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底子好并不代表就不会崩,印度人口再多,面对这回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无可奈何。受到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之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停摆乃至大范围的衰退,印度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更加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的情况是,本来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情况一片大好的印度经济,这次直接出现了清零式崩盘。
首先来了解一下印度到底发生了什么:按照著名金融数据公司IHSMarkit的数据显示,印度经济支柱服务业在4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就是PMI跌到了史无前例的5.4。这是什么概念呢,通常来说PMI如果跌到50以下,那就意味着经济的萎缩,然而印度居然跌到了5.4,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
要知道,在此之前一个月,印度的PMI还维持在50.6,这样的跌幅也是创造了记录,而由此推算印度的GDP在4月的萎缩程度,要在15%上下。另外,按照印度自己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目前失业的人口已超过1亿人,与此同时印度还从中等大量撤回海外的印度侨工,这也将继续推高印度的失业情况。
国际上,一般将PMI数值50作为服务业的一个荣枯线,印度的PMI断崖式跌落的同时,中国同时期的PMI出现回升,已至47.6,欧元区的PMI为13.5,虽然比印度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但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印度的经济表现已远远低于其他地方,就算是说疫情期间限制出行等影响,也无法达到印度目前的状况。
印度的经济出现如此状况,唯一的解释就是之前被捧上天的“莫迪经济学”其实存在巨大的注水,换句话说先前印度经济的所谓繁荣其实只是在数据上而已。莫迪从2013年开始执掌印度以来,印度的经济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7%,这一成绩令外界非常羡慕,也让所谓的“莫迪经济学”受到了广泛的追捧。
但事实上,外界似乎忽视了2015年印度对于GDP核算方法的所谓“修订”。那一次的修改之后,印度将制造业的月度指数与酮类商品强行绑定,将原先金融领域的统计方式,由原来的计算银行与保险两个行业,改成增加已进入股票交易与券商的资金数据。甚至在消费领域,印度按照最新的统计方法,将金银领域的消费算作储蓄,一边算消费一边算储蓄。
如此一来,印度就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而最著名的就是印度将牛粪等晒干之后当做是肥料生产,然后也算进了GDP的产出当中。表面上,由于印度修改了GDP的算法,各类经济数据都出现了大幅增长,然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水中倒影,很多所谓的增长其实就是重复计算,实体并不存在。
如果不是这回疫情,印度的惊人经济增速应该还会持续下去。然而突然发生的疫情,使得印度经济之中虚高的部分出现了极大的落差,反应到现实当中也就造成了印度经济“崩盘式的清零”,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平时靠美颜与化妆生活的美人帅哥,与彻底整容得到美貌的人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的。
原本,中国与印度都是新兴经济体,在人口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类似之处,然而双方的经济走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最初选择的是制造业开局,印度却选的是服务业,1950年服务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就超过了40%,而中国直到2000年才39.7%。印度服务业其实是非常繁荣的,但其实体制造业却不怎么样,至今,印度的制造业总额还比不上韩国。
印度家底深厚,但底子再厚也未必能够抵受如此强的冲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并非没有过。实体虚弱的印度经济,其实比中国等更加依靠欧美,印度这回的经济崩盘,不是因为印度封城,而是欧美等地封城。当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印度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一点,这次经济崩了也未必不是坏事,毕竟还有来日可以改正。
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犀利呱来答】印度崩盘非喜讯,2000公里边境线注定中国需要一个基本稳定的印度!
