁甲舰三艘:“彼得大帝号”铁甲舰,是一艘老爷舰,服役已经接近30年,破旧不堪,只能扮演训练舰的角色。
1883年完工的“亚历山大二世”号铁甲舰,排水量也接近万吨,也是同样原因没有被派往远东,战后被作为波罗的海舰队的炮术训练舰,十月革命后改名为“自由曙光”号。
“三圣人”号战列舰,1898年完工,排水量12680吨,305毫米炮4门,航速17节。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上面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在各国主力舰中,它是首屈一指、破天荒的。
在建军舰2艘:“博罗季诺”改进型“帕威尔一世”号和“圣安德烈”号。
它们的排水量达到了17400吨,4门305毫米主炮,14门203毫米副炮,航速17.5节,性能还是非常先进的。
主力舰一艘:“潘特莱蒙”,原名波将金号。
该舰由尼古拉耶夫工厂1903年完工,是黑海舰队继三圣人号之后的主力舰,也是俄国海军最早建造的真正前无畏舰,排水量12900吨,4门305毫米主炮,16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6.6节。
不足万吨铁甲舰四艘:叶卡捷琳娜二世号铁甲舰,黑海舰队最多的主力舰,一共有四艘,其中“常胜者格奥尔基”号最为先进,它采用全钢船体和炮塔式主炮。
为保护主炮和锅炉舱,在舰体中部装有406mm厚的舷侧装甲。它们正常排水量10250吨,主机为两台三胀式蒸汽机,总功率9100马力,航速16节,续航力2350海里/10节。在完工时,它们被称为是“仅次于英国罗德尼级的强力战舰”。
结语:在日俄战争中,俄海军全力以赴,除了黑海舰队可谓倾巢出动,共投入各种型号舰船110余艘(19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35艘驱逐舰等),总吨位35万余吨,约占整个俄国海军舰艇数量的二分之一和总吨位的十分之六。
战争中俄海军损失各种舰船70余艘,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几乎不复存在;俄国海军的全部家当,只剩下黑海舰队。
这场战争使俄海军一夜回到“解放前”,从世界海军老三的宝座跌落,跌出世界前五,被美国、德国和日本甩在后面。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情况很糟糕,当时的沙皇俄国的舰队可以说用弹尽粮绝四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为了保住自己在远东最大的军事港口,为了能够保住自己太平洋舰队的常驻港口,沙皇俄国几乎派出了手头可以派出的所有舰队去援助,在旅社与日军展开决战的俄军。
当时的沙皇俄国有三支箭队,一直是太平洋舰队,舰队的位置就位于旅顺港,日军进攻旅顺港的203高地,就是为了歼灭这一只待在旅顺港龟缩不出的沙皇俄国的舰队,具体的操作过程就是拿下203高地之后,然后你203高地作为一个观察哨指挥日本的中炮姜港内的沙皇俄国的军舰一个接着一个击沉。
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平洋舰队只有一艘主力战舰突出重围,并且回到了沙皇俄国的指挥之下。
沙皇俄国的第二支舰队也是实力最为强悍的波罗的海舰队,是派出了自己手头能够派出的所有主力舰去支援旅顺港作战,可是呢,大概也知道对马海战里面几乎一举成就了东乡平八郎的威名,所以这一事件对基本上所有的主力舰全部都被日本人一个接着一个敲掉了,唯一剩下的一艘主力舰是当时没有去参加这场战役留在波罗的海,然后和来自于旅顺港的太平洋舰队的内衣艘主力舰组成的一支舰队。
至于说沙皇俄国的第三支舰队黑海舰队确实键值还算完整,可事实上这一支舰队已跟其他两支舰队相比,已经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这点我们得老生常谈一下土耳其被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一只德国舰队,这一次德国舰队的其实是有一艘巡洋舰在家一艘驱逐舰组建成的,可就是这样一支舰队在黑海地区可以说是肆无忌惮的横行霸道,(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沙皇俄国几乎拿他没办法,在战争前期,沙皇俄国的舰队遇到这只舰队基本上都得避其锋芒,而这只德国舰队的司令长官则是觉得自己在黑海领域可以说是强无敌,没有人可以对他造成任何危险。
至于说波罗的海舰队虽然能够有两艘主力战舰作为蒙面冲着,但是事实上我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德国和当时的英国展开的,日德兰大海战在这其中待在波罗的海,直接在德国人老巢后方的沙皇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干嘛?被人堵在家里出不来!你说这尴尬不尴尬?
其实这一点并不是难以理解,被人打了一顿,然后自己加点儿损失个七七八八,此时沙皇俄国面临的不只是军队建制上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外面打仗失败了,国债没人要了,军队里的钱不值钱了,那军队造装备要钱找谁要?
