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经济依赖于开采鸟粪、以胖为美世界最胖地区,地处南太平洋的瑙鲁在辽阔的海洋之中并不起眼。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如今却面临严重的经济崩溃。作为珊瑚岛国,随着全球变暖,日益上升的海水也让瑙鲁前途未卜。
瑙鲁面积仅仅21平方公里,人口1万左右是世界上最小的珊瑚岛国。整个瑙鲁岛几乎没有淡水,也没有可耕地,40%被森林覆盖。虽然陆地面积很小,但瑙鲁所属的海洋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
世界各国的发展都需要依赖资源,瑙鲁也一样,不过瑙鲁依赖的资源非常特殊独一无二——鸟粪。瑙鲁孤悬大洋之中,附近没有其他岛屿,所以千万年来大量的海鸟在瑙鲁停歇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过多年成矿作用,在瑙鲁形成了厚达数米的磷酸盐矿层。
上个世纪,随着全球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化肥的需求量猛增,瑙鲁凭借丰富的磷酸盐矿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当时瑙鲁的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与中东产油国、欧美等地不相上下。经济条件极度优越的时期,瑙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教育,甚至免费出境旅游。
可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上个世纪末,随着磷酸盐的枯竭,瑙鲁从天堂跌入地狱——收入骤减、投资破产,为了清偿债务变卖大量资产。由于过度开发磷酸盐,岛上75%以上地区无法居住。当年的富庶,使得瑙鲁的肥胖等健康问题非常严重,95%以上瑙鲁人体重超重,一半以上的瑙鲁人有糖尿病。
更要命的是,随着气候问题严重海平面逐年上升,瑙鲁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甚至需要“举国搬迁”到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
可以说,瑙鲁的今天也是当年经营不善造成——用资源获得的财富几乎都被瑙鲁人任性挥霍掉了,而并没有转变成可以持续的投资。比如,瑙鲁只有一条公路,但每个家庭都有两辆汽车;作为岛国,瑙鲁竟然连鱼都从澳大利亚进口;资源枯竭的今天,瑙鲁的悲剧也是注定的。
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去了瑙鲁才知道,只有24平方公里的国家,依靠鸟粪,整天不做工,年收入却可以达到85万,医疗、教育还免费,每天开眼就有钱赚,真的太幸福了。
瑙鲁是一个珊瑚礁构成的岛国,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世界第三小的国家,第一、第二是梵蒂和摩纳哥。
整个国家只有1.3万人,比我们镇人口还少,但是在1968年后,整个国家一夜暴富,每天醉生梦死,比迪拜、瑞典、瑞士等北欧发达国家还富有。
在1980年,瑙鲁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人均GDP世界第一,发财之后,整天说“还有谁!”,太得意的结果就是好景不长。
瑙鲁为什么那么富有瑙鲁是一个岛国,跟周围岛屿距离有300公里,于是成了方圆30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唯一可供鸟类停歇的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他们拥有可怕的财富。
瑙鲁岛是由珊瑚构成,所以这里有很多珊瑚虫,小鸟停留停脚的时候,不仅可以休息,还有东西吃,所以引来越来越多的鸟类。
鸟类越来越多之后,吃喝拉撒全在岛上,所以鸟粪就越来越多,在太平洋湿度海风的作用下,这些鸟粪石化,最终形成厚度高达10米的磷酸矿石层。
磷酸盐矿是制作化肥原料,磷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瑙鲁不断出口磷酸盐矿,收入暴涨。
