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从先秦时代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最传统最主要的继承制度,但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是说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而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数千年来,真正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实际上也是屈指可数,刘彻本非嫡长子却继承了皇位也很正常。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其母王娡原本也只是个妃嫔并非正宫。刘彻能够登基,一来是因为汉景帝本身就没有嫡子;二来其母王夫人和他本身都很受宠;三来刘彻得到了其姑母窦太主的鼎力支持,所以得封太子,最终成为了一代帝王。
汉武帝的父亲景帝刘启,本来的正宫皇后薄氏,是其祖母薄太皇太后的族人,在其年少时嫁给了刘启。虽然薄皇后温婉贤淑,但并不受宠,而且多年都没有生育子嗣。中宫无所出的状况之下,景帝最初册立的太子刘荣也是庶出,是栗姬所生长子。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个原则就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嫡出子嗣来继承,所有在没有嫡出的情况下自然还是要册立庶出。而选择庶出继承人的规制就是,选择出身最高贵的那个,并不一定是年纪最长的那个。刘荣之母栗姬,原本在景帝后宫也非常受宠,接连为景帝生育了好几个儿子,所以其子才得以封储。
而刘彻之母王娡,是燕王臧荼的后人,原本嫁过人还生育了个女儿,但因相士说其是大富大贵的命数,所以被其母又送入了太子府服侍当时还是储君的刘启。虽然是个二婚,可王娡却非常受宠,接连为景帝生育了三个女儿与一个儿子。虽然刘彻的年纪比较小,但王娡与刘彻母子两个都非常受景帝宠爱,景帝登基后封王娡为夫人,地位实际上仅次于皇后。
传说王娡怀着刘彻的时候,景帝的梦中曾出现太阳,而刘彻出生后,窦太后觉得这个孙儿的长相与高皇帝刘邦非常相似,景帝对聪慧机灵的小刘彻也非常疼爱。然而当时太子已立,而且栗姬母子也很受宠,所以其实若非之后栗姬得罪了景帝的亲姐姐窦太主,最终导致了母子失宠,刘彻也不会登上皇位。
窦太主是景帝唯一同母的姐姐,深受窦太后的宠爱,其曾经提议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却被栗姬拒绝,结果窦太主心生怨恨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坏话,而栗姬自己也不知趣,言行不当开罪了景帝,最终与其子刘荣一同失宠。
而王娡母子就非常聪明,“金屋藏娇”的故事发生后,窦太主押宝在刘彻身上,利用窦氏一族的巨大影响力,还有王娡母子本身深受的宠爱,将刘彻拱上了储君之位。薄太皇太后离世不久后,薄皇后就被废黜,而王娡则成为了景帝的继后,刘彻作为王娡唯一的儿子也获得了嫡出的名分,直接就被册封为了储君。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刘彻本来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甚至刘彻出生后的第四年,汉景帝就已经立刘荣为太子。这种情况下,刘彻最后竟然不但被立为太子,而且还继承了皇位。
(刘彻剧照)
之所以会有这样,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彻捡漏了。他捡了什么漏呢?
本来,刘荣当太子当得好好的,但是他的母亲出问题了。汉景帝的姐姐刘嫖有些贪图小便宜,为了获得更多的小便宜,因此她经常找一些美女来送给汉景帝,因而从汉景帝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奖赏。这样一来,就让汉景帝最喜欢的妃子,也就是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夫人很不高兴。
刘嫖让栗夫人不高兴了,刘嫖竟然不自觉。为了让自己能够永远享受荣华富贵,乃至在汉景帝去世以后,她也依然能够享受。因此,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栗夫人本来就非常痛恨刘嫖,刘嫖竟然还要与她套近乎,她怎么会高兴呢。于是,就直接一甩脸,表示不同意。
刘嫖丢了一个大脸,因此才把女儿转嫁给刘彻,并且着手整治栗夫人。当时由于薄皇后不生育,汉景帝把薄皇后给废了。废了薄皇后以后,就没有皇后了。于是刘嫖请大臣向汉景帝提建议,立栗夫人为皇后。汉景帝实际上本来很不满意栗夫人,因为每次他领个美女回来,栗夫人就不高兴。现在竟然有人推荐栗夫人为皇后,因此汉景帝觉得,这一定是栗夫人暗中指使的。于是就决定试探她一下。如果她真的很好,就答应她的要求。因此对栗夫人说,希望在他去世后,栗夫人能够善待其他后妃。而气头上的栗夫人竟然一口回绝了。这样一来,汉景帝如何气得过,于是就把栗夫人给废了,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夺了。
(刘嫖剧照)
正是因为有这一则,因此刘彻获得了太子之位,乃至最终获得了皇位。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彻算不算捡漏了呢?
