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杨玉环也就是著名的杨贵妃,唐朝乃至整个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美人之一。这位佳人能在历史上拥有如此名气,一来是其“羞花”的美貌,二来是其与唐玄宗李隆基之间传奇的爱情故事。“从此君王不早朝”,当年杨玉环成为贵妃以后,也正值唐朝由盛转衰之际,正因如此,杨玉环也就背上了“祸水红颜”之骂名。

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的宠爱,可以说到了一种惊人的程度,但有一点,杨玉环成为“贵妃”之后,玄宗后宫不再有皇后,那么玄宗为何不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呢:

  • 第一,杨玉环当年本身就是寿王王妃,玄宗抢其为妃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 第二,杨玉环出身不高,而且始终没有为玄宗生育子嗣,名不正言不顺;
  • 第三,毕竟杨玉环身后有些一大群朝臣力量,一旦册其为皇后,可能导致朝堂之争。

虽说大多数关于杨玉环的故事,都是跟唐玄宗李隆基有关,杨玉环也是玄宗的贵妃,然而在成为玄宗妃嫔之前,其实是玄宗的儿媳妇。杨玉环出身弘农杨氏,这个家族在隋唐时代也是名门望族,只不过杨玉环这一支比较衰败,家世不怎么样。不过好在杨玉环本身从小美貌聪慧,精通音律又善于歌舞,而且性情柔顺,正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

正因为杨玉环非常优秀,所以才被皇家选中。开元二十二年,杨玉环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与寿王李瑁相遇,而李瑁对其一见钟情,向其母亲武惠妃要求迎娶杨玉环。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是武则天的族人,也是杨玉环之前玄宗最宠爱的女人,当年玄宗爱屋及乌,也曾考虑册立李瑁为储君。既然武惠妃与李瑁要求,玄宗干脆就直接下旨,册封杨玉环为寿王正妃。

只可惜,武惠妃死后,也不知道哪个佞臣进言称寿王王妃美貌绝伦,“资质天挺,宜充掖庭”,玄宗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了,竟然同意了,召杨玉环入宫伴驾。没见还好,这一见玄宗就被杨玉环的美貌给拿下了,也就有了之后不顾伦常,纳媳为妃的雷人剧情

李隆基毕竟是皇帝,杨玉环最终也的确被成功充入后宫成为妃嫔,妻子被抢的寿王李瑁,被老爹戴了帽子,即便心中再如何恼怒羞愤,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吃这个哑巴亏。然而另一方面,玄宗强抢儿子的王妃,再怎么粉饰掩盖,也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让杨玉环成为众妃之首的贵妃已经是非常勉强,要是成为皇后,恐怕就要翻天了

而且,杨贵妃本身虽然才华出众,美貌非常,但也并非皇后的完美人选,首先就是其出身。弘农杨氏这一支是隋唐时代的世家大族,可杨玉环的娘家却不怎么样,虽也还算个贵族,但也是破破落落的了。科举制打破的只是前朝的出身,可在后宫,皇帝后妃嫔御也不能出身太低,尤其是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

杨贵妃伴驾多年,可始终都没有为玄宗生育任何子嗣。玄宗之前的历代唐朝皇后,大多都是有子嗣的,当年高宗王皇后就是因为膝下无嗣,所以才失宠,才有了后来的被废。中宫之主,没有生育,始终都是个不能回避的大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

杨贵妃得宠之后,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人甚至很多远支亲戚都沾到了光。比如其远方堂兄杨钊,本为市井之徒,却得以进入朝堂,也就是后来的杨国忠。杨玉环只是贵妃,其外戚母族就已经是权势熏天,一旦成为皇后,杨氏一族恐怕就更加势大,而如此一来也很容易造成前朝朝臣们的激烈冲突,引起朝堂不宁

唐朝,在皇后之下设立四妃——贵淑德贤,而贵妃乃是众妃之首,在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当年玄宗王皇后被废之后中宫一直虚设,即便寿王生母武惠妃也是有实无名。玄宗李隆基,始终都没有办法给予杨玉环这个其内心挚爱皇后的尊荣,只能让其做贵妃,做有实无名的后宫主人,使得杨贵妃之名流传千古成为了传奇。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谢悟空邀!

