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清朝的发型就已经让人受不了了,可日本古代的月代头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古代的日本武士,会将头顶的头发剃光,保留后边与两侧,形成人为的“地中海”,然后还将脑后的头发结成辫子,梳起头顶,形成一种看起来很雷人的发型,这样的发型若是放在今天,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在日本的古装剧中,也着实是种极其考验演员颜值的发型

月代头形成的背景

日本镰仓幕府灭亡之后,经过南北朝之后,就进入了室町时代,而同时期的中原地区,刚刚进入明王朝没多久。镰仓世界之后的日本,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原本的幕府守护体制与庄园公领制基本陷入了崩解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各地出现了新势力,即诸多的大名,各个地方的人们纷纷全副武装奔赴战场,而当时的战场之上,大多数人都佩戴着头盔,没多久进入日本战国时代,由于火枪从中原与西洋传入日本,为了保护整个头部,当时的武士就必须要用头盔完全裹住,而这种情况下,若是还有比较长的头发,就会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头部发痒。

由于头盔的闷热,使得作战的武士时常奇痒难忍,而且头发如果过长,也非常容易遮挡视线,这在作战时非常不利,于是,当时的武士们纷纷将头顶的头发给剃掉。

最初,武士们是用拔的办法,将头发一根根给拔掉,然而这么做的话会使得头皮发炎,严重的还会溃烂,人们迅速意识到这么做不行,改用剃的办法,当时要剃成这样的发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还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所以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操刀给人剃月代头的

月代头的形成也可能与宗教有关

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家掌故研究者伊势贞丈,根据其研究认为,古代的“月代”其实是“逆息”的变音,战场上穿戴头盔的话,气流会反冲到头部,而战士们为了让气流三块,所以需要把头顶的头发给剃掉。

所谓的气流反冲,则与日本古代的自然崇拜有关,古代的日本受到中原传入的佛教、道教文化影响,加上东北亚之地的萨满传统,日本人认为人体之内流动着“气”,与天地宇宙都是连在一起的,剑术等都并非单纯依靠力量取胜,也需要气的修炼,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才能在战斗的时候,爆发出超出自身原本力量的惊人能量

而在心浮气躁的时候,头部会受到充血之苦,这种状态在日本传统文化之中,就被称作“气流反冲”,也称作“心火上升”,剃掉头发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警戒

月代头如何制成

平安时代与室町时代的月代头,打造起来其实是非常麻烦的,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剃刀,所以武士们只能用镊子,把需要去掉的部分的头发,一根一根拔掉,如今就算听起来,都让人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日本的《庆长见闻集》对于当时打造月代头的描述是:“黑血流地,骇人之至。”

过去的武士如果想要打造月代头,必须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制作过程中也会弄得满身血污,直到战国时代,剃刀开始出现并普及开来,这一时期的日本武士,才摆脱了用镊子拔头发的命运。

与此同时,江户时代还会用蜡与油脂,在月代之上固定一个发髻,并且形成了一种潮流,甚至,江户时期还以月代头为基础,发展处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其他发式。

月代头在日本的文化含义

或许也是最初的月代头打造非常骇人,所以诞生于战场的月代头,在日本也代表着“永远为主公战斗”的意思,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如果武士没有剃月代头,那就不能被称作是武士,也不能代表对自己的主公忠心不二,也正因如此,月代头能一直留存到江户时代

江户时期,德川幕府治理之下,日本进入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安宁岁月,这一时期的日本基本没有什么刀光剑影,然而月代头象征着的武士文化依旧大行其道。

甚至于说,在日本除了武士之外,很多的町人,也就是普通的商人、工匠等城市居民,他们也会剃月代头,当时的日本,将月代头视作一种酷炫高贵的发型,所以,这种今天看起来相当违背正常审美的发型,在古代的日本却非常流行

直到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日本,月代头才逐渐消失,甚至于,日本称:“发辫一剪,日本开始文明开化。”

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其实,考验男性颜值的,除了大清国的阴阳头或者金钱鼠尾发型,更大的挑战是日本的“月代头”(サカヤキ)。