瑙鲁不是鸟粪最大收益国在1896年,一名太平洋岛屿公司货运员,在海上漂泊太累了,于是到在岛上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他发现一块非常奇特的岩石,侧面非常的闪亮,于是把这块岩石带回悉尼办事处,通过化验发现是磷酸盐矿石。
瑙鲁拥有大量磷酸盐矿石的消息被曝出来后,立即引起全球各地商人的注意,于是纷纷前往开采和进口。
但是在1896年,瑙鲁还是德国的殖民地,根本就没有什么开采权,钱都被德国人收了。
到二战时,日本又看上瑙鲁的鸟粪,于是又对瑙鲁管控,后来日本被美国两个原子弹打到投降了,二战后,澳大利亚又占领瑙鲁,磷酸盐矿石不断的被运回澳大利亚。
直到1968年,瑙鲁才真正独立,控制矿酸盐矿石的开采,但剩下的磷酸盐矿石已经不多了。
1908年到1913年,磷酸矿盐被殖民者挖走60万吨,1925年到1930年被挖走175万吨,1933年到1938年被挖走410万吨,1950年被挖走100万吨。
瑙鲁一夜暴富后的“迷惑行为”在1980年,瑙鲁开采磷酸盐矿石160万吨,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人均收入达到85万人民币。
瑙鲁有钱以后,开始和暴发户一样,不断的挥霍,建立三座电视台,修了一条25公里的环岛高速、建立国际机场,购买5架737飞机,还购买了舰船和国际酒店。
瑙鲁还在澳大利亚投资建一栋52层,造价2000万美元的“瑙鲁大大厦”,计划以后让瑙鲁百姓都来这里住。
瑙鲁有钱之后,开始推行免费的医疗、教育,让老百姓享福,每天开眼就能赚钱,但是好景长呀!磷酸盐矿石开采太过疯狂,产量大大减少,污染也原来越来越严重。
磷酸盐矿石骤减的后果第一、财政出现赤字,摇身一变成逃税和洗钱天堂
1989年,瑙鲁的财政出现赤字了,于是只能把在澳大利亚的“瑙鲁大厦”给抵押了,国际酒店也卖了,但是还是无法填补那么大窟窿。
瑙鲁开始想办法度过危机,在1990年,瑙鲁变成一个逃税和洗钱天堂,护照随便买,只要24000美元就可以开一家银行、医院,很多国际组织纷纷来这里洗钱。
国际上的各大金融头部看到瑙鲁行为,已经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于是把瑙鲁拉入黑名单,瑙鲁害怕了,在2003年终止洗钱和逃税。
第二、靠接受难民营生
逃税和洗钱被叫停之后,瑙鲁又找到另外的赚钱门道,从2000年开始,美国为了石油,实现美元制霸,改变欧元统治地位,对阿富汗动手了,中东地区有很多的难民逃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害怕这些难民危及到老百姓的生命,扰乱社会的稳定,但是又不能赶他们走,怕国际组织说他们侵犯人权,于是他们想到一个办法。
澳大利亚建立起很多的难民处理中心,而瑙鲁就是其中一个,瑙鲁每接收一位难民,可以得到500欧元,这个费用还真不少,占到瑙鲁2/3的收入。
瑙鲁现在人均GDP只有7800美元了,曾经比迪拜还有钱,但是大肆挥霍、挥金如土,再加上经济单一,现在已经落寞了。
第三、肥胖和糖尿病爆发
瑙鲁有钱之后,他们虽然推行免费教育,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打工赚钱的概念,连开采磷酸原矿石员工,都是从国外请来的,他们根本就不工作,所以很多孩子也拒绝上学。
由于每天吃喝玩乐,一天吃6顿饭,饭后还喝很多的啤酒,平时也不喜欢运动,导致肥胖越来越严重。
瑙鲁有93%的人出现超重,70%的人是肥胖,有40%的人出现糖尿病,所以他们的平均寿命在55岁左右。
这跟荷兰国家的差距太大了,有钱了还坚持养生,还出去工作赚钱,虽然周末双休,但是平时坚持上班,而且瑙鲁没有发展其他的产业,每天就想钱从天上掉下来。
以前靠鸟粪发家致富,鸟粪没有后,现在又靠接收难民维持,要是没有难民怎么办呀!国家的高层人员没有作为,老百姓也已经习惯以前的生活了。
瑙鲁高层见肥胖越来越严重,号召老百姓出来散步,但是根本没有人出来,每天就在家里躺着喝啤酒,看电视过日子,坐吃山空。
总结:瑙鲁是一个小国家,国土面积小,人口少,而且这些年海平面在不断的上升,国土面积又不断的减少,如果瑙鲁再不想其他办法发展,老百姓可能只能逃离瑙鲁,去别的国家生活了。
一个国家没有发展方向,老百姓不想上学,不想挣钱,整天就想靠补贴过日子,怎么会富裕呢!
你怎么样看待曾经一夜暴富的瑙鲁!
