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如果说邾国估计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但是邾国却出了个与孔子齐名的人,那就是孟子。邾国也称作邹国,是当时山东鲁国的一个附庸小国,是孟子的故乡,而后世称一个地方文教昌盛乃礼仪之邦,一般都会将其称作“邹鲁”,同时也代指孔子与孟子。此外,也有说墨子事实上也是邾国人,并非是宋国人。

相对于山东境内当时的齐国与鲁国,邾国实在是不起眼,不仅地小人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没有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依附于鲁国而生存,其主要范围就在于如今山东西南部地区的邹城一带。不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却实际存在了八百年之久,在商朝就已存在。

夹缝求生的邾国

邾国属于曹姓诸侯,其先祖挟是晏安的五世孙,而晏安是颛顼的后裔,也是曹姓的先祖,周武王定鼎天下之后,分封诸侯,而挟因为是上古功臣的直系后裔,被分封在了邾地。

原本在商朝时期,邾挟与他的族人们,就定居在了邾娄一带,以蜘蛛为图腾,周朝建祚后只是对原本就存在的邾娄进行承认与正式册封而已。

不过尴尬的是,邾国立国之后,一直都没有接受周天子的正式册封,其国君没有明确的爵位,直到春秋时期,当时是邾安公克在位,由于邾国与小邾国(邾国的分支衍生的另一诸侯国)一起支持齐桓公称霸,所以齐桓公向周惠王求情,邾国与小邾国正式获得了子爵的地位。

相对于地广人多实力强悍的齐国,还有作为周天子家亲戚还是公爵等级诸侯的鲁国,邾国地位低、实力弱、地方小,几乎是一无是处,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邾国只能依附于鲁国,与齐国交好,在山东的两大强者之间辛酸地保持着平衡

邾国一分为三

西周时期,邾国与鲁国之间的关系相当亲近,甚至是世代姻亲,《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之中的记载是:“当邾娄颜之时,邾娄女有为鲁夫人者。”

邾国得到周天子册封之后的第七任国君,叫做夷父颜,因参与鲁国的“伯御叛乱”而被周宣王所诛杀。《公羊传》中的邾娄女,可能是夷父颜的姐妹或者女儿,嫁给了当时的鲁武公,生下了长子公子括,而偏偏当时的周宣王很喜欢鲁武公的次子公子戏,希望鲁武公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公子括的儿子伯御,则暗地里密谋夺位发动叛乱。

夷父颜作为外戚,自然应该是帮着公子括与伯御,所以也就掺和了进去,结果引起了动乱,而动乱之后,夷父颜身死,周宣王让其兄弟叔术为新君,而后叔术还位给夷父颜的儿子夏父,自己受封邾国五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是后来的滥国,夏父又把自己的兄弟封在郳地,建立了小邾国,如此,本来就不大的邾国一下子分成了三个诸侯国

邾国也曾对鲁国出击

由于邾国直到自身实在弱小,所以一向都对鲁国低眉顺眼,邾国国君也几次三番亲自前往鲁国朝贡,结果鲁国根本就无视这些,屡屡进犯邾国,掠取了邾国大片土地城池,横竖都是一样的结果,忍无可忍之下,不甘坐等灭亡的邾国改变策略,还是主动出击。

公元前639年,邾国攻取须句国,占领其土,而这惹到了鲁国,因为当时鲁国国君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就是须句国的公主,须句国也算是鲁国的舅家。于是鲁国出兵,帮须句国君复了国,心有不甘的邾国出兵伐鲁,鲁僖公因为瞧不上邾国轻敌,结果惨败,不仅须句国重新被邾国所灭,鲁僖公的头盔也被邾国军队带走,成为战利品

只是,邾国与鲁国的底子终究天壤之别,随着邾国不断的衰微,只能放弃与鲁国硬碰硬的策略,重新选择与其交好,而当时齐国、晋国等不断崛起,使得鲁国也受到了压制,不愿将自己陷入绝境的鲁国,也选择了接受邾国的主动示好