我认为,说刘彻是捡漏,显然没有看到刘彻的努力。实际上,刘彻能从一个既非长子又非嫡子甚至看起来毫无机会的皇子变成太子,最终获得皇位,与自身的努力是不无关系的。不但刘彻努力,应该说,刘彻祖孙三代都在努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刘彻外婆的努力。刘彻的母亲王娡本来已经嫁人。但是,刘彻的外婆臧儿觉得人生还需要搏一把,不能就这样结束了。于是在王娡已经嫁人了的情况下,依然把她叫回来,送入宫中。
当然了,臧儿也不能随便就把王娡送入宫中。毕竟一个已经嫁人的已婚妇女,就算有花容月貌,也不占优势。所以,在入宫之前,传出了一个话,说是因为臧儿给王娡算命,说王娡将来要大贵,才把王娡夺回来送进宫。这个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臧儿的编造,谁也说不清。但不管怎么说,因为王娡有一个将来会有大贵的背景,因此她才获得了汉景帝的宠爱,并且生下了刘彻。
可以说,如果没有刘彻外婆的这份努力,也就没有刘彻的未来。
(王娡剧照)
二、刘彻母亲的努力。刘彻母亲王娡入宫后,不但在毫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一个宫女的身份,成功逆袭,让汉景帝喜爱,并且怀孕了。除此以外,王娡在怀孕以后,还对汉景帝说,她梦见了太阳进入怀中。
梦见太阳进入怀中,这是什么意思啊?很明显,这就是在花式表扬自己生的儿子不同凡响。而正是因为既有刘彻外婆的努力,又有刘彻母亲的努力,因此刘彻才受到汉景帝极为重视。
三、刘彻自身的努力。虽然刘彻在四岁的时候,太子之位就失去了悬念。但是,刘彻依然没有放弃努力。他不但非常努力地学习,而且还有两次重要的回答,表现得都非常优秀。
第一次重要的回答,是在他三岁时,汉景帝曾经试探他,问他是否愿意当皇帝?结果刘彻回答是,我能不能当皇帝,由天不由我,我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不过我愿意常伴父皇身边,对父皇守孝。
这个话回答得是有相当有水平的。由天不由我,刘彻不是太阳入怀吗?那说明天命中刘彻是有皇帝命的。同时刘彻还特别表达了自己的孝道,这在以孝治国的古代,正是所有皇子应对皇帝这种问题的标准答案。以至于之后雍正的时候,他依然用这一招征服了康熙。而后来无能的咸丰,也是用这一招征服了道光。
第二次重要回答,是刘嫖问他。当时刘嫖在栗夫人那里受辱后,看到幼年的刘彻,把他抱在怀里,指了一百多个美女给他看,问他愿不愿娶,刘彻都说不愿意。最后刘嫖指了指自己女儿阿娇,刘彻却当即表示愿意,并且还说要“金屋藏娇”。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彻的应对能力有多好。
正是在刘彻祖孙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刘彻才实现梦想,在毫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最终当了君临天下的皇帝。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汉武故事》等)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偏心,迷信。实际他一直中意的太子一直都是刘彻。
汉景帝一辈子特别痛恨自己的老妈偏心眼,实际上汉景帝是一个特别偏心眼的爸爸。他偏心刘彻,偏心到骨子里了都。
首先,汉景帝非常迷信,为什么呢?因为王娡就是一个戏精,剧本创造者,非常擅长策划和营销,实际上王娡的营销也非常成功,首先她怀孕前就给汉景帝铺垫了。
老公:"人家怀孕了,为什么感觉有些奇怪尼,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见一条红色的龙,在天上飞来飞去,突然,它钻到了我的肚子里面,臣妾吓得不得了呢,陛下以后可不可以经常过来陪陪我啊?"