想当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军队刚登陆日本时,大和民族的各色东方“情调”,可是把他们给吓坏了。女的都是一脸死白,脸上恨不得一边走一边掉粉,笑起来更恐怖,惨白的大脸配着小红嘴,露出一口黑牙;男人呢,凡是有点身份的,竟然不论老少,一律都很骄傲的剃成“地中海”,这就是所谓的“月代头”。

标准的月代头要将顶部的头发去掉,仅仅保留侧面、后面的头发,拢到后脑勺,再挽个小揪揪。开始属于武士“专享款”,之后,逐渐普及到了广大日本男性中间。

其实,早在飞鸟,奈良,平安时代(基本等同于咱们的唐宋时期)日本男人的发型还是很正常的,基本中国类似,男女服饰也是大同小异,没有特别鲜明的识别特色。大家可以看看有关遣唐使的古代画作,基本都是大唐衣冠,成年男子留着中式发髻,戴乌帽,跟咱们古代汉族的装束很相似。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日本青年复原的“遣唐使”队伍)

下图左二为遣唐使同时代,为古代的中日友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著名女天皇——阿倍内亲王。可以看出,当时日本人的衣冠服饰,无论男女,跟现在大家印象中的差的还远,更具中华风采。

到了大概咱们中国元朝的时候,连绵的战事让武士阶层迅速崛起,再加上蒙古人的影响,日本人民的发型就开始逐渐走歪路了。

进入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等同于中国明朝),月代头成了日本武士的标准仪容,甚至是一种值得自豪的身份的象征。

因为,冷兵器时代搞近身战,武士们互相搏杀的时候,经常有发髻没捆结实,挡在了眼前,影响了视线而导致战败甚至身亡的惨剧。加之,打斗起来一激动,运动量大,头顶容易出汗。所以,前面和头顶剃干净,既可以避免意外,还能散热,算是挺实用的选择。

那么为什后脑勺和周围还得留长发再扎起来呢?都剃干净,岂不更方便。其实,这个也是实用的考虑。

因为武士搏杀时,很多情况下是要佩戴金属头盔的,如果是个光头,脑袋直接接触金属,一方面冬冷夏热,另一方面还很硌得慌,可能不好受,所以,周边和后脑勺的头发能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

实际上,满清的“金钱鼠尾”的用意,跟日本的月代头,也算是异曲同工的考量,前面剃的光秃秃,省的骑射时头发影响视线,带头盔的时候,余下的头发还能缓冲一下。

然而,要命的是,这发型刚开始在日本流行的时候,由于冶金术不够发达,没有合适的剃刀,这个发式竟然是用木头镊子一根根拔掉的。

记录江户初期人情风俗的《庆长见闻集》载道:“黑血流地,骇人之至。”那个年代,讲究的武士们常常忍耐着剧痛,一身血污地拔除头顶的毛发......不愧是发明了“切腹文化”的民族,做个发型都用让人背脊发凉的残忍形式。

不过,到了大概咱们明朝晚期,武士们拔头发的工作改为用剃刀,日本的男人们也总算是摆脱了鲜血淋漓的状态。

这个发型算是个“战斗的发型”,意味“时刻准备为主公而战”。要是哪个武士不愿意整,就说明他是胆怯之人,同僚们会不屑与之为伍,职业生涯和生计基本就断送了。

所以,大家都这么搞,人人都追捧,最后整成了大众潮款,时间长了,大家不但没觉得磕碜,反而被看成是勇猛无畏的象征,都以之为美,甚至一些非武士阶层的男子,也纷纷效仿。

脑袋顶着月代头,腰间插着两把刀——这就是当时的公认的日本男人最“炫酷”的形象。

尽管之后的500多年中,月代头属于男性的主流的发型,但是日本有几个阶层是不采用月代头的,它们是分别是天皇和公卿、医者、僧侣、学者以及贱民。

最终,月代头跟日本女人的大黑牙一样,随着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改革迅速退出了日本历史舞台。虽然政令初始之时,在政府强制手腕下还有不少武士极力反抗,但到后来,民间也对这个传统发式逐渐没了好感,主动摒弃掉了。毕竟,开眼看世界后的日本人自己也觉得,这个奇葩发型,实在是丑拒。

