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世事难料,从来都没有绝对的事,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锡金想复国成功的可能性,比慕容复光复大燕还低。2003年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承认锡金,对流亡海外的锡金王室来说,最后一根稻草都已经消失了。
锡金王室想要复国,自然是需要诸多条件的,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自身实力,还有最起码锡金民众的支持欢迎。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锡金王室根本啥都没有,比起好歹有几个追随者跟一身武功的慕容复,锡金王室想复国可以说是在做白日梦。在中原古籍中,锡金被称为“哲孟雄”,是个位于不丹与尼泊尔之间的雪山小国。清朝时期,剽悍的廓尔喀人就曾攻入哲孟雄,后进逼藏地,最终被清朝击退,乾隆皇帝将之列入“十全武功”之一。锡金面积太小人口也少,加上位于内陆资源匮乏,生存环境相当恶劣,所以实力非常薄弱。以锡金的实力,别说印度,就是一旁的尼泊尔与不丹的攻击锡金都难以抵抗。
英国殖民者入侵南亚次大陆以后,强迫锡金王族向东印度公司低头,使锡金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当时的锡金王室虽被保留了下来,但锡金基本上已经完全变成了英属印度的势力范围,与当时印度境内的土邦并没有实质区别,并不算是个自主国家。所以英国人离开后,印度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相关利益,将手伸到了这个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小国。当年印度吞下锡金,其实也是作足了表面工夫,虽然当时印度已经派遣了军队进入锡金,但还是弄了一出锡金议会投票废黜君主制、加入印度的戏码。比起后来伊拉克攻入科威特的简单粗暴,印度好歹还扯了一块遮羞布,虽说糙了点,还能堵一堵国际上的反应。印度吞了锡金后,除了咱们之外,当时包括苏联美国等在内几乎都选择默认,锡金有苦无处诉。
锡金王国灭亡以后,锡金王室被迫流亡海外到了美国。其实二战后流亡的王室很多,比如希腊王室,但人家依旧过得好好的,毕竟欧洲各国王室都沾亲带故,希腊末代国王的妻子是如今丹麦女王的亲妹妹。然而锡金王室就比较悲催了,虽然美国接纳了锡金王室,但也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个落脚地,并没有其他关照。而锡金向来贫苦穷困,王室也压根没啥钱,锡金又一向没什么存在感。锡金王室在美国多年,却基本上没什么消息引起注意,仿佛隐形一样。当今世界,君主制已非主流,即便那些依旧还保留着君主制的国家也有不少有废除王室的声音。锡金从当年被英国殖民,还没重生几天就又被印度给拿下,王室对于锡金民众的意义可以说实在微不足道。尤其如今的锡金,在印度的安排之下超过80%的人口都是后来进入的尼泊尔移民,压根儿就对锡金王室无感。相对于印度如今每年还拿出不少钱来补贴锡金地区的经济发展,锡金王室对锡金没有任何贡献,想要恢复江山只能是水中捞月。
更何况,吞下锡金的印度可不是个容易对付的。印度面积位居全球第七,人口超过13亿,近年来又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客观来说印度在世界上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存在。按照如今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得罪,更何况只是为了一个已经覆亡数十年的弹丸之地,实在不值当。
当然,不排除锡金王室复国的微弱可能,或许将来有一天,有谁将锡金王室作为筹码棋子,帮其一把。
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当然没有,而且是完全没有。
1975年4月9日,印度军队开进锡金,解散锡金国王宫廷卫队,软禁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4月10日,受印度操纵的锡金议会废黜国王,规定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4月14日,印度操纵锡金举行“公民投票”,由于先前大量涌入的尼泊尔人占大多数,锡金民意要求“自愿”加入印度,与此同时印度议会也通过决议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至此印度彻底吞并锡金,锡金王室被迫流亡美国。
1982年1月29日,流亡的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美国纽约逝世,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即位,成为锡金第13代国王。虽然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非法,但锡金的复国之路遥远得看不到任何希望。
那么,为何锡金问题完全“无解”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锡金太小
锡金最大的悲剧在于:它太小了。
虽然一般而言,“小”能普遍唤起人们的保护欲,但在国际社会,小小的锡金却显得异常尴尬。
首先因为国土面积只有0.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这让锡金在面对印度的野蛮殖民时,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面对这样的体量,印度只是动了动手指,大量增加尼泊尔移民的比例,就轻易地改变了锡金的人口结构,这使得“锡金”在其后的全民公投中完全一边倒,印度还未霸王硬上弓,锡金就已经成了囊中之物。
