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主力,为何还是守不住开封?

禁军在赵匡胤时代就有20多万人,其中10万禁军常驻京城周边,负责京城防务,另外10万禁军分散在全国各地,如果地方上有叛乱,可以调动京城和各地禁军去讨伐。宋朝禁军最多的时候确实达到过《水浒传》中所描述的80万。

其实宋朝在对抗这些势力的时候,确实派禁军了。禁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很强,不然蒙古打南宋也不可能一直打了45年。但是禁军的作战效率太低了。为什么呢?因为禁军的统兵权、调兵权和发兵权是分开的。赵匡胤规定:殿前督指挥司、侍卫马步军督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三个机构(称三衙)掌管,三衙的长官没有从属关系,他们统一听皇帝的命令,而调兵权和发兵权则是属于枢密院,但枢密院发兵、调兵又必须要有皇帝的圣旨。

所以宋军打仗要不断请示,不断收到指令,所以作战效率非常低,不能临阵应变。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原因是,禁军的长官非常不固定,经常变动,好多部队,将领和士兵根本就不认识,打起仗来,协调性也不行,纪律散漫,战斗力肯定跟不上。

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中心部位,北宋赵匡胤建都开封,开封人口最多时达到150万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易攻难守,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开封,都能轻易拿下开封。

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主力,为何还是守不住开封?

很多人认为宋朝军力弱,其实宋朝军力一点都不弱,反而还很强,毕竟宋朝财力情况很好,军人装备粮饷有保障,战斗力差不到哪里去。

我国很多朝代更替,都不是实力相差真的那么多。而是不懂军事的皇帝们瞎指挥的结果。宋徽宗的时候,宋军在西北地区接连取得胜利,其实武力处于一个高峰期,没有那么羸弱。

1125年,金军2路大军突然从山西南下,进入河南,宋军集结大军保卫开封,很快20万援军抵达,皇帝就开始催命一样督促出战。这也是我国很多皇帝的通病,就是催命一样督促军队出战,不顾战场态势,就是不断下诏书要求进攻,另外一个亡国之君崇祯也是一个样。

但是,毕竟宋军主力抵达,金军撤退。随后,皇帝就开始轻信议和,放松战备。贬职了那些立下战功的大臣。结果,1127年,金军突然再次南下。

金人之兵张大其势,然得其实数,不过六万人,又大半皆奚、契丹、渤海杂种,其精兵不过三万人。但是宋朝皇帝却慌了神,手足无措。开始说杀敌给赏金,结果大家去拼命杀敌了,朝廷却反悔不给钱,而且大冬天的连御寒衣物都不发,导致8万守军心灰意冷。

然后一个道士说有7千六甲神兵,结果就开了城门,然后荒废防备的开封就失守了,纯粹都是皇帝自己作死,结果公主皇后都当了营妓。至于禁卫军,北宋禁卫军主力在1122年北伐辽朝的时候,已经被辽军重创了。

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主力,为何还是守不住开封?

在水浒传中,林冲和王进都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似乎都是很高级别的军官,其实,当时的禁军教头有上千个,最多就是一个营级干部。这不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既然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那么在1127年,7万多金国军队南下,宋朝的大军为何连首都开封都守不住。其实,宋朝的军队远远没有80万,大部分军队都是花架子。

在宋朝建立的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禁军制度。这个时候,禁军只有10多万人,而且基本上都是精锐。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这位皇帝一心要北伐辽国,禁军数量达到了30多万。随着比开国之初,战斗力已经明显下降,但也还是有战斗力的。转折点就在宋真宗在位时期,在宋真宗时期,宋朝与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两国开始和平相处,与此同时,两国军队的战斗力都开始大幅度下降。

宋真宗时期,宋朝禁军总数为80多万。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西夏已经崛起,为了应对西夏的挑战,宋朝禁军总数达到了140多万。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宋英宗时期,宋朝禁军达到了170多万。不过请注意,这都是账面数字。宋朝的官场腐败严重,其中军队吃空额的情况达到了亘古未有的程度。根据史学家后来的计算,即使是西北前线,宋朝军队也仅仅能够做到70%满员。