沙皇俄国虽然卯足了劲儿在生产各种各样的作战舰,只可都摆不上台面,这些都是已经是过时的老旧的产物,可是沙皇俄国必须得造,尤其是英国推出了无畏舰之后,本来这是一次技术换代,所有的强国全部都得去追赶者无畏舰的脚步去设计自己新一款的无畏舰,可是沙皇俄国底子太薄太穷了,所以必须得把有限的。资源还得分一部分去投入到老旧型的战舰的设计之中。
一步错,步步错,作为整个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沙皇俄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很高兴接受您的邀请,也愿意回答日俄战争的相关问题。日俄战争是俄国与日本在远东及亚洲战略布局中的角力和争夺。对俄国而言,争取旅顺口这个战略要地对其控制亚太地区意义深远。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称雄于世。黑海舰队则名义上是一个舰队,实则同里海分舰队一样,皆为内海舰队,前出地中海,务必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庞大的舰队失去机动能力,陷入尴尬境地。此外,太平洋舰队仅有海参崴一个军港。整个远东舰队的唯一出海通道,因此,对俄罗斯而言,要想获得亚洲的利益最大化,必须取得前出的基地和制海权。军迷们可能对俄海军有个误区,认为其陆战实力雄厚,而海战平平。但看看俄罗斯广阔的疆域,就知道守住这个国家的难度了。所幸的是没有人对俄罗斯的海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从地缘政治上看,俄罗斯的军事重心始终放在欧洲,即西线战场。警惕着英法联军的威胁。然而远东地区是它的鸡肋和禁忌。所以它的军徽上有双面鹰的图腾,一面向西,一面向东。同样俄罗斯海军的战略上也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北方舰队控制大西洋,北冰洋,防止英舰北犯。太平洋及远东舰队从东亚腹地前出,延伸至黄海一线。从海图上看,这两条战线像极了一头北极熊贪婪地伸出双臂,企图呑下眼前的一切。反观日本,弹丸之地,且多灾多难,火山,地震,海啸频出不穷。大和民族作梦都想拥有一个安稳的地方。日本处心积虑的要占领东北,而对于一个岛国来说,港口几乎就是它的所有。拿下旅顺口,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所以日本在日俄战争伊始便孤注一掷,殊死一战,破釜沉舟之势,志在必得!而俄罗斯却并非如此,旅顺固然重要,但整个亚洲并非其战略重心所在,与疯狂的日海军相比,与其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拱手相让,当然面子上还是要战上一战的。而且,俄海军单凭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并不占上风,而欧洲的舰队又远水不解近渴,鞭长莫及。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个战略上的疏漏,才敢于对俄国大打出手。兵法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以战。日本以逸待劳,占地利之便,后勤保障充足,士气高昂。而俄海军远涉重洋,劳师远顿,漫长的航行让官兵们苦不堪言,士气萎靡不振,尚未一战,已输三分,此为其一。然对马海峡乃日海军操演久练之地,轻车熟路,俄海军陌生地域作战,靠海图分辨敌友,难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此乃其二。日海军此役巳到决死决战之时,上下同仇敌忾,而俄军视同鸡肋,畏首畏尾,战也罢,和也罢,对俄国而言,无非是一场海战而已,此乃其三。当然问题总要从两方面看,即使俄海军只剩下一条战舰,日本也没有进攻俄罗斯的实力。况且让日本海军远渡重洋去攻击波罗的海的俄舰队,日本也根本没这个实力。所以日俄海战,虽以日方大获全胜,俄方惨败告终,却未伤及其筋骨,俄国不过丢了一块到嘴的肥肉,心有不甘而已。而日本则是心满意足,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切。赶走了俄国这个劲敌,日本吞并中国的唯一一块绊脚石搬开了,于是占领东北乃至中国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已彰显无疑。另外以俄国的工业实力,即使几大舰队损失殆尽,恢复正常也会很快,此时的日本海军正如日中天,甲午战争,对马海战已让日海军傲气冲天,加之清廷割让赔款,让日海军招兵买马,实力倍增,但也为日海军与美国海军决战埋下祸根。兵法云:兵不可久,久必溃也。日海军梦想着武运长久,也被几次胜利冲昏头脑,实力未增,傲气却长了不少。且自不量力的挑起太平洋战争,终难逃全军覆灭的厄运。这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最终下场。然而作为主战场的旅顺口,竟然是在两个列强的你争我夺中几度易手,而大清却袖手旁观,无能为力,只能将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敌手,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历史就是如此,不会重演,也勿需忘记,忘记历史也许于百十年前的那场战事而言,更加的令我们感到遗憾了。仅此而已!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军舰?
当然有啊,日俄战争的时候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都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是并没有全灭,还是有个别漏网之鱼的。
比如说后来在十月革命中“一声炮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就是当时从对马海峡脱身的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之一。在旅顺遭遇炮击的太平洋远东舰队,也有个别船只逃出了旅顺,后来到达青岛一带,暂时被德国人收留的。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一支在日俄战争中没有参战的黑海舰队。之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根据俄罗斯和英法土耳其等国签订的条约,黑海舰队不能驶出伯斯普鲁恩海峡,只能在黑海活动。所以黑海舰队没有在日俄战争中参战,因而也就没有受到损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