为了笼络住汉景帝,王娡把自己的亲妹妹王儿姁叫了过来,两姐妹每天给汉景帝讲故事。又温柔,又漂亮,又体贴,汉景帝能不喜欢嘛,因为喜欢王氏两姐妹,所以喜欢她们生的孩子。
按照嫡长子的制度,皇后没有生孩子,就要立长子刘荣。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只为了堵住朝廷的悠悠众口。为什么说是做做样子呢?汉景帝立太子,却不立皇后,栗太子终究不是嫡出的,而他妈又没死,这种身份让栗姬和栗太子都很尴尬。这不是在搞笑吗?
其实 汉景帝早就不喜欢栗姬了,后来等刘彻长大了点,利用馆陶,顺水推舟,想了个办法废了栗姬,又找茬废了刘荣,还把刘荣逼死了。立太子,不立皇后,这不是矛盾吗?那栗姬怎么办?
于此 同时的王夫人,联合妹妹和汉景帝,还有大姑子馆陶,干掉了后宫其他的竞争对手们,成功登顶皇后宝座。她的儿子名正言顺的当了太子。诸位瞧瞧,这会先立皇后,那刘彻就成了嫡出的皇子。
多么偏心,只能说汉景帝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栗太子继承王位。从内心深处就把太子的位置给刘彻留着呢。至于他为什么那么偏心刘彻,因为他太迷信了,王夫人的营销做的很成功。让他深信不疑的认为刘彻就应该是上天派来继承王位的。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这是宫闱斗争的结果!
这场斗争,由景帝母亲窦皇太后,景帝的两个女人栗夫人与王美人为主角,他们分别为了自己的儿子出战。
窦太后代表自己的小儿子梁孝王刘武,栗夫人代表自己的儿子刘荣,王美人代表自己的儿子刘彻。
这是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争斗!
只因为景帝皇后薄巧慧没有儿子,薄巧慧没有儿子,景帝就没有嫡子。
景帝没有嫡子,才让这三个女人有了可趁之机!
这三个女人争斗,窦太后最有权势,她是景帝的母亲,是太后,在朝廷上一言九鼎。
除了窦太后具有权势之外,还有宗法制这个法理依据。
宗法制除了嫡长子继承权外,还有“兄终弟及”这一条。
“兄终弟及”就是皇帝驾崩后,也可以把皇位传给弟弟。
窦太后为自己小儿子刘武争太子之位的法理依据就在于此。
栗夫人也有一定的优势。
一是栗夫人特别漂亮,受到景帝的宠幸。
二是栗夫人的儿子刘荣是庶长子。
根据宗法制“立长不立幼”的依据,栗夫人儿子刘荣最符合宗法制。
王美人条件最差。
当初,王美人进宫并没有受到景帝宠爱,除此之外,根据宗法制“立长不立幼”的规矩,王美人儿子刘彻不具备条件。
为什么最后偏偏就是没有势力的王美人儿子刘彻被册封为太子,最后继承皇位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
大家也许看过当年霸屏的《宫心计》,《宫心计》就是讲的这段历史。
下面,山野老人从三个方面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一,窦婴搅黄了刘武的太子梦。
文帝驾崩,景帝即位。
景帝在朝中势力单薄,为了巩固地位,景帝对自己唯一的弟弟刘武十分迁就。
为了讨好刘武,在一次酒会上,景帝对自己的弟弟刘武说:“我百年之后,传位给你!”
