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清朝皇贵妃可不像是有些港剧里那样随便给的,由于皇贵妃位同副后非常尊崇,即便是妃嫔死后也不会轻易追封。康熙朝著名的温僖贵妃,也算得上一代宠妃,不过其死后并没有被追尊为皇贵妃。
表面来看,温僖贵妃非常受宠而且出身显赫,康熙皇帝的敬敏皇贵妃等还不如她却受到了追尊,似乎坐实了温僖贵妃的“失宠”,其实还不止是如此。
- 第一,温僖贵妃因母家钮钴禄氏而得宠,康熙帝未必真那么宠爱她;
- 第二,温僖贵妃与儿子胤䄉干涉朝政,参与诸皇子的夺嫡之争;
- 第三,胤䄉夺嫡失败,后来的雍正朝自然不会去追封于其母亲。
钮钴禄氏是清朝望族之一,所诞生的皇后包括追封者数量最多,温僖贵妃就是出身钮钴禄氏一族。温僖贵妃的父亲就是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姐姐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如此家世也注定了温僖贵妃的非同一般。
很多影视剧中,温僖贵妃受尽恩宠,尤其曾以贵妃身份执掌后宫,然而真实历史中的温僖贵妃未必有那么受宠。要知道,温僖贵妃膝下仅有一子一女,而且女儿还早夭了,如果真的受宠多年,又怎么会子嗣单薄呢?所以温僖贵妃的“受宠”,主要还是因为其娘家。
不过,温僖贵妃的父亲遏必隆虽然地位超凡,却是个投机分子——康熙皇帝与鳌拜争权之时,遏必隆左顾右盼谁都不得罪的骑墙态度,就已经让玄烨对钮钴禄家非常不满意。
另外温僖贵妃所生十皇子胤䄉,资质平庸并不出色,却也学着参与了诸皇子的夺嫡之争。温僖贵妃也不是个什么聪明人,不但没有让儿子远离是非明哲保身,反而跟着一起掺和。
清朝非常忌讳后宫干政,温僖贵妃的做法就犯了康熙皇帝的忌讳。由于胤䄉搅和到了夺嫡之争中,温僖贵妃作为清朝唯一拥有谥号的贵妃已经相当贵重,若是加以追封,就等于是变相抬高了其子胤䄉的地位,这对于平息诸皇子风波没有任何好处。
由于胤䄉所支持的八皇子胤祀在九子夺嫡中失败,雍正与乾隆两朝,温僖贵妃也没能像悫惠皇贵妃等那样受到追尊,依旧停留在贵妃的位分之上。
清朝的皇贵妃都是册封给将死之人或者死后追封,能够死后得到皇贵妃追尊的也不是一般妃嫔,比如做出特别贡献的,如抚养嘉庆皇帝的庆恭皇贵妃陆氏;比如生前的确非常受宠的,如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比如为了安抚妃嫔娘家的,如乾隆帝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温僖贵妃似乎都不符合,作为康熙皇帝的“宠妃”,清史对于温僖贵妃的死因描述却非常简单也并不清楚,使得温僖贵妃这个“宠妃”身份更加扑朔迷离。若真像影视作品演绎得那样,温僖贵妃失宠身死,她亡故后没能被追封皇贵妃也很正常。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在康熙朝,皇贵妃就是代理皇后主持六宫事宜的,不是用来追封的。康熙本人没有追封过任何一个妃子为皇贵妃,对于无法做到皇后的嫔妃(温僖贵妃不能做皇后,否则会导致后宫势力失衡,甚至储位动摇),在康熙朝贵妃已是顶点,不会再加封(哪怕是追封),这不说明康熙对她的态度。
(遏必隆)
简单介绍一下,温僖贵妃,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出身名门。祖父额亦都,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父亲遏必隆,顺治托孤忠臣,康熙早期四辅臣之一,一等公,曾封太师(鳌拜之乱后剥夺)。姐姐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身份尊贵,康熙二十年册封贵妃,二十二年为康熙生下了皇十子胤䄉,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女。康熙三十三年去世,赐谥号温僖,未追封皇贵妃。
(孝昭仁皇后)
其实,在后宫,尤其是在皇帝年轻时的后宫,能否获封高位并不完全取决于皇帝究竟多喜欢你,更重要的是母家的地位。康熙后宫中,地位最尊贵的三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出身赫舍里氏,是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又是原配妻子,地位超然。孝昭仁皇后出身钮祜禄氏,是四辅臣之一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出身佟佳氏,是康熙舅舅佟国维之女。这三位皇后都属于老牌贵族,靠着父祖辈的功勋亲贵地位入主后宫。而康熙最早的四妃(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纵然入宫早、子嗣多,甚至到了老年还荣宠不衰(宜妃公认宠冠后宫,德妃五十岁后还破例侍寝),但终康熙一朝也就是妃位,不要说皇贵妃了,贵妃也没机会,德妃算是母凭子贵成了太后,其他的也就只能是个妃。