皇后是六宫之主,母仪天下,一言一行代表皇家的威仪和形象,惟有德有才者居之,方保后宫安宁,不致后院起火。戴上这顶桂冠,既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和待遇,可谓贵不可言;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重担,不免劳累操心。通俗的说,皇后是一种既有权力、又有责任的岗位。杨玉环以色获宠,花瓶一个,如何能担此重任,此其一。

唐玄宗在元配皇后谢世后,意欲立专房独宠的武惠妃为皇后,但因皇族朝臣制肘和担扰太子李亨地位动摇而犹豫,不料武氏短命,盛年而亡,令好色思倾国的明皇伤感追念不忆,朝政荒废、精神空虚。恰在此时,遇见了形似武氏,而色过之的绝世尤物一一儿媳杨玉环,令其魂飞魄散,不能自已。于是在耍了一通手腕后(掩人耳目、安排其出家当道姑),不顾人伦,纳入后宫,由妃而贵妃,享受的待遇与皇后同。但唐玄宗虽然因好色而不顾廉耻,却并不糊涂,他明白杨贵妃只是他的性玩伴,并非贤内助,;再说,一意孤行立其为皇后,也有损自己的英名和“圣德”。于是乎,只好折中,享受的待遇可超标,名号权力不让其僭越,此其二。

其三,母以子贵,杨玉环连一个皇子也没有生产,不符合册封皇后的硬性规定(祖制)。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市)人。天宝四年(740年),册封贵妃,为何一直没封皇后的原因有以下3点。

1、杨贵妃曾是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

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16岁嫁给寿王李瑁,册立为寿王妃。三年后,李瑁母亲武惠妃去世,武惠妃生前很得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宠爱,所以玄宗失去爱人很伤心,郁郁寡欢。

这时有个太监跟玄宗提起了寿王妃,说她如何如何漂亮,于是玄宗将儿子的妃子召入宫中,先是让杨玉环当道士,赐道号“太真”,后来直接册封贵妃。

抢了自己儿子的女人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封为皇后吧。

2、皇帝担心杨氏家族坐大

历来的皇帝对外戚都很警惕,明朝的皇后都选于寒门就是这个道理。而杨玉环出自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是隋唐有名的大士族,隋文帝就出自弘农杨氏。

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的时候就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再封皇后更是不可能,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

3、杨贵妃不能生育

最后一点杨贵妃没有为玄宗生下一儿半女,古代没有子女基本不可能得到皇后的宝座了。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说起杨贵妃和唐明皇,无论是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众说纷坛!引人乐道!那么,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描述:“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唐明皇是恩宠至极,那为什么最终没有把杨贵妃封为皇后呢?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1,杨贵妃跟着唐明皇多年,未生一男半女!“母凭子贵”,杨贵妃贵不起来!

2.杨贵妃原本是唐明皇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自己硬夺来的,如果大张旗鼓公开册立,让天下人讪笑!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从杨贵妃入皇宫,得到唐明皇宠幸,没有生儿育女!

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后宫!要想得到皇帝的宠爱,除了自己倾国倾城的容颜,还要有智慧!要想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是给皇帝生儿子,争取立为太子!

所谓的“母凭子贵”!就是这个由来!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杨贵妃自从召入皇宫,凭着闭月羞花之美,得到唐明皇宠爱极至!还包括她的兄弟姐妹们!

可是,跟着唐明皇多年,杨贵妃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恪尊祖制,以及深谙后宫母仪天下的先决条件的唐明皇,当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给杨贵妃封个皇后!

这也算是唐明皇还有一点点自知之明吧!

二,父夺子爱,唐明皇也想有块遮羞布!

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原本是唐明皇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

可是,自从驸马爷杨迥说寿王妃绝色美女后,唐明皇色性顿起,就叫高力士去宣杨贵妃入宫!

第一次见到了杨贵妃,唐明皇被美艳惊呆了!就叫高力士连夜准备好房间给杨贵妃住下来!

