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开车忘记放手刹基本上每个司机都干过,有些新手是因为紧张,而有些老司机更多的是正常起步被打断后容易出现,比如准备起步时突然有人叫,顺手拉起手刹,简单两句话交代完起步走人时就容易忘记拉手刹。有些新手在拉着手刹跑了一段路后往往会忐忑不安,生怕对车辆造成什么损坏。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并不用担心。

对于电子手刹来说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只要你系好安全带即便带着手刹起步在你踩下油门的瞬间电子手刹也会自动解锁。即便你没有系安全带由于电子手刹的刹紧力度非常大车辆基本上是没办法起步的,曾经开柴油车起步时忘记放手刹,最大扭矩300多牛米的柴油机硬是走不动,可见电子手刹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对于机械手刹来说忘记放手刹开一段距离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顶多刹车片磨损点,磨损多少和你拉手刹的力度有关。因为人们双手对力度的把握比脚要灵敏,因此人们在操纵普通手拉式手刹时都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刹紧力度,大部分人并不会一下子拉到底。而脚踏式手刹就不同了,踩轻了怕刹不住,所以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踩很重,刹紧力度也更大。即便如此仅仅开了100米也不会对手刹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发现后及时松开手刹继续行驶就行了。我见过拉手刹跑最远的记录是将近10公里,停车后后轮刹车都冒烟了,但事后依然没任何问题。

现在大部分车辆仪表盘都有手刹未放提示,而且手刹没放车辆行驶起来会觉得很重,自动挡车可能转速拉到很高也不升档,手动挡车在换挡时只要踩下离合器车辆就会明显减速。不过我觉得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停车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手刹力度,有坡度的话拉紧点,平地上拉轻点,能保证车辆不移动就行,这样以来即便你忘记放手刹了也不会对刹车产生过多磨损。要知道手刹用力拉紧后产生的制动力不亚于你正常减速时踩刹车产生的制动力。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不同的手刹对汽车的伤害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带有自动驻车(AUTO HOLD)功能的电子手刹,就根本不需要手动释放,因为自动驻车可以自动帮助我们拉手刹,并自动解除制动,所以也就不存在您提到的这种问题了。

我们知道除了这种手刹外还有传统机械手刹或未带有自动驻车(AUTO HOLD)功能的电子手刹,如果忘记放下手刹对汽车的伤害程度如何呢?

就制动执行原理来说,机械手刹和电子手刹类似,都是在通过刹车盘和刹车片的压紧作用产生摩擦力提供制动。

但在施力方式上,机械手刹是通过人力产生杠杆效应对刹车盘产生作用,电子手刹则是通过电信号控制电动机对于刹车盘产生作用,现在最为流行的卡钳式电子手刹就是如此。

对比来说,电子手刹的金贵程度要高一些。由于刹车力直接来到最大,在抱死状态下受到损伤的可能性也越高。而机械手刹刹车力较线性,需要根据你拉出的行程进行评估,拉到最高点和中间行程处,汽车受损伤的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但不论哪一种,他们都会对刹车系统产生伤害。比如机械式手刹可能存在钢丝被拉断、刹车盘磨损等问题;电子手刹还可能电机被憋死等。

当然了,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像您这种并没有开出去多远,而且如果是偶尔一两次的话,问题就更小了。不过如果忘记拉手刹,肯定会影响驾驶感受,汽车总感觉憋着一股子力气使不出来。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这种情况很常见,估计90%以上的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便你经常开车,成长为一名老司机,也会偶尔出现不松手刹就开车的臭毛病。不瞒大家,我刚开始开车的时候,没松手刹跑了3公里,仪表盘上出现手刹警示灯,同时车辆发出叮叮叮的报警声,我正纳闷,车辆为什么会发出声响?安全带系了呀,回到家后,才发现手刹没有松。这不车辆依然完好无损的跑了15万公里。遇事不要慌,拿起手机拍个照,发给“汽车概况”给你瞧一瞧!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车辆手刹系统。

手刹系统分为电子手刹和机械手刹,不同的手刹系统,长时间拉手刹行驶对车辆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

机械手刹

机械手刹是通过钢丝或者类似机构联动车辆后轮的刹车卡钳,当拉起手刹后,在拉线的作用力下,手刹系统的卡钳压住刹车片,从而实现驻车的功能。如果车主在拉起机械手刹的情况下行驶,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会产生剧烈的磨损,这种情况下,对手动挡车辆的手刹系统是有损坏的。

另外,当我们长时间拉手刹时,手刹的钢丝会长时间承受一定作用力,长时间使用,手刹的钢丝会发生塑性变形;另外,在手刹系统还有一个回位弹簧,手刹拉起来时,回位弹簧始终工作,手刹松开后,弹簧恢复原来的长度,长时间使用,弹簧也会出现塑性变形。

所以,我们的手刹系统会出现恶化现象,在新车阶段,手刹拉到60%就可以实现较好的制动,但随着手刹系统的恶化,钢丝长度变长,刹车片被磨损,手刹需要拉到80%位置才能实现较好的制动,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延长,手刹系统驻车制动效果会缓慢下降,而我们在手刹拉起来的时候开车,只会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