而三任皇后不仅自己做到了母仪天下,连各自的妹妹也都身居高位。孝诚仁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生前未获封,去世后追封平妃,这已经是最差的一个了。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佟佳氏获封贵妃。孝昭仁皇后的妹妹钮祜禄氏也获封贵妃,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温僖贵妃。
(孝懿仁皇后)
然后就说温僖贵妃为什么只能做到贵妃,因为后宫势力要讲究平衡。三任皇后来自三大家族,就是一种平衡,皇后轮流做。温僖贵妃要怪就怪自己有个姐姐也在康熙后宫,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去世后,三年后位空悬,康熙十六年,孝昭仁皇后入主坤宁宫,次年去世。由于钮祜禄氏已经出了一个皇后,所以第三任皇后只能来自别家,就轮到了康熙的表妹孝懿仁皇后(康熙十六年封贵妃、康熙二十年封皇贵妃、康熙二十八年临终前进位皇后)。其实如果不是病重,可能她也做不了皇后,而是会以皇贵妃身份一直统摄六宫。温僖贵妃就一直在孝懿仁皇后压制之下,她获封贵妃的康熙二十年正是孝懿仁皇后成为皇贵妃的时候,一切都是注定她只能在孝懿仁皇后之下。
(胤䄉)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去世。按理说作为唯一的贵妃,温僖贵妃似乎是有机会成为皇贵妃乃至皇后。但她其实毫无机会。原因就是——儿子。康熙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后一直悉心培养太子胤礽,这是他心中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之后的两任皇后孝昭、孝懿都有一个特点——无子。这样,胤礽就永远是唯一的嫡子,绝对的皇位继承人。而温僖贵妃却有皇十子胤䄉在,如果她做了皇后,胤䄉便会成为第二个嫡子,就算自己不争,也会有好事者求“定策之功”,想把胤䄉拱上储君宝座。即使只是皇贵妃,由于有“副后”之名,也是极有希望做到皇后,依然会有人攀附胤䄉,企图推翻胤礽。而随着皇子们逐渐长大,争储之心难以杜绝,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很微妙的变化。这绝对是康熙不想看到的。所以她只能做贵妃。
最后说说死后追封皇贵妃的问题。康熙本人从没追封过任何一个妃子为皇贵妃。他仅在孝懿仁皇后生前将其封为皇贵妃,这也是为了让她主理后宫事宜,填补孝昭仁皇后去世后的空白。其他获得皇贵妃封号的全都是雍正以后追封:敬敏皇贵妃在康熙朝生前仅为妃,因其为雍正最信任的弟弟胤祥之母而获雍正追封,惇怡皇贵妃在康熙朝为和妃,雍正朝尊为皇考贵妃,乾隆朝尊为皇祖温惠贵太妃;悫惠皇贵妃在康熙朝为贵妃,雍正朝被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朝尊为皇祖寿祺贵太妃。二人都是雍正、乾隆朝才获得“皇贵妃”的地位。而反观康熙自己追封的妃嫔,基本都只到妃位、嫔位,连一个贵妃都没有,不要说皇贵妃了。因为皇贵妃是副后,作用是替代缺位的皇后主持后宫,是一个“实用”的位子。康熙还是比较务实,就不追封死后的妃嫔这个位子了。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清朝入关之前后宫之中并不设皇贵妃,所以清太祖和清太宗两位皇帝的后宫之内都没有皇贵妃,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顺治皇帝沿袭明朝制度始于后宫之中设置皇贵妃之位,董鄂妃是清王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是顺治朝唯一的一位皇贵妃。是顺治一朝虽然有皇贵妃,但是并没有对皇贵妃的设置人数和享有的权力做出明确的规定,这种现象持续到康熙一朝。
康熙时期对于皇贵妃之位作了明确的规定“皇后之下设置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同时康熙皇帝还规定,皇贵妃位同副后,在宫中没有皇后或皇后病重、或是被废之时可代行皇后职权。由于皇贵妃权力较大,极易对皇后之位造成威胁,所以皇贵妃并不轻易设置。
在清朝,皇贵妃的册立无外乎有几种情况:
1、皇后被废(世祖皇后梦古青被废,董鄂妃晋位皇贵妃);
2、皇后失宠(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断发后失宠,令贵妃晋位皇贵妃);
3、做皇后前的转正考察期(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由娴皇贵妃升为继后);
4、贵妃病重之时被晋为皇贵妃冲喜(雍正贵妃年氏病重时被晋为皇贵妃、乾隆纯贵妃病重时被晋为纯皇贵妃);
5、已故嫔妃因子嗣或母家有功而被追谥为皇贵妃(皇十三子生母敏妃被雍正追谥为敬敏皇贵妃)。