这几天,一则关于印度经济清零式崩盘的消息,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网络狂欢,众多呱友甚至少部分专家都在这场狂欢中自嗨。
然而,中印之间复杂的历史恩怨,各自扮演的全球角色,特别是20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都决定了中国承受不起一个崩溃的庞大邻国。
甚至于,当到了某些关键时期、关键节点时,中国还需要不遗余力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维持印度的总体稳定。
中国身边存在一个方向“可导”、局势“可控”、未来“可估”、高度“可量”的印度,远比东亚某些野心勃勃且从未真正放弃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美梦的国家,来得直接、来得真实、来得可爱。
印度“清零式崩盘”?未必!5月6日,疫情愈演愈烈之时,权威金融数据公司IHSMarkit发布了最新的悲观数据:
刚刚过去的4月,印度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5.4,成为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个位数数据。同时,该数据也创下了该指数的世界最低纪录。
此次数据的暴跌,被许多专家称之为“清零式崩盘”。
但犀利呱认为,如果只考虑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那该指数与上月值49.3相比,跌幅已经达到了88.4%,甚至“清零式崩盘”都不足以形容其颓势,似乎更应该称之为“深渊式崩溃”。
正因服务业PMI的剧降,印度4月的整体PMI已由3月的50.6降至7.2,瞬间击穿荣枯分水线,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印度真的就此“清零式崩盘”吗?犀利呱认为,未必。
印度增长“清零”并非崩溃,随时可反弹复苏第一,4月是整个欧美国家疫情全面爆发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欧美国家都开始进行“社交隔离”,唯一的区别只在于隔离的程度和范围。这也就导致了欧美各国的经济运行,实际上处于暂停状态。
同样来自于金融数据公司IHSMarkit的统计数据,有力地支撑了犀利呱的这一看法。
IHSMarkit数据显示,4月整个欧元区的服务业PMI为11.7、综合PMI为13.5,跌幅均在50%左右。
欧元区这样的数据,与印度两相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第二,犀利呱尤其需要点明的是,印度的服务业繁荣不假,但即谓“服务业”,就有“服务对象”。
印度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谁?正是欧美诸国。
金融、保险、软件、劳务输出、甚至售后服务,这些印度引以为傲的服务业,无一不是高度依赖欧美市场存在。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当整个欧美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基本停止时,印度的服务业PMI断崖式下降,甚至不需要等到权威数据出炉,即可通过简单推导得出。
第三,印度在此次疫情中,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锁国政策”,经济活动基本停止,服务业PMI指数暴跌,本就是理所当然的“抗疫成本支出”。
3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开始实施为期21天的全国大封锁,除最基本生活用品生产经营外,其他经济活动全部停止,民众甚至不能随意出门上街。
此后,这样的封锁令两次延期,截至目前的消息是,这样的印度全国封锁预计至少到5月17日才有望解除。
印度实际上实行了全球持续时间最长、执行范围最大的全国性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经济数据无限趋近于零甚至负数,都是最为正常的表现。
特殊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只要欧美经济重启复苏,印度的复苏大概率情况下甚至没有滞后期,或许会直接起飞。最迟6月份的印度经济数据,应该就可以佐证这一判断。
“龙象之争”背后有大玄机事实上,印度这个体量庞大的中国邻居,带给了中国民众太多复杂的情绪和回忆。中印之间,有些恩怨情仇甚至可以追溯到整整一百多年前。
1914年,英国殖民者秘密划出的一条“麦克马洪线”,给中印之前本来世代友好的传统打入了一个楔子。
1962年,因印度挑衅,中印之间爆发了一场富于传奇色彩且影响极其深远的边界战争。此后,两国民众之间就产生了积累了太多太多复杂情绪。
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印度在发展之路上选择了与中国大不同的路径。
经过漫长的殖民史后,印度虽然宣布独立,但却完整保留了三项可算是优良的殖民遗产:
一是深厚纯正的英语语言体系。
二是深得精髓的英式金融体系。
三是深度融入英联邦国家体系。
这三大纯正且完整的体系,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一、直接推动了印度以当时极低经济体量和国民教育度,成功催生以金融为主的国际服务业。
二、间接推动了印度从一无所有的零基础,迅速孕育出后来几乎影响全球发展的强大软件业。
但印度这种“国家级轻资产”发展模式,与中国全面开启工业化进程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由此在国际上产生了“龙象之争”的说法。
“龙象之争”的说法,最早来源于英国作家戴维·史密斯的一本著作《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颇有意思的是,这位曾经的专栏作家在此书原版中,还天才般地新造了一个英语单词——Chindia,其实就是中印两国的英文合成词,即China和India的组合。
进入21世纪后,“龙象之争”的争论越来越多,也进一步诱导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全面竞争,几乎成为所有国际地缘政治家必提的要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龙象之争”这个提法,还是后面这一概念的推波助澜,均由西方世界一手主导。
因为,西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两个世界上最重量级的人口大国和最具经济潜力的后发大国,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决战。
越是敌人所反对的,我们越是该怎么做?当年的一代伟人,已经用足够的历史时间,给予了我们最正确的回答。
印度崩溃或将直接导致中印边界灾难中国民间信奉一个极为朴素的道理,即“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众多呱友们可能也已经潜意识地将印度视为了亚洲大陆上,最大的“第二只老虎”。
然而,作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印度这只南亚次大陆的老虎,真的崩溃了,就对中国有利吗?
