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油,感觉有时候加的油耐烧,有时候加的油不耐烧,是否确有其事?

这是正常现象,我也遇到过几次,排除掉车辆自身问题和行驶条件外我觉得这和汽油本身性质有关,那就是汽油的馏程。

馏程是什么

馏程简单来说就是汽油受热开始挥发到完全挥发完毕这个过程的温度范围。比如我们把汽油装在蒸馏瓶中加热,汽油中的各种物质受热开始蒸发。假设加热到70摄氏度时有10%的汽油蒸发了,那么就可以说10%蒸发温度为70°C。加热到110°C时有50%的汽油蒸发了,那么就可以说50%蒸发温度为110°C。加热到180°C时有90%的汽油蒸发了,那么90%蒸发温度就是180°C。200摄氏度时汽油完全蒸发,那么这个温度就叫做终馏点。而该汽油的馏程就是70°C-200°C。

馏程对发动机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10%蒸发温度影响冷启动性能

10%蒸发温度越低,说明汽油挥发性越强。这样在冷启动时汽油更容易蒸发形成均匀混合气,发动机更容易启动。10%蒸发温度太高说明汽油样本挥发性差,气温太低的时候发动机就不容易启动了。但是温度太高也不行,否则高温天气会有大量汽油在管道内蒸发气化形成气阻,影响发动机正常供油。

2、50%蒸发温度影响发动机性能和经济性

50%蒸发温度代表了汽油整体蒸发性,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比较大。比如行驶中你要加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升,进气量在不断改变,因此喷油量也要跟着一起变。这时候汽油蒸发性如果不好的话就会导致实际混合气浓度偏低,发动机动力输出不足还费油。而挥发性良好的汽油在加速时都能很好地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汽车加速动力越好。

3、90%蒸发温度影响经济性

90%蒸发温度太高说明汽油中重质成分含量多,这部分成分一般热值相对大一些,更耐烧,特别是长途行驶中发动机持续处于稳定状态工作,重质成分含量高一些对经济性有好处。之前93号汽油升级国五后降标号成了92号汽油,当时很多车主都反应92不如93耐用了。这和92号汽油降低重质成分含量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汽油并不是一种纯净的东西,它是石油中那些容易挥发的物质调和而成的。所以每一批汽油的性质都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对经济性产生影响。

汽车加油,感觉有时候加的油耐烧,有时候加的油不耐烧,是否确有其事?

汽车在不同的加油站加油,有些耐烧、有些不耐烧,这种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影响汽油是否耐烧的因素大致有五点:制造方式、不同产地、温度影响、用车环境、心里暗示,科学合理的解释细化如下。

其一:制造方式不同会影响燃油的成分,裂化燃油的方式有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成品油的成分会因不同的方式产生细微的差异。以汽油为例制造标准只有各参数的上限值,比如芳烃、烯烃、硫、铅等物质,不超过限值不会增加排放量,而不超过限值则可以低于很多。

其二:产地不同也会影响燃油成分,汽油中的碳原子比例以及碳氢化合物会影响整体热值,其中烯烃是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热值很高,芳烃热值低于烯烃,新标准汽油对这两种物质的限制更多所以燃油感觉不太耐烧;而不同地区对燃油的要求有一定差异,也许跨度很小的两个地区但因标准和产地不同也会造成燃油耐烧的程度有所差异。