没有实力,甚至连组织武装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这注定了锡金王室除了谴责别无他法。
而比印度的“有劲无处使”更尴尬的是,因为锡金体量太小,在国际社会不仅没有话语权,更没有所谓的价值。说难听点,就是给印度10个锡金,它都不可能吃成胖子。
所以,小到没价值的锡金,除了能在美国奔走呼号一下,控诉印度的侵略行径外百无一用,而因为国际社会从来对锡金不曾重视,所以就算这样的控诉,也很难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
2、印度很强
作为锡金的侵略者,印度是锡金复国面临的最重要对手。虽然印度种姓制度横行,军队战斗力低下,且武器从来都是万国牌,但面对小小的锡金,印度依然是巨无霸的存在。
虽然没有经历惨烈的革命历程,国土分裂和种姓制度依然阻碍着印度的崛起,但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不断引入先进装备,且通过一系列侵略周边邻国的战争树立民族自信,这使得雄心勃勃的印度始终是锡金不可能撼动的存在。
而相比于锡金在国际社会孤立无援的尴尬,印度则是名副其实的朋友遍天下。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之所以成功,除了印度本身的“努力”,美苏两级的“作壁上观”则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美苏两国的争先拉拢,多金的印度成为美苏两国的座上宾,得到的武器多得挥霍不完。
而因为印度具备一定的体量,自然而然成为美苏两国围堵东方大国的重要棋子,所以面对“买买买”的印度,美苏两国自然是“好好好”、“行行行”。
因为东方大国的威胁始终存在且“愈演愈烈”,因此今天的美俄两国对印度的需要必将长期存在,所以在它们的支持下,印度比锡金更有希望。
而在1975年吞并锡金后,为防止锡金独立,印度政府采取了较为怀柔的政策,年年拨款搞建设,这使得锡金相比于独立时期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在肚子不饿的情况下,让锡金人为了所谓的情怀怒砸自己饭碗,他们表示翻滚吧牛宝宝。
3、国际无为
印度吞并锡金,对美苏而言无关痛痒,但却极大地伤害了东方大国的感情。
历史上的锡金名叫孟哲雄,是西藏周边的重要藩属,长期隶属于中华文化圈,是英国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锡金的命运。
而当英国殖民者拍屁股走人后,小小的锡金成为严重威胁印度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要地,虽然我国从未有跨越喜马拉雅山,利用锡金威胁甚至切断西里古里走廊的野心,但野心勃勃的印度明显感觉别人都和自己一样,所以吞并锡金是真正的先下手为强。
而不管因为什么目的,公然吞并缓冲国,增加边境纠纷的行径,都是严重损害东方大国利益的做法。但因为特殊运动的影响,东方大国对印度吞并锡金无能为力,尽管锡金在被印度吞并前上百次向东方大国求援。
不过东方大国必然是不可能被印度摆布的,在无法阻挡印度的情况下,东方大国始终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吞并,且大力支持锡金流亡王室的正义呼声。
但作为世界大国,需要处理的矛盾不可能只在西南方向。当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东方大国主要矛盾点逐渐东移时,和印度的“和解”也就悄然达成了。
2003年,当印度承认东方大国对西藏的主权,并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后,东方大国终于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其邻国数量也从15个减少到14个。
而当失去了东方大国这一最后的稻草,锡金的复国梦就只能永远是个梦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南亚内陆小国锡金1975年被印度野蛮吞并,成为印度的第22个邦,至今已经有40多年。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看,锡金王室复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印度已将锡金人同化。锡金被吞并后,印度在这里派驻军队和警察,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而且还往锡金迁徙大量印度移民,以此稀释锡金民众,对当地人进行同化,锡金人的民族独立意识被逐渐消磨掉。
其次,锡金人缺乏顽强的民族性格。锡金民族主要以尼泊尔人为主,比较弱小,本身才区区60万人,还缺乏顽强的民族性格,根本闹不起来。加之,随着印度的不断同化,锡金民族性格已经消失殆尽,即便是锡金末代国王不断呼唤他们反抗,也唤不醒锡金人的民族自觉。还有,40多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对锡金的投资,锡金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他们小进则安,小进则满,根本不愿反抗。
第三,缺少世界大国的帮助。目前,世界主要大国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美俄都在极力拉拢印度,与印度的关系都不错,不可能为了帮助锡金复国与印度翻脸。再者,锡金复国与美俄也带不来任何好处。
综上所述,除非某一天印度突然瓦解,战乱四起,四分五裂,缺少对锡金的实际控制力。这样的话,锡金复国才有可能。