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上,有这样几个国家被称作太平洋岛国,瑙鲁就是这些小岛国中一个,也正是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原因,偏僻,很难为万里之遥的我们所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简略聊一聊瑙鲁的经济状况。
1798年英国船首抵瑙鲁。1888年瑙鲁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英、新共管。直到1968年1月31日瑙鲁才获得真正的独立。瑙鲁自十九世纪末发现存有大量磷酸盐矿以来,就成为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瑙鲁经济达到顶峰,它几乎完全依赖源自海洋鸟类粪便形成的磷酸矿。
瑙鲁其他资源十分缺乏,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是进口的。
瑙鲁的通用货币为澳元。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瑙鲁自1798年被英国船发现以来,就沦为列强争夺的殖民地,尤其是其丰富的磷酸资源被发现后,经济一直为他国所掌控。
20世纪伊始,瑙鲁岛上被发现保存有丰富的磷酸矿资源,英德两国主导的太平洋磷酸公司就开始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大量的磷酸资源运抵澳大利亚作为中转站,然后出售给其他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迫放弃在瑙鲁的利益,瑙鲁在国联的分赃会议上被划分为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三国的势力范围,英国无疑在其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1920年,三国收购太平洋磷酸公司,组建了英国磷酸公司,继续掠夺瑙鲁岛上的磷酸资源,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瑙鲁曾短暂的为日军所占领。直至二战后,在联合国会议上,瑙鲁被划为联合国的托管地,仍由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管理。这一时期,磷酸盐的出口依然是瑙鲁地区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与之相比,其他收入几乎不值得提及。
直至1968年瑙鲁才成为独立国家,1970年瑙鲁政府将英国磷酸公司收购成立国有的瑙鲁磷酸公司,才彻底结束了长期的被殖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瑙鲁的经济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磷酸矿的开采仍然是瑙鲁最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及经济来源,农业方面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如前一时期大致相当仍只占国民经济极少部分,渔业有所发展但丰富的鱼类资源仍待开发,旅游业在近几年有所增长。在磷酸矿枯竭之时瑙鲁经济凸显颓势,加之各种国家投资的失败造成的经济混乱,瑙鲁政府濒临破产的绝境,直至今日,来自他国的援助仍是维持瑙鲁政府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成立托管理事会,负责对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下的领土实行管理,行使联合国关于除指定为战略地区之外的托管领土的职能。1947年,瑙鲁成为联合国的托管地,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三国共管,由于缺少实际权力,瑙鲁的经济命脉——磷酸矿——仍掌握在英国磷酸公司手中。
1968年,瑙鲁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1970年,刚独立的瑙鲁共和国在新组建政府强烈要求下以2100万美元的价格从澳大利亚手中购买了其在瑙鲁的完整磷酸业务,组建了完全属于本国的磷酸公司。
经济自主后磷酸矿的开发给瑙鲁带来了相当巨大的财富,仅磷酸矿一项就能给这个小共和国带来每年约1亿到1.2亿美元的收益。正因如此,瑙鲁最风光的时刻每年政府支出可以达到3000万元左右,政府每年盈余也可高达8000万元。同时,瑙鲁政府也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海外投资以求获取利润。据统计,瑙鲁共和国的海外投资总计高达10亿元,这些投资地包括了澳大利亚、菲律宾、关岛和美国等地。
瑙鲁这个太平洋小岛拥有磷酸盐这一伟大财富使它被戏称为“太平洋的科威特”。瑙鲁的公民和政府官员无不以此为傲,甚至天真的相信它是无限供应。曾经,富有的瑙鲁没有税收,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水、电、住房基本不要钱。政府也在那时买了几架波音737客机,还买了一些轮船和国际酒店,还成立了一支信托基金。80年代的时候,这支基金被曝其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澳元。不过,瑙鲁在极其富裕的时候并不注重平衡国内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和政府官员不思进取,只图享乐,热衷于海外度假直接造成了瑙鲁经济的外强中干,导致了经济神话的破灭,80年代末90年代初,瑙鲁的磷酸盐矿物资源逐渐枯竭,以至于瑙鲁共和国政府开始借助外债来补充其庞大的支出。1988-1989年,磷酸盐的出口仍使瑙鲁获得1.25亿的收入,到1990年开始,来自磷酸一项的收入开始逐年减少,之前每年约出产200万吨的磷酸矿在1990年仅有93万吨的产量,2000年约为59万吨,2001年约为22万吨,2002年约为20万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瑙鲁政府的财政赤字就已高达1000万元。