以上两点原因是决定燃油是否耐烧的核心因素,因烷烃、烯烃、环烷烃等成分存在差异会明显影响燃油的密度,但是加油时是按照体积而不是重量计算。

我们加油只算一次性加注多少升,升容积的单位、单位内当然是体积;不同产地的燃油密度并没有准确同级数据,但可以以不同标号的汽油作为参考。

  • 92#汽油密度理论值为0.725克每毫升,50升汽油则为36.25公斤。

  • 95#汽油密度理论值为0.737克每毫升,50升汽油则为36.85公斤。

同样是汽油但标号之差一级一箱油可以多出0.6公斤,这600克汽油中含有的烃类物质总是会让车辆行驶的里程更长一些;而汽油按照标准规定密度可以从0.700~0.780克每毫升之间,以最高和最低标准同样以50升容积计算,重量差则为3公斤,6斤啤酒喝下去也能补充相当多的能量,何况含有这些物质的6斤汽油呢?那么面对跨度如此之大的汽油密度有耐烧、有不耐烧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温度影响,温度主要影响的并不是汽油的密度或者体积,因为汽油在油站是贮存在地下油库的,有地面保温和隔离温度的效果燃油可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这点年轻人也许不懂但上些岁数见过地窖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真正受温度影响耐烧程度的原因是蒸发率,环境温度越高汽油的蒸发率也会越高,大致在1摄氏度提升1%~1.5%之间;发动机的运行原理是通过油泵吸入燃油送到发动机喷油嘴,燃油喷入气缸之后首先由发动机活塞压缩,空气在压缩中能释放高温、高温能蒸发燃油,燃油从液态变为气态在火花塞点火后才能快速爆燃。

所以环境温度越高燃油蒸发性能越强,燃烧效率更高当然油耗就会低一些,这是冬季用车即使不打开压缩机油耗也不低的原因。

其四:用车环境瞬息万变,道路拥堵几乎是常态,但除高峰期以外大部分中小城市日常并不堵车,也许一阶段的用车环境恰好重合高分期油耗自然会高一些,或者是遇到道路施工等其他原因导致车辆需要更频繁的启停刹车也会增加油耗。而这些客观条件一旦变化油耗自然会有降低,那么在这一期间正好加过油的话两相对比总会有续航里程的差异。

从客观条件的差异还能引申出最后一点因素【心理暗示】,人的心态总是趋利避害,在没有特备严重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人往往总会记住更积极更正面的事例,比如:

  • 日常用车平均油耗一箱油能够跑400公里,一年的时候都是这样车主总不会有特别的感受。

  • 如果在这一年中加注到高密度的汽油,同样的容积一次性续航500公里,这一次的提升对心里的冲击会很大。

而在这一年中也只能记住这一次的高标准,这一标准也就成为了参考值,之后的每一次加油如果都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则会认为汽油不耐烧;而实际平均里程为400公里,期间有达到450公里也就算不错了,只是没有超过内心最理想的标准而已。

汽油是一种商品,不同地区的成品油总会有一些差异,所以耐烧还是不耐烧不会是幻觉,但也不会有计算数据差距那么夸张,当然前提是选择正规油站。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汽车加油,感觉有时候加的油耐烧,有时候加的油不耐烧,是否确有其事?

先说一个例子吧!某加油站像炼油厂反应,为何这次提的汽油跑不出公里数?站长亲测一箱油少跑一百多公里,厂家笑而不语。最终是怎么解决的就不得而知了!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某些时候加到的汽油存在不耐烧的问题。当然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足可以证明汽油里面还是有猫腻的,虽然近些年没有加油站敢这么大胆的玩了!但是你问问身边那些从私人手里买油加的朋友们,油耗是不是比加油站加油要高一些?但是因为每升价格便宜1-2元,所以诱惑力还是足够高的。

汽油耐烧不耐烧取决什么?影响最大的就是汽油的热值。发动机做功是需要消耗燃油的,而做功的多少与汽油的热值有直接关系。例如标准合格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4.6×107J,10490大卡。而甲醇热值约为4800大卡,而甲醇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掺在汽油内,这样一来汽油的热值就相当于被稀释了!体积虽然一样多,但是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要少很多。当然这里只是拿甲醇举例而已,老司机基本都可以感觉出汽油耐烧不耐烧,千万不要小看老司机。老司机对自己车辆的契合程度非常高,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熟悉。而加油后根据路况、行驶里程结合油耗信息等就可以判断出是否耐烧,而并不是错觉。

汽油热值降低后,就如白酒兑了水。例如平时喝一杯60度白酒就会感觉到头晕,而改喝40度的白酒,可能需要和一杯半才会晕。这就是酒精度低造成的。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消耗更多的白酒。经常跑车的朋友都知道,去外地加油时一定不要去偏远小加油站加油,油品质量是难以保障的。对于明显不耐烧,行驶里程减少的汽油,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汇成一句话:越是小的站,掺假越严重。大站则次之,但是搞活动赠礼品赠洗车的钱哪里来?当然都是从油里面出来的。如果把握好比例,那么里程不会明显缩短。如果一箱油行驶里程缩短不超过30km,那么就很少有人察觉出来。而把这部分盈余的钱在拿出一大半给消费者,自然而然的就把消费者粘住了!跑量!跑量才是王道,多卖才能多赚!

