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自从多年前大众双离合出现大面积故障后很多人都觉得双离合变速箱很差劲,但是如今很多厂家的新车型反而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双离合变速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1、厂家想要有属于自己的自动变速箱对于厂家来说想要一台自动变速箱其实并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专业的厂家采购。但是自动变速箱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利润都不低,所以你买别人的,变速箱利润就被人家赚去了,而自己生产的话利润就留在自己口袋了。汽车产量那么大,如果能用上自己的变速箱,必然会节约很大一笔成本。
而且一个厂家如果自动变速箱不能自给,首先会被认为技术实力差,这会影响消费者对厂家的信心。其次变速箱作为重要零部件,全靠外采的话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供应商生产能力不足,那会直接影响车辆的生产销售,对厂家的影响非常严重。
所以厂家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自动变速箱,而目前来看双离合变速箱是最优选择。
2、为什么研发双离合是最优选择?家用车的自动变速箱主要分为AMT、CVT、双离合(DCT)、AT,其中AMT就是一个能自动换挡的手动变速箱,适用面太窄,三五万的小车用用还行,你几十万的车配个AMT明摆着是不想卖了。
CVT原理很简单,而且成本也不高,但是研发CVT你就要建设新的生产线,而且要自己做匹配标定。另外钢带式CVT承受扭矩太小,适用面窄,毕竟每个厂家都不止一款车,变速箱的通用性非常重要,产品中必然有注重动力的车,很显然CVT不适合它。虽然钢链式CVT能承受更大扭矩,但那只是相对于钢带式CVT来说的,更何况钢链式CVT成本更高,所以对厂家来说研究CVT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AT就更别提了,不仅有专利壁垒,而且AT的结构更复杂,前期设计和后期匹配难度都更高。除此之外AT变速箱油耗更高,硬上AT可能最终只是花钱打水漂。
而双离合就不同了,首先它本质就是两个并联的手动变速箱,再加上电控和执行单元,手动变速箱各个厂家都会,设计起来难度更低,而且原本的手动变速箱生产线进行一些改造升级后就可以直接生产双离合变速箱了。
另外业内有专门的实力厂家提供双离合模块,还能帮你进行设计匹配,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和时间,所以对大部分厂家来说研发双离合变速箱是最佳的方向。
除此之外双离合变速箱的经济性也是比较不错的,如今法规对车辆油耗要求越来越严格,而自动变速箱里CVT和双离合变速箱的油耗表现要更好一些,但是CVT前面我们说过,并不是最佳方案,因此就剩下双离合了。
所以对于厂家来说,想要研发自己的自动变速箱,双离合无疑是最佳的方向。
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如果AT变速箱像大白菜一样便宜,而且变速箱厂家负责匹配,那么就没有双离合变速箱什么事了!双离合变速箱优点在于换挡速度快,最早在赛车上使用。
双离合变速箱是大众发起的,大众旗下采用AT变速箱的车型越来越少,而且刻意用在低端车上。而奥迪也全部用上了双离合变速箱,这与刻意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关系。毕竟AT变速箱需要外购,采用双离合变速箱后成本下降了很多。但是双离合变速箱驾驶体验并不如AT变速箱好。以奥迪Q5L为例,采用双离合变速箱后,为了刻意降低油耗变速箱换挡逻辑更倾向于低转速升档。因此驾驶起来会有一种抢档的感觉,升档转速低,发动机动力被压制。尽管降低了油耗,但是驾驶感受要差一点,用S档则会好很多。奥迪目前的销售状况就是:新车不降价7-8万都不好意思卖,巨大的优惠也是保证销量的一个砝码,但是降价销售后奥迪只能降低生产成本,厂家也不是傻子,因此双离合变速箱出现在奥迪上一点也不奇怪。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双离合变速箱门槛比较低,技术是共享的,没有AT变速箱的专利壁垒。知名大厂采用对手的AT变速箱是一大忌讳,很可能在某一时刻会遭遇竞争对手“卡脖子”,以变速箱产量不足来挟制。背地里放火也是常见的,你炮制我上不去坡的新闻,我不给你变速箱让你干着急。痛则思变,因此大众开始搞双离合变速箱,只在低端车型采用最便宜的爱信变速箱,结果匹配的一塌糊涂,屡屡被投诉。
有了大众的前车之鉴后,大部分厂家都考试造双离合变速箱,因为没有技术壁垒,只要会造手动变速箱,那么在零部件供应商的指导下都可以造出双离合变速箱。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国产车企都有自己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原因,门槛低、生产难度低。大部分车企没有制造AT/CVT变速箱的能力,但是几乎都可以造双离合变速箱。买人家的AT/DCT变速箱便宜还是自己制造变速箱成本低?
