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贝加尔湖虽然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但确实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整个贝加尔湖的湖水总量超过23.6万亿立方米。

这样的水量是什么概念呢?换算一下,贝加尔湖湖水总量相当于整个波罗的海,或者北美五大湖总和,如果与渤海相比的话,那么一个贝加尔湖的水量就相当于19个渤海水量。贝加尔湖虽然只是个湖,但其深度却超过了很多海域,贝加尔湖最深处超过1600米,平均深度730米,要知道东海的平均水深也才349米,黄海最深处也就228米而已。也正因为贝加尔湖的深度太深,所以使得其湖盆之中能够蓄积比寻常湖泊更多的水。

大约2500万年前,由于板块碰撞引发强烈地震,使得西伯利亚地区地层断裂,在如今的贝加尔湖东部形成了一片贝加尔海,后因为地壳变动使之变成内陆水域。随着大量淡水长年累月涌入,咸水逐渐变成淡水,形成如今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的水源补给大多数来自于河流涌入,以及周边大量的地下涌泉。以色楞格河为主,共有超过300条大小河流不断注入贝加尔湖中,而湖周围目前已发现的涌泉地下水脉超过300处,总涌量非常巨大,一昼夜总量就高达40万立方米,这也是贝加尔湖水源主要的补给来源之一。

由于贝加尔湖地处西伯利亚腹地,又靠近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常年降水量不多但平均气温很低。如此一来,使得贝加尔湖虽然没有太多降水补给,可湖水的自然蒸发损失量很少,千万年岁月里能够保存住大量的水。贝加尔湖有众多河流涌入,但出口仅有北方的安加拉河而已,而且安加拉河径流量并不多。如果贝加尔湖目前的水源停止补给,只留安加拉河一个出口,那么以安加拉河的流量需要40年才能完全流尽湖水,所以贝加尔湖湖水的自然流出相当有限。

贝加尔湖形成的年代非常久远,已有上千万年历史,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构造与气候环境,使得贝加尔湖得以存住淡水,而且贝加尔湖湖水能见度超过40米,是世界上最透明最优质的自然水源。在中原古籍之中,贝加尔湖被称作“北海”,唐朝时期在湖东岸设立有羁縻州府,元朝太仆寺在此设有牧场。贝加尔湖湖水总量巨大,也无愧于“海”之称呼。

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是有谜团的,贝加尔湖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740米,最深处1670米,体积达到了惊人的23600立方公里,也就是236000亿立方米,三峡的容量是393亿立方米,就是600座三峡水库的水量。它含有的淡水量大约占地球地表淡水的20%,如果贝加尔湖是空的,那么世界上所有河流都注入其中,也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把湖重新注满。所以它巨量淡水从哪来的,是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我们首先看它的河流补给,贝加尔湖共有330多条河流注入,其中色楞格河是最大的支流。每年色楞格河大概有270-300亿水量注入湖泊,占河流补给50%-60%,一年最多也就600亿河流水量注入湖中。但贝加尔湖也外流河流安加拉河,每年大概也有接近600亿水量外流。同时贝加尔湖低处干旱区,每年只有400毫米左右的降水,所以贝加尔湖的淡水如果光靠河流和降水是难以维持如此巨量的淡水水体的。

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前,湖盆就是由地震形成的大裂谷,形成之初由于没有外泻流量,四周山脉的河流不断注入,和来自冰川融化的水。此外贝加尔湖含还有众多的活性泉水补给,现在湖岸地区拥有数不尽的医用温泉,至今已发现300余处,一昼夜喷出的温泉矿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贝加尔湖一年也有接近600亿立方活性泉水补给。可见贝加尔湖的湖水的补给是大于河流外流的,日复一日贝加尔湖大湖就形成了。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贝加尔湖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它的容量却是最大的。贝加尔湖长636公里,宽81公里,最深处为1642米,平均深度为758米,总容量为23600立方千米,拥有世界上20%的未冻结淡水,比北美五大湖的总和还要多。贝加尔湖的年代久远、与世隔绝和深层含氧水造就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生态系统之一,贝加尔湖发现的3700多种物种中,约80%是特有种,其中最著名的是nerpa,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距今已有2500万年的历史,贝加尔湖本质上是由地壳断裂和运动形成的充满水的深裂缝。贝加尔湖最初可能是一个河床,但是地壳的震动和断裂使其面积不断增加扩大,深度加深,冰川融化也促进了其水位增加,在上新世(530万至258万年前)首先形成了类似于五大湖的一系列湖泊,然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一个与当地地下水位相交的裂谷中,是一个裂谷湖,由于该地区的蒸发量极低,即使没有下雨,也能蓄水。此外,还有超过300条小溪和河流流入贝加尔湖,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水源,从蒙古向北流动,贡献了近50%的流入湖水,按照色楞格河的流量需要820年才能灌满贝加尔湖。但安加拉河是唯一的出口,每年向叶尼塞河输送约60立方千米的水,最终流入北冰洋。

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的北部,跨过蒙古国,在东西伯利亚的南部有一个成月牙形的湖泊。这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图示: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长度636公里,平均宽度48公里,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贝加尔湖的平均水深730米,最深的地方是1637米。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是非常惊人的,可达23600立方公里。朋友们可能会对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没有多少概念。那么我们就把贝加尔湖和渤海比较一下。