总之,要看男人帅不帅,来,先剃个月代头。

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这个发型,实际上并非是由于当时日本的主流审美观所造成的,而是出于使用性的考虑。其原理与满清那恶心的“金钱鼠尾”造型,是差不多的。

日本这种自带“地中海秃头”效果的发型,有个相当优雅的名称,叫做“月代头”。而且,据说这个发型还是“身份的象征”,因为通常只有武士阶级才会剃这个发型。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军队里头的“陆军头”发型。

其实,“月代头”本身就是为了便于作战而发明的。因为,古代日本武士在战斗搏杀中,头发时常会因各种原因而散落,部分散落的头顶中前部头发往往就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如此一来,就会阻碍到武士的战斗。

于是,不知道从何时起,便开始有武士将自己头顶中前部的头发剃除。如此一来,即便头发在战斗中散落,也只是披散到头部两侧和后背,不会对视野造成影响。

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逐渐形成固定样式的“月代头”,并且在武士阶级中流传开来,成了一项不成文的传统造型......

本文作者:小贱贱

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日本人剪这样的发型,在现代人看起来有些“沙雕”,不过这种头型却代表了日本人的聪明。

这种发型在日本有一个名字叫“月代头”,有一个问题很难费解,为什么日本男人好端端要剃成地中海?

传说中这头型是从日本武士中间传出来的,打仗时日本人的发髻会散落,披头撒发会妨碍日本武士的战斗,久而久之,武士们便想出了这么个奇怪的做法,就算披头散发也不会挡住脸。

后来也就一传十十传百,这种发型也就在日本男子间成了流行。

后来,年轻人中间流行着一种发式,叫 茶筅髷,因为发梢就像茶道中搅拌抹茶的茶筅。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偏爱浮华的年轻公子哥们,甚至有将头发卷几折,束一个特别粗的髷在头上 。

一般的武家、庶民家庭,男子到了元服之礼就要开始剃月代头。只有蛰居、闭门在家反思的处分期间,或者生病卧床时才可以不剃。

因为身份的不同,月代的形状也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与月代搭配着,髷也是多种多样。

发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月代头也是后来才有的,更久之前日本男人也崇尚蓄长发,而且还不能轻易剪断。

曾经看过一些资料,古时候日本男子的发型真的很搞笑。

有一种叫“美豆良”的发型(名字都这么好听),不过这款发型好像似曾相识。

美豆良是将头发一分为二,分别在两侧耳朵边束起来。日本的贵族和平民的美豆良还不一样,平民的要更短一点,原因就是方便老百姓劳作。

古时候的日本,小朋友留这样的发型还会觉得超级可爱,然而成年后的男子束这样的发型只会更加的奇怪,有点装嫩的感觉,也不知道古时候的日本人作何感想,大概互相见面已经习以为常了吧,不然一定会笑场。

不过在古代日本,更多的男子到12~16岁左右,就会开始束发戴冠或乌帽子,这就我们常听说的初冠或元服礼,以此为标志迈向成年。

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很高兴看到您的问题并且作答:

想当初在电视上面第一次看到日本人这种头型的时候,感觉好喜感,莫名的忍不住想笑。岛国这是什么审美,非常的难以理解,本来就已经让人忍俊不禁的样子,往往这种头型每次一出场都会在那种非常庄重的偿场合里面,而且表情非常的严重,让人更是觉得有意思。

笑归笑,人家这样头型的安排其中肯定是有他们的一些文化因素和一些由来的原因。其实这种发型叫“月代头”,据说,镰仓幕府灭亡之后经过南北朝时代,日本渐渐进了战乱时期,很多的日本民众纷纷的全副武装奔赴战场,参加战斗,那会需要带头盔,后面新兵器步枪的出现,为了防止在战斗的过程受到子弹的攻击,需要把头部严严实实的包好,这个时候又头发又容易发痒,所以那些战斗的武士们想到留这种地中海的发型,更方便一些,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还有有一种说法是日本进入战乱年代的时候,武士们长期打战,带的头盔非常的沉重,而且头盔的构造特别容易将武士们的发型弄乱,拉扯到头发,有时候前面的头发不小心散发出来,也是非常的影响战斗的,所以为了打战的时候能让自己舒服一些就剃掉了自己的头发。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也影响了整个日本民间男性,很多人纷纷效仿,剃掉了自己头发,后来一段时间都成为了日本潮流。

