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历史上西班牙曾经将葡萄牙纳入管辖数十年。作为南欧三大半岛之一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只有两个国家——西班牙与葡萄牙。

葡萄牙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三面被强大的西班牙王国所包围,怎么看,西班牙都能轻而易举把葡萄牙给打海里去。然而葡萄牙却奇迹般保持了独立,这也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16世纪,葡萄牙君王塞巴斯蒂安远征摩洛哥失败死去,而当时年轻的塞巴斯蒂安并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王室中血统最亲近的是其姑母——西班牙王太后伊莎贝尔。所以,伊莎贝尔的儿子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继承了葡萄牙王位,并出兵葡萄牙宣布两国合二为一。

作为欧洲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其实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在当时引发了葡萄牙百姓的强烈不满与暴动,但西班牙国力鼎盛将起义镇压了下去。然而众所周知,历史上拥有众多殖民地的西班牙帝国迅速腐化,同时,英国等迅速崛起成为了西班牙的有力竞争者。

为了与西班牙竞争,英国大力支持葡萄牙的暴动,鼓动葡萄牙的独立。当时的西班牙帝国统治已经风雨飘摇,根本无力扑灭葡萄牙这片火海。1668年被迫签订《里斯本条约》承认了葡萄牙的独立。

西班牙与葡萄牙虽然地理相近,但是形同的民族认同完全不同,所以葡萄牙对于西班牙的统治才会那么抵抗反对。更何况,葡萄牙向来贫瘠,同时也并没有挡住西班牙的海洋出入口,吞并其实没有必要。而葡萄牙再次独立后,西班牙已经元气大伤,同时两国一起走向了衰落,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其实在联合国没有成立之前,国际上没有什么秩序,只有普通的道义约束国家行为。那时候弱肉强食,屡见不鲜。特别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只有吞不下去的,没有不想吞的。

西班牙的国土面积有50多万平方公里,是葡萄牙的五倍。两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且中间又没有什么天然屏障,从欧洲国家的扩张传统上讲,西班牙不会对葡萄牙没有想法。

而且,葡萄牙面向大西洋,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对西班牙来说,就像堵在自己家门口的一道障碍,霸占了自己西边的海岸线。

对眼前这个小邻居,西班牙一直都是虎视眈眈。之所以没有下口,只是因为牙齿不够锋利,没有那么大胃口。

十六世纪时,西班牙国力膨胀,开始了对外扩张侵略的征程,短短三十多年,西班牙已经将几乎一半的欧洲大陆吞了下去。其中包括意大利、和德意志部分领土。并且进行疯狂海外扩张,国力达到巅峰。

扩张的过程中,西班牙把魔爪也伸向了自己的邻居。 刚好当时的葡萄牙国王战死在开辟殖民地的非洲战场,西班牙人一看机会来了,就迅速控制葡萄牙王位,最终在1580年把葡萄牙吞了下去,葡萄牙成了西班牙的“伊比利亚联邦”。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葡萄牙的存在了。但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的故事发生了变化。

因为欧洲大陆又崛起了一个超级霸王——英国。

英国崛起靠的就是踩着西班牙上位,在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后,西班牙的好日子过到头了。

十六世纪吞并葡萄牙的时候,是西班牙的最辉煌时期,此后王室间争权夺利,内耗不断,严重削弱了国力,进而逐渐走向衰落。而英国随着国力日渐强大也迅速建立起更强大的海军,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国人根本就不把西班牙这个过气的帝国放在眼里,开始在海上频频跟西班牙过招。已经衰弱的西班牙招架不住,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舰队”被英国人揍趴下,不得不低头认输,西班牙好多海外殖民也易主变成了英国。

这国家和人一样,倒霉起来祸不单行。被西班牙吞并葡萄牙人本来就不甘心被统治,一看西班牙不行了,就趁机发动起义开始驱赶西班牙侵略者,西班牙赶紧增兵镇压,怎奈葡萄牙人铁了心要独立非常顽强,打了几十年也没有对西班牙屈服。

在葡萄牙独立的过程中,英国人也没有看戏——天底下哪还有唉葡萄牙更合适制约西班牙的国家?于是英国人大力支持葡萄牙独立,要钱给钱要枪有枪,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死磕。

墙倒众人推,1640年这边葡萄牙若昂四世刚宣布独立,第二年法国就承认了葡萄牙,并与其结盟。没过多少年,葡萄牙又跟英国结盟,还跟英国人结亲,把自己的公主卡塔利娜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