刘武听了偷着乐!
宴会结束后,刘武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窦太后,期望通过窦太后的干预,将生米做成熟饭。
景帝知道自己酒后失言,找来国舅爷窦婴商量,让窦婴去做窦太后的工作。
宴会上,当窦太后提起景帝册封刘武太子的事情时,窦婴立即端起酒杯,向窦太后敬酒,之后便说:“江山是高祖的江山。高祖有遗训,传子不传弟。所以景帝要把太子之位传给弟弟刘武不合法。”
由此搅黄了刘武的太子梦。
窦太后非常气愤,以致发怒将窦婴从族谱上除名。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景帝慌促之中册封栗夫人儿子刘荣为太子。
二,长公主搅黄了刘荣的太子梦。
刘荣做了太子,栗夫人更加受到景帝的宠幸。
景帝的姐姐长公主为自己的女儿争地位,于是不顾脸面,亲自上栗夫人家门提亲,谁知被栗夫人一口拒绝了!
栗夫人为什么拒绝长公主的提亲呢?
因为长公主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可以随意出入宫禁。
有了这个方便,长公主便随意带着美女进宫,献给景帝。
由此,景帝对自己的姐姐十分感激,受到景帝宠幸的栗夫人自然是十分气愤。
当长公主提亲时,栗夫人便由此发泄不满,拒绝了长公主的提亲。
长公主受到栗夫人的羞辱,立即转头进入王美人的家中。
长公主提出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王美人的儿子刘彻。
王美人一口答应了。
这样王美人便搭上了长公主这条大船。
两人为了共同利益对付栗夫人。
长公主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断在景帝面前打小报告,指责栗夫人不会做人。
由于长公主的多次中伤,景帝对栗夫人逐渐冷淡。
有一天,栗夫人服侍病中的景帝。
景帝趁机试探栗夫人说:“我有很多皇子,我死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
栗夫人不但不满足景帝的要求,而且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由此,景帝就有了废除栗夫人的想法。
王美人更恶毒,唆使大行向景帝进言,让景帝册封栗夫人为皇后。
这个大行不知深浅,真的向景帝进言,让景帝册封栗夫人为皇后。
景帝正在气头上,对大行说:“这样的话,是你这样的人能说的吗?”
立即处死了大行,之后废了刘荣的太子。
三,袁盎再次搅黄了刘武的太子梦。
刘荣被废,窦太后以为机会来了,立即向景帝建议,册封刘武为太子。
这时的刘武正依仗着平叛七国之乱的功臣身份,身价百倍,景帝也不敢拒绝母亲的建议,怎么办呢?
景帝找到袁盎,让袁盎出面做窦太后的工作。
袁盎见到窦太后,对窦太后说:“册封刘武为太子,不符合宗法制。”
窦太后说:“怎么不符合宗法制呢?周朝就有‘兄终弟及’的规矩!”
袁盎说:“一旦让梁王刘武继承皇位,如果梁王刘武驾崩后让谁继承皇位呢?”
窦太后说:“梁王刘武驾崩后,让景帝的儿子继承皇位!”
袁盎说:“要是这样,梁王刘武的儿子会答应吗?”
窦太后不做声!
袁盎接着说:“要是这样,朝廷就乱套了!”
窦太后由此就放弃了为刘武争太子的想法。
窦太后为什么会听信袁盎的呢?
袁盎这人很会做人,有很多事情,让窦太后满意。
最满意的一件事情就是袁盎曾经为窦太后,不惜得罪文帝宠幸的慎夫人。
在一次宴会上,负责宴会的人,将慎夫人的座位与窦太后的位子摆在同一个位置上。
袁盎当即将慎夫人的座位往后面移了移,以此突出正宫窦太后的身份。
慎夫人当即气愤地离开宴会,文帝也不满意,随着慎夫人一起离开了。
袁盎对文帝说:“皇上要宠幸慎夫人,要注意场合。”之后又对慎夫人说:“夫人不知道人彘的故事吗?”
