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F1的轮胎与普通汽车轮胎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主要和用途有关。F1轮胎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些了:
有带花纹和不带花纹的我们都知道家用车轮胎都是有花纹的,这个花纹的作用并不全是为了增加摩擦力,而是为了保证在各种路面条件下都有良好的摩擦力同时保证湿地行驶的排水能力。如果你的车行驶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时光头轮胎与地面接触面最大,摩擦力肯定最大,但是到了不平整的路面上就不行了。所以说家用车轮胎带花纹主要是为了照顾各种路面情况。
而F1轮胎则是分的明明白白,因为比赛场地路面条件是一流的,所以干燥地面都是使用的光头胎,不带花纹,这样轮胎与地面有充分的接触,可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
而遇到下雨天时不带花纹的轮胎就歇菜了,因为轮胎与路面之间会有一层水膜,汽车就像漂在水面一样,很容易失控。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带花纹的轮胎了,花纹边缘可以斩断水膜让积水从花纹里排出去,以保证轮胎充分接触路面。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我们车轮胎花纹内都有磨损标记,当花纹很浅的时候排水能力急剧下降,雨天跑高速会很危险,花纹磨损的最大危害就是这个,而并非变薄后的强度问题。
F1带花纹的轮胎有两种,一种是湿地胎,另一种是雨地胎,两种轮胎适排水能力不同,适用于不同积水程度的路面。
F1的轮胎可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提供的,这需要官方指定供应商,目前的供应商是倍耐力。根据轮胎颜色不同分为不同的硬度。上图可以看出来橙色是最硬的,粉色则是最软的。
F1赛车行驶中轮胎温度升高处于一种接近融化的状态,像口香糖一样黏软,保证了足够的摩擦力。
当然了哥们儿我没开过F1,也没近距离接触过F1赛车,这些东西都是从别处看来的,在这里冒充一把非专业人士,实在羞愧难当,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总结来说主要有三大怪:
第一怪:F1赛车要求极高的轮胎抓地力,为什么轮胎反而是“光头胎”?我们在观看F1比赛的时候,通常会发现F1赛车的轮胎是“光头胎”,“光头胎”顾名思义就是表面没有纹路的轮胎。在F1赛场上,赛车对于抓地力是有着极高的要求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理解中为了增大车辆的抓地力通常会在轮胎上面做出一些纹路,F1赛车的“光头胎”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理论背道而驰。
之所以大家会理解成这样,其实是因为大家对于轮胎上花纹作用的理解不正确导致的,轮胎上的花纹真正的作用是为了排水,也就是为了应付雨天湿滑路面。我们知道车辆高速行驶时,假如路上有积水,那么积水就会被轮胎带起来,从而在轮胎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假如轮胎上没有花纹(无法排水),那么当我们车辆行驶速度非常快时,就相当于轮胎浮在水面,形成“水上漂”,这个时候轮胎无法接触地面,根本没有抓地力。
而F1比赛时,通常会有不同的轮胎应对不同的路面,雨天时用带有花纹的“雨胎”,路面干燥时就用“光头胎”,通常会根据路面的积水多少或者雨量大小决定用不同花纹的轮胎,保证任何天气都能达到最强抓地力。干燥路面时,光头胎相比一般的带花纹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自然更大。我们民用车通常在各种天气下都要行驶,不可能下雨了就换上雨胎,不下雨就换上光头胎。一来民用车对于极限速度没有F1大,对于摩擦力要求没那么变态的高;二来,家用车要考虑全地形、全天候的使用,所以民用车根本不需要换上光头胎。
第二怪:F1赛车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厚(扁平比小)?而跑车的轮胎扁平比那么大?轮胎的扁平比,通常又叫做“宽高比”,简单来说就是用轮胎的宽度除以轮胎的高度。F1赛车的通常看起来很厚,轮辋很小,一般是R13;而一些跑车的轮胎看起来很薄,轮辋通常非常大,动不动就是R21以上;同样都是对车辆性能要求极高的跑车和F1赛车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向呢?这方面的原因众说纷纭,目前来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商业利益原因
F1轮胎的生厂商一直是处于垄断状态,目前基本被倍耐力垄断,对于倍耐力而言,如果积极推动采用更薄的轮胎其实对于它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的。一来是它垄断F1轮胎,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改轮胎呢?自己制定规则不是更好吗?就算把轮胎改成扁平比更高的轮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出于商业目的,根本没必要投入精力去改轮胎。二来轮胎改薄,轮辋从R13变成R18,更大的轮辋空间就允许赛车可以安装下性能更加强悍的刹车,这样F1赛车的进弯速度可以再次提高,但对于比赛而言危险性增加。FIA(国际汽联)一直致力于F1赛事的安全,纵观F1赛事历史,FIA曾经处过很多政策来保证赛车的安全,比如说FIA曾出台过政策禁止使用光头胎,原因就是为了降低车辆的极限速度保证安全。