双离合变速箱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传动效率高、承受扭矩高。这点是AT变速箱/CVT变速箱不能比拟的,AT变速箱贵,平顺性好,匹配有难度,需要外购。CVT变速箱不能承受较高的扭矩、钢带寿命未知,例如某日系CVT变速箱投诉率居高不下,CVT变速箱同样需要外购。为什么丰田不采用双离合变速箱?因为有爱信变速箱,不用外购,所以旗下车型采用AT/CVT变速箱。本田也是如此,而对于没有能力生产AT/CVT变速箱的主机厂,双离合变速箱无疑是最香的!
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大家对双离合的感觉老是出问,顿挫感强,容易换机电单元,其实这都是早期双离合,可能早期应大眼里的应该就大众车,但是现在的双离合技术还是成熟了,双离合分干式和湿式双离合两种,其实双离得优点还是很多得,双离合它反应灵敏,换挡快,就相当于手动的一样都是齿轮传动力,就只不过多在是双离合,和多个机电单元,而且这样发动机的动力耗损就小了很多,从而又很节油,这就是为什么双离合被推广的原因!现在好多车都在用双离合的变速箱!
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谢邀
为什么很多人说双离合不少,但是却感觉现在用双离合的车型却越来越多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双离合真的全是缺点吗双离合变速箱又被称为DCT,英文全称为DualClutchTransmission,双离合变速器有两组变速器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这一点和传统的AT变速箱很不一样。最初大力推广双离合变速器的厂家主要是大众,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也有一个单独的名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DSG。
但是这台DSG却并没有给国内消费者留下什么好印象,曾经的低速顿挫以及过热等都困扰了不少大众车主,故障率高是早期的大众车主给DSG下的定义。但是双离合就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全是缺点吗?
其实也未必,双离合变速箱结合了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优点,没有使用变矩器而是使用了两套离合器,通过两套离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速度要比一般的AT变速器快得多。因此大众车型的换挡速度相信也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换挡速度快之外,理论上双离合变速箱的效率也比传统的自动变速箱更高,因此双离合变速箱箱也会比传统的自动变速箱更省油。
为什么用双离合的车型越来越多为什么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越来越多呢?其实这就要说到另外一个双离合变速箱的优点了,那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也更低,和自动变速箱相比,其实双离合变速箱在结构上更类似于手动变速箱,因此其成本要比自动变速箱低得多。
早期采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企少主要是因为当时双离合变速箱的缺点还比较多,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目前双离合变速箱的缺陷已经越来越少,能够非常成熟的商用,这个时候车企就有足够的动力去把曾经的AT变速箱换下来,换成价格更低的DCT变速箱,降低整车成本,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 ,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大家好,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理工。
说双离合不好的人,观念还是停留在早几年前,早期的双离合技术在各大车企属于刚起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技术沉淀,所以在换挡的柔顺性及质量的稳定性所带来的体验都不佳,但是现在的双离合技术发展快的都到了第三代产品,就算发展慢的企业,双离合的技术都到了第二代。现在的双离合无论是在换挡的柔顺性还是质量的稳定性都不亚于AT变速器,所以说,现在的双离合技术还是相对稳定及成熟的,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在使用双离合这还是和技术专利有关。