换句话说,即使是前线,也有30%是空额。比如号称10万大军,实际最多也就是7万人。在中原地区,只能做到40%左右满员。超过一半以上都是空额。京城号称10万禁军,实际最多4万人。到了江南地区,甚至还不到20%满员。为何方腊盘踞江南,宋朝军队无可奈何。一方面是军队战斗力不行,另一方面是兵力太少。号称1万军队,其实可能2000都不到。

宋朝在账面上拥有上百万的军队,但是实际数字可能只有几十万。这几十万军队有相当一部分都部署在西北地区,与西夏反复鏖战。剩余的军队部署在全国各地,也就是说,即使是首都开封,也最多只有3、4万军队。而且这些军队的战斗力都不高,只有西北地区的军队还算有战斗力,所以被称为西军。直到南宋初期,其军队主力仍是西军的残留部队。

公元1126年,金国军队大举南下,绕过了几个久攻不下的城市,直逼首都开封。当时西军被堵在关中,根本无法回防。当然,如果宋朝部署得当,金国军队根本不可能那些开封。但宋朝君臣昏招不断,让人看着都生气。最终,金国军队攻入了开封,宋徽宗、宋钦宗都成了战俘。只有赵构逃到了南方,这就是后来南宋政权的雏形。

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主力,为何还是守不住开封?

唑主你的闭嘴吧,哪来的80

宋朝号称拥有80万禁军主力,为何还是守不住开封?

禁军在赵匡胤时代就有20多万人,其中10万禁军常驻京城周边,负责京城防务,另外10万禁军分散在全国各地,如果地方上有叛乱,可以调动京城和各地禁军去讨伐。宋朝禁军最多的时候确实达到过《水浒传》中所描述的80万。

其实宋朝在对抗这些势力的时候,确实派禁军了。禁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很强,不然蒙古打南宋也不可能一直打了45年。但是禁军的作战效率太低了。为什么呢?因为禁军的统兵权、调兵权和发兵权是分开的。

赵匡胤规定:殿前督指挥司、侍卫马步军督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三个机构(称三衙)掌管,三衙的长官没有从属关系,他们统一听皇帝的命令,而调兵权和发兵权则是属于枢密院,但枢密院发兵、调兵又必须要有皇帝的圣旨。

所以宋军打仗要不断请示,不断收到指令,所以作战效率非常低,不能临阵应变。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原因是,禁军的长官非常不固定,经常变动,好多部队,将领和士兵根本就不认识,打起仗来,协调性也不行,纪律散漫,战斗力肯定跟不上。

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中心部位,北宋赵匡胤建都开封,开封人口最多时达到150万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易攻难守,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开封,都能轻易拿下开封。

号称八十万禁军并不代表拥有八十万,在开国初期太宗真宗时代一度拥有六七十万禁军,接近八十万,到了北宋后期,各种社会弊端显现,其中就有“吃空饷”的问题,打个比方表面上这支军队有3000人,实际上能有1000人就谢天谢地了,所以北宋末就是字面上有几十万禁军,实际上没有这么多的。

北宋的全国军队加起来肯定有八十万之众,禁军并没有这么多,而且这个禁军并不像大家所想的就是保卫开封城的,禁军属于当时军种之一,并不是只是负责守卫京师,也负责保卫边境等等,宋太祖时代就是靠着禁军征战四方的,所以真正守卫开封的就几万人而已。

自真宗时代澶渊之盟后,北方边境多年和平,不识兵革已,除了西北的西夏反叛,战事不断外,当地驻军拥有战斗力,北方边境的军队并没有多少战斗力,真正守卫开封的只有几万人,所以最终开封城破。

开封并无险可守,除了有黄河天险外,再无屏障,金军过了黄河后就是一马平川,势如破竹的攻破开封了。

帝王素质而言,徽宗钦宗父子两人懦弱无能,守城期间昏招频出,并没有坚持到各地勤王兵马到来,就城破投降,造就了靖康之耻,真是可笑可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