技术原因:轮胎改变意味着整车悬挂、刹车要重新匹配
我们知道F1赛车是一个非常精密的高端机器,任何微小的变更都会影响赛车成绩,哪怕0.1秒的成绩差距对车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把轮胎换成扁平比变得更大,意味着F1的轮辋要换成更大的、刹车也可以放下性能更好的刹车、地面对于车辆的冲击也变得更大(没有了厚轮胎的缓冲),所以车辆悬架也要重新调校,这对于F1赛事而言是一场革新。但目前的趋势是将F1的轮辋从R13改成R18,相信这方面的技术困难早已被突破,技术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第三怪:为什么F1赛车要频繁更换轮胎?我们在观看F1比赛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车手会在中途将F1赛车开到维修点就行轮胎的更换,一场比赛下来可能要换好几次轮胎。而且比赛之前通常还会看到,车队技师会用一张特殊的“布”包裹住车轮,有点像暖手宝一样。其实以上两种现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车辆的轮胎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一般来讲F1赛车的轮胎最佳工作温度是在100℃左右,赛前会专门用暖胎工具进行暖胎,保证车辆一上场轮胎就处于最佳状态。
在F1比赛过程中,车辆激烈驾驶,轮胎的磨损是非常快的,通常F1采用的都是热熔胎,简单来说就是轮胎会在工作时处于一种热熔状态,轮胎可以与地面牢牢的抓在一起,保证给赛车提供足够的抓地力。轮胎碾过地面会有轮胎“胎屎”落下,胎屎其实就是轮胎被磨损掉的部分。一场比赛下来,赛道上会留下很多黑色的“胎屎”,轮胎的磨损非常的快。所以F1赛车轮胎的寿命通常只有300公里以下;为保证轮胎性能当然要不停更换轮胎。
以上三大怪你了解清楚了吗?欢迎留言探讨F1赛车的更多怪事。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今天给大家说一点冷知识,来说说F1赛车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大家看F1比赛时,除了对F1赛车惊人的速度赞叹不已之外,也会对它的结构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它四条巨大的轮胎,与整个车身极不相称。你肯定会有疑问:它为什么配备这样巨大的轮胎呢?它的轮胎上为什么没有花纹呢?还有,每次比赛,中途都要换一次轮胎,这个轮胎为什么这么不耐磨?它们换轮胎为什么这么快......下面老侯就来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问,有些知识,你在其它网上是找不到的呦。
1、F1赛车的轮胎为什么这么大?
F1赛车在比赛时,速度高达300公里/小时以上,并且很多时候需要高速过弯。在如此高的车速下,F1赛车为什么能保持车身的高度稳定呢?
有人说是F1赛车的底盘设计得好,让轮胎始终紧贴地面;有人说是F1赛车车身空气动力学设计得好,可以产生足够的下压力,把F1赛车牢牢的压在地面上。这些都是维持车身稳定的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轮胎,F1赛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轮高速旋转会产生一种“陀螺效应”,对车身具有强大的稳定作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陀螺效应。所谓陀螺效应,就是旋转的物体有保持其旋转方向(旋转轴的方向)的惯性,就像在冰上高速旋转的陀螺轻易不会停止和倾倒一样。其实不仅仅是陀螺,其它任何一个物体在高速旋转时,都会产生陀螺效应,对自身具有稳定作用。同样,汽车车轮在高速旋转时,也会生成陀螺效应,对汽车产生稳定作用。车轮越大、越重,产生的陀螺效应就越高,对车身的稳定作用就越强,汽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越好。所以,F1赛车使用巨大的轮胎,就是利用大轮胎的陀螺效应来稳定车身,保持高速行驶稳定性。其实不仅仅是F1赛车,其它的汽车也是同样的原理,为什么豪车大多使用较大的轮胎,很大程度是也是利用车轮的陀螺效应来稳定车身。
2、F1赛车轮胎扁平比为什么这么大?
大家看F1赛车轮胎,会发现它的扁平比非常大,巨大的轮胎套在小小的轮圈上,怎么看都不协调。再说,这也不科学啊,不是说轮胎扁平比越小,运动性能越好吗?你看那些运动型轿车都是配置扁平比非常小的轮胎,为什么F1赛车如此运动,却配置扁平比大的轮胎呢?
这种主要是因为,扁平比大的轮胎,它的侧偏刚性较小,允许胎壁有较大的变形,这样汽车在高速过弯时,即使车身有较大的侧倾,轮胎胎面仍然可以保持与地面的接触,驾驶员可以提前感受到车身姿态的变化,及时做出操控动作,汽车不至于瞬间失控,简单来说就是提高了汽车的极限性能。而扁平比较小的轮胎,侧偏刚性较大,胎壁允许变形小,汽车在高速过弯、车身侧倾时,等驾驶员感受到车身姿态变化时,轮胎已经离开地面或者侧滑了,汽车更容易失控。所以,F1赛车使用扁平比大的轮胎,可以提高赛车的操控性能。
3、F1赛车轮胎为什么前小后大?