由此不但窦太后满意,慎夫人还给了袁盎很多奖赏。
刘荣太子地位废除了,窦太后放弃了替刘武打算的想法。
接下来,长公主与王美人联手,千方百计讨好景帝,最后景帝将最没有希望的刘彻册封为太子。
以上仅是这场太子之争的简单经过,如果读者有兴趣,请去翻阅《汉书》!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很简单,刘彻是以嫡长子的身份当了太子最后登上皇位的。
刘彻他爹景帝刘启的原配妻子薄皇后不受宠,所以没有儿子,在薄太皇太后驾崩后,薄皇后失去靠山,就被景帝废弃。
在薄皇后被废前两年,景帝就立宠妃栗姬的儿子、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刘彻同时被封胶东王,薄皇后被废后,按说身为太子母的栗姬会是板上钉钉的皇后,但由于栗姬没有政治头脑,和长公主闹掰,不愿意儿子刘荣迎娶长公主之女陈阿娇,得罪公主。
刘彻的生母王美人很有心计,巴结长公主,许诺儿子刘彻以后要娶表姐为妻,金屋藏娇,长公主刘嫖就在弟弟景帝面前给王美人说好话,给栗姬上眼药,最终引起景帝对栗姬母子的反感,连累刘荣被废。
接下来景帝就立王美人为皇后,荣升为嫡子的刘彻就被立为皇太子了,最后登上帝位,成为名震千古的汉武大帝。以前刘荣被立是因为没嫡子,刘荣又占了长,所以刘荣当了太子,如今王美人成了继后,刘彻的身份就改变成为嫡子,当然要立嫡长,庶出的就得靠边了。
就是这样。
中国古代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刘彻能够登上帝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母亲对他包装的比较好的原因,也有废太子刘荣一方太愚蠢的原因,还有得益于与其姑姑政治联姻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汉景帝就没有嫡长子,废太子刘荣本身也是庶出。
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的皇后是薄皇后,薄皇后在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太子妃了,但可惜的是薄皇后一直无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妃,是因为她是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娘家人。在刘启成为皇帝后,她也成为皇后,但是汉景帝并不喜欢她。这也为后来刘彻的母亲王娡上位,创造了条件。
薄皇后虽然无子,但刘启后宫其他妃子却生有儿子。其中汉景帝宠爱的栗姬就生有三个儿子,而且其大儿子刘荣就是汉景帝的庶长子。既然没有嫡长子,那么庶长子的地位也就得以提高了。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四月,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汉景帝没有嫡子,就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刘彻也被封为胶东王,这是汉景帝打破太子与他子不能同年而封的旧例,对刘彻的封赏,也可以看出汉景帝对儿子刘彻是很喜欢的。
再说一下,刘彻的母亲王娡,这个女人也是有一个励志的传奇故事,她早先已经嫁过一个男人,并且生过一个女儿。但是其母亲臧儿找相士姚翁为自己的子女相面时,姚翁告诉臧儿:“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臧儿就把王娡从其夫家中强行接回来,托了很多关系将王娡送进了还是太子的刘启宫中。这个臧儿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她是项羽封的十八个诸侯王中燕王臧荼的孙女。
王娡进到太子宫后,凭着美丽的容颜、聪明的才智,很快就赢得了太子刘启的欢心。王娡还将自己的妹妹儿姁也弄进了太子宫,姐妹二人一同侍候刘启,王娡在宫中也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在刘彻降生时,其母亲对他进行了很好的包装。刘彻是王娡进宫后为刘启生的第四个孩子,前面三个生的都是女儿,刘彻是她唯一的儿子。在王美人怀着刘彻的时候,曾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她就将这件事告诉给太子刘启,刘启说:“这是贵显的征兆。”到底王娡做没做这个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不论真假,她给刘彻的降生,包装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在那个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这无疑对刘彻后来的上位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再说一下废太子刘荣和他的母亲栗姬,这个栗姬实际上是汉景帝刘启第一个宠爱的妃子,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就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也是刘启的长子、次子和三子,俗话说“母凭子贵”,这也是栗姬得宠的资本。