清朝皇贵妃的晋封,基本无外乎以上几种情况,那么康熙朝的温僖贵妃为何没有在去世前被封为皇贵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温僖贵妃作为唯一有谥号的贵妃,不宜再次追封为皇贵妃:依据清朝后宫制度,只有皇贵妃和皇后才能拥有自己的谥号,其余所有位份的嫔妃都是没有获得谥号的资格的,温僖贵妃作为清朝唯二的特例,实际上已经是获得了莫大的荣宠,除了温僖贵妃以外,清朝另一位并非皇后和皇贵妃却拥有自己谥号的嫔妃侍皇太极宠妃海兰珠,海兰珠在死后被皇太极亲谥为“敏惠恭和元妃”。康熙皇帝没有将温僖贵妃追封为皇贵妃,却独独给予了她谥号的哀荣,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康熙皇帝怀念自己的继后孝昭仁皇后,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帝引为知音的女子,深得康熙帝的宠爱。而温僖贵妃则是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她的贵妃之位也是在孝昭仁皇后崩逝后第三年获封的。康熙皇帝对于温僖贵妃,极有可能是爱屋及乌或是“睹物思人”。
其次,给予已故的温僖贵妃过度的关注容易引发其子允俄夺嫡之心:康熙皇帝没有追封温僖贵妃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杜绝温僖贵妃的儿子、皇十子允俄有争夺储君的心思。康熙晚年,诸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相互厮杀,康熙活着的时候只有孝懿仁皇后是皇贵妃,不追封温僖贵妃为皇贵妃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皇十子母家钮祜禄氏家族的势力非常强大,如果贸然追封温僖贵妃为皇贵妃,只会给皇十子增加夺嫡的资本,这是康熙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康熙皇帝看重嫡出的皇太子,他甚至只把太子当儿子,其他的儿子当奴才来用,为了确保太子地位,当然不能出现另外一位副后和嫡子,但是为了补偿,就加了谥号温僖。
第三,温僖贵妃生前性情乖张跋扈,已经失宠与康熙:温僖贵妃出身非同寻常,她的父亲是康熙皇帝早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而温僖贵妃的亲姐姐这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懿仁皇后,这样显赫的身份使得温僖贵妃养成了嚣张跋扈、恃宠而骄的性格。出身在这样的世家,有父亲和姐姐的庇护,温僖贵妃的宫廷之路走得很是平坦,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崩逝后的第三年,温僖贵妃被册封为贵妃,开始得到康熙帝的关注和宠爱。但是其父遏必隆和姐姐孝昭仁皇后的先后去世之后,温僖贵妃便失去了依靠,性情变得乖张跋扈,有皇嗣傍身的她甚至有了为自己儿子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故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厌弃。
关于温僖贵妃没有被追封为皇贵妃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一些是根据史实推测,一些则纯是纯属穿凿附会,毫无根据。温僖贵妃的谥号寓意温暖喜乐,是一个很不错的谥号,相比康熙皇帝对于温僖贵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实际上康熙皇帝对于嫔妃的晋封的册立是很吝啬的,很多陪伴了康熙皇帝一生并且生育多位皇子的嫔妃都是到了康熙晚年才获得了个像样的名分,温僖贵妃生前就能做到贵妃,死后有获封谥号,这实际上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说起温僖贵妃,可能大家会有些陌生,但是说到她的儿子——胤䄉,想必大家就很熟悉了。其实除了她儿子很有名外,温僖贵妃的家世也很不简单。
温僖贵妃钮钴禄氏钮钴禄氏在清朝是大姓这个大家都知道了,著名的开国五大臣额亦都就是钮钴禄氏。温僖贵妃正是额亦都的孙女。
她的父亲遏必隆是额亦都十六子,祖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女穆库什,姐姐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父亲遏必隆是顺治朝的重臣,顺治帝临终时任命其为辅政大臣之一,辅佐当时年幼的康熙帝;姐姐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帝引为知音的女子,深得康熙帝的宠爱。
出身在这样的世家,有父亲和姐姐的庇护,温僖贵妃的宫廷之路走得不算太难,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崩逝后的第三年,她的妹妹被册封为贵妃,开始得到康熙帝的关注和宠爱。
死后未追封皇贵妃 却是唯一有谥号的贵妃在清朝的制度中,后妃们只有皇贵妃以上的才有获得谥号的资格,所以如果生前是贵妃位的,一般帝王们会将其追封为皇贵妃或者是嗣皇帝生母会追封为皇后,这样她们才能获得谥号。