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鲁共和国政府采取了出售5架飞机,3艘轮船以及高价出售瑙鲁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但收效甚微。瑙鲁债台高筑,欠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2.4亿澳元的高息贷款,瑙鲁在澳资产被债权人委托的资产监管人拍卖,欠美国进出口银行1400万美元的债务。
病急乱投医,政府为摆脱困境,一度使瑙鲁沦为国际洗钱中心,避税者的天堂。“打个电话就能开银行”的说法一度沦为国际笑料。
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评估瑙鲁共和国时表示:“瑙鲁面临很多严重的发展挑战。该国几乎没有私营经济,可耕种的土地非常少,可用水源也相当有限,却拥有极高的负债和有限的政府财政收入来源。”
之后,随着岛上新的次生磷酸矿的发现,瑙鲁的经济危机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瑙鲁的经济水平在近年有所增长,但仍还是很难达到之前的高峰水平。瑙鲁共和国前总统金札·克洛杜马(Kinza Clodumar )曾公开表示:“这里一度是热带的天堂,现在已经变成了参差不齐的不毛之地”。
不得不说,半个多世纪列强的殖民掠夺,不顾环境承载强行大规模开发磷酸盐对瑙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但是相对而言,瑙鲁独立后,共和国政府的管理不善也是瑙鲁经济濒临破产的重要原因。
瑙鲁过分的依靠单一经济来维持,磷酸矿的开采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了其的全部经济。独立的瑙鲁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将磷酸矿资源收回本国所有之后,瑙鲁经济一度繁荣,甚至成为太平洋上的首富国家,被誉为“太平洋上的科威特”。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磷酸资源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世纪70、80年代,其出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到150万吨。自90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根据英联邦秘书处统计,2004年后,因瑙鲁岛内发现此生磷酸盐资源,出产量略有回升,2008年产量达40万吨,目前产量估计为60万吨。据称瑙鲁磷酸盐最多还可以开采20年。但在磷酸盐开采快要枯竭之时,这种需要支出高额费用的福利制度就让政府显得力不从心了。
加之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或许真的有一天,瑙鲁这个位于太平洋腹地的小岛国真的会被淹没。瑙鲁该何去何从。
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瑙鲁一位外交官员曾经自豪地说:瑙鲁人民完全没有劳动的必要!
时至今日,瑙鲁为了生存,却沦为外交流氓,瑙鲁人基本靠乞讨度日,为何会有差距如此之大的两极反转呢?
瑙鲁曾经的辉煌,真的堪称人间天堂!那是在1798年,一位英国船长,名叫约翰·费恩,驾船在太平洋赤道以南大约6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长约6公里,宽约4公里的独立珊瑚礁岛屿。
当时这里还有一个原始而且好听的名字:快乐岛!
这座快乐岛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定居,当时是波利尼西亚人,属于大洋洲东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支,这座岛上总共有12个部落定居,所以我们从今天瑙鲁的国旗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12角星。
瑙鲁人存在的历史很久,瑙鲁岛存在的历史更久,但是瑙鲁国却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才建立的。
由于瑙鲁本身势力范围不大,人口也不多,所以早前沦为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然而当时的瑙鲁岛,并未被德意志帝国认为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名义上是划归管辖,但是这个小岛在一开始看起来一贫如洗,仿佛一个累赘,很没有存在感。
起初,瑙鲁岛上,可真是除了椰子一无所有!
久而久之,德意志帝国都不愿意让瑙鲁岛继续当殖民地了,不仅要什么没什么,还要强大的帝国为其撑腰,所以干脆就不怎么管了。
然而,在1896年,瑙鲁岛却迎来了一个转机!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太平洋群岛公司的办事处成员,在工作地点发现了一块非同寻常的挡门石,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由于他曾经熟悉磷酸盐,所以定睛一看,就毫不犹豫地确认了那块挡门石为含量丰富的磷酸盐矿石。
这位欣喜若狂的职员,当时就想搞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费尽周张,一位在这里就职已久的老职员发话了:“不就是一块破石头门板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过好在尽管他不以为然,但还是好心告诉了这个小伙子那块石头的来历:
原来,他在一次去瑙鲁岛的时候,觉得这块石头很好看,就捡了回来,但是回来后,却越看越平常,所以就将它放在那里当挡门石了。
这一番话让新职员更加好奇了,为了彻底解开心底的谜团,所以这位年轻小伙还专门带着这块石头去做了成分鉴定,果不其然,鉴定结果不出他所料,这块石头果然是一块货真价实的磷酸盐矿石,而且质量极高。
最终瑙鲁岛有宝藏的秘密就被泄露出来!
