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北朝是如何结束的?
因为被日本皇室视作正统的“南朝”不断衰微,将三神器交给了北朝,日本维持多年的南北朝时代最终结束再次统一。
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有所谓的战国时代与南北朝时代,日本的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而“日本南北朝”的名气并不高。日本南北朝发生在日本镰仓时代与室町时代之间,1336年到1392年,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
后醍醐天皇推翻镰仓幕府以后,没有满足功臣足利尊氏的要求,所以足利尊氏拥立光明天皇登基,迫使后醍醐天皇退位,同时开创幕府,也就是所谓的“室町幕府”。后来,后醍醐天皇带着天皇权威三神器退到了吉野地方,结果就造成了当时的日本,出现了两位天皇并立局面,日本史学界,将这段时间称作“南北朝”。
一般来说,日本史学界将南朝作为正统,但当年南北朝的结束却是因为南朝的主动“投诚”。北朝最后一位天皇后小松天皇也许你没有听过,但是著名的“一休和尚”肯定无人不晓,传说一休就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
后小松天皇时代,南朝末代天皇后龟山天皇继位以后,势力衰微。北朝大将军足利义满趁势逼迫南朝的后龟山天皇交出了象征天皇权威的三神器,南朝也就此“自我了结”,最终南北朝结束。
日本南北朝是如何结束的?
在明德三年(1392年)时,北朝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向当时日本的“南朝”提出议和,南朝君臣最终同意与北朝和谈,因而日本实现统一,那么具体过程如何呢?
日本南北朝日本的南北朝虽然也自称南朝与北朝,但是与中国的南北朝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南北朝通常是按照地域划分,将分别统治南中国与北中国的王朝称为南朝与北朝,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也有人将两宋与辽、金、元,明朝与北元视作是南北朝。日本则不大一样,日本的南朝与北朝是指朝廷所在的位置,当时日本的北朝朝廷在京都(平安京),南朝的朝廷在吉野,以此来分别南北朝,而不是按照地域。这也并非个例,例如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应仁之乱”时,虽然东军与西军的大名领国大多数都在西国,却仍然以两军本阵的位置区分东、西军。
日本的南北朝是由一个王朝分裂出来的,在镰仓幕府时期,日本天皇由两个皇族系统轮流出任,分别为“大觉寺统”与“持明院统”。早先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倒幕成功,废掉了两统轮流出任天皇的制度,但是因为后醍醐天皇不得人心,使得足利尊氏为首的武士叛变,将后醍醐天皇给逐出京都,另立了持明院统的皇族为天皇。
后醍醐天皇带着象征皇室正统的“三件神器”逃出京都后,来到了大和国的吉野建立了朝廷,斥责足利尊氏拥戴的朝廷是“伪朝”,自此日本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当时日本各地的武士,与其说在为了大义而战,倒不如说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作战,通常都是家族内讧,然后分别站到了南朝与北朝两端,互相指责对方为朝敌交战,整个日本都陷入战火之中。
南北统一上文提到,明德三年(1392年)时北朝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主动提出与南朝和谈,使得日本最终重新归为一统。
当时日本的南朝在各地已经是节节败退,实质上对北朝构不成威胁了。内战中加入南朝方的武士,大多数都是在家族内嫡庶之争中败北的人,再加上北朝有细川赖之等能臣辅佐幕府,北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朝对待南朝的态度基本上就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北朝的皇室是不赞成和谈的,因为南朝天皇的和谈条件便是恢复“二统迭立”制度,当时北朝占据优势,自然不愿将皇位拱手让人。再者,足利义满提出的和谈条件里,是以南朝天皇将“三件神器”授予北朝天皇再退位的形式,这样一来,北朝便失去了正统性,成为实实在在的伪朝。
然而,足利义满却坚持要让南北朝统一,一方面是为了结束日本的分裂时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室町幕府内有许多幕府重臣都是割据一方的大诸侯,足利义满为了确立幕府的优势地位,忙于削藩。
削藩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容易引起反抗,在前一年,北朝就曾因为削藩引起了西国大族山名氏的反抗,酿成了“明德之乱”,同时山名氏还从南朝请来了南朝天皇的御旗,宣布自己是官军,而北朝的室町幕府是朝敌。在足利义满看来,南朝虽然如风中残烛,但是其在幕府的反叛者之中仍然有利用价值,为了解决掉这个“大义名分”的源头,足利义满方才急急忙忙地与南朝议和,将南北朝统一。
日本南北朝是如何结束的?
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利用南北和谈,欺骗了南朝天皇后龟山天皇,迫使南朝服从北朝后小松天皇的统治,至此,日本对峙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分裂,结束了。
日本的南北朝时期,相当于我国明朝时期的朱元璋、建文帝时期。北朝是后小松天皇当政,南朝是后龟山天皇当政。
北朝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手中。足利义满自小,就是这个政治奇才,擅长玩弄权术,把朝中大臣、家臣玩的一团团的。古人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足利义满就是这样的人才。
面对南北分裂的局势,足利义满想到了统一的最佳方式,那就是和谈,兵不血刃,就可以统一南北,何乐而不为呢?
那和谈又该如何开始呢?
足利义满管理幕府,平定土岐氏之乱、明德之乱时,重用了一个大名大内义弘。大内义弘,本是南朝的大名,但后来在北朝幕府将军的重赏之下,直接投靠了自己,而且在平定北朝大名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在北朝的影响力也不小啊。
如此一来,这大内义弘就是连接南北朝的关键人物啊,他本是南朝旧人,在南朝也还有些影响力,在北朝也还不错,只要他前去说服南朝天皇,那么这南北就是一家了。
恩威并施之下,大内义弘担起了连接南北的重任,很快,南北两位天皇达成了和谈协议:南朝天皇后龟山天皇将天皇法器,交给北朝天皇后小松天皇;北朝天皇统一南北,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天皇,而南朝天皇则实际掌控全国土地,此后两家天皇轮流当。
这份协议,南朝天皇很是满意,认为自己虽不是南北朝的天皇了,但却掌握着实权,而且等北朝的天皇下台了,就给自己当天皇了,在加上日本南北统一,自己岂不是功德无量?
很快,南朝后龟山天皇上交了法器,只等北朝后小松天皇宣布下任天皇的名字。
这时,老谋深算的足利义满耍起花招了,把南朝天皇的法器一收,就不管了,直接撕毁和约,认为只要北朝拿到了象征天皇权力的三大法器,那么北朝天皇就是天下正统,你南朝就必须服从。
几番争斗下来,南朝天皇只能认怂,只能怪自己轻信了足利义满这个老狐狸的鬼话。
而实际上呢?足利义满这个老狐狸,根本就没有跟北朝后小松天皇商量和谈的事情,整个南北和谈的事情,都是他自作主张,那结果很显然了:
北朝后小松天皇,认为南朝天皇因为南朝势力弱小,自动投降,认可北朝正统天皇的地位,就直接封自己的儿子为下任天皇。
南朝天皇吃了个哑巴亏,只能自食其果。而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则成功晋升为天下幕府将军,统管整个日本,这也多看义满的计谋——
面对敌人,和谈只是麻痹你的,让你把命根子交出了,三件法器到了北朝手里,你南朝就只能做臣子了。战场、政治无弱者,只能怪你南朝太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