但是温僖贵妃是唯二的例外,第一个是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海兰珠死后被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第二个就是温僖贵妃了。没有将她追封为皇贵妃,却赐予了贵妃谥号,有些看不明白康熙帝的心意了。
有一种看法是温僖贵妃在失去姐姐和父亲的依靠之后,性情变得乖张跋扈,加上儿子参与夺嫡之争,故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厌弃。
阿浅个人觉得这个看法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看康熙帝对温僖贵妃的册文和谥文:秉德恭和、赋姿淑慧;柔嘉惠质、秉性谦冲谨言,都是一些溢美之词,所以排除她性情乖张跋扈一说;再者,她的儿子胤䄉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温僖贵妃本人病逝于康熙三十三年,此时的十阿哥才11岁,九子夺嫡开端在康熙四十七年前后,故而也不存在因儿子夺嫡导致温僖贵妃被冷落。
其实温僖贵妃并没有犯什么大过错,父亲遏必隆当初摇摆不定的态度因康熙帝不满,也在遏必隆病逝后随烟消散,因此温僖贵妃并没有失宠。阿浅猜测的一个原因是康熙帝在后宫封妃这件事上,除了喜欢成批成批册封外,给予的位份也都比较小气。后宫中没有名分的庶妃一大堆,有些生了孩子之后依然没有名分的也大有人在。大概率可能没有将温僖贵妃追封皇贵妃也有这样的原因在,但心中怀着对温僖贵妃的情感,赐予了她独有贵妃谥号,温僖寓意温暖喜乐,并且下令后代不许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温僖贵妃独享这一分哀荣。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皇贵妃这个称号可不是发糖果,随便就发一颗。
康熙在位的时候,只晋封过一个皇贵妃:庶妃佟佳氏。
1677年,庶妃佟佳氏晋为贵妃,1678年,康熙第二位皇后去世,几个月后,雍正出生,由宫里位份最高的贵妃佟佳氏抚养,此后十多年里,康熙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1681年,康熙晋升后宫,佟佳氏为皇贵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即温僖贵妃),另有四位晋升为妃:惠妃(允褆生母),宜妃(胤禟生母),德妃(雍正生母),荣妃(胤祉生母),这是当时的后宫格局,一个皇贵妃,一个贵妃,其下四妃。
1689年,皇贵妃佟佳氏病逝前,康熙封她为皇后,这个时候,宫里位份最高的就是贵妃钮祜禄氏(即温僖贵妃)了。
1694年,贵妃钮祜禄氏病逝,康熙特赐谥号温僖(德信宽和曰“温”,小心恭慎曰“僖”),这是很好的谥号,出殡大礼也很是隆重,因此不能说她失宠。
至于为什么没有追封为皇贵妃?
一是康熙对后宫位份把的十分紧,皇贵妃佟佳氏死了之后,从1694年到1722年康熙去世,后宫里位份最高的是贵妃佟佳氏,而且是惟一的贵妃,可见位份晋升的严格。
二是追封皇贵妃多是因某种政治需要或者对皇帝有着极为特殊情感的缘由,温僖贵妃并无此必要。例如雍正上台之后,将贵妃佟佳氏升为皇考皇贵妃,胤祥的生母死的时候只是妃位,雍正追她为皇考皇贵妃。再看温僖贵妃死的时候,康熙朝政局稳定,已经有三位皇后(去世),太子胤礽年方二十,没有任何必要追封一个副后(皇贵妃)出来。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时为什么没有追封皇贵妃?是因为失宠了吗?
康熙帝的温僖贵妃死的时候并没有被追封为皇贵妃,的确是因为失去了康熙帝的宠爱,但是康熙帝念及旧情给了她温僖的谥号,温僖贵妃成为康熙年间唯一一个有谥号的贵妃。
我认为康熙皇帝之所以没有追封温僖有以下几个原因。
没有后台了温僖贵妃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帝的宠爱,是因为她有一个当皇后的姐姐,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老父亲。
但是这两个人先后都去世了,没有人继续庇护她了。
儿子招来的祸康熙帝末年,九子夺嫡。温僖贵妃的儿子是八爷一党,而且背后也有温僖贵妃的支持,最终八爷在夺嫡中失败,十阿哥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康熙皇帝因为十阿哥牵连他的生母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己性格问题温僖贵妃也被康熙帝宠爱了几年,但是后来温僖贵妃发现自己只是姐姐的替身。康熙帝心中真正喜欢的是自己的姐姐。
那个那个女人受得了这个?所以她的性格变得跋扈,后来更是冲撞了康熙的亲娘。
康熙是个孝顺儿子,亲娘不喜欢的他也喜欢不起来。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温僖贵妃之所以没有被追封皇贵妃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