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国真的男风盛行吗?

是怎样的渊源?

最早的记载“龙阳之好”,中国盛行男风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苗头,汉朝皇帝几乎都拥有男宠,魏晋时代更是男风盛行,唐宋时代有所衰落,但明清时候又再一次盛行。

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这种东西在自然界从来就有,并没有什么“渊源”可以用来解释,只不过如果社会大众的包容度比较高,就会被理解为“盛行”罢了。

几乎同一时期,希腊男人贵族以拥有同性恋人为伴侣为荣,女性是用来繁衍的工具而已,所谓的“柏拉图式爱情”,而当时的东方,对同性恋也非常包容,社会对这种现象并不在意。到了汉朝,诡异的是,东方的汉朝皇帝与西方的罗马帝国皇帝,几乎每一任都拥有男宠,比如罗马皇帝哈德良与其男宠安提诺乌斯,汉武帝与韩嫣等。

在古代,拥有男宠多是上流社会人群,平民百姓中是非常罕见的,所谓“有钱人真会玩”。

魏晋南北朝时代,也是中国男性阴柔之风盛行的时代,当时的男子以容貌俊美普通美女为荣,涂脂抹粉打扮细致,男性之间也产生了很多故事,比如陈文帝“男皇后”韩子高。

(难怪差点被外敌打得差点亡国灭种)明清时代,程朱理学盛行,对于男女之事的批判越来越多,而对于青楼场所的管制也越来越严格,为了寻找替代,明清两代的“象姑馆”大量出现兴盛一时,统治者中拥有男宠的越来越少,反而民间却越来越多,著名诗人郑板桥也是如此。

古时候中国真的男风盛行吗?

中国古代的男娼与今天我们所谓的“鸭子”或男妓略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上,现代所谓的“鸭子”或男妓,主要是为那些身价不菲而内心空虚的富婆服务,而古代男娼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男性,从官方和野史的记载中,所谓的“龙阳”、“分桃”、“断袖”之谓,其中的涉事方均为男性。

如果说男娼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话,男娼的繁荣兴盛则非两宋莫属。我们且看宋代作家周密在《癸辛杂识》中关于男娼的记载:

书传所载龙阳君、弥子瑕之事甚丑,至汉则有籍孺、闳孺、邓通、韩嫣、董贤之徒,至于傅脂粉以为媚。史臣赞之曰:“柔曼之倾国,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闻东都盛时,无赖男子亦用此以图衣食。政和中,始立法告捕,男子为娼者杖一百,赏钱五十贯。吴俗此风尤盛,新门外乃其巢穴。皆傅脂粉,盛装饰,善针指,呼谓亦如妇人,以之求食。其为首者号师巫行头。凡官府有不男之讼,则呼使验之。败坏风俗,莫甚于此,然未见有举旧条以禁止之者,岂以其言之丑故耶?

这则记载,首先为我们展示了宋代男娼奇特怪异的行状:“傅脂粉,盛装饰,善针指。”一个堂堂的须眉人物,却涂脂抹粉,盛装打扮,善于做针线活,连称呼都以女性名字相称,其中的怪异着实令正常人瞠目。其次,它清楚地表明男娼已经成为宋代大城市男性一种谋生的手段。这自然与宋代大都市发达的工商业密切相关,也与宋代奢迷的消费方式有关。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形容当时的杭州是“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豪奢的消费方式必然诞生特殊的消费工具。最后,当男娼逐渐成为一种男人竞相追逐的行业时,男娼的流行就成为必然,以致政府不得不专门发布禁娼令。然而,尽管禁令不可谓不严,但践行者依然如过江之鲫,令人防不胜防。

宋代大都市之所以男娼兴盛,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宋代城市经济畸形繁荣的结果,在此无须赘述。笔者关注的是,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般人甚少注意,那就是宋代城市建筑的开放格局与娼妓业的开放息息相关。

从宋代的城市建筑格局来说,较之唐代的城市有了较大的变化。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说,“宋代以前城市的居民区(坊里)和市场区(坊市),都是封闭的,我们称之为‘城坊制’。……到了宋代,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都城。凝固的、封闭的、坊市分离的城市模式被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开放式布局、民居与市场连成一片的街巷式城市模式。”具体表现为:1,城市的功能从政治型城市向经济型城市转变;2,城市的建筑从城坊制向更开放的街巷式城市转化;3,从商业区与居民区分离的模式向商业区居民区连成一片转变。正是这一城市格局的改变,使得宋代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商业和娱乐业更加发达,夜市也逐渐变得兴旺起来。

从娼妓业的开放来说,宋代虽然也有相关的禁娼法令,但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甚至出台了一些鼓励士子冶游的政策法规。吴自牧《梦梁录》云:“官府公筵,及三学斋会,缙绅同年会,乡会,皆官差诸库角妓只直。”简单地说,便是官府买单,让国家的太学生们公费嫖娼。这样的鼓励当然立现奇效:太学生流连坊曲,招妓侑觞,风气颇盛,较唐代进士游宴,更为张狂。为何会有这样的政策出台,或许跟朝廷权臣尤其以贾似道的威胁利诱有关,以致于有无名士作诗云:“鼙鼓惊天动地来,九州赤子哭哀哀。庙堂不问平戎策,多把金钱媚秀才。”

当然,男娼的兴盛还与男娼的消费主体不断增加有关。有宋一代,官僚、士子的待遇是非常优厚的,这为他们的男色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此外,宋代党争的激烈与朝廷权臣的威逼利诱使得不少官员士子厌倦政治生活,转而向小桥流水和风花雪月寻求刺激,宋词的兴盛,或许与此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只是可惜的是,当北方的铁蹄滚滚而来,甚至兵临城下时,宋代的大都市里,依然是一片悠哉游哉,沉浸在一片“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中!

古时候中国真的男风盛行吗?

从根本上说无论男色女色,美丽的自然有人追求,而古代官宦贵族有钱有闲,自然想着法子享乐,玩惯了女人,玩玩同性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体验,且对于同性,心理上更能满足征服欲望,于是男风禁而不绝也就不难理解。至于男风盛行于宋朝,固然与宋朝经济的空前繁荣有关,但宋朝的程朱理学对女性的压抑,是不是助长了男风的盛行呢?

古时候中国真的男风盛行吗?

男风一直流行,但不是盛兴。男风盛行主要是汉,魏晋南北朝,宋,明,清。汉朝皇帝基本都有男宠。在清代,可以有正轨的相公馆,对外影业,江南有些地方相公馆是超过妓院的。另外,在明清时期,达官贵人可以在家里续纳相公,这是一种公开的社会风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