当17世纪西班牙还想在努力一把,收回葡萄牙时,英国人出面给西班牙施压,说葡萄牙本来就不是你的,是你当年恃强凌弱把葡萄牙吞了,现在该吐出来了吧?作为英国人的手下败将,西班牙敢怒不敢言,不得在1668年签订了《里斯本条约》,承认葡萄牙独立。

话又说回来,外因毕竟是变化的因素,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葡萄牙人崇尚自由,勇敢顽强,本来也不是好惹的主。从独立后葡萄牙的殖民表现来看,这个国家的人本身还是很善战的。

从被西班牙占领的那天起,反抗侵略的斗争就没有停息过。曾经几次打败西班牙军队,包括西班牙首相路易斯.德阿罗“御驾亲征”的军队。 这让西班牙人为此焦头烂额,很伤脑筋。

西班牙走下坡路,不能不说和葡萄牙决策失误吞并葡萄牙有很大关系。作为沿海国家,葡萄牙海军力量也不容小视,没几把刷子,敢到非洲搞殖民地吗?

所以西班牙当年吞下过葡萄牙之后,不但没有福气消受,反而象铁扇公主吞下个孙悟空,肚子里翻江倒海,那滋味生不如死。所以,从那以后,西班牙长了记性,再也不敢打葡萄牙的主意了。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在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可是,西班牙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远远胜过葡萄牙的几倍。葡萄牙的国土面积狭长而且不大,并被大西洋和西班牙夹在其中,根本难以防守。可以说,西班牙只要稍微出兵就可以把葡萄牙收入囊中,那么历史上的西班牙为什么没有吞并葡萄牙呢?

很多人认为,西班牙不吞并葡萄牙是因为葡萄牙太强,但根本不存在这个理由。事实上,西班牙确确实实曾经吞并过葡萄牙,并且统治了80多年的时间,只不过后来放弃了。当时正值16世纪末,也就是西班牙的全盛时期。

16世纪末,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即位。他即位后不久,就率军远征北非的摩洛哥,想要开辟一块葡萄牙的殖民地,可是,葡萄牙的军队刚到北非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就连国王塞巴斯蒂昂也淹死了。

塞巴斯蒂昂死后,葡萄牙国王王位暂时出现了空缺。按照欧洲皇室的习惯,应该选择与国王关系最近的人即王位。当时,塞巴斯蒂昂的姑姑伊萨贝尔是西班牙的太后,所以塞巴斯蒂昂的姑父,也就是西班牙的国王菲利普二世就成了葡萄牙王位第一继承人,兼任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国王。至此,西班牙统一了伊比利亚半岛,实力达到顶峰。本来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现在恐怕没有葡萄牙这个国家了。不过到了后来,西班牙在英国的打击下,被迫放弃了对葡萄牙的占领。

1588年,英国皇家舰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此后英国开始不断侵占西班牙的殖民地,并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为了全力对付英国,西班牙不得不集中精力,放弃了管理葡萄牙。1668年,西班牙与葡萄牙人签订了《里斯本条约》,重新承认了葡萄牙的独立。

此后,西班牙在英国人的打击下进一步衰落,逐渐退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再也没有能力吞并葡萄牙。可以说,是英国的崛起间接性地维护了葡萄牙的国本。如果不是英国,今天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可能就不会存在葡萄牙这个国家了。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历史上西班牙国力最鼎盛时期,曾经吞并过葡萄牙。

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战死于非洲马哈赞河之战。由于他当时很年轻,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私生子,于是葡萄牙的王位的继承权成了大问题。当时的西班牙对葡萄牙早就垂涎已久,非常希望趁葡萄牙王位群龙无首之际,吞并掉葡萄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妈妈是葡萄牙公主,所以他有葡萄牙王位的继承权)

因此,塞巴斯蒂昂一世死后,葡萄牙的贵族反复商议,最终决定推举从前的摄政王、也就是塞巴斯蒂安的叔爷爷、红衣主教恩里克继任国王。不让西班牙人占便宜。

葡萄牙王位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是由于恩里克国王是主教身份,他不可能结婚,也不能有子嗣,所以他在葡萄牙王位上,也就是充当一个过渡角色而已,葡萄牙的王位继承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1580年1月,68岁的恩里克一世病死。他这一死,葡萄牙王位的争夺战正式开始。

一开始,有资格竞争葡萄牙王位的候选人有三个,分别是:布拉干萨公爵卡塔丽娜、路易斯亲王的私生子安东尼奥,以及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前两位是葡萄牙人,后面那位是葡萄牙王室的外甥。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在关于到底由谁继位的问题上,当时的葡萄牙议会分为了三派:

大多数贵族和高级僧侣以及官僚、大商人支持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一少部分贵族支持布拉干萨公爵;平民百姓支持安东尼奥。

后来,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大,王位竞选人之一的布拉干萨公爵宣布退出,公开支持腓力二世继位。

基于百分之六十的票都投给了腓力二世,这就意味,葡萄牙王位板上钉钉的是要被西班牙人窃取了。

为此,广大葡萄牙平民表示了强烈反对,他们希望让安东尼奥继位。于是,平民们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安东尼奥为葡萄牙国王,以此同腓力二世抗衡。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眼看到手的鸭子有飞走的可能性,于是他也就不在掩饰吞并葡萄牙的野心。于1580年6月决定出兵葡萄牙。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至此正式开始。

开战之前,腓力二世的部署是这样的:由圣克鲁斯侯爵指挥一支部队从海上进攻,阿尔瓦公爵指挥一支部队从陆地进攻,两支部队一起行动,目标直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备注:葡萄牙贵族支持腓力二世,主要是因为当时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受到了英法等国的威胁。由于当时西班牙实力强大,是一个很好的靠山,所以葡萄牙人的上层人士普遍希望跟西班牙合并。同理,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后,英法也是基于西葡如果合并,以后就不方便欺负葡萄牙了。因而才会组成联合舰队干涉葡萄牙的王位继承战争。

安东尼奥毕竟实力弱。很快,西班牙军队就击垮了他的部队。

1581年4月,葡萄牙议会在托马尔召开王位继承会议。在会议上,葡萄牙王公大臣宣誓拥戴腓力二世为葡萄牙国王。

同年7月,腓力二世到达里斯本。从此,葡萄牙本土归属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直属卡斯蒂利亚王国。

葡萄牙王位继承问题,当时也让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也非常关注。西班牙军队击败安东尼奥后,法国、英国、荷兰组成的联合舰队,决心支持安东尼奥,打走西班牙人,干涉葡萄牙的王位继承问题。

但当时西班牙如日中天,实力强的一比。英法荷三国联军根本不是对手。

1582年,圣克鲁斯侯爵指挥的舰队在蓬塔德尔加达海战打败了支持安东尼奥的法国、英国、荷兰组成的联合舰队后,葡萄牙王位纠纷正式终结,伊比利亚联盟成立,葡萄牙也正式并入西班牙。

兼并葡萄牙,并打败英法荷的干涉后,腓力二世的战略优势已无可匹敌,世界所有24个时区都有他的领地。西班牙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西班牙是用武力强占的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上层和广大人民对于西班牙的占领和统治一直存在不满和反抗。但由于腓力二世对少数地区采取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政策,加之此前的葡萄牙贵族腐败无度,国家财政困难,不得不依靠腓力二世来支撑国家的基本开支。所以腓力二世在葡萄牙的统治,基本上是稳固的。

但是,西班牙的好运并不长久。由于西班牙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当中,被英国击败,其无敌舰队也全军覆没,动摇了西班牙霸主地位。因此,西葡联盟的稳定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动摇。

此后五十年时间,西班牙越来越衰,英国越来越强,英国逐渐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了欧洲的新霸主。

1640年,葡萄牙人掀起恢复战争,英国和法国公开支持葡萄牙独立,西班牙无力抵抗英法的干涉,只得同意葡萄牙独立。至此之后,西葡两国再无合并。

值得一提的是,“英葡联盟”至今为止依然是有有效的。不管谁觊觎葡萄牙,都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到底能不能打赢英国。

进入十八世纪后,西班牙越来越衰。不仅仅是英和法国能欺负他,很多欧洲二流国家也是开始欺负他。实力衰成这副模样,西班牙就更不可能吞并葡萄牙了。

备注:西葡分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西班牙干涉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导致葡萄牙的美洲殖民地丧失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总的来说,西班牙当年实力巅峰时,它是吞并过葡萄牙的。但是后来西班牙衰落了,葡萄牙要独立,英国支持葡萄牙,西班牙又打不赢英国,它也是没办法,只能同意葡萄牙独立。至此之后的几百年,不管英国跟葡萄牙的关系如何,葡萄牙在国际上始终都是英国的跟班,就连法国人都说“葡萄牙就是英国的殖民地”。

试问,西班牙哪里惹得起英国?至少得加上法国、荷兰,以及一帮想造反的殖民地(比如美国),或许还能挑战英国。但是,人家凭什么帮西班牙呢?