为了掩耳盗玲!也为了找块遮羞布,唐明皇对外称:把杨贵妃留在皇宫给皇太后祈福!

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也是借口!

看来,唐明皇也还知道一点点人言可畏!

如果把杨贵妃册立皇后,要诏告天下,就等于唐明皇告诉天下的人:自己把儿媳妇变成了床上的老婆了!

由此可见:唐明皇没有把杨贵妃册立为皇后,也是从多方面考虑的!毕竟是皇后母仪天下,唐明皇也不想落下笑柄和话柄!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杨贵妃始终没有封后,主要受大环境的影响,纵观唐朝后半期,皇帝们对册封皇后的事情几乎提不起兴致,原因就是被武则天那位皇后伤的太深了。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因为得到皇后的身份就等于有了置喙政治的机会,而唐朝又没有成熟的制度去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所以干脆釜底抽薪,不再立皇后。而朝中大臣们也同皇帝达成默契,很少有人提议立后事宜。

唐朝一共存世近三百年,而有正规皇后的年数仅72年,并且基本集中在了唐朝的前期,即唐太宗的贞观年间至唐玄宗的开元初年。值得一提的是,光武则天的在皇后位时间(655~683)就占去了全部的三分之一。从武则天篡唐之后,“皇后”就变的无关紧要起来,大概是皇帝们还心有余悸,颇为忌惮,略显自信不足。

玄宗皇帝继位后将发妻王氏立为皇后,但是他很快就犯了喜新厌旧的毛病,喜欢上了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氏。唐玄宗一度有立武氏为皇后的念头,可是遭到大臣们一致的反对,无奈只好封其为惠妃。其实,在玄宗皇帝的心目中,武惠妃形同皇后。十几年后,武惠妃撒手人寰,玄宗皇帝占有了儿媳杨玉环。当年杨玉环二十出头,而玄宗皇帝年逾六旬,二人相差了三十四岁。这样一来,杨玉环就更不可能被立为皇后了,因为唐玄宗认为即便给了杨贵妃“皇后之实”,但远比“皇后之名”容易操控。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为何终身没有被封为皇后?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道尽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足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程度;“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即便是在杨贵妃被赐死之后,玄宗皇帝依旧对其念念不忘。《明皇杂录》、新旧《唐书》等多种史书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些诗句并没有夸张史实。但是,为何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却始终只是贵妃,而没有当上皇后呢?

  •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

杨玉环之所以从寿王妃摇身变为玄宗妃子,原因是, 武贵妃一死,后宫佳丽数千当中,没有一个能合李隆基心意的。玄宗见玉环貌美,先是打着为自己母亲窦太后荐福的孝顺旗号,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当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然后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五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虽说唐朝是中国少有的风气开放的年代,封建伦理纲常弱于其他朝代,但是玄宗皇帝父抢子媳的事实,首先是一道难以跨过的槛。

  • 其次,唐玄宗并没有要将杨玉环“母仪天下的想法。

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谱曲,流传至今的音乐名曲《霓裳羽衣曲》就是他创作的;而杨贵妃是一个舞蹈天才,她能根据唐玄宗谱写的曲子指导梨园弟子编排出阵容豪华、场面恢宏的《霓裳羽衣舞》虽说玄宗皇帝喜爱杨贵妃的貌美,但同时也把她当成一个知音来对待,而不想立她为皇后,担负母仪天下的重任。

虽然杨贵妃没有被封为皇后,但是缘于玄宗对她的宠爱,她的家人亲属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叔父杨玄珪、兄长杨铦、杨锜、杨国忠等都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职,她的三位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由朝廷供应俸禄。过犹不及,要是再封杨玉环为皇后,难免形成结党营私,群臣怨声载道的后果。

唐玄宗晚年虽然有些沉湎于男欢女爱,声色犬马,但毕竟是一代明君,以史为鉴,隋炀帝的悲惨下场还血淋淋的摆在眼前,再加上杨贵妃的贵妃身份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封为皇后,也就理所当然了事实上,杨贵妃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她地位之高,承运之深,所受的万千宠爱,却是很多正统的皇后远远比不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