电子手刹

所谓的电子手刹是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由手刹电子按键、电机、刹车片等组成,当车主往下按一下电子按键,电机会施加制动力,使车辆实现制动,当车主往上拉一下电子按键时,电机制动力会松开。

现在的电子手刹,一般都和Autohold配套使用,当车主踩油门驾驶时,电子手刹会自动释放,车主停车时,电子手刹(Autohold)会自动工作,该制动系统很智能,能够根据车辆的状态自动判别释放还是制动。

综上所述,拉起手刹长距离行驶,只是对机械手刹结构有损伤,对电子手刹系统车辆影响不大。现在的车辆,其性价比越来越高,10多万的车辆基本都是标配电子手刹,这样的车辆时不用担心因手刹系统不松开而损坏车辆。如果感兴趣,欢迎关注“汽车概况”!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感谢邀请!

开车忘记放手刹,几乎是每一个新手都会遇到过的事情。刚刚拿到驾驶证,开车上路,手足无措,忘记松手刹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你问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我直接告诉你:忘记这回事吧,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对汽车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就当做一次紧急制动了。

汽车的手刹车都是作用在后轮上的,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用一个拉索,通过一套机械机构,让刹车片紧紧的抱死刹车盘,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使汽车可靠的停放在原地。不过这个制动力并不大,一般要求汽车二挡无法起步即为合格。但是在实践中,在拉死手刹车的情况下,汽车以二档大油门起步时,一般都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是以一档起步,一般都可以正常行驶,只是感觉汽车行驶比较沉重,加速无力,松开油门踏板,汽车立即减速停车。此时刹车片与刹车盘剧烈摩擦,释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长时间行驶甚至会冒烟起火。如果只是行驶很短的一段距离,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对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极小。

现在的汽车大量的使用电子手刹,它的结构型式有两种,一种是电机驱动拉索,拉索拉动刹车片,另一种是电机直接驱动刹车片。不论哪一种,它的制动力都比手拉的要大一些,如果不放开手刹车,一般是很难起步的。不过现在电子手刹都有踩油门自动释放的功能,这样的车型,你只要正常开就行了,不用特意的去松手刹车。即使它没有自动释放的功能,短距离的行驶对汽车的伤害也极为有限,你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这事我做过,13款自动舒适朗逸,买了新车第二天(半年前学的本,也不懂车内滴滴刹车没放警报)。开了300米,车内烧焦的味道越来越重,停车后发现4个轮子都在冒烟。摸了下轮毂烫的不行,才明白一直嘀嘀的警报原因。

就地停了10分钟,然后又正常开走。现在9w公里,没毛病。后来弄过几次,不过都起步不久发现的,立刻放开。

忘记放下手刹,开出100米,对车伤害有多大?

机械手刹没有放就开出100米,对汽车没有伤害。

汽车起步忘记放手刹,可以说100%的司机都经历并做过如此低级的错误,特别是刚刚接触汽车的时候最明显,时不时就来一次带手刹起步,有时还开了几十百把米才发觉,发觉后真是各种后悔,害怕汽车那点有损伤,其实带手刹行驶几百米并没有多大关系,最多就是刹车系统需要提前更换刹车片。

在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粗心大意的司机,据介绍,他开着没有放手刹的汽车行驶了将近10公里才发觉手刹没有放,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刹车片和刹车盘都得更换,刹车拉线可能也得更换。

因为手刹系统是由手刹手柄,回复弹簧和手刹拉线还有制动蹄组成,当司机拉起手刹手柄,手刹拉线绷紧,手刹拉线又作用在制动蹄上,使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从而停止汽车。

如果是电子手刹的汽车,那就不用管手刹有没有放开,当司机起步成功放开刹车,踩油门时,电子手刹会自动放开,不需要认为的按下电子手刹按钮,是不是很方便。

那么我们如何防止如此低级的错误重复发生呢?

起步前观察仪表盘上有没有一个红色的圈圈⭕起,圈里面有一个感叹号的刹车标志,如果有就是手刹没有放,还有就是起步后刹车报警灯会一直报警,提醒车主刹车没有放。

对于新车而言,手刹没有放是无法起步成功的,起步马上就会熄火,这时就应该检查手刹手柄了。

如果不是新车,很可能手刹没有放同样可以正常起步并行驶,如果仪表盘又没有报警音,司机又没有看仪表盘的习惯,这样一直拉着手刹行驶,是不是感觉加速无力,踩刹车比平时灵敏许多。

如果说是行驶了很长时间才发觉手刹没有放,司机都能闻到刹车刹车片烧焦发出来了焦糊味,那么你的刹车片和刹车盘就应该是报废了。

总之:

汽车起步手刹忘记放和汽车停车手刹忘记拉,都是司机对汽车功能还不熟练的体现,每个新手司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自己以不要太自责,今后时刻注意自己的操作规范,养成起步必须放手刹的驾驶习惯,条件反射性的就把动作完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