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印度尼西亚面积超过190万平方公里,由超过1.7万个岛屿组成,位居全球第15位;人口超过2.6亿,仅次于中国、印度与美国位居世界第四;印度尼西亚拥有超过5.4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

大片辽阔的海域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印尼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与影响力都非常有限,怎么看都算不上一个强国。

在印尼广阔的领土上,拥有全球第三大的热带雨林,大量的地热、石油、天然气、煤矿,渔业与水利资源储量也不可小觑。然而印尼的经济情况却并不咋地。

作为东南亚唯一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印尼经济中农业占比超过15%,工业超过46%,可印尼的农业生产效率与工业化水平都比较低,经济结构非常单一,在世界市场上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虽然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但悲哀就在于印尼的分散性。与日本、英国不同,印尼的国土支离破碎,小小的爪哇岛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与超过70%的经济总量、规模城市数量。其他岛屿地区的开发程度严重落后不足。

印度尼西亚人口、民族众多,历史上也并非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荷兰殖民者强行聚拢而成,加上地理条件的特殊,各个岛屿拥有天然的独立性,稍不留神就可能四分五裂。如今的印尼能够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爪哇岛的绝对优势地位。然而以区区爪哇岛并不足以使得印尼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但是一旦全力开发其他岛屿,有朝一日爪哇岛的优势不复存在,那么印尼也就可能不再存在。

所以,如今的印尼想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是非常困难的。

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印尼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如果只从国家体量上看:印尼算得上是一个大国——2.64亿人口的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190456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5位,此外印尼还拥有316.6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印尼的体量优势加上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国际贸易咽喉要道的地理优势即使不能成为一个世界级强国,但至少在东南亚地区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区域霸主才对。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尽管印尼凭借1.016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得以成为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然而论实际的经济实力其实不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论军事实力不及越南。印尼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629,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21。为什么印尼在领土、人口上的规模优势无法像中、美、俄等人口大国一样转化为现实国力呢?

从地缘结构上看:印尼是由大约17508个岛屿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群岛国家的优势在于:不缺乏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缺陷则是地缘结构相对支离破碎——由于被海洋阻断,以致于各个岛屿之间的交流会受到非常大的制约,各板块各自为政,很难形成合力。当然英国和日本也是岛国,所不同的是在英国不列颠岛占据全部国土的80%,利于形成合力;日本倒是岛屿众多,但其实主要是以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为基础形成合力,另外日本各岛之间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彼此之间的交流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相比之下印尼国土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000多公里,印尼一半以上人口都住在面积不到14万平方公里的爪哇岛上,这意味着印尼对其他岛屿的开发力度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从经济发展上看:印尼的工业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对外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创汇,这就使印尼饱受国际贸易剪刀差的困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使印尼经济遭受重创,尽管从1999年起印尼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私企外债、银行呆账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尼经济的发展。3847美元的人均GDP使印尼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4位,属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印尼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个主要瓶颈。

从政治局势上看:事实上在荷兰殖民者到来前印尼各群岛从没形成过统一的国家,生活在印尼各岛上的各民族就像是被拼接在一起的,彼此之间缺乏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而地缘格局的限制又使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经济联系。由于印尼的主体民族爪哇族只有1亿人左右,不到印尼总人口一半,加之主要分布于爪哇岛上,因此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其他岛屿普遍对印尼中央政府缺乏向心力。长期以来印尼在民族政策方面奉行大爪哇主义,将国家资源主要集中于爪哇岛的建设,有意无意忽视少数民族的利益,因此在印尼形成了以亚齐独立运动为代表的分离组织。复杂尖锐的民族问题和长期难以改善的经济局势导致的生活迟迟无法改善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混合在一起使印尼的政治局势处于长期的动荡状态,而动荡的政局又反过来影响到印尼经济、军事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从国家战略上看:也许是因为被国内复杂的经济问题、民族问题搞得疲于奔命的缘故,以致于印尼政府在主观上似乎就没打算谋求世界强国地位,甚至连谋求东南亚区域霸主的念头也未必有。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增强国际存在感,相比之下我们很少在国际新闻中听到印尼就某某国际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由此看来印尼大概在主观上也缺乏谋求强国地位的动力吧。

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印尼人口2.6亿,国土面积190万平方公里,并且扼守马六甲海峡,区位优势明显,国内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80亿吨,石油天然气储量220亿桶),说起来这样一个国家是有成为强国基础的。