磷酸盐矿石究竟有何神秘呢?小小的磷酸盐矿石,简直堪称业界楷模与典范,不仅在食品方面用作辅料,还可以用来制作洗涤剂,更能用于冶金行业,还是重要的污水处理材料,更可以用作建材、医药、肥料饲料等方面。
刚开始,瑙鲁岛被探明的磷酸盐矿就高达一亿吨,可以这么说,当时瑙鲁岛有五分之三的国土面积,基本上都是被磷酸盐矿给覆盖的。
近年来磷酸盐矿价格巅峰时期可达500美元每吨,这么一算,少说当时瑙鲁岛上的磷酸盐矿就价值500亿美元。
或许500亿美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瑙鲁共和国而言,面积仅有21.1平方千米,2017年的人口也才只有1.3万人,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天降巨款!
只不过当时的瑙鲁人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尽管磷酸盐矿被发现了,但是开采权,很大程度上并不由他们说了算。
起初瑙鲁作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还是要被德国牵着鼻子走的,1906年,英国与德国政府共同签订协议,成立了太平洋磷酸盐公司,主要为的就是瑙鲁岛上的磷酸盐矿开采事项。
第1年,瑙鲁岛磷酸盐开采,由于技术并不成熟,仅仅只有5000千克磷酸盐矿石被开采出来,后来随着一战的爆发,德意志帝国战败了,在瑙鲁地区的权利也被瓜分了。
1919年,瑙鲁地区,成为了一个由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共同管理的国际联盟托管地,三个国家分别派出使者,共同成立磷酸盐委员会,直接接管了瑙鲁岛上的磷矿开采权。
话说,瑙鲁岛上为何有如此丰富的磷酸盐矿石呢?瑙鲁岛作为一座天然海岛,实际上也是众多海鸟的栖息地,长时间以来的积累,让这座海岛拥有厚厚的鸟粪,将其称之为鸟粪王国一点也不为过,由于海鸟以众多鱼虾为食,甲壳类生物,被海鸟吞食后的粪便中,富含磷酸盐。
成百上千年的鸟粪堆积,让这座岛上的鸟粪形成了厚厚的磷酸盐矿层。
不得不说,瑙鲁人这一波鸟粪运,确实来得很及时。
尽管刚开始的瑙鲁人,并没有发现磷酸盐矿的巨大价值,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开采磷酸盐矿,但是他们并不傻,当年这些跨国公司,每从瑙鲁岛开采一批磷酸岩矿,就需要付给瑙鲁人一定的资源税。
即便如此,但是还有一件事,始终让瑙鲁人很恼火!众所周知,磷酸盐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即便是瑙鲁岛上磷酸盐矿储量丰富,但终究会有开采完的一天,而且由于当时的瑙鲁岛人,由于人口少,并没有办法组装起自己的政权,所以只能由别人听之任之。
即便是磷酸盐矿开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瑙鲁人从中获得的利益有限,始终被别人掐着脖子,即便是当时开采规模并不大。
后来在二战爆发后,瑙鲁岛在1942年被日军轰炸占领了,按照日军的初步想法,想以此作为根据点,建立军事基地,只不过这一不良企图,很快就被美军的无情轰炸,给轰的烟消云散。
大战的硝烟结束之后,瑙鲁自然也就再一次成为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的共同囊中之物,表面上,这三个国家是为了瑙鲁人民的福利,但是实际上,他们也在无止境的攫取更大的利益,仿佛寄生在瑙鲁岛上的吸血虫一样!
令人相当不耻的是,直到1948年,瑙鲁磷矿开采收入仅有2%,可怜的一点点用到了瑙鲁人身上,意识到不对劲的瑙鲁人民,一直在想方设法夺回采矿权,通过国际援助,瑙鲁人民在1968年1月31日,终于成立了瑙鲁共和国。
瑙鲁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意味着瑙鲁人民夺回了采矿权,而且意味着他们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此时此刻的瑙鲁人民,仿佛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一个国家成立的初衷与潜在的危险。
世界上有一个相当著名的经济学理论,那就是很多国家无法避免的资源诅咒!何为资源诅咒?简而言之就是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越不利!
