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1206年亚洲腹地的蒙古汗国,为啥在1259年最终走向瓦解与分裂?
成吉思汗嫡系幼子拖雷的长子蒙哥,蒙古第四位大汗在钓鱼城死后,引发了蒙古诸王争位,“上帝之鞭”拔都横扫东欧,建立金帐汗国。没有参与拖雷后代的汗位之争。
蒙古帝国西征,最出名的两个人,拔都和旭烈兀,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孙子,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拔都,是成吉思汗嫡长子术赤的儿子。而远征西亚,灭阿拉伯帝国,甚至差点鞭指尼罗河的旭烈兀,则是成吉思汗嫡幼子拖雷的孩子,后来元世祖忽必烈的同胞兄弟。
蒙古分裂,第一,成吉思汗的子孙不睦,相互矛盾重重。第二,蒙古帝国统治的地方实在太大,松散的游牧民族制度最终难以形成中央集权大帝国。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并非嫡长子,而是大妃正妻孛儿帖所生的嫡三子。而按照蒙古人的习俗,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拖雷,继承了他大部分的财富与军队,是实力最强悍的一个。其长子术赤因为被怀疑有蔑儿乞血统与汗位无缘,次子察合台也因不敬兄长被铁木真所厌恶。
其实后来的蒙古帝国大权,都回到了最初没能继承汗位的拖雷子孙手中,窝阔台千防万防甚至亲手毒死自己的同胞兄弟,最后天下还是物归原主(蒙古人幼子守灶)。
主张“汉化”的忽必烈,与蒙古旧贵族支持的阿里不哥(忽必烈的亲弟弟)发生了最激烈的冲突,察合台与窝阔台后代支持阿里不哥,而旭烈兀与术赤后代(拔都)等人支持忽必烈,最终忽必烈也确实夺取了汗位,建立元帝国,但这也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各个汗国虽然接受元朝册封,但出于实际独立,
崛起于1206年亚洲腹地的蒙古汗国,为啥在1259年最终走向瓦解与分裂?
蒙哥被南宋军给打死了,没有公认的继承人。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擅自称汗,没召开大会,所以不被承认。
忽必烈在中原召开大会,但因为不是在蒙古草原,所以没人参加。
蒙哥亲弟弟中最有资格的是旭兀烈,然而他当时在叙利亚,已经不可能来争了。但他率先要求西亚中亚各地总督向他效忠。
因为没有老大,所以蒙古在中原和蒙古草原以外的地区的总督不知道该像谁效忠,最终投靠了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蒙古正式分裂。
因为争地盘、宗教和上一代的各种恩怨,蒙古各汗国开始征战。忽必烈VS阿里不哥、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VS忽必烈、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VS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VS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VS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也就是说:蒙古帝国彻底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