(印尼地图)

但是,印尼无论从国际影响力,还是本身的科技、军事实力,都可以说是乏善可陈,甚至惨不忍睹。

国际影响力上来看,印尼很没有存在感,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曾经试图参与甚至左右国际事务,但由于拙劣的外交水平而被取笑。比如1965年印尼反对马来西亚加入联合国,并宣布退出联合国以示抗拒,但18个月后自己就灰溜溜的回来了。从那以后,印尼国际地位进一步降低。

在科技方面,印尼计划本世纪30年代实现独立发射卫星能力,但是以目前的进展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尼将计划推迟到2040年,10年后会不会再改就不知道了。作为一个海岛国家,印尼的造船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造出的船性能不佳,而且成本高昂,其售价约为进口船只的2倍,简直不可理喻。

除此之外,印尼在工业化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的扩大触目惊心,甚至污染物对周边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环境指数方面,在180个国家中排名133位,让人绝望的是印尼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无作为,致使这一趋势逐渐恶化。

军事方面来看,印尼有40万正规军,不仅装备落后,而且军纪差腐败严重,地方部队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幸好现在处于和平时期,否则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不敢说一触即溃,大概率会出现成建制投降的情况。

可以说,印尼不仅不是一个强国,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国家。

印尼之所以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捡几个比较严重的说吧:

首先,印尼这个国家语言方言众多,不利于区域间的交往。印尼国内虽然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语,但没有能力普及到百姓中,据统计印尼国内共有700多种语言和方言,大大降低了国内经济交流效率。也因此导致工业化国家那种分工合作无法在印尼有效开展。

其次,对科研投入极低,如2017年印尼对科研投入不到国家总支出的1%,约为我国著名企业华为当年研发投入的60分之一。想像一下吧,一个2.6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科研投入还不如一个外国企业一周的投入,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在科技上有什么进步。

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印尼有200多个民族,但大多数民族所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民族,比如华人和印度人信奉其他宗教。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华人等在印尼国内地位低,无话语权,致使印尼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印尼的经济发展中华人又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假如没有华人的贡献,今天的印尼会更加糟糕。

完!

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虽然人口和国家确实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硬件因素,但是并不代表,一个地大人多的国家就是一个强国,印尼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目前的人口大约是2.6亿,是仅次于中印美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领土方面,印尼也拥有1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面积在世界已经排在第15位。再看经济总量,印尼去年的gdp总量也突破了1万亿,排在了世界的第16位。

如果单从这些硬指标来看,印尼似乎也还算得上是一个二流强国,也很有发展潜力。然事实上,印尼的综合实力并不怎么强。

而印尼之所以成不了强国,个人认为,他们的领土是首要原因。

的确,印尼这1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确实够大。比起同为岛屿国家的日本和英国,大了许多。但这可是由上万个岛屿组成的。印尼总共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是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而且这些岛屿是横跨亚洲到大洋洲,东西向连绵几千公里分布的。不像英伦和日本四岛,虽然后两者也是群岛国家,但是岛屿之间相距不远。

而印尼的国土则不同,它是一个支离破碎的版图,各主要岛屿之间隔着相当长距离的海。这使得印尼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网络,更无法有效的统筹全国的发展。

此外,与英国和日本相比,印尼实在太远离亚欧大陆的发达地区了。英国与法国隔了短短的英吉利海峡;而日本与韩国也只是隔了个对马海峡。因此,这两国与西欧和东亚大陆的发达经济带的贸易联动非常便利和紧密。反观印尼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印尼的经济发展其实远比不上马来西亚。

此外,印尼内部的人口素质和民族构成,也是印尼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印尼的人口素质,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小编就不说了。我们说说民族构成,印尼和印度的国情其实有点像。都是靠西方殖民者强行拉到一起组成的,内部民族众多,而主体民族占比不够。所以,他们很难形成足够的向心力。

但印度还比印尼好许多,毕竟印度的领土是一块整体,是个大陆国家。而悲剧的是,印尼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群岛国家。印尼的主体民族是爪哇族,人口大约只有1亿左右,占不到总人口的40%,且基本上集中在爪哇岛上。在其他岛屿上,则聚居着其他小数民族,他们对印尼中央政府是貌合神离的,使得他们的国内缺乏向心力。而且,印尼是热带雨林地区,很多岛屿居住的人,还处于原始的部落生活。

因此,印尼是很难成长为一个强国的!