AT变速器的专利就像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想要在AT这条道上走,就必须面对AT变速器的技术专利,我们国家汽车变速器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就必须面对自动挡这个难题,为此,在2008年由由发改委牵头,12家中国自主品牌与美国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BorgWarner)成立了合资公司,利用外方技术共同研发湿式双离合技术,计划2011年在大连生产关键的双离合模块和控制器,然后由各车企分别组装与匹配DCT总成。
自从有了博格华纳的技术加持,国内的主流汽车制造厂商就像开了挂一般,如雨后春笋般的在自家的车型上匹配双离合变速器,从此自动挡不在是德日美车系的天下,自主品牌在自动挡领域有了分一杯羹的筹码,只是在最初由于没有技术沉淀,好多品牌的双离合在逻辑控制方面不足,最为明显的是换挡冲击,甚至有些品牌的车型出现挂挡不走的现象,这也就造就了双离合最初给人的感觉就是垃圾变速器,这个不只是自主品牌有这个现象,大众的DSG变速器一样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自主品牌的自动挡车型的发展得益于发改委主导的那场双离合技术合资,AT变速器由于其技术专利以及制造工艺高,短期内难以掌握,研发成本也高等特点,所以没有被各大车企选择技术合作,而双离合变速器随着持续的技术研发,控制逻辑越来越精细,双离合的成本低,传动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使得越来越多车车企使用双离合变速器。
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理工,用车、养车,更多汽车方面内容请关注风子修车。
有人说双离合不好,为何我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型都用上了双离合?
双离合变速箱的差在于干式类型,湿式双离合瑕不掩瑜。
双离合变速箱的口碑之所以差是因为早期的干式离合器质量太差,因为这种变速箱的离合器结构过于简单。由两组执行离合器控制两根动力输出轴,每根轴上分别布局奇数挡和偶数挡,以几乎同步半联动类似于交叉式换挡的方式能实现极高的换挡速度,减少换挡瞬间发动机转速的回落可以让发动机动力的输出更加连贯,性能也会更强。
但是由两组离合器控制换挡想要在低速驾驶时实现换挡的平顺比较难,因为低速换挡时转速本就偏低,想要稳定转速则要通过两组离合器与发动机飞轮半联动的状态,实现动力在换挡时也能够传递以稳定转速。那么两组离合器长时间交叉并一定阶段同步的半联动则会造成快速的磨损,所谓的半联动指离合器压盘减少压力,使发动机飞轮的转速大于离合器的转速,让动力不以理论上100%的状态传动,而以两组摩擦片打滑实现损耗大部分传递小部分以稳定转速并实现换挡。
而低速驾驶时总会高频率的换挡,那么离合器也就会高频率的半联动滑动摩擦,这种运行特点决定了干式双离合器耐用性很差;同时高频率换挡也会造成离合器高温,过高的温度会损坏石棉基的摩擦片并降低摩擦力,所以早期的干式双离合很容易出现高温保护造成动力消失。
后期的干式双离合为了延缓离合器的磨损以及限制高温,以刻意减少半联动时间的方式调整,而半联动释放过快会造成顿挫,这就导致了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从新车时就会出现且比较明显。糟糕的用车体验再加上不理想的耐用性,这种变速箱自然会差评如潮。重点是这一问题属于“胎里带的毛病”无法解决,所以时至今日也从不推荐任何品牌使用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汽车,这些车品质都很低。
不过湿式双离合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因为离合器固定在油腔内实现了利用变速箱油润滑和散热,耐用性会以倍数级升高。其次油液流动实现的主动散热也要比干式双离合的风冷效果好太多,运行温度得以保证则能让离合器的运行工况始终很理想。而且仅仅加入变速箱油并未影响其换挡速度以及传动效率,相比传动效率普遍只有80%~90%的AT自动挡以及MT手动挡变速箱而言,湿式双离合仍然具备极大的领先优势。
所以即使湿式双离合低速仍然会偶发性的出现顿挫,但传动效率的优势也完全足以弥补这点不足;这也是性能车基本都会选用湿式双离合的原因,超跑车也不例外,比如保时捷、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标杆性的跑车品牌都在使用。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已经足够成熟,有能力作为AT之后的第二大自动挡变速箱,体验远胜CVT/AMT等变速箱。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