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锡金复国并非不可能,东帝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锡金和东帝汶的情况非常类似,都是弹丸小国。而且被吞并的时间都发生在同一年。
1975年4月,印度软禁了锡金国王,强行把锡金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就在同年12月,印尼悍然出兵,强行把东帝汶变成了印尼的第27个省。二者之间何其相似。
印尼、印度为什么选择同一个时间节点都是有原因的,他们抓住了东西方冷战的机会。
我们先大概看看东帝汶是怎么复国的。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后,印尼的经济形势逐渐恶化。
1998年初,日本率先发难停止了对印尼的经济援助。接着印尼曾经的盟友澳大利亚,因为和印尼闹了矛盾,转而支持东帝汶独立。
然后东帝汶曾经的“宗主国”葡萄牙也开始在联合国造势,给印尼施加压力。内忧外患的印尼被迫答应东帝汶举行公投。
然而印尼心有不甘,暗中捣鬼致使公投时发生暴乱。出现这种事一般得“世界警察”出面,但美国没有利益不想掺和。
于是澳大利亚以同盟关系“提醒”美国,葡萄牙也“威胁”美国说,如果不支持派维和部队,葡萄牙将撤出北约驻科索沃的部队。
这下影响到美国利益了,于是欧盟先宣布对印尼实施武器禁运。接着美国威胁停止对印尼的援助,甚至实施经济制裁。
当然这其中东方大国也出了不少力,印尼一看形势不对,再闹下去就会被国际社会孤立,于是赶紧配合让东帝汶独立了。
由此可见,他国领土即使被侵略者吞进去,只要压力够,还是能让它吐出来。
当然锡金的情况要比东帝汶复杂,因为涉及到印度和东方大国各自的战略安全。
其次印度如今在国际上混得顺风顺水,其他大国不可能为锡金出面而得罪印度。
但国际关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大国崛起,印度逐渐失去了制衡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崛起的大国是不可能允许旁边有强敌的,印度的衰落也是必然。
而战略价值不大又没钱的印度,还会成为国际上的“香馍馍”吗?显然不会!它和当年印尼的处境基本会一样。
此时大国必然会出招把失去的屏障重新补起来,于是锡金就复国了。虽然看起来很遥远,但并非不可能,因为大国迟早会崛起的!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自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之后,其国王带领王室被迫流亡于美国,再也没有回去。1982年1月29日,锡金的末代国王纳姆加尔在纽约病死。此后,他的儿子宣布成为锡金的第13代国王,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从目前来看,锡金想要复国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锡金王室)
锡金曾是南亚的一个君主制王国,与中国、印度、尼泊尔相邻,后来与印度都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撤退后,印度尼赫鲁政府自认为印度继承了英帝国在南亚所有的领土和权利,所以开始出兵干预锡金的内政。
从1947年到1974年这段时间里,印度先后逼迫锡金政府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印度锡金和平条约》,一步一步控制了锡金的政治、外交、经济、治安。锡金政府虽然也进行过反抗,但终因自己国小民寡而失败。
1974年,印度强行为锡金修改宪法,并派出印度人担任锡金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做好了吞并锡金的最后一步准备。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对印度十分有利,美苏等国正在积极冷战,所以印度吞并锡金的过程几乎是十分顺利的。
第二年,锡金境内的印度军队攻入锡金王宫,控制了锡金国王与王室。随后印度政府操纵议会,决定以公投的形式废除了锡金国王与君主制,想把锡金国变成了印度的锡金邦,并将锡金王室驱逐出境。
同年4月14日,锡金在印度的主导下举行了一场全民投票。在印度的操作下,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锡金人同意并入印度。随后印度国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成为印度的锡金邦。锡金亡国后,其王室流亡于美国,在异国他乡建立了一个所谓的锡金流亡政府。但是锡金流亡政府的影响力太小,想要复国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锡金王室成员还在国外避难,以后还有可能复国吗?
印度于1975年吞并了锡金王国。吞并锡金后印度不仅在这里派驻了军队和警察,建立了正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而且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锡金当地人进行同化,已经使锡金人的民族独立意识被逐渐消磨掉了。现在锡金人当中肯定仍然有一些人有独立意识,但大多数锡金人已经承认了现实并心甘情愿被印度统治了,他们已经不愿意为了搞什么独立运动而破坏自己现有的生活了。因此在我看来锡金以后不可能复国的,除非哪天印度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瓦解、对锡金控制力度减少才会有一点可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