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印度尼西亚以190.44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境17508个大小岛屿,有人居住6000余个,2.61亿人口(2016年)主要集中于十几个大岛或群岛,尤以爪哇和苏门答腊为多,是世界第4人口大国和最大穆斯林国家。

印尼资源丰富,主要有油气、矿产、森林和海产四大类。1962年起,印尼作为海湾之外的亚洲唯一OPEC成员国,在区域能源版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2004年后石油日产一直低于100万桶,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迫不得已于2008年宣布退出。近年已调整政策,加大开采力度,昔日辉煌可期。天然气产量和液化气出口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此外,镍矿石、精炼锡、热能煤、棕榈油出口量全球第一,并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金矿场和第五大铜矿场。世行报告显示,该国2012年煤炭、矿产、橡胶、棕榈等大宗商品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境内森林和林地占国土面积的2/3,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逊,出产多种名贵木材。2016年实现GDP9322亿美元,贫困率11.3%,预期寿命69岁。

丰富资源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从不平坦,而在印尼这个岛屿分散、基础不足、运输不畅、人口众多的国家,资源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人们维持生计不易,爪哇的梯田和苏门答腊“烧芭”当是最好的印证。在面积只占全国6.9%的爪哇,集中了该国一半的耕地和60%的农业人口,史上至今,勤劳的爪哇人充分利用火山灰风化后富含养分的土壤,依山修起一道道梯田,遍种稻谷和其他作物。梯田,在游客眼中是最美的风景,而对当地人而言,只是战天斗地的谋生之道。还有“烧芭”,每年旱季的6—9月,苏门答腊的居民点燃芭蕉等热带植物,靠火耕维持生计,烟霾随风飘向马来亚和新加坡……一国原始生存方式侵扰邻国的生活环境,“烧芭”成为影响东盟团结的棘手问题。

人口压力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之剑”。印尼曾在苏哈托时代(1966—1998年)的“新秩序”下实行家庭规划项目政策,包括鼓励晚婚(25、26岁结婚),政府提供补助帮助育龄妇女避孕,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等。新世纪后该政策几被放弃,每年新生儿超过400万,每位育龄产妇生育2.7人,按现有增长率到2032年人口将突破3亿。预计政府将恢复控制,让每个家庭最多生两个孩子。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印尼人族裔意识相对不强,政府需要的恰是这一点。在该国人口统计中,没有族别属性一项,强化国家认同是唯一的注解。一般而言,印尼人分为两类,土著血统和来自国外。前者以爪哇人最多,占全国人口的46%,是唯一遍布全印尼、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爪哇人、巽他人(占人口的14%)和巴厘人组成爪哇族裔集团,占全国人口61%,也是继阿拉伯人和孟加拉人之后的第三大穆斯林群体。另一类非本土族群人数很少,最多的是华人,另有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数十万打工者。

两个“姓苏的”带领国家走过半个多世纪,期间邻国“成龙成虎”,而地区大国印尼却逡巡不前,这在文化上同样可以找到注解。历史学家指出,印尼人不爱读历史(不擅以史为鉴,说到底也没有历史典籍可读),只爱听故事。苏加诺的平民主义在穷人和民族主义者中很有号召力,他个人也成为印尼人膜拜的英雄故事之一。至于苏哈托,他来自中爪哇,说印尼话口语重并错误百出,一群溜须拍马的官员竟“鹦鹉学舌”,不规范的用语慢慢被广泛接受。虽然是穆斯林,他信奉神秘主义,加深了其在印尼文化中的影响。

经过哈比比、瓦希德的过渡,世纪之交,印尼跻身20国集团,并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苏加诺之女梅加瓦蒂执政3年后,2004年,印尼迎来苏西诺,他有两个五年任期。2003—2012年,印尼经济年均增长5.7%,“灵猫6国”、“薄荷4国”的称誉接踵而来,“金砖4国”的倡名者也被责当时没有加上印尼,奥尼尔承认,他没想到印尼会对经济政策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并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潜力。《金融时报》称“印尼占尽人口年轻化、资源丰富和相对稳定的优势,正步入投资环境绝佳的“金凤花时代”。

印尼人口两亿多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国?

所有人的回答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主流人种素质!一个优秀的主流人种主导的强国国家必然会有足够的人口数量以及相应的领土面积。反过来不成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