资源丰富,反而会因为这一先天性优势,使得经济增速放慢,对资源的过分依赖,更加导致创新创造能力短缺,曾经的荷兰便是如此。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荷兰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大发横财,大量的资金流入,也让当时荷兰许多人为了获取高收入,都跑到了石油公司上班,原本大量的厨师,工人,保安司机,更有甚者就连服务员,都跑到了石油公司谋求职位。
迅速造成了职业人口结构单一,很多饭店招不到厨师和服务员,工厂更是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对于人口本来就少的国家危害尤其严重,社会分工显然极其不合理。
就因为石油行业的兴起,反让各种制造业工业大幅度下滑,进一步造成经济恶化,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荷兰病。
一旦资源价格下跌,难以维持以前的盛况,那么接下来将面临惨痛的教训!
瑙鲁人掌控了自己的命运,但是经济大幅度的攀升转折之后,一蹶不振!1970年,瑙鲁政府相当无奈的签署了协议,以2100万澳元的价格,从澳大利亚手中赎回了国内所有的磷酸盐矿开采权。
随着瑙鲁国内磷酸盐产业日趋成熟,磷酸盐的开采量逐渐增大,当时瑙鲁岛上的人口还不足1万人,大量的财富流入,让当时的瑙鲁人民膨胀了!
光靠开采磷酸矿石,就可以发家致富了,刚开始瑙鲁人还要自己干活,有钱了,直接将辛苦的工作都外包了,所以他们也就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尽管人口少,但是瑙鲁政府的控制欲很强,一口气划分了14个行政区,但是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连首都没有办法设立,说是国家,还不如叫个村子。
毕竟你听说过哪个国家只有一所学校吗?
后来实在是说不过去,在一个亚伦区的地方设立了行政中心,岛上的基础设施更是少的可怜,长期以来习惯了被统治的生活,好不容易拿回主动权,所以当时的瑙鲁人民,大部分人都好好过了一把官瘾,一个人身兼数职,不足上万人的国家,却拥有上千人的公务员系统。
好在当时瑙鲁政府足够有钱,养再多的闲人也不在话下,只不过人多了,人闲了就容易出问题,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瑙鲁人开始对磷矿的开采不加节制。
疯狂的开采,相比较于德国人慢悠悠的开采,瑙鲁政府一年就干了德国人30年的活,效率提升是好事吗?其实不见得!
大量的磷酸盐矿被开采,反而导致磷酸盐矿石价格下跌,但是即便如此,每年还是能够给当地政府带来至少1亿澳元的收入,曾经在巅峰时期,瑙鲁人均GDP到达世界之巅,是当年美国的好几倍。
曾经的瑙鲁人民,可以自豪的说,他们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靠打渔为生的瑙鲁人,起初只能维持温饱,有了鸟粪发家致富之后,就相当于从小村庄,直接跃迁为发达城市,所以当时瑙鲁人的福利待遇简直好到不要不要的。
政府犹如人民的保姆,确实也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财政收入已经不需要任何税收,瑙鲁人甚至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住房免费,水电免费,医疗免费,每年还可以公款度假,设置到岛上的绝大部分设施和服务都已经不再需要金钱了。
有钱的瑙鲁人,没有了生存乃至于生活的压力,并没有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建设,还犹如暴发户一般,就连素质教育都基本放弃了,当时瑙鲁政府为了鼓励国民读书,一切教育费用全免,但是即便如此,不努力就可以获得一切,所以也就没人愿意去过那苦逼的生活。
堂堂的瑙鲁共和国,仅仅一所学校,一名老师10个学生,跟开玩笑一样。
瑙鲁的生活日常也很简单,那就是吃喝玩乐,大人不上班,孩子不上学,开着豪车,分分钟就能将瑙鲁共和国逛几圈,站在别墅上,一眼就能够看到边境线。
所以瑙鲁为了开拓眼界,就开启了疯狂的世界撒币模式,巅峰时期的瑙鲁,人口不足1万元买了5架波音737飞机,自此开启了瑙鲁人的挥霍新纪元。
时不时就要去美国和澳大利亚度个假,即便是飞机上客人很少,但是航班照常,别无它故,就是瑙鲁人有钱。
钱再多,终究有花完的时候,矿再大,终究也有挖完的时候。所以瑙鲁人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专门为磷矿建立了信托基金。
但是,瑙鲁政府却低估了瑙鲁人的败家程度,很快过惯了世界富豪的生活,瑙鲁人就忘乎所以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炫富,只要是有钱能办到的事,瑙鲁人都干了一遍,在太平洋之上,瑙鲁仿佛大哥一样,在其他岛国小弟的地盘上,通通买买买,就连曾经的老东家澳大利亚,瑙鲁也有点看上了。