绝大多数的F1赛车,轮胎都是前面的小,后面的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这主要是因为,F1赛车都是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并且发动机马力非常大。为了承接如此巨大的马力,并且最终在地面上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必须使用较大的轮胎才行,所以F1赛车的后轮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前轮主要负责转向,为了获得精准的转向,提高赛车的操控性能,就要降低轮胎的转动惯量,所以就给前轮配置相对较小的轮胎。
4、F1赛车为什么使用光头胎?
我们普通的家用车,轮胎花纹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了,原因就是“轮胎磨损过大,抓地力下降”。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轮胎花纹就是用来提高抓地力的。但是我们看F1赛车的轮胎,竟然是没有花纹的“光头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轮胎上的花纹并不是用来提高抓地力的,而是用来排水的,防止汽车在积水路面上行驶时产生“水滑”现象。但是花纹的存在,也减少了轮胎的接地面积,在干燥的路面上行驶反而会减小轮胎的抓地力。所以F1赛车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轮胎的抓地力,就使用了没有花纹的“光头胎”。
那如果比赛时遇上下雨怎么办?关于这方面,赛事方当然也是有准备的,还有专门供雨天比赛用的带花纹的“雨胎”。这种轮胎上有深浅不一的花纹,与我们普通的家用车相似,想行驶中可以把胎面上的积水排出去,让轮胎更好的接触地面,避免“水滑”现象,提高赛车在雨天的操控性能。为了应付各种天气状况,赛事方一般会准备多种不同花纹的轮胎供赛车选择,以保证赛车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有良好的操控性能。
5、F1赛车轮胎为什么要加热保温?
大家仔细观察F1赛场上赛场的服务区,会看到很多轮胎外面都包裹着一个电加热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F1赛车所使用的轮胎是“热熔胎”。这种轮胎表面上的橡胶,呈现一种熔融状态,用手摸上去就像果冻一样,垂涎欲滴。轮胎在这种状态下,几乎是粘在地面上,与地面的附着力最好。而F1赛车在高速飞驰、高速过弯时,要求轮胎与地面有足够的附着力以保证赛车不会失控,所以就使用了这种“热熔胎”。热熔胎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00°C以上,为了让新更换上的轮胎立即就能达到最佳状态,备用的轮胎都要用电加热器加热、保温,让备胎也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以免上赛场后预热轮胎耽误时间。
6、F1赛车轮胎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F1赛车的轮胎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
对于光头胎来说,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硬度。一般光头胎有有五种配方,从C1到C5,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白色(无条纹)、白色带条纹、黄色、红色带条纹、红色(无条纹)。一般数字越大,亚瑟越深,轮胎越软,抓地力越好,需要的工作温度越低,同时磨损也越快。
对于雨胎来说,颜色表示轮胎能适应的积水路面。一般绿色表示湿地胎,用于湿滑路况以及少量积水路面;蓝色表示全雨胎,用于正在下雨的天气和路面积水较多的路况。
7、F1赛车为什么经常换胎?换胎速度为什么那么快?
F1赛车使用的热熔胎是非常不耐磨的,一般最多只能使用200公里左右,某些软胎甚至只能使用几十公里。而一场比赛下来,F1赛车需要跑300公里左右。所以,F1赛车中途至少需要更换一次轮胎。
让大家惊叹的是:F1赛车换轮胎的速度非常快,一般只要几秒钟就完成了。那么F1赛车换轮胎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呢?
首先一点是F1赛车的轮胎安装方式与普通车不一样。它是使用单点固定的,用一个螺栓直接固定在轮毂中心。只要拆下这个螺栓,就可以自由的更换轮胎了。
其次是更换轮胎是由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完成的。大家仔细看更换轮胎的场景,每一个轮胎前面都有三个人:一个拆装螺栓,一个拆下轮胎,一个安装轮胎。他们长时间在一起训练,每个人对自己的动作都极为熟练,配合极为默契,所以更换轮胎的速度极快,一般在5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目前最快的换胎速度是2秒钟。
最后再来说说F1赛车轮胎的品牌。在很早以前,F1赛车轮胎品牌五花八门,不同的车队使用不同品牌的轮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都曾经使用过。而现在,F1赛车轮胎被倍耐力统一了,所有的F1赛车只能使用倍耐力提供的轮胎,这也说明了倍耐力轮胎强大的技术实力与雄厚的资金实力。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等你理解花纹干嘛用的。你就不觉得奇怪了。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光头胎,增加摩擦力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
F1的轮胎为什么那么奇怪?不仅F1的轮胎奇怪,F1的车也很奇怪,F1是方程式赛车,开起来的速度是普通车不能相比的,至于轮胎,当然是特制的,而且一条新轮胎装上去,一场比赛都用不下来就要更换,更换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就一条轮胎螺丝,几个人合作更换轮胎,可以用秒来计算就可以换完,可见更换速度是非常快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