一度昌盛的东方文教中心

虽然邾国很弱小,但是在先秦时代,却是文化领域丝毫不输给鲁国的东方文化胜地,也是孟子民为本的来源。

邾文公时代,邾国曾要迁都,而按照当时的规制,做重大决策前习惯问卜,而每次问卜的结果都是“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对这样的结果,邾文公道:“既然利于民,那么就利于我,我的子民得利,就是我得利。”

随后又有臣子阻拦,称邾国如果不迁都,国君就能够长寿,邾文公又道:“国君活着,就是要为了给百姓造福,生命的长短与时命有关,如果迁都有利于我的子民,那就是一件吉利的事情。”最终,邾文公还是不顾天命与朝臣阻拦,执意迁都。

邾国与鲁国地理位置上相近,而文化上也存在着诸多的共同性,但是在民为本等方面,邾国的氛围要更甚于鲁国,也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诞生了后来的孟子,而这也是后世,为何要将这个先秦时代毫不起眼的小国与孔子的故乡鲁国并列的原因所在

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

由于邾国的实力过于弱小,加上后期的邾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使得邾国越来越难以在征伐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生存。邾悼公时代,邾国的诸多士大夫竟然裹挟封地叛逃他国,而后来的邾庄公更加荒唐,直接恢复了废除了数百年的人殉制度,完全背离了当年邾文公的思想。

邾隐公时期,邾国早已疲弱不堪,鲁国也不想再等待下去,直接出兵准备将其一口吞下,然而兵临城下之时,隐公竟然还在寻欢作乐,最终被俘,被放回来后继续荒唐,又被吴王所俘,此后辗转各国,最终客死异乡。

虽然当时的天下早已礼崩乐坏,但是像邾国这般,一连数代没一个正常的国君的情况也是罕见,邾穆公时期,邾国已经是摇摇欲坠,当时的邾国民不聊生,而宫中的库房里却堆满了粮食财宝,无人愿意为邾国国君效命。进入战国时代,天下诸侯的兼并愈演愈烈,像邾国这般也注定无法再存在下去,直接被北上的楚国所吞,彻底消失。

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古邾国为曹姓国,是春秋、战国山东诸侯国中一个受欺凌的小国,与朱姓、陶朱公范蠡没有一点关系。

△山东古邾国示意图

最近山东博物馆展出了小邾国出土文物140件(套),有邾友父鬲、铜编鎛、佥父瓶、铜方奁、铜浴缶、铜提链罐等难得一见的珍品。

这些展品属于春秋、战国的文物,有多种造型和纹饰,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代表着当时先进生产力,人们惊叹两千多年前的精湛的制造技术和老祖宗的才华智慧。

△山东小邾国遗址

小邾国,又名邾娄国、邹国,是春秋、战国地处山东诸侯国中的一个小国,属于泗上十二诸侯国之一,它长期受到鲁国的压迫,曾投靠晋国以求庇护。至鲁穆公时,邾国被迫改称邹国,降为其附庸。邾国生存在大国的夹缝中,邾国为楚宣王所灭(一说为齐所灭) 。

邾国有大邾与小邾之分,大邾国故址在今山东邹城市,小邾国在今山东滕州市。

邾国,曹姓,相传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生有6子,第5子名安,为曹姓之祖,邾国即为曹安之后。

史书载:曹安(颛顼的后代)为陆终第5子。周武王时,封其后裔曹挟于邾,且为附庸,建立邾国,为曹姓国。

△小邾国出土文物

邾国与朱姓有关吗?