1972年,瑙鲁修建了高达52层的瑙鲁大厦,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让所有的瑙鲁人都住进去,俯瞰整个澳大利亚,有钱的瑙鲁人,更是在股市和楼市挥斥方遒,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这么多年的霍霍,瑙鲁终究入不敷出,开始出现财政赤字,磷矿也即将面临枯竭,瑙鲁人慌了。
曾经的瑙鲁有多潇洒,现如今就有多狼狈,当年的波音飞机,大轮船,瑙鲁大厦都相继被出售了,该卖的都卖了,磷矿开采后遗症也很明显,整个岛国坑坑洼洼,连块像样的平整地都找不到,传统的渔业荒废,各种基础设施也逐渐破败不堪,长时间以来的暴饮暴食,也让瑙鲁人受尽肥胖折磨,一度到绝望的时候,瑙鲁人被迫卖掉了国家主权。
如此一来,瑙鲁政府更是肆无忌惮,简直成了很多恐怖分子相当喜欢的地方,只要是给钱,瑙鲁政府能够办你想要的任何事儿,曾经的瑙鲁政府,就因为收了钱,还跑到我国面前来碰瓷,但是我们胸襟如大海,又怎么会同他理论呢?他们不过犹如跳梁小丑一般,自娱自乐罢了。
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谢谢邀请,瑙鲁是一个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具体的位置属于中太平洋,大约位于赤道以南60千米左右,经度位置大约为166.5°E左右。瑙鲁属于大洋洲,属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距离澳大利亚悉尼大约4000千米,是一个位于广阔太平洋洋面上的一个小国。
瑙鲁是一个珊瑚岛,形态呈现椭圆形,岛屿长度约为6千米,宽度仅为4千米,岛屿的周长大约为30千米,国土面积约为21.1平方千米,是大洋洲最小的国家,瑙鲁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国土面积仅仅比摩纳哥和梵蒂冈大一些。由于瑙鲁是一个珊瑚岛,所以岛屿地势十分低平,海拔最高的地方也只有70米,很多区域的海拔都只有几米,在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瑙鲁的面积将会不断变小。
在瑙鲁东南方向的世界第四小国家,面积只有26平方千米的图瓦卢在对抗海平面上升的战斗中已经宣告失败,打算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瑙鲁也有很大的生存风险。瑙鲁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性气候,终年降水丰富,但是由于岛屿面积很小,海拔又低,土地透水性又好,所以瑙鲁淡水水资源十分缺乏。瑙鲁的人口数量约为1.3万人,属于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瑙鲁磷酸盐矿
瑙鲁也曾经拥有上帝的馈赠,那就是由鸟粪转化而来的磷酸盐矿,千万年来,这个大洋中的小岛是鸟类的天堂,无数的鸟类在瑙鲁岛上栖息繁衍,从而留下了大量的鸟粪,鸟类们长年累月的劳作,最终形成了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那就是储量达1亿吨以上的磷酸盐矿,曾经覆盖了瑙鲁岛屿的60%面积。
但是,瑙鲁坐吃山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磷酸盐年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至150万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到2002年降至约20万吨,2003年不到10万吨,而2004年产量仅为约4万吨。没有了“鸟粪”,瑙鲁举步维艰,将来该如何发展,发展旅游业、海洋渔业与专属经济区的开发,或许是一个方向,但是缺少资金的支持。
瑙鲁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去了瑙鲁,一直被朋友们吐槽有点胖的我才发现原来我根本不算胖,甚至算得上骨感了,因为瑙鲁人都普遍超重。
瑙鲁风景很美,不过面积实在太小了,和一个村差不多,那里的饭太油腻,我实在吃不惯。感觉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待得时间长了,怕自己会丧失斗志。下面我来说一说我了解的瑙鲁吧。
瑙鲁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第一第二分别为梵蒂冈和摩纳哥,国土面积只有21.1平方公里,放心,我没有写错,的确没有那个“万”字,人口有1.3万人,没有首都,瑙鲁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全岛长只6公里,宽4公里。
瑙鲁曾经特别富有,我说的富有指的是人均GDP,它曾经是全世界人均最富的国家,但靠的不是岛民的勤劳,而是靠鸟粪发家致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小小的瑙鲁。
国土面积狭小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面积只有2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北京的面积是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00个瑙鲁。