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太皇太后)病逝,薄皇后的靠山倒了。在立太子两年后的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九月,失去靠山的薄皇后被汉景帝废黜,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后。按说这个时候,栗姬成为皇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汉景帝也的确有封栗姬为后的打算的。有一次,汉景帝生了病,心情不好,他便告诉栗姬:"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其实,景帝这样说,是有托孤和立栗姬为后的打算的,但栗姬听完这话,立即暴怒起来,她非但不愿意照顾其他妃子的子女,甚至对景帝出言不逊。栗姬的反应,让汉景帝对她的态度非常不满,但是毕竟有多年的恩爱,汉景帝并没有责罚栗姬,只是在心中已经对栗姬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时候,栗姬又犯下一个错误。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希望将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但是栗姬因为对刘嫖经常为汉景帝介绍美女而恼怒她,就一口回绝了长公主提出的婚事。这件事也彻底得罪了长公主刘嫖。这个刘嫖和汉景帝是一母同胞,汉景帝和姐姐的关系非常好。从此以后,刘嫖就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一次两次无所谓,时间久了,汉景帝心中就对栗姬有了些许反感。
在栗姬那里碰了壁的长公主,又看上了聪明伶俐,颇受汉景帝喜爱的刘彻。于是,刘嫖就向刘彻的母亲王娡提出将女儿嫁给刘彻,王娡当即答应了婚事。但是汉景帝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阿娇比刘彻大了好几岁,似乎不太合适。王娡就让长公主亲自向汉景帝求亲。
长公主带着阿娇一起进宫,当着汉景帝的面,将刚刚几岁的刘彻抱在膝上,戏问道:“儿愿娶妇否?”刘彻笑而不答。又指着面前的宫女说:“让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摇头不语,随后,长公主有指着阿娇问道:“阿娇可好?”这时,小小年纪的刘彻答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此言一出,汉景帝、长公主和王娡都大笑不已,这也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王娡和长公主为刘彻和阿娇定下婚事后,又将自己的三女儿隆虑公主嫁给刘嫖的儿子陈蟜,这样就更是亲上加亲。长公主刘嫖也就成了王娡和儿子刘彻强有力的支持者。反之,栗姬和太子刘荣就多了一个敌人。
在薄皇后被废后,栗姬本来是最有机会成为皇后的,但是由于她个人表现太差,再加上长公主和王娡没少在汉景帝面前给她上“眼药”,导致了汉景帝对她越来越反感。而王娡则不然,她不但很会做人,深得汉景帝的宠爱,也深受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喜爱。在窦太后宠爱的儿子梁王,因为派人刺杀了害死晁错的袁盎时,是王娡在汉景帝面前不断的说好话,才免除了对梁王的惩罚,这也让窦太后对王娡非常感激。
最后,王娡也在暗中黑了栗姬一下,她偷偷收买大臣,请他们奏请立栗姬为皇后。大臣于是上奏汉景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捧杀”。果然,汉景帝对此勃然大怒,杀掉了提出建议的大臣,并且废掉太子刘荣,改封为临江王。
其实,我认为,汉景帝在母亲、姐姐和王美人的多方影响下,早已经有改立刘彻为太子的打算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大臣请求立栗姬为后,反而为汉景帝废太子找到了契机。同年,得宠的王娡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那个“梦日而孕”出生不凡的刘彻被立为太子。自此,王娡等人的多方努力,终于取得了不错的回报。同时也印证了为王娡算命的那个相士姚翁果然是个神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