事实上,只需摊开亚洲地图,看看中印两国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就知道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仅仅只是出于一个安全问题的长远考量,中国就不能允许出现一个崩溃的印度。
这个安全不仅仅只是领土安全,而是一旦印度呈现崩溃态势,甚至于两国经济发展差距过于悬殊,那么非法移民、甚至是难民,就必定会大规模向中国流动。
这一点,观察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现状,以及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现状就能清楚。
先看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现状
美墨边界长3169公里,因两国巨大的经济差距,每年高达50万人以上的墨西哥非法移民潜入美国,带来了毒品、枪支、命案等大量社会问题。
最喜欢算账的特朗普,若不是因为墨西哥非法移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社会稳定,以他不吃亏的性格绝不会耗费海量人力物力,在美墨边境竖起一道隔离墙。
再看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现状
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有两条:美国本土与加拿大边界线,全长6416公里;美国海外州拉斯维加斯与加拿大边界线,全长2477公里。
美加两条边界线,共计8893公里,是美墨边界线的2.86倍。但如此庞大的边界线,现状只有三个字——不设防。
为啥不设防?除了两国关系、历史渊源等客观条件外,从本源的因素是两国发展大致同步,双方合法民众根本没有相互越境偷渡的驱动力。
当然,这个不设防也是相对概念,没有边防军,不代表没有边境安保力量。
但中印两国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一旦印度出现崩溃态势,哪怕只是因经济领域导致的严重社会动荡,都有可能会导致成批偷渡者或难民。
届时,中国将有可能直面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难民。而一国政府对待邻国涌入本国的难民问题,千百年来都是无解难题。
回想中东地区不过区区几百万难民,就已经将整个欧洲冲击得摇摇欲坠,几次险些爆发武装冲突。若是中国面对十倍、甚至百倍的难民时,该如何自处?
关爱印度,中国有责?基于此,中国不仅坚决不能允许出现一个崩溃的印度,甚至当到了某些关键时期、关键节点时,还需要不遗余力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维持印度的总体稳定。
中国身边存在一个方向“可导”、局势“可控”、未来“可估”、高度“可量”的印度,远比东亚某些野心勃勃且从未真正放弃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美梦的国家,来得直接、来得真实、来得可爱。
至少,冰清玉洁恒河水、宇宙银河摩托队、人肉拉风火车头,还有玄幻万能神牛尿等诸多美好,都曾给予我们众多呱友无法抑制的喜悦和舒爽的回忆。
甚至于,犀利呱都不信看到这里的呱友们敢否认这一点,甚至不信看到这里的呱友能憋住那些美好回忆而不笑出声来。
俗话说得好,后院不起火,前院才可安心打仗。诸位智慧的呱友,你们有什么更深的见解,只管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当然,转发此文,让更多人领会其深意,有更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你认为呢?
若有志同道合者,皆可关注犀利呱。
各位呱友想吃什么国际瓜,不管是热汤还是冷饭,都可以来找犀利呱。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其实印度经济不是崩溃,说“现出原形”更为恰当!魔笛执政这些年,为了政绩好看,人为的调高了GDP增长率,通俗的说就是GDP造假!