“月代头”的发型,渐渐的成为了岛国的一种文化,最早在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初期就的公卿九条兼实的日记《玉叶》中就曾写道“自件镰中,时忠卿指出首,其鬓不正,面色殊损。”这里又可以看出在日本的平安时代末期,就已经有了。

有部比较有意思的日本电影《月代头布丁》,就是取电影男主角的发型命名,就是梳的这种地中海一样的月代头,中间的头发去掉,然后在脑袋两边的留少量的头发,形象看着非常滑稽,让人印象深刻。

古代日本人为何要把中间的头发剃掉?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日本这种自带“地中海秃头”效果的发型,有个相当优雅的名称,叫做“月代头”。而且,这个发型是有身份的人才能理的,不是谁想理就理的,是身份的象征,只有武士阶级才会剃这个种发型。某种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代男人的的板寸一样,是特有的发型。

“月代头”并不是自古有之,而是在室町时代(1336年至1573年约与中国明朝同步)才出现的,到江户时代(1603年至1868年,约与中国清朝同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日本武士的主流发式。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要留“月代头”。

一,打斗时的需要。

这两个时代都由幕府把持朝政,幕府最要靠这些所谓的武士来卖命,所以经常会出现打架。拼头散发去打架,会影响视线,战斗力下降。把头束起来,打架中稍有不慎,头发也会散开。所幸,把头部中间的头发给剃掉,这样打架时头发散落时,就不会影响视线。这与清朝的剃头的目的一样,留着“金钱鼠尾辫”异工同曲。满人在骑马打仗时,头发散落也容易挡视线,只是满人剃得更彻底一此,只留下脑后面的头发。首先从实用功能出发的,不会考虑到美观。当然所谓的美,在每个时代的标准都不一样。在那个时代“月代头”就是帅,就是网红。

二,为什么只剃中间,留下周围。

武士打斗使用的都是冷兵器,用冷兵器就要搞近身战。如果剃光头岂不更好,没有任何头发可遮挡,可以杀得性起。为什么要留脑后几周边的头发呢,这也是从实战的角度考虑的。因为武士搏杀时,很多情况是要佩戴金属头盔的,如果是光头,冬天与夏天接触头盔试试,夏天热死,冬天冷死。另一方面光头接触金属还硌的慌很不好受,所以,周边和后脑的头发能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

三,流行的趋势。

这个发型是标准的飞机中的战斗机发型,时刻准备要与人打架,以显示武士道不怕死的精神。此发型代表武士 ,要是那个日本男人不愿意这样搞,就说明他是胆怯之人,同僚们都会笑话他的,那么他的武士生涯基本可以断送了。于是,大家都这么搞,人人追捧,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时间久了,大家都看习惯了,也没有人觉的寒碜了,甚至代表着男人的威猛硬汉的象征。

脑袋是月代头,腰间插着两把刀,这是当时日本最公认的日本男人最酷的样子,身后女人成群追。如果现在有车有房的男人一样。

“月代头”属于日本男人主流发型,但是日本有几个阶层不采用“月代头”,他们是天皇、贵族、医生、僧侣、学者和贱民。“月代头”共在日本流行了500年,随着明治维新的改革,迅速退出日本历史舞台。当时政府强令不准日本人留“月代头”,但是武士们都反对,认为这里他们的传统,不能丢弃。但是在日本政府强力的打压下,才结束了这种让恶心的“月代头”。

顺便说一下,在室町时代后期记载,当时理“月代头”并没有剃刀,那么办呢,用手拔头顶毛发,常常黑血流满头,骇人之至。拔完“月代头”日本武士一身血污,这也是日本武士勇敢的象征。为什么不用自己身的战刀呢,那是打仗用割敌人的头,怎么能在自己的刀上下手。大概明朝中期,剃刀传到日本,日本拔头发习惯才算改掉。这就是日本男人的历史,总是血淋淋的状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