渤海是我们国家的内海。渤海的面积大约是7.73万平方公里。渤海的面积是贝加尔湖的2.45倍。然而渤海的深度却没有贝加尔湖深,渤海的最大深度只有85米,平均深度只有18米。相比之下,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是渤海的19倍多,平均深度是渤海的40倍多。贝加尔湖仅仅在面积上比渤海小,但是在深度上却远大于渤海,因此贝加尔湖的储水量要远大于渤海的储水量。实际上渤海的储水量是1730立方公里。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是渤海的13.6倍。

图示:贝加尔湖的水量是渤海的13.6倍。

贝加尔湖的水量相当于13.6个渤海,无疑储水量是非常惊人的。贝加尔湖的水量不但多而且还是能够饮用的淡水。那么贝加尔湖的淡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主要有两点。

首先,贝加尔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的注入。贝加尔湖周围有大量的河流注入。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流都汇入到了贝加尔湖。单单色楞格河给贝加尔湖补给的水量就有50%以上。有句话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贝加尔湖能够做到“湖纳百川”也是“有容乃大”啊。贝加尔湖要是没有这么大的容量,它也不可能接受这么多河流的补给。

图示:贝加尔湖

其次,贝加尔湖的水补给还来自湖底的地下水补给和降水。这里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地层断裂带,地震频发。地震给湖区补充了大量的地下水。贝加尔湖地区已经发现了300多出矿泉,每天喷出的矿泉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

图示:贝加尔湖

这就是贝加尔湖的淡水的主要来源。以前苏联的科学家研究认为,曾经的贝加尔湖是一个咸水湖。它是远古贝加尔海的遗迹。后来因为周围大量河流淡水的注入而变成了淡水湖。

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淡水保存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中,贝加尔湖位于伊尔库茨克州西北部和布里亚特东南部之间。这个湖与其他湖相比相对较小,它是世界第九大湖。贝加尔湖平均635公里长,50公里宽,但它非常深。

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为1640米,可容纳23000立方千米淡水。比北美五大湖加起来还要多。贝加尔湖也很古老,类似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它是约2500万年前地壳裂缝形成的。周围的许多温泉表明该地区仍处于地质活跃状态。地震学家记录了该地区大约2000次地震。

贝加尔湖的年龄估计在2500万到3000万年之间,这使得它成为地质史上最古老的湖泊。它在大型高纬度湖泊中独一无二,因为它的沉积物没有被大陆冰盖覆盖。俄罗斯、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对深钻岩心沉积物的合作研究提供了过去670万年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久更深的沉积物岩芯。贝加尔湖是唯一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直接和间接证据的封闭淡水湖。

贝加尔湖完全被群山环绕。北岸的贝加尔山、东北岸的巴古津山脉被俄罗斯列为国家公园。包含27个岛屿,最大的奥尔康岛长72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环湖岛。贝加尔湖由多达330条流入的河流提供淡水来源。直接流入贝加尔湖的主要河流有塞莱格河、巴古津河、安加拉河上游、图尔卡河、萨尔马河和斯涅兹纳亚河。贝加尔湖水通过一个单一的出口——安加拉河流出。除此之外,该地区大气降水、积雪融化也提供了一定淡水来源。

冬天,贝加尔湖结冰,当地人在冰上钻孔捕鱼。在平静条件下形成冰的地方,可以看到鱼在冰下游动。即使冰很厚,每天的温度波动也会形成一米深的裂缝。冰融化后,贝加尔湖非常清澈,能见度高达40米或更深。

许多生活在这里的物种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物种,如贝加尔海豹或戈罗米扬卡鱼,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在1400米的深度卵胎生的淡水鱼。

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贝加尔湖有20多万亿立方米的库容,水源仅靠周边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径流补给够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贝加尔湖水面宽阔,库容量巨大,仅靠地表河流径流是不足以提供湖区如此之大的水循环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对贝加尔湖的历史以及地理位置做一番了解。

贝加尔湖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北海”,这里自古就有苏武牧羊的故事,而近代以来,特别是由于清政府的日益腐朽和软弱无能,于1689年9月7日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西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正源)为界,南属中国,北属沙皇俄国,而贝加尔湖就位于额尔古纳河西偏北约770千米处,自此中华儿女只能“望湖兴叹”。

贝加尔湖现在的位置是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湖区呈东北——西南向仿佛一个巨大的“新月形”处在亚欧大陆内陆中心腹地,长约636千米、平均宽度和深度分别约为48千米和730米,按此来计算,贝加尔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0624万平方千米,几乎我国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面积之和,可蓄水约22.356万亿吨。其面积也相当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海湖的约7倍,蓄水总量则是青海湖的约240倍。

从贝加尔湖的类型和形成来看,它属于典型的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是在约25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后引发的一场强烈的地震中形成的,并且于物换星移间,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和雨水等河流径流的大量补充,使得贝加尔湖不断的被塑造成了外流湖泊,通过河流注入北冰洋,成为当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除了河流径流水量的补充,贝加尔湖的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地下泉水汇集而来,这一点从湖区的海拔高度和水质就能看出来。

贝加尔湖湖面海拔约为455米,而其四均为高原山地地形,处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西南部,它的东面是被称为兴安山的雅布洛诺夫山脉、南靠蒙古高原、西望东萨彦岭、背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这种地形有利于地下泉水的汇集,同时由于湖区地震等地质活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热矿泉的产生,因此贝加尔湖湖水水质基本上达到了Ⅰ类标准。这也是为何许多饮用水企业纷纷扎堆跑到那边去造水厂,原来真的之是搬运水而已啊!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