印度增长率好看,但是有一个指标明显不对,就是财政收入。印度全国的财政收入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这也是印度基础设施破破烂烂的根本原因,而印度GDP是中国的五分之一,而财政收入和GDP总量关联性很强,最重要的是财政收入非常不容易造假,很容易审计出来,所以印度的真相是:印度的真实GDP应该也是中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印度实际GDP1.4万亿美元!一场疫情让人为拔高的经济原形毕露,面对经济大幅下降看魔笛如何自圆其说了[捂脸]
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印度经济出现崩盘,理论上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疫情之下,印度经济一定会出现严重危机的。因为在疫情之前印度经济已经出现了暴跌的趋势,虽然印度政府制定了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来托底印度经济,但是这一计划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落实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成效的。既然印度国内经济没有支撑点,或者说支撑点比较弱,那么在疫情的冲击下,印度经济绝对会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虽然在疫情冲击下,印度经济不太可能出现崩盘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极端冲击下,印度经济极有可能出现伤筋动骨的情况。
世界知名经济数据公司IHSMarkit近期公布了印度一系列经济数据,印度4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5.4,唯印度有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同时也是世界最低纪录。而该数据的前值为49.3,下跌幅度超过88%,再一次创造了跌幅纪录。虽然印度的服务业仍然在运行,但是在印度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冲击下,印度的服务业经济已经出现伤筋动骨的情况。随着印度国内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世界疫情形势的不稳定,印度国内的服务业可能会进一步受挫。
由于印度国内的服务业对印度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受服务业经理人指数的影响,印度4月份综合经理人指数从3月份的50.6下降到7.2,仅从数据角度来说,印度4月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15%。在莫迪经济学的指导下,印度经济一直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由于莫迪政府一直没有改变印度经济内部的根本矛盾,一直对印度经济修修补补,当印度经济内部的根本矛盾没有办法掩盖的时候,印度经济的增长的泡沫就瞬间破了。
虽然说莫迪政府早期的印度经济每年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是这一经济增长速度是莫迪政府在2015年修改了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式后得出的。也就是说印度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能大部分存在“数据注水”的情况。而且早前公布的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跌至4.7%,可以说莫迪政府的几次经济改革,不仅没有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反而让印度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虽然印度政府公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能不一定挽救印度经济,但是可以稳定印度经济的基本盘。但是印度的“命”不好,在莫迪政府努力的维持印度经济基本盘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对印度和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这可能是压垮印度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不可能让印度经济崩盘,但一定会让印度伤筋动骨。
因此,虽然说现在的印度经济还没有到崩盘的地步,但是由于早期印度经济出现暴跌的情况,加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印度经济的明天并不好过。
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确切消息不知道,但是印度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一个人口大国,金砖国不是简单说崩溃就崩溃的,不过疫情之下,各个国家丑态百出,只有我们强大的祖国显示出强者风范,全国一条心,在别国焦头烂额时,我国已经开始欣欣向荣,春暖花开。
现在都在说印度经济崩溃了,难道果真如此?
这几天头条上总看到标题党们一会说印度崩溃,一会说美国崩溃,我就纳闷一个国家的崩溃就那么容易吗?“崩溃”表示自己很无辜。
印度严格的隔离措施已经连续许多天,最近依然没什么更新的消息传出来,我只找到一条“14个返乡的印度农民工在火车轨道上睡觉惨遭压死”这样的新闻,透露出印度大城市已经减弱封城力度,放这些在城里的农民工离开城市。
事实上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印度所谓的民主自由很假,因为它的新闻被严格管制,外界根本不知道印度国内到底是什么样,所有的一切都靠推测。所以很多人推测印度国内疫情已经十分严重并且不可控,甚至比美国疫情更可怕。
据说印度的隔离措施是封锁了所有最容易传染病毒的贫民窟,所有人不允许进出,不提供检测和相关的医疗服务,可以说这是十分严酷的手段。可是这些住贫民窟的都是印度种姓里的贱民,印度媒体不会为他们发声。
印度不会崩溃,因为印度是一个对内很残酷的国家。但是无论对内多残酷,经济都不会因此更好。印度经济活动已经停滞许久,所以今年的经济增长恐怕是要跌入谷底,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可还不至于崩溃。
我其实不认为印度疫情会控制不住,印度政府真的那么残忍对待贫民窟,加上严格的隔离手段,印度的疫情会被控制下来的。不过印度医疗条件差,人口密集,付出的生命代价一定不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