一个成年人步行的一小时大约为3-5千米。骑自行车一小时能大约行驶8-15千米。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花一小时左右把瑙鲁全国走一遍,骑自行车的花可能半小时就够了。
靠鸟粪发家瑙鲁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话说瑙鲁人的祖先不知道为什么脑洞大开,让国民在太平洋中的一座孤岛上安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离群索居的好不寂寞。
但是这地方却有一个好处就是鸟多,鸟总有累的时候,茫茫大海只有瑙鲁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落脚,所以瑙鲁成了鸟的休息驿站,千百年来鸟儿在这里吃吃喝喝,来无影去无踪,可能觉得无以为报,于是就在岛上留下了许多鸟粪,久而久之岛上的鸟粪就堆积起来,达到数十米厚。
谁也没想到,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粪居然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矿石——磷酸盐,简直是飞来横财。
这种矿石价值非常大,磷酸盐在食品、医疗等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靠着和澳洲企业合伙开发磷酸盐,瑙鲁人发财了,曾经一跃成为了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在1975年,瑙鲁的人均GDP高达35700美元,是当时美国的五倍之多。
疯狂的瑙鲁人一夜暴富之后,瑙鲁人有点膨胀了,他们在挥霍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在国民福利方面,瑙鲁人堪称世界之最。他们的教育、医疗全部免费,瑙鲁政府还为每一个国民提供2-2.5万澳元的福利金(1澳元=5元人民币),买房买车基本上不用自己掏腰包,政府会提供90%的补贴。
瑙鲁开始买游艇、买飞机,瑙鲁人瑙鲁人自己根本不需要工作,他们会雇佣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替他们开采矿产。瑙鲁人只需要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就会有大把的钞票进入口袋,简直达到了人生巅峰,那时候的瑙鲁人根本不把沙特等国放在眼里,认为他们不过如此,比谁有钱他们可差远了。
为了满足国民的休闲生活,瑙鲁建造起了三座电视台,修建起了25公里的环岛高速,并且建起了国际机场、奢华酒店。
这些配置要放在别的地方倒觉得没什么,但是瑙鲁面积实在是太小了,和我国大一点的村子差不多,我国著名的华西村面积是35平方公里,比瑙鲁还要大得多。不得不说瑙鲁人是有钱任性。
岛民普遍比较胖如果你想做点买卖,我觉得去瑙鲁卖减肥产品,应该很有市场。瑙鲁人口不足一万,97%的成年男性和93%的成年女性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有大约60%的人患了糖尿病。都说瑙鲁人坐飞机时可能要买两个座位,不知道真假,买了法拉利可能也坐不进去。
岛民比较肥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养尊处优,十指不沾春阳水,没有什么体力消耗。另一方面是因为瑙鲁人普遍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他们普遍喜欢吃咸牛肉配上啤酒,而且他们一天要吃五六顿饭,不胖白怪。
肥胖的身体,导致瑙鲁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实在是觉得有点想不开了,细水长流不好吗?再有钱也要懂得节制啊!
瑙鲁的没落曾经富极一时的瑙鲁,大概不懂什么叫“坐吃山空”,虽然鸟儿还会来,但是鸟粪却不会立刻变成磷酸盐,这需要时间的累积。瑙鲁人的生活太奢侈了,多少鸟粪也满足不可他们的欲望。如今瑙鲁的人均GDP只有9000美元,而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卢森堡是11.47万美元,瑙鲁人风光不再。
当初靠着卖鸟粪,瑙鲁人曾经在澳大利亚买了一栋楼,准备作为以后海岛被淹没了的避难之所。可是到几十年后瑙鲁资不抵债,不得不把这栋楼卖掉了。
瑙鲁的其他特征1.瑙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
2.瑙鲁每对夫妇平均生育4-5个孩子。
3.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瑙鲁语。
4.岛上仅余的绿地上建起了高尔夫球场。
结束语瑙鲁曾被称为“太平洋上的科威特”,一个因鸟粪发达起来的国家,但是却没有好好利用宝贵资源,如今的瑙鲁正在谋求转型,不过瑙鲁的风景确实不错,碧水蓝天,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