并且,拿破仑战争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吞并一个国家,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葡萄牙国土面积9221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0293718、GDP总量2175.71亿美元、人均GDP21136美元。从地图上看: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地带,几乎没什么内陆地区可言,资源相对稀缺匮乏。而同样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邻国西班牙国土面积接近葡萄牙的5.5倍、人口数量大约是葡萄牙的4.5倍、经济总量是葡萄牙的6倍多、现役兵力几乎是葡萄牙的3倍。葡萄牙国土的东面和北面被西班牙国土包围,西面和南面则是浩瀚无垠的大西洋,几乎没什么战略纵深可言。这样看来西班牙要吞并葡萄牙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尽管在现实外交层面并没什么矛盾,然而在国民心态上却总是格格不入,甚至在西班牙人眼中葡萄牙本就该是西班牙的一部分,那么西班牙人的这一想法为什么没成为现实呢?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历史上曾被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先后统治,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葡萄牙和西班牙其实经历的是同样的历史。公元718至1492年间信仰基督教的伊比利亚西哥特人的后裔掀起了旨在推翻阿拉伯人对伊比利亚的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在收复失地运动中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基督教王国卡斯提,1093年卡斯提王国的特里萨公主下嫁波尔多凯尔伯爵,生下一子阿方索·亨里克斯。1128年16岁的阿方索放逐其母特里萨,随后又击败卡斯提王国的军队,在自家封地上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独立后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形成了卡斯提、阿拉冈、那瓦尔和葡萄牙四雄并立的格局,与此同时已被基督教王国挤压到半岛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维持着自己最后的据点格拉纳达。1469年卡斯提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冈王子斐迪南结婚,两人又分别于1474年和1479年继承王位,两国随即于1479年正式合并成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纳达,1512年又合并那瓦尔,至此西班牙统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西班牙作为卡斯提王国的继承者一直对葡萄牙的独立耿耿于怀——本以为赶走了阿拉伯人后自己可以统一伊比利亚,结果葡萄牙的独立令西班牙人的雄心壮志化为泡影。那么为什么西班牙在统一伊比利亚的过程中没连葡萄牙也一起吞并呢?这是因为这时的葡萄牙实在太过强大——葡萄牙在15~16世纪可谓是盛极一时: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和王子亨利一起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000名攻占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休达城,这是近代欧洲国家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由此开启了殖民主义时代。1434年葡萄牙船队越过了此前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最南端的博哈多尔角,开始向着此前的未知世界进发。1488年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抵达印度南部的卡利卡特港,由此开辟从欧洲经好望角横穿印度洋直到印度的新航路。全盛时期的葡萄牙占据了面积辽阔的巴西,在东方则跨越了地球一周3/4的距离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位于今天印尼境内的马鲁古群岛,当时从欧洲经好望角横穿印度洋直到印度再由此前往我国澳门地区以及日本的欧亚贸易航线完全被葡萄牙人所垄断,葡萄牙本土及其全部殖民地加起来的面积一度达到过1040万平方公里。

葡萄牙通过海外开拓而迅速强大起来的现实刺激了西班牙,于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哥伦布开始了他的远航,结果原本打算驶往印度、中国的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此美洲的金银开始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以佛得角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为界,约定界东属葡萄牙,界西属西班牙,就这样葡萄牙与西班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殖民帝国就这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像切西瓜一样瓜分了地球。不过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在殖民地的争夺上依然积累着矛盾:本来根据《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应当属于西班牙的巴西被葡萄牙占领,而原本应当属于葡萄牙的菲律宾却成为了西班牙殖民地。葡萄牙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只是在人类进入海洋时代时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西班牙的强大无异于对葡萄牙的一种威胁:西班牙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都数倍于葡萄牙,而作为葡萄牙唯一邻国的西班牙又长期怀有统一伊比利亚半岛的夙愿,如今不仅统一伊比利亚半岛的夙愿难以实现,甚至还不得不接受从自家分家单过的葡萄牙与自己争夺海外殖民地。尽管西班牙迫于现实而与葡萄牙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然而吞并葡萄牙的夙愿却并没放弃。