除了热值降低外,燃油数量也会有一定影响。有些加油站存在短斤少两的行为,数量不足自然续航里程就会缩短,这个猫腻也是常用的把戏。例如克扣1%的汽油,基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但是实际中克扣的更多,哪个站都不例外。例如农民春耕期间去加油站打桶,170kg的油桶打满时不会超过215升。而自己桶加多少升都基本有准,所以打满桶时就可以检验出数量是否足够。但是近几年来加油站只给打200升,美其名曰:安全!这种情况甭说差两升,差五升油都察觉不出来!所以有时候跑不出里程是燃油数量不足造成的。尤其是经常只加固定金额而不加满箱的朋友,你只看到了加油机跳钱,你看不到到底加了多少升油。

影响油耗还有很多因素,例如行车环境、温度、载人多少、风向、路况都会影响油耗。但是这些因素对于老司机来说是都懂得,例如堵车时百公里平均油耗可以触顶,非常高。而温度高的时候汽油活性更高,燃烧更充分,油耗会稍有降低。逆风行车,汽车阻力大,油耗自然也高一些。而匀速低速行驶时油耗会大大低于市区油耗。因此对比油耗高低要注意以上因素,灵活应用。往往大家都是记住了有史以来跑出来最优秀的油耗,而记不住低效率行车的油耗。因此加油时会觉车辆油耗高了,而跑的里程也更短、这时就会有一种汽油不耐烧的感觉。其实这是各种错觉。除了这种错觉之外,就是汽油成分与配方的问题,例如有的地方石化比石油的汽油耐烧,也有的地方相反,石油更耐烧。还有乙醇汽油会导致百公里油耗上升0.5-1L,而有些加油站则没有采购供应乙醇汽油,不含醇热值自然高了一点,跑的里程也会多一些。

汽车加油,感觉有时候加的油耐烧,有时候加的油不耐烧,是否确有其事?

这大概率是个误区,值得好好了解一下。

先说结论,其实大部分情况是和油品无关的,这种感觉有误区,再慢慢给大家解释为什么。

车辆的油耗本来就是多变的

油耐不耐烧,其实说的就是油耗,大家一般判断是不是耐烧就是这次加油跑的里程长点就是耐烧,这就是油耗比较低,上次跑的里程短点就是不耐烧,这就是油耗比较高了。

但是油耗是一个影响变量很多的因素,大家都知道的堵车不堵车差别就很大,简单起见咱们先抛开堵车因素,假设您一段时间内都是正常开车上下班,行驶路段的拥堵情况差不多。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气温对油耗影响比较大,就比如接下来几天要到来的这个罕见的寒潮,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速冻模式,气温平均下降12度左右,

如果您在这期间用车的话,一定会感觉到车辆的油耗高了,油不耐烧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气温低,汽车发动机热车慢,而咱们大多数人日均里程比较低,自然而然导致总平均油耗会升高。

而象东北地区等更冷的地方,加上冰雪道路的影响,低挡位低速行驶也会导致油耗飙升。

下图是根据大数据总结的一辆车在北京重庆不同时期的油耗变化情况,从这个图您可以发现,抛开其他所有影响因素,仅仅是气温您就能感觉到油一会儿耐烧,一会儿不耐烧。

结论

油耐不耐烧,油品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您是长期都在中石油或中石化加油站加油,或者固定某一个民营加油站,不怎么换加油站,大可放心加油站的油品一般是长期稳定的,您感觉到的油耐不耐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比如用车环境,气候变化等。

当然,如果您期间更换过加油站,那油品影响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切忌盲目下结论,虽然油品有差异,但是油品的影响力度很多情况下是比其他因素低的。

这里是EcoDriving绿色驾驶,关于加油,油耗问题,想看到专业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私信,有问必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