“朱”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作本或米,小篆写作米。在现代汉语中,朱字的含义就是红色。朱姓的朱字原始的意义是指称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朱字的原始含义是一种赤心树。

古代朱人把朱木当作氏族图腾,把自己氏族叫朱氏族。将他们曾栖息的地方叫做朱方。

朱方在哪里?无从查考。可以肯定朱方是在生长松柏类赤心木的华北地区。

《路史·后纪》载:朱襄氏都于朱。朱地,典籍写作株,在今河南淮阳县境内。《续汉书·郡国志》中有“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的记载。虽然不能认为今河南淮阳的古朱地是朱姓的发源地,它至少是朱人呆过的迁徙地。

△小邾国出土文物

越国的范蠡自称“陶朱公”,跟邾国有没有关系?

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便自号陶朱公,当地百姓皆奉为尊财神爷,乃我国儒商之鼻祖。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邾国是子爵国,是周代著名的东方古国之一,邾武公夷父颜之时,因有功于周,周王室封其子友父于郳,史称小邾。周宣王时,夷父颜因故被诛,宣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公元前782年,叔术让国于夷父颜之子夏父,自己移居于滥(今山东滕州东南),建立滥国。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邾又作邹,亦称邾娄,传为上古颛顼后裔曹挟在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一带建立起来的古国。本都于邾,即今曲阜东南陬村。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峄)。尽管行卜者谓"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还是将国都迁到了峄山之阳。故峄山又有邾(邹)峄山之名。邾国故城建在山南,秦汉间于此置驺县,晋以后改为邹县。

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地处峄山南麓,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6.32平方公里。邾国故城始建于春秋时期,秦汉至两晋时期为邹县县治,北齐后废弃,延续1100余年。 邾国故城内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 出土的周秦陶量及东周、秦汉时期的各类陶文数千件, 其中1964年出土的钤印秦诏书的陶量片异常珍贵,已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室中展出。邾国故城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时期都城之一,城内出土文物甚多,大多带文字,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和历史价值。2006年5月,邾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扯淡呢?都从哪里拼凑出来的?抄的啥?

古邾国,首先不是小国,恁家的小国地域那么广阔,半个济宁,半个枣庄一起合起来吗?古邾国建国很早,基本可以追溯到夏朝,境内的野店遗址,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跨度可想而知历史之久远。上古传说中,邾国与楚国可以说共祖祝融,也就是一个血脉。

虽然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封国曹挟与邾,但应该是邾国的历史更久远,夏禹赐姓曹,或可佐证。在当时的山东境内,齐鲁为第一档次,莒与邾堪称第二档次的诸侯国。

周初年,没有封爵,一直到齐桓公时代,封为子爵,根据另外一些文献记载,邾国的军力强盛,一直到春秋末年,仍然有六百乘的军力。在春秋时期堪称强国。与鲁国的历年交战也不吃亏,所以,那个安徽的说啥备受欺凌是扯淡。当时邾国采取的战略是联合齐对抗鲁,南北夹击,犹如芒刺在背。齐桓公时期,为了助其称霸,邾国君曾经夜宿滕、薛国,促成结盟,才能延续国祚数百年。邾国三分,封为邾国、小邾国以及滥国。小邾国被周册封,可视为单独立国。实际还是一个国家的松散联邦存在。

邾国先祖祝融,因此在冶炼技术上比较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在邹城以及周边的滕州等地还有冶铁遗址。

邾国因为与楚国共祖,所以即便被楚国所灭后,楚国为了延续其祭祀,将整个邾国王室内迁到湖北黄冈,下面有人说颠沛流离也属扯淡。

邾国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山东邹城市,有邾国故城,小邾国的故城在枣庄,滥国的故城也在枣庄东南,曾经出土过一个宋公鼎,属于宋国君主送闺女出嫁的礼器。

以我为准,其余属于扯淡。

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邾国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山东邹城市,有邾国故城,小邾国的故城在枣庄,滥国的故城也在枣庄东南,曾经出土过一个宋公鼎,属于宋国君主送闺女出嫁的礼器。在邾国遗址出土一枚郳公戈,带十三字铭文佐证邾国存在和邾国曾经的繁荣!小邾国遗址在枣庄市

山东古邾国在哪里?能普及下古邾国历史吗?

小邾国在山亭区好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