1578年6月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以讨伐异教徒为名率领以雇佣兵为主力的2.5万军队在摩洛哥的丹吉尔港登陆,尽管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第一仗就是攻占摩洛哥的休达城,但休达城毕竟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葡萄牙人得以发挥自己的海军优势,事实上就陆军实力而言:葡萄牙绝对算不上一支劲旅——毕竟长期以来掌握海上霸权的葡萄牙从来都是对外扩张,从来没碰到过外敌入侵葡萄牙本土的情况,而葡萄牙对外扩张的方式又主要是占据沿海据点,极少深入内陆地区,所以葡萄牙陆军一直缺乏实战经验。然而这次塞巴斯蒂昂并没根据葡萄牙的现实国情去行动,而是在中世纪骑士精神和宗教狂热的作用下盲目率军深入摩洛哥腹地。8月4日行进至马哈赞河畔的葡萄牙军队遭遇5万摩洛哥军队的进攻:2.5万缺乏实战经验的葡萄牙军队在5万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的摩洛哥军队进攻下兵败如山倒,连国王塞巴斯蒂昂也在撤退过程中淹死于马哈赞河。当葡萄牙人在摩洛哥遭遇惨败的消息传到西班牙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趁你病要你命的天赐良机:菲利普二世以自己有一半葡萄牙血统为由宣布兼任葡萄牙国王,随即派兵入侵葡萄牙,刚在摩洛哥遭遇惨败的葡萄牙人根本无力抗拒强大的西班牙。在此后的60年里葡萄牙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丧失了民族独立性。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此后西班牙人手中的制海权逐渐转移到英国人手中。1618年-1648年爆发了波及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原本的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独立并同英国联合打击西班牙,西班牙在这场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从此逐渐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就在三十年战争正在进行的1640年葡萄牙人趁机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从17世纪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同时走上了持续的衰败之路,很快新兴的荷兰、英国、法国就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位,大航海时代盛极一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被人讥讽的“欧洲病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成功扮演了背景板的角色,国际外交的话语权彻底与其无缘了。1926年5月葡萄牙发生军事政变,卡尔莫纳元帅上台建立军事独裁政府。1931年被卡尔莫纳任命为葡萄牙财政部的安东尼奥·萨拉查组织“国民同盟”。1932年卡尔莫纳为应对财政危机又将萨拉查升长的任为总理并将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1933年由萨拉查组建的国民同盟作为葡萄牙执政党制定并颁布新宪法:在葡萄牙境内取缔出国民同盟之外的一切政党组织,国民同盟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政党。萨拉查效仿意大利墨索里尼的黑衫军成立了葡萄牙青年团和国家军团,开始在葡萄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不过相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言:萨拉查统治下的葡萄牙在当时的法西斯独裁政权属于相对温和者,以致于被称为“没有独裁者的独裁制国家”。1936年5月~1944年期间萨拉查兼任葡萄牙陆军部长。1936年11月~1947年又兼任外交部长、殖民部长等职。当1936~1939年邻国西班牙爆发内战时萨拉查统治下的葡萄牙承认了佛朗哥政权,允许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军队过境葡萄牙领土去支持佛朗哥的军队,同时还向西班牙派出所谓“志愿者”助战。尽管身为法西斯政权的一员,但葡萄牙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并未将自己捆绑在纳粹德国的战车上——当1939年希特勒发起对波兰的入侵时葡萄牙曾一度提出抗议。二战全面爆发后葡萄牙鉴于自身实力有限的国情选择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保持中立的格局:一方面提供葡萄牙治下的亚速尔群岛作为同盟国的基地并与英国维持传统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同轴心国也保持暧昧关系,在这样的局面下英、美、德、意都有停靠里斯本的航空线。这时的葡萄牙不仅要防着激烈交锋的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还必须防着近在咫尺的同样打着中立旗号的西班牙趁机浑水摸鱼。尽管葡萄牙不是二战参战国,但在战争期间葡萄牙的军队数量翻了一番,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西班牙入侵的潜在风险。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显示:萨拉查政府甚至做好了随时放弃本土,转移到亚速尔群岛的准备。二战结束后葡萄牙于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则被北约拒之门外。这样葡萄牙就被置于北约的保护之下——如果西班牙对葡萄牙采取军事行动就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集体打击。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约后葡萄牙与西班牙都被置于北约的框架体系之下,而两国在现实外交层面也不再存在争端,葡萄牙已无需再担心西班牙的吞并了。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因为是待在澳门,所以来回答以下关于葡萄牙的事情。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先来看看各位答主的答案,我比较认同的是在近代欧洲历史上,1668年西班牙和葡萄牙重新签订了《里斯本条约》,确认了葡萄牙的重新独立。

那么在当代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体系中,应该说并能因为两个国家相邻,其中一个国家狭长,国土面积小,而另一个邻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是他的几倍,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吞并这个小面积的邻国。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也不存在今天的越南或者是老挝了。

而且,也不要小看葡萄牙,虽然它国土面积不大,但是科技方面还是比较发达的。

并且,葡萄牙为与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而感到自豪。而葡萄牙的这种